黃華一
摘要:本文從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入手,研究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不同作用,分析了虛擬經濟不創(chuàng)造價值的原因,以及虛擬經濟泡沫的本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金融要服務和服從于實體經濟,要引導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
關鍵詞:虛擬經濟;價值創(chuàng)造;金融監(jiān)管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Marxist labor value theory and researches the different effect of real economy and fictitious economy.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fictitious economy doesnt create value,and the source of fictitious economy. Then,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finance should comply with real economy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and be guided by financial supervision to serve re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fictitious economy,value creation,financial supervision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2265(2012)03-0049-04
全球金融危機再次讓虛擬經濟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討論的話題。溫家寶總理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指出,要處理好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始終重視實體經濟發(fā)展,使經濟建立在堅實可靠的基礎上 。201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要牢牢把握發(fā)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隨后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再次重申,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強調實體經濟的重要作用,堅持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相互協(xié)調,其本質在于二者在社會價值創(chuàng)造中作用的不同。從理論上分析和探究這個問題,不僅有利于對虛擬經濟本質的認識,更有助于我們進一步做好對虛擬經濟的監(jiān)管工作。本文將從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入手,分析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在價值創(chuàng)造中的不同作用,以及虛擬經濟的價值來源及其特點,提出金融監(jiān)管的政策建議。
一、馬克思價值理論以及實體經濟的價值創(chuàng)造過程
價值的創(chuàng)造是社會福利增進的前提,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福祉提升的物質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價值是由勞動創(chuàng)造的,是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在商品中的凝結。商品的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tǒng)一。馬克思將勞動劃分為兩個方面,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價值。具體勞動在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的同時,把生產資料中包含的物化勞動轉移到新商品之中;同時作為抽象勞動又把新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之中。因此,商品生產過程不僅是價值形成過程,而且是價值增殖過程。馬克思將價值的增殖過程即價值增殖鏈用如下形式表示:
其中,G、G'分別表示度量價值的貨幣量,W為以貨幣購買的作為生產要素的商品,包括生產資料Pm及勞動力A,P為生產過程,W'為投入生產過程并生產出來的新商品。在價值增殖過程中,企業(yè)用價值為G的資本,在市場上購買同等價值量的生產要素W,經過企業(yè)組織生產,生產出包含新價值量的商品W',新商品經過市場上的售賣,獲得以貨幣量G'的新的價值量。整個生產過程中,價值的增殖量ΔG=G'—G。其中,G包括企業(yè)購買生產資料Pm所支付的費用c和使用勞動A所支付的費用v,即G=c+v。生產結束并實現了產品的售賣后,新的價值量G'=c+v+m,其中c、v是生產要素價值的轉移,m為勞動力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價值增殖部分。以上的價值增殖過程也是實體經濟的價值增殖過程。
二、虛擬經濟及虛擬經濟參與價值增殖過程
(一)虛擬經濟的本質
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tǒng)為主要依托的循環(huán)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當前,虛擬經濟的循環(huán)就是在金融市場上先通過交換,把錢換為借據、股票、債券等;然后在適當的時候,再通過交換把借據、股票、債券再變回錢,直接以錢生錢。虛擬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投機,通過實施投機,獲取收益的增加。那么虛擬經濟的收益來源于何處?關于虛擬經濟體是否創(chuàng)造價值,關鍵是要在明確虛擬經濟準確含義的基礎上,分析虛擬經濟體在價值增值鏈中的所處位置以及發(fā)揮的作用。
(二)虛擬經濟在價值增殖鏈中所處的位置
在價值增殖過程即價值增殖鏈中,價值的創(chuàng)造表現為經過生產,價值鏈中購入的生產要素W與新生產的商品W'不同,最終體現在以貨幣形式計價的G與G'的不同,即ΔG的形成。ΔG即為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價值增殖量。下面,我們根據價值增殖鏈各個環(huán)節(jié)來分析以金融為依托的虛擬經濟在這個價值創(chuàng)造鏈中的位置。
1. 籌資階段G。G是企業(yè)用于購買生產要素W的貨幣資本,其中包含企業(yè)原始積累的自有資本,以及從金融系統(tǒng)中融到的借貸資本。在籌資階段,虛擬經濟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根據自身對企業(yè)未來收益的預期,理性選擇投資對象及其投資量。這是虛擬經濟參與價值創(chuàng)造的起點。
2. 購買生產要素階段G—W。從企業(yè)角度來看,這個過程是企業(yè)利用貨幣資本購置生產要素W的過程,其實質是資本形態(tài)的轉化,是由貨幣資本轉換為生產資本的過程。而從生產要素角度來看,這個過程則是生產要素獲得報酬的過程(雖然工人工資并不一定在每個生產之初即獲得支付,但將按此分析并不影響結果),貨幣資本G此時被物化的生產資料Pm和勞動力A以報酬的形式分割,貨幣資本在這一輪的價值增殖過程的使命也就此終結,下一個階段即為生產資本開始執(zhí)行職能的過程。
3. 生產階段W…P…W'。這個階段,通過勞動力的使用和生產資料的消耗,新的商品被生產出來。新的商品和原來買進來的商品相比,不僅使用價值形態(tài)不同,而且價值量也發(fā)生了變化,產生了價值增殖。這個過程雖然存在價值增殖,但沒有虛擬經濟的影子,虛擬經濟沒有參與價值增殖。
4. 售賣階段W'—G'。這個階段以等價交換為原則,是新商品價值實現的過程,是資本由商品資本回歸貨幣資本的階段。這個階段也僅僅是實現資本形態(tài)的轉變,資本總量并沒有發(fā)生變化。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虛擬經濟不創(chuàng)造價值,它僅僅是以借貸資本的形態(tài)參與價值增殖,整個價值增殖過程中,借貸資本都是以等價交換的形式實現了資本形態(tài)的轉變,當實現了貨幣資本向生產資本的轉變后,價值增殖過程就脫離了與借貸資本的任何聯(lián)系,借貸資本在本輪價值增殖中的任務就此終結,等待下一個經濟輪回的到來。
上面的分析僅僅是針對虛擬經濟為實體經濟提供借貸資本,實現企業(yè)融資需求的簡單過程,這并不是虛擬經濟的全部形態(tài)。虛擬經濟的其他形態(tài)是否會創(chuàng)造價值呢?下面借助成思危對虛擬經濟的發(fā)展階段的論述,我們來分析這些形態(tài)的虛擬經濟獲得收益的過程,以此來分析其價值源泉。
三、虛擬經濟的發(fā)展階段及虛擬經濟參與價值分配的過程
(一)虛擬經濟的發(fā)展階段
成思危把虛擬經濟劃分為五個發(fā)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閑置貨幣的資本化,即人們手頭的閑置貨幣成為生息資本。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間的商務借貸行為。例如,甲向有閑錢的乙借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并約定到期后甲向乙還本付息。借據就是虛擬資本的雛形,它通過借還循環(huán)運動而取得增值。這時乙并未從事實際的經濟活動,只是通過一種虛擬的經濟活動來賺錢。
第二階段是生息資本的社會化,即由個人之間的借貸發(fā)展到銀行和有價證券。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作為中介的銀行出現了。人們把閑置貨幣存入銀行,銀行再轉貸出去生息,人們還可以用手中的閑置貨幣購買各種有價證券來生息,這時人們手中的有價證券就是虛擬資本。
第三階段是有價證券的市場化,即形成了虛擬資本進行交換的金融市場,金融市場進而由股票、債券逐步發(fā)展到期貨交易。早期的虛擬資本最大的問題在于缺少流動性,從而妨礙了閑置貨幣向生息資本的轉化。有價證券市場化以后就可以根據其預期的收益而自由買賣,從而產生了進行虛擬資本交易的金融市場。
第四個階段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即虛擬資本可以進行跨國交易,經歷了一個曲折過程。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等債務國政府和鐵路公司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金融市場上發(fā)行利率固定的債券,但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出現了比較大規(guī)模的跨國證券投資。二十世紀60年代以來,股票、債券、外匯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陸續(xù)出現了期貨交易方式,1973年還出現了期權交易。
第五階段是國際金融的集成化。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各國經濟之間的依存程度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漸增大;同時,隨著因美元脫離金本位而導致浮動匯率制的形成,金融創(chuàng)新的增強,虛擬經濟的規(guī)模不斷增大;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虛擬資本在金融市場中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流量也越來越大。以上三個因素促進了各國內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相互間的影響也日益增大,可以說到了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地步。
(二)虛擬經濟參與價值分配的過程
根據成思危對虛擬經濟發(fā)展階段的分析,總體而言,按照虛擬資本的運動反映的虛擬經濟活動經過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虛擬資本作為借貸資本參與實體經濟的價值增值過程(無論是個人向企業(yè)直接提供資本還是集中在中介機構向企業(yè)提供資本),虛擬資本沒有被再交易,這個階段包含成思危先生劃分的第一和第二階段,我們把這個階段簡稱為虛擬資本作為借貸資本階段。第二個階段是虛擬資本以借貸資本與實體經濟發(fā)生聯(lián)系后,又將虛擬資本載體投放至虛擬資本市場中進行再交易,這個過程包含成思危先生劃分的第三、第四、第五階段,我們把這個階段簡稱為虛擬資本市場化階段。這個階段虛擬資本被不斷交易的原因是虛擬資本隱含的預期價值可以為投資帶來收益。這樣的分解過程,有利于我們進一步分析虛擬資本收益的來源。
1. 虛擬資本作為借貸資本的收益來源。虛擬資本作為借貸資本參與生產,其收益來源是企業(yè)使用資本所要支付的利息。其獲取收益的過程可以如下圖所示:
假設企業(yè)購買生產要素的貨幣資本由G1和G2兩部分組成,其中G1為企業(yè)自有資本,G2為企業(yè)獲得的借貸資本。經過生產形成的新的價值G'可以分為三部分G1'、G2'、G3',其中,G1'用于支付企業(yè)自有資本G1的本息,G2'用于支付借貸資本G2的本息,G3'是價值增殖在支付完各項費用的剩余,是企業(yè)擴大再生產的基礎,也是社會福利增加的體現。通過這種分解,借貸資本的收益可以直觀地表示為實體經濟價值增值在虛擬經濟中的再分配。同時,借貸資本收益的獲取具有明顯的滯后性,投資不能馬上為投資者帶來收益,而是在實體經濟生產的產品完成了商品售賣后,才可以獲得收益。這是借貸資本的高風險的本源。
2. 虛擬資本市場化后的收益來源。虛擬資本作為借貸資本收益的來源是虛擬資本市場化收益來源的基礎。在虛擬資本市場化階段,借貸資本在參與了實體經濟購買生產要素之后而未獲取收益之前,將虛擬資本在虛擬經濟市場中進行包裝出售。這種交易實現的原因,源于購買者對虛擬資本預期收益的評估,當虛擬資本預期收益的現值大于現期成本時交易發(fā)生。假如在整個交易過程中,市場信息完全,虛擬資本本身的預期收益P=G2'—G2是明確或者說基本確定,那么虛擬經濟市場中各個交易對象最后獲得的收益只能是P的一部分,所有的市場參與者最終獲得了全部收益P。那么,在這樣的市場中必然不會有泡沫的出現。
但市場總是不完美的。一方面信息不完全,每個交易對象無法準確獲取所交易的虛擬資本的價值本源為多少,而且經過若干手交易后,虛擬資本本身參與的經濟活動也不一定為交易者所熟悉,這樣,就必須借助于第三方的評估。如果第三方的評估是不準確或者是有意歪曲的,那么必然會導致經過若干手交易以后,最后一手的成本必然會遠遠大于虛擬資本本身的收益P,這就是虛擬經濟的泡沫。另一方面是虛擬資本收益P的不確定性。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虛擬資本收益具有滯后性,虛擬資本收益的多少完全取決于實體經濟中生產的W'是否為社會所需要或供不應求。當經濟處于平穩(wěn)上升階段時,社會的普遍預期是經濟會不斷發(fā)展,需求會不斷擴大。在這個預期的指導下,虛擬資本經過市場共同的向好預期的鼓動,其市場交易最后一手所支付的成本必然大于虛擬資本的收益P。這樣也會造成虛擬經濟泡沫的出現。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虛擬資本無論是以借貸資本出現,還是實現了市場化、證券化,其價值的源泉還是在于其作為借貸資本參與生產所獲得的利息,依然是來源于實體經濟,是實體經濟價值在虛擬經濟中的再分配,虛擬經濟本身并不創(chuàng)造價值。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結論
第一,虛擬經濟不創(chuàng)造價值,虛擬經濟得到的收益源于實體經濟創(chuàng)造的價值在虛擬經濟中的再分配。這是虛擬經濟必須服務和服從于實體經濟的基礎。
第二,虛擬經濟的收益補償具有滯后性。由于實體經濟創(chuàng)造價值量的大小具有不確定性,必然會導致虛擬經濟的收益存在不確定性,如果實體經濟欠收絕收,虛擬經濟必然會受到連帶。這是虛擬經濟風險產生的根源。
第三,虛擬經濟泡沫的出現源于信息的不完全以及對未來的非理性預期。
(二)政策建議
金融作為虛擬經濟的主體,要始終堅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生存大計。當前是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起步之際,經濟轉型勢在必然。金融機構是否有效參與“十二五”規(guī)劃以及區(qū)域性經濟政策規(guī)劃的落實,關系到今后一段時間國民經濟的長遠發(fā)展,也關系到金融機構自身的發(fā)展壯大。金融監(jiān)管部門應將引導被監(jiān)管機構服務和服從于實體經濟建設為監(jiān)管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厘清監(jiān)管思路,將短期內防范風險、落實風險為本的監(jiān)管理念,與長期內促進實體經濟增長的監(jiān)管目標相結合,并在監(jiān)管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加強。同時,要加強信息透明度建設。透明度建設不僅是預防虛擬經濟泡沫化、克服信息不完全給金融機構的收益帶來不確定性的手段,也為金融獲得新的發(fā)展空間提供信息支持。
參考文獻:
[1]溫家寶.在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上的講話[OL].(2008-10-25)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8/1025/1425327.shtml.
[2] 人民日報記者.穩(wěn)中求進 擴大內需——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點及亮點[N].2011-12-15.
[3]李延霞,何雨欣,徐蕊.牢牢把握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看金融扶持實體經濟[OL].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846/16832839.html
[4]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成思危. 虛擬經濟的形成[J].中國經濟周刊.2003,(14).
(責任編輯 劉西順;校對 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