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羅馬原是意大利半島中部臺伯河畔的三個拉丁部落構成的小城邦,經過幾百年艱苦不解的南征北戰(zhàn),最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世界帝國。在羅馬時期,曾實行過共和制,民主的發(fā)展也相對迅速,但是伴隨著征戰(zhàn)的進行,羅馬人民最終選擇了帝制。文章從羅馬的地理位置、羅馬對內對外的政策、羅馬內部矛盾、實行民主的條件等多方面對羅馬民主制度的消亡進行分析,探索其消亡的真正原因。
關鍵詞:羅馬;民主;共和制;帝制
一、概念界定
“民主”一詞源于希臘字“demos”,意為“人民”。其定義為:在一定的階級范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民主是由全體公民——直接或通過他們自由選出的代表——行使權力和公民責任的政府。民主是保護人類自由的一系列原則和行為方式;它是自由的體制化表現(xiàn)。民主是以多數(shù)決定、同時尊重個人與少數(shù)人的權利為原則。所有民主國家都在尊重多數(shù)人意愿的同時,極力保護個人與少數(shù)群體的基本權利。
二、羅馬時期的介紹
古羅馬的歷史有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王政(公元前753~前510年),亦稱羅馬城邦的形成時期。此時期的特征是:原始氏族組織組成城邦政治組織的基礎,王是城邦的首領,但由于城邦政治制度處于原始部落民主制時代,所以王的權利受到人民大會和元老院的制約,到后期,王才變成專制的君主終被推翻;第二階段是共和(公元前510~前27年),這是羅馬由小城邦擴張成為大帝國的時期,也是它盛極而衰的時期,奴隸制是此時羅馬社會的基礎,自由民內部貴族和平民的矛盾是羅馬共和國頻發(fā)的主要矛盾,也是推動羅馬共和制不斷完善的動力,共和制的規(guī)定是,國家屬于人民,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為最主要的權力機構,高級行政官由選舉產生,實行限任制和協(xié)議制;第三階段是帝制(公元前27~公元476年),城邦形成的共和制度被以軍隊和官僚機構為代表的專制統(tǒng)治所取代。
三、羅馬民主消亡的原因分析
羅馬的民主制度主要存在于羅馬共和制時期。古羅馬思想家西塞羅(公元前106~前43年)給共和國下的定義是:“共和國是人民的事業(yè),人民并不是以任何方式相互聯(lián)系的任何人的集團,而是集合到一處的相當數(shù)量的這樣一些人,他們因有關法律和權力的一個共同的協(xié)定以及參與互利行動的愿望而集合在一起?!?/p>
首先,羅馬共和國的民主制體現(xiàn)在其政體式及政治機構的建設中。羅馬官職的特點是選舉制、短任期制和同僚平權制,這是羅馬共和制中包含的民主因素;公民大會的職能是立法、選舉官員和司法終審,羅馬共和國的公民大會,有以血緣為基礎的庫里亞(胞族)大會、以財產等級為基礎的森都里亞(百人隊,為軍事編制,也是政治組織)大會、以地域為基礎的特里布大會和以平民身份為基礎的平民大會,在公民大會上,與會的羅馬公民只能討論召集會議的官員提出的問題。
其次,羅馬共和國民主制設立了規(guī)范,制定了法制。這種法是神創(chuàng)的,是自然法,是統(tǒng)治者的意志的體現(xiàn),是界定人們生活的規(guī)則。
在這樣一個既有民主的政治機構又有法律的規(guī)制的共和制國家,民主怎么會消亡?共和制又如何演變成為帝制?在這里本文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說明。
第一,從羅馬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古羅馬位于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意大利半島地勢開闊,少有屏障,地區(qū)之間往來便利,這既使羅馬人常受戰(zhàn)爭的侵擾,也為其對外擴張創(chuàng)造了便利的條件。意大利半島的海岸線平緩,良港不多,礦產不豐,僅以肥沃的平原、豐富的水系、溫濕的氣候見長,這種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古羅馬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古羅馬人是由戰(zhàn)爭加土地培養(yǎng)出來的“農民——戰(zhàn)士”,資源的匱乏也成為羅馬人對外侵略擴張的推動力。
第二,從羅馬共和國的實質來看。羅馬共和國是奴隸占有制國家,共和國只是羅馬處在城邦時期,由奴隸主居主導地位的羅馬公民集體實行統(tǒng)治的一種形式,共和國的主導傾向仍然是貴族政體。雖然規(guī)定羅馬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雖然有一部分權利要授予人民,但是智慧者或賢人要起決定性作用,羅馬政權實際上控制在少數(shù)新老顯貴的手中,實際權威將掌握在元老院手中,因為自由就表現(xiàn)為人民被諸多良好的法律所引導,服從貴族的權威。
第三,從羅馬共和國長期的對外侵略的影響來看。伴隨著大規(guī)模征服戰(zhàn)爭而來的輝煌戰(zhàn)果,羅馬社會發(fā)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會變革,這些變革創(chuàng)造了建立帝制的前提條件,置共和制于岌岌可危之中。由于對外擴張的勝利,引起了國內各種矛盾的日益深化和政治經濟結構的急劇變化:首先,國外掠奪來的大量財富落入富豪之手,貧富懸殊加大,這激化了少數(shù)人和公眾之間的矛盾;其次,廣泛使用掠奪來的奴隸,使得大量貧民失業(yè),經濟地位上的衰落導致在政治上“話語權”的丟失;再次,貴族獨攬政務,與平民百姓距離日遠,這樣的結果只會造成政治墮落;最后,壟斷商業(yè)和金融業(yè)的騎士階層的興起使得各種關系更加復雜。
第四,從古羅馬的傳統(tǒng)和習俗來看?!啊诎乩瓐D和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說中,道德占據了中心地位。同樣,在羅馬人的思想中,如果我們希望在諸如習俗(mores)之類的觀念中分解出道德、宗教、政治和文化因素,將是徒勞?!薄啊總€國家有兩個東西是基本的,由于它們的存在,國家的原則和政體或者表現(xiàn)為令人期待,或者相反。我的意思是風俗和法律。在這些方面令人期待,讓一個人的私人生活公正而秩序良好,國家的一般性格也會溫和而公正。而那些應當避免的情況則產生相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們觀察到一個民族的風俗和法律良好,那可以毫不猶豫地宣布,公民和國家也必然因此良好,如果我們注意到那里的人私人生活貪婪,則我們完全有理由說,那個國家總體上必然糟糕?!遍L期的對外侵略戰(zhàn)爭使得羅馬公民骨子里充斥的是一種侵略和占有,他們更習慣于用武力來解決各種問題,其野蠻因子的存在決定了民主制終將破產的命運。
第五,從羅馬的人口數(shù)量及其分布來看。一般的希臘城邦,成年男性的公民人口不過數(shù)千。而羅馬,到公元前323年,其公民人口已經達到15萬人左右;公元前252年,接近30萬人;公元前209年,大約因第二次布匿戰(zhàn)爭連續(xù)慘敗所造成的傷亡,下降到13萬;到公元前189年,再度上升到25萬;20年后,羅馬公民人口突破30萬。從此時到公元前2世紀末,公民人口再未跌到30萬以下。如此大規(guī)模的集會,在實際生活中存在許多困難,很難進行有效的組織。此外,羅馬公民的分布,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到公元前2世紀中期,羅馬公民可能已經分布在北到波河流域,南到坎佩尼亞的廣大地區(qū)。如果他們親自出席會議,會存在許多實際困難。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居住在波河流域或意大利中部的許多公民,往返羅馬至少需要半個月到20天的時間,根本不可能經常性地出席在羅馬舉行的人民大會。而羅馬的直接參與體制,讓那些無法親自參加會議的人不可能行使自己的公民權。即使所有人都能夠出席,在當時缺少通訊和擴音設備的情況下,實際也無法舉行會議。羅馬人民大會的會場,最大者似乎也不過能容納6—7萬人。因此,學者們估計,經常出席羅馬人民大會的,也許不過是羅馬城及其附近的幾千人。
四、小結
羅馬民主制度由興盛到衰敗到最終的消亡,既有自然原因,但更多的是一種歷史人為因素在起作用?,F(xiàn)在我們研究羅馬民主制度的動機在于借鑒和吸收經驗教訓,充分發(fā)揮我們人類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完善我們現(xiàn)代社會背景下的民主制度,更好地實現(xiàn)公平與正義,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注釋:
①[古羅馬]西塞羅著,王煥生譯.論共和國、論法律[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36頁.
②在公元前3世紀初以前,平民是相對貴族而言,擁有較少權利的自由民。
③CraigeB.Champion,CulturalPoliticsinPolybiusHistories,p.75.
④Polybius,TheHistories,6,47.
⑤P.A.Brunt,ItalianManpower,p.13.
⑥莫瑞特森估計,按照羅馬人的投票方式,每個部落投票約需5—10分鐘。按最低標準計算,35個部落投票至少需要3個小時;如果每個部落10分鐘,則需要近6個小時。如果有1萬人參加投票,大約需要15個小時,再加上開幕、宣讀法案和辯論時間,因此一次會議至少需要17個小時。即使只有2/3的部落參與表決,也需要近10小時。如果出席者超過10萬,會議時間可能長得讓人無法忍受。參見HenrikMouritsen,PlebsandPoliticsintheLateRomanRepublic,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p.23.
⑦HenrikMouritsen,PlebsandPoliticsintheLateRomanRepublic,pp.18-19,32;LilyRossTaylor,RomanVotingAssemblies,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66,p.54.
參考文獻:
[1][古羅馬]西塞羅著,王煥生譯.論共和國、論法律[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
[2][英]杰弗里·托馬斯.政治哲學導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英]安東尼·吉登斯.超越與左右[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吳善亭(1987-),男,漢族,山東濟陽人,桂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0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