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定安
職業(yè)高中和高職高專學生的素質教育問題,受到了教育界的極大關注,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之后,急需要大量的技術性工人,如何培養(yǎng)技術性工人的素質,手段有許多,其中之一就是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教學在國外已經(jīng)發(fā)展了一百多年,但在國內卻發(fā)展得較晚,很不成熟,很多老師在使用此方法時,不能很好地領會案例教學方法的實質,致使課堂討論案例效果不佳,浪費了大量的時間。有鑒于此,本文將從案例課之前、之中、之后,老師和學生應如何做等問題進行分析探討。
一、案例的定義及案例教學的特征
1.案例的定義
案例教學于1870年首次被哈佛大學引入法學教育,1908年哈佛商學院正式成立時,案例教學法又被引入商業(yè)教育領域。從那以后,案例教學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傳播。
案例教學方法是一種非常好的實用教學方法,它的主要優(yōu)點是團隊學習、分享經(jīng)驗和解決問題。它不僅對提高學生能力和改變行為有所幫助,而且是學習結合實踐的一種方法。
案例教學中一個最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運用,它是案例教學區(qū)別于其他方法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簡單地說,案例是包含有問題或者說疑難情境在內的真實發(fā)生的典型性事件。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2.案例教學的特征
案例教學的特征主要包括:
(1)著眼于能力的培養(yǎng)。案例教學是模擬真實問題,讓學員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診斷和決策,從而提高學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學員找到唯一正確的解決問題答案,而是依據(jù)學員在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中,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增強消化和運用知識與經(jīng)驗的能力。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員不僅能從討論中獲得知識、經(jīng)驗和思維方式上的益處,而且能從討論中學會與人溝通,提高學員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2)強調全員參與性和主動性。案例教學法中教學的主體應是全體學員,教師的責任是選擇組織好案例,組織和指導好課堂討論,讓全體學員都參與進來,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環(huán)境中,對案例所提問題進行討論、爭辯,并在此過程中相互學習,促使學員刨根問底地找到最佳決策。因而,它強調全體學員的共同參與和積極思維,強調主動學習。
(3)案例答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案例為全體學員提供了同樣的情景和信息,從同一起點出發(fā),人們會提出不同見解,它不存在什么標準答案。為了解決問題,有時會有多種解決的方案,有時也可以從多種方案的比較鑒別中尋找出最為合適的答案。當問題較為復雜時,也可能會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此時教師可通過提問引導學員一步步思考、探索,直到能看出這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為止。這種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選擇,可開拓學員思路,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
(4)高度的擬真性。教學案例是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編寫出來的實際案例,這種實際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非偶發(fā)性,這是案例的關鍵特征。案例設計中,其問題往往是若隱若現(xiàn),提供的信息并非一目了然,有關數(shù)據(jù)需要進行一定的計算、加工、推導才能直接用來進行分析。
二、案例課前準備階段
在上案例課之前,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準備。課前準備階段分成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準備階段,二是學生準備階段。
1.教師準備階段
(1)精選案例階段
案例教學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能否選擇恰當?shù)陌咐?,精選出的案例應當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學理論的案例。精選案例要求教師必須吃透教材,不僅要弄懂教材的每個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即知識結構體系。這是精選案例的基礎。
(2)研讀案例階段
上案例課之前,教師應該做充分的準備。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要求選好案例,提出思考題,推薦參考文獻,做好案例討論會的準備工作。在此階段,教師應完全掌握案例中所展示的全部事實。教師應該對案例一讀再讀,并做筆記,以便把握案例的重點內容。只有這個時候,老師才會對如何引導討論做好準備。
2.學生準備階段
上案例課之前,不僅教師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也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生在準備案例時可從以下兩個步驟入手:
(1)閱讀案例、個人分析。主要是審讀案例文本,把握案例事實,識別案例情境中的關鍵問題,個人進行案例分析,初步擬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對于此步驟,可進一步細分成下列四個程序:
第一,閱讀前面幾個段落,然后以你最快的速度瀏覽完案例。
第二,仔細閱讀案例,并在一些重要事實下加線。
第三,在便條紙上記下主要的問題。然后再讀一遍案例,整理對各個問題所進行的思考。
第四,根據(jù)你對案例材料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議。
(2)小組討論、達成共識。在小組同學面前呈現(xiàn)個人對案例問題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和依據(jù);聽取同伴意見,對案例問題和解決方案展開討論,以求達成共識,并形成多個備選方案,等待在課堂上進一步討論。
三、案例課內討論階段
案例課內討論可分成四個不同的階段。
1.開始階段
開始進行案例討論,也就意味著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并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目的是讓學生盡可能快地進入角色,展開討論,避免冷場。如果沒有對案例中的論題予以必要的分析,往往會使后面所提供的解決問題的種種備擇方案變得毫無意義。
2.討論疑難問題階段
在此階段,學生們會對一些疑難問題進行激烈的討論,對于老師而言,應該注意下列一些問題。
第一,要將自己置身于討論之外。教師的任務是促成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讓學生去發(fā)言、思考,做出決定。如果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由于情緒激動而用言語攻擊其他同學時應該予以制止。
第二,不要批評不同的意見。在討論某個問題時,如果某個同學的看法明顯不合邏輯,你可以適當提醒該同學,用委婉的方式打斷該同學的發(fā)言,讓其他學生談談他們的看法。認識上的不同是正常的,對一個復雜的案例來說,同學們在討論時,難免會出現(xiàn)較大的偏差,應該讓所有學生都有展示他們觀點的機會,并了解其他人的不同觀點。
3.討論結束階段
在這個階段,可以讓學生來做總結,也可以由教師自己來做總結,講明案例中的關鍵點,以及該案例討論當中存在的不足和長處。通過總結來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論,強化以前所討論的內容,提示后續(xù)的案例,給參與者以鼓舞。在案例討論即將結束的時候,如果沒有做出任何結論就下課是不適宜的,此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對案例進行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他們的學習效果。
四、案例報告撰寫階段
案例討論課之后,老師應要求學生寫出案例分析書面報告。這是整個案例學習過程中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撰寫書面報告,學生能夠加深對所討論的案例的印象,同時可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五、采用案例教學法應注意的問題
經(jīng)過實踐的檢驗,案例教學法有許多優(yōu)點,但是在有些情況下,案例教學沒有起到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三。
1.教師缺乏實際工作經(jīng)驗
在我國,許多大學老師缺乏企業(yè)實際工作經(jīng)驗,這些老師很少到企業(yè)工作,也沒有到企業(yè)做過咨詢。在分析案例時,不夠深入,不能從企業(yè)實際情況來探討問題。
2.教師缺乏對案例教學理念的理解
與國外教師授課的計劃周密、控制力強的表現(xiàn)相比,部分國內院校的教師并不注重授課的技巧性,很好的內容由于講課的不生動而達不到好的效果,有的教師則片面地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理解為講笑話;部分教師對于案例教學的理念、技巧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夠,經(jīng)常將舉例子和案例教學混淆,使案例教學沒有達到最優(yōu)效果。
3.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jīng)驗
由于教學案例都是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編寫出來的,案例中所涉及的內容都是有關企業(yè)中的實際情況。這就要求接受案例教學的學生應該具有一些企業(yè)工作經(jīng)驗,至少要具備一定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否則,學生在學習案例的過程中,只能單從理論上進行分析,沒有實踐經(jīng)驗作為探討的基礎。
綜上所述,對于不同專業(yè)的學生,是否采用案例教學,要看采用案例教學的條件是否成熟。對不同背景的學生,不能一味地不加選擇全部采用案例教學。當然,在采用案例教學時,還應注意一個問題,案例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還要與其他方法相配合。實踐證明,只有把案例教學同啟發(fā)式、答疑式、探討式、研究式、情景式、模擬式等方法結合起來,才能使案例教學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確保案例教學取得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美]理查德波恩著.子婭、張小君譯.邁克爾戴爾傳[M].東方出版社,2004.1.
[2][美]喬·吉拉德著.汪洋譯.戴爾直銷[M].哈爾濱出版社,2004.5.
[3]許寧.戴爾直接模式及其在中國的應用研究[J].中國企業(yè)信息網(wǎng),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