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林
愛心是人性中最基礎的品質,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素質,是素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博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內容。古今中外,大學者無不視愛為社會的靈魂??鬃诱f“仁者愛人”,孟子講“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都以愛為核心。費爾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學也是以愛為基礎的,他說:“新哲學建立在愛的真理上,感覺的真理上。在愛中,在一般感覺中——人人都承認新哲學的真理”,“愛是存在的標準——真理和現實的標準,客觀上如此,主觀上也是如此。沒有愛,也就沒有真理”。然而,現今的孩子卻普遍缺乏愛心:孩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卻不懂得對別人付出一點點愛;父親千里迢迢送錢到學校給在高校就讀的兒子時,兒子卻因父親穿著破舊,居然在同學面前介紹說:“他不是我爹,他是我老鄉(xiāng)?!眲⒑Q笥昧蛩醾艿氖吕阳[得沸沸揚揚。任性、亂發(fā)脾氣、不知體貼他人、對父母長輩頤指氣使等現象更是數不勝數,在中學生中尤為明顯。
愛心是人類所不可或缺的極為重要的基本素質。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已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成為當前教育的重要任務。
中學階段是學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度過。班主任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師長,也是學生心中的權威形象之一。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品德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班主任被喻為孩子的“第二任母親”。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心培養(yǎng),將直接而深刻地影響學生的一生。
鑒于以上分析,我們希望從班主任工作入手,尋求一種培養(yǎng)學生愛心的科學、合理、高效的教育方法,以促進學生人格的進一步完善。
解決方案的內容與實施
一、解決方案的基本內容
據兒童學家研究,孩子天生就具備愛心,善良和同情是孩子的天性:嬰兒一歲前就有對別人的情感反應,如果旁邊有孩子哭,他會隨之一起哭;一兩歲時,孩子看到別人哭,就會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安慰,這表明他已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有了試圖減輕他人痛苦的本能,但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五六歲時,孩子開始進入認知反應階段,他知道什么時候該去安慰正在哭泣的同伴,什么時候該讓他獨處。這些都是孩子愛心的自然表現。而當孩子上學之后,他們的愛心卻越來越缺乏。
基于以上這些認識,我們認為,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首先要找出造成孩子愛心缺乏的原因,再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有效的對策。
原因分析:
模仿是人類最基本的學習手段之一。小學階段的孩子,模仿力特別強,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在大力實施素質教育的當今社會,對智育的重視大大超過德育,德育工作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從以下幾方面深入調查造成學生缺乏愛心的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主要指家庭和學校以外的交際關系,如朋友、鄰居、非正式團體及各種社會活動場所。在經濟浪潮的沖擊下,社會上各種丑惡現象屢見不鮮。
2、家庭方面。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的好壞、家庭的人文環(huán)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都將直接影響孩子品德的好壞。
3、學校方面。學校在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發(fā)揮著主要作用,主要體現在校風、班風、教師行為、學生相互關系等方面。
4、學生自身因素。
二、解決問題的具體實施辦法
1、加強學校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密切合作。
社會教育是學校德育的補充和延伸,是形成德育合力的必須重視的重要力量。
2、加強學校和家庭的合力教育。
3、通過學科教學,滲透“愛心”教育。
4、開展愛心個案研究。
5、開展以“愛心”教育為主題的豐富活動是實施愛心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徑。
思考和建議
通過近一年的問題研究,我們得出了一套培養(yǎng)學生愛心的操作方法。
一、加強學校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密切合作。
1、學校要主動爭取社會教育各界的支持,如公安機關、企業(yè);村委會、敬老院;影劇院、書店等。
2、組織學生接觸實際、外出參觀,讓學生了解勞動人民、熱愛勞動人民。利用春游、秋游組織學生參觀,激發(fā)學生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3、聘請校外有關人士到學校作報告,豐富學校與社會教育內容。
二、加強學校家庭的合力教育。
1、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家訪、校訪、電話聯系、家長會)主動與家長聯系。建立家校聯系卡,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指導,合理選準家教內容,精心組織教學。明確家長學校辦學思路,健全組織、完善制度,在家長及學校中滲透“愛心教育”。在家庭傳統(tǒng)美德教育中,教師注意引導家長注重全面性、針對性、一致性、表率性和科學性,使家長積極地配合學校傳統(tǒng)美德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2、加強對班主任人際交往能力的鍛煉。由于家長形形色色、性格各異,因此,提高班主任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協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3、通過學科教學,滲透“愛心”教育。在課題實施過程中,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在教學中滲透愛心教育。如語文、歷史、品德與生活等學科,有許多內容本身就是進行愛心教育的好教材,可以直接滲透愛心教育。
4、開展愛心個案研究。根據教學實際撰寫愛心教育個案,在此過程中,教師把愛心教育的思想、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育行為之中,使愛心教育個案成為溝通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5、開展豐富的以“愛心”教育為主題的活動。
我班堅持每周開展一項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塑造自我的機會,貼近學生實際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是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每學期,我班都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你扔我撿、凈化校園環(huán)境、我為環(huán)保做貢獻,參加社區(qū)組織的義務勞動及慰問演出等,同學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培養(yǎng)了公民意識,還提高了社會責任感。
二是以讀書活動促“愛心”教育。書是知識的源泉,讀書不僅陶冶情操,更能培養(yǎng)高雅情趣。我班以“愛心”教育為主線,精選一批適合青少年特點的好書,定期組織學生閱讀;還利用廣播臺宣傳讀書心得。開展“讀一本書,捐一本書”活動。充分利用現有的德育資源,對青少年進行歷史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利用各種重要節(jié)日舉行唱國歌、升國旗、入隊、入團等儀式,陶冶青少年的道德情操,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
三是開展奉獻愛心活動。培養(yǎng)學生心中有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學生從小學會關心、學會同情、學會幫助、善待他人。我班建立了“愛心”角,不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以“資助貧困學生,奉獻一片愛心”為主題的奉獻愛心活動,在每次捐資助學活動中學生表現出極高的熱情,營造了很好的愛心班級氛圍。
四是開展“感恩”愛心才藝展示。在學校首屆校園十佳才藝少年評選中,我們以“愛”為活動主題,讓學生進行才藝展示。在“感恩面對面”活動中,邀請家長參加,充分展示了我班學生的藝術風采。對學生進行了愛祖國、愛學校、愛家庭、愛他人的教育。
五是開展特色團隊活動。及時開展深受學生歡迎的主題團日教育活動,如班團隊會、征文比賽、詩歌朗誦比賽、“DIY創(chuàng)意比賽”等。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從中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我班還通過校園之星的評比宣傳好人好事。通過榜樣示范,典型引路培養(yǎng)了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
同時,我們還根據學生實際和形勢需要,有針對性地對某些學生或某些問題進行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意識。同時我們還與社區(qū)聯系合作,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
存在的問題及今后設想
開展學生愛心教育的研究,是我們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上的有益的新嘗試、新探索。從效果上看,學生整體素質明顯提高,良好的行為習慣已初步養(yǎng)成。今后我們還將進一步探索課題研究的方法與途徑,不斷多渠道、多角度地開展“愛心”教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本文作者系四川省成都市十七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