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新
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情境,充實教材內容;結合生活中的器材,變演示實驗為體驗實驗;在課堂生成資源中拓展素材;合理利用書本插圖等,以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 初中物理教學用活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生成資源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基本理念中提出:“物理學習的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物理活動,內容的呈現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首先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發(fā)展特點,其次領會教材編寫意圖,并不受教材的約束和限制,學會靈活地處理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實踐證明:從下列四個方面入手處理教材,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一、創(chuàng)設情境,充實教材內容。
喬納森在《學習環(huán)境下的理論基礎》一書中對情境作了這樣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個熟悉的參考物,幫助學習者將一個要探索的概念與熟悉的參考物來解釋、說明,形成自己的科學知識?!扒榫场笨杉ぐl(fā)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符合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與感性的經驗相關聯(lián),具有很大的具體形象性”的物理學習特點,能夠促進學生經歷物理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授初三物理上冊《動能、勢能、機械能》中有關能的定義時,教材是這樣描述的:一個物體如果能夠對另一物體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常規(guī)的教學是對這個概念進行合理的解釋,再舉實例來鞏固概念。這樣做,對一部分學習好的學生在理解上是不成問題的,但給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造成了這樣一個錯覺,即正在做功的物體具有能,不在做功的物體就不具有能。為了解決這個教學難點,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在春節(jié)時,一個父親給了兩個孩子各一百元壓歲錢,過了一會兒,母親發(fā)現,一個在超市里買東西,另一個在玩,請問你能否說只有第一個孩子有錢,而第二個孩子沒有錢呢?對這個問題學生是不難理解的。于是我就拿這個事例與能的定義進行類比,在理解能的定義上學生的反應出奇的好,也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教學難點。因此在課堂上,適當地以“故事情境導入—進行類比—掀起高潮—解決問題”這樣的步驟進行教學,可以很好地充實教材內容,也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升華到抽象的理性的感悟。同時也能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進行有意義的物理學習,并漸漸學會從物理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結合生活中的器材,變演示實驗為體驗實驗,使學生快樂地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不是由傳遞者完成的,知識的獲得只能在綜合的學習情境中被交流、被感悟、被結晶。人類獲得知識的過程是自我建構的過程。教師僅提供學生完成自主建構知識所必需的材料與資源。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要經歷一種主動、探究、討論的艱難歷程。因此讓學生自主學習、感受學習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例如在教學初二“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的知識點時,教材中有一個演示實驗,由于實驗本身是一個理想化實驗,加上效果不明顯,學生在理解這個知識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只能死記硬背,所以在實際教學時我將它改成一個學生能夠親自體驗的實驗:(采用如圖的裝置)把木條穿過橡皮塞,上面露出一小段,再用橡皮帶或膠帶把小鈴固定在木條上,把橡皮塞塞進瓶內,搖動瓶子并能聽到聲音,拿出橡皮塞,倒入1/3杯水,把水燒開幾分鐘,蒸汽把瓶內的空氣趕出來,僅留一點水和蒸汽,小心地把瓶子從熱源上拿下來,立即塞上橡皮塞,小鈴一定要系在寬的部位上,冷卻后,再搖動瓶子并聽聲音。實際上,這個實驗的器材學校都具備,方法也不是挺難,但是大部分教師只會采用教材中的實驗。我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又給這些內容賦予新的教育內涵。但這樣一改,不論從學習的方式,還是從學習的效果上來看,都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因此,只要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讓學生參與進去,也是新課程理念的具體體現。
三、在課堂生成資源中拓展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多年來,“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一直是老師們努力追求的目標,也是每個教師提升教學藝術的基本途徑。然而,在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堂教學應突破“預設”的窠臼,變“預設”為“生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隨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學習狀況,不斷調整教學設計,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當課堂出現意外時,教師要樹立這樣的意識:“這可能是一個良好的契機。”并予以現場的瞬時設計,即時實施,創(chuàng)造和開發(fā)課程。
在教學“卡片為什么會跳起來”這節(jié)實驗課時,我要求學生按書上的實驗步驟去做,學生得出了結論,然后學生先回答我后作總結,這樣做確實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有一次我在上這一堂課時,在完成了任務后,一位學生舉起了手,我問他有什么疑問,他講了這么一句話:“郁老師,我做了這實驗,我發(fā)現我的卡片造成了橡皮筋的形變沒有同桌的學生的形變大,但我的卡片跳起來比他高,是不是老師你的結論有點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我沒有馬上否定他的想法,雖然這偏離了我的教學設計,因為他涉及的內容不是初中教學中所強調的知識,于是我安排了這么一個步驟:讓同學們相互重新做這個實驗,改成你能否讓你的卡片跳得更高,相互之間比比誰跳得更高,并總結是什么原因使它跳得更高,相互之間進行討論,用你們的實驗器材驗證你們的結論。結果學生得出了比書上更完整的結論。
從上面的教學片段中可以看出,雖然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意外,也有可能打破我的教學設想,但我沒有終止學生的疑惑,反而以此為切入口,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引發(fā)學生作更深層次的思考。在觀察中發(fā)現,在驚異中探索,雖然因此變故而沒有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但少了一點預設,多了一點生成,捕捉到了不曾預料的精彩。
四、合理利用書本的插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興趣是人們力求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促使人們去尋找新知,激勵人們不斷地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初中學生興趣愛好日益廣泛,求知欲與好奇心強烈,對學習和科技活動有極大的興趣和愛好。我們應利用初中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對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插圖的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邊欣賞邊思考文中的插圖,使課堂的學習活動興趣盎然,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學習接受過程是一個愉悅的思維活動過程,激發(fā)他們對物理學習產生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初中物理教材中的插圖種類繁多,生動活潑,圖文并茂,注意以圖代文,簡明直觀,可利用教材中的圖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突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動能、勢能、機械能”這一節(jié)時,我是這樣引入課題的:先讓學生觀察如下一張圖片,這是在高速公路上經常見到的情況,問學生:從這些圖片中你能獲得那些信息?有什么不同?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的車子在高速公路上有著不同的限制速度。我就順著學生的思路問:為什么會這樣要求?大部分同學不知為什么。于是我就趕緊問:想不想知道為什么?學生都說想。此時我感受到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自然地引入新課。整堂課學生的學習勁頭很足,而且是帶著問題去學習,學得很投入、很認真。
蘇科版物理教材從傳統(tǒng)的“文本課程的定位”轉向“體驗課程”從“單向教學”轉向“合作學習”。教師要真正要實現上述功能,就要切實加深對教材的研究,適時對書本的知識輔以新的形式、方法,讓學生不斷探索,感受和領悟物理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喬納森.學習環(huán)境下的理論基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喬治·C.洛比爾.中學科學活動設計與示范.華夏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