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馥枝
當前,面對一次次考試,面對白熱化的競爭,深諳“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之道的語文老師,為了使自己的學生在考場上應對自如,總是不由自主地就把大量的作業(yè)砸向學生。而這些語文課外作業(yè)機械單調,枯燥乏味,往往是“教”的強化,遠離學生實際生活和社會生活。孩子們對這些作業(yè)毫無興趣,但害怕被老師處罰,每晚不得不艱難地奮戰(zhàn)在書山題海中,直至深夜,真是苦不堪言。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們由煩作業(yè)到積極主動地完作業(yè)呢?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注重基礎知識,讓學生走好第一步
我們都懂得這個道理:“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使高樓質量過關,首先必須保證磚瓦的質量過關。同樣,我們要構筑語文知識體系的大廈,就必須重視字詞句、語法、修辭等基礎知識。且不說語文卷上有字詞之類的考題,就是在寫作文時和日常生活中也要用到大量的字詞句。所以,每當學過新課后,我就要把字詞等基礎知識當做家庭作業(yè),讓家長給學生聽寫改錯,反復鞏固。學過古詩文后,也要布置背誦默寫的作業(yè),以利于學生從我國古代文化中很好地汲取營養(yǎng)。
二、注意作業(yè)的趣味性,使學生饒有興致
初中生心理還不夠成熟,他們的所作所為受情緒影響很大,感興趣的事情干得熱火朝天,不感興趣就會消極怠工。因此,我在布置作業(yè)時把趣味性放在首位,這樣,學生一看作業(yè)的內容就興致大發(fā)??磥?,興趣確實是最好的老師。例如,在學習《使至塞上》這首詩之前,我給學生布置的作業(yè)是:根據“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畫一幅畫。在學習《春》一文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①收集和春天有關的成語、謎語、諺語、古詩、美文,編寫專題小報。②開展春游活動,去田野欣賞春色。這樣學生做起來就饒有興趣。
三、注意作業(yè)的條理性,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學生的天資確實有差異,生活環(huán)境也是大相徑庭。為了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我就采取作業(yè)分層的措施,讓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習題。我把家庭作業(yè)分成基礎知識和拓展性練習兩個部分,學習能力差的同學必須做基礎知識部分,拓展性練習可以選做一部分,也可以全做。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必須全做,如果時間充足,還可以自己找題做。這樣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功課,享受到作業(yè)成功的快樂。
四、要注意作業(yè)的多樣性,使學生積極踴躍
根據新課標的精神,語文學習必須延伸到生活中去,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通過語文學習,要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使他們能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的語文問題。為此,語文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必須充分開動腦筋,在作業(yè)的多樣性上下工夫,才能符合新課標精神。具體地說,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的:
1. 課前預習,拓展延伸
每次學習新課,我都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先把課文讀三遍,然后聯(lián)系文章內容,查找并閱讀相關資料。例如,在學習《狼》這一課時,了解蒲松齡的經歷、思想以及《聊齋志異》的寫作背景等情況,讀其中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筆記。當然,我要事先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網址和書名。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獲得一筆可觀的知識儲備。
2. 注重積累,積少成多
古語說得好:“積土成山,風雨生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钡拇_,在語文學習中,涓涓細流就可以匯成知識的海洋,但必須把這些“細流”給收集起來,也就是說,要培養(yǎng)學生積累的習慣。我讓學生準備幾個本子,分門別類地積累自己喜歡的詩句、成語、俗語、諺語、名言警句、優(yōu)美詞語、精彩句段等。在積累時,我要求學生以教科書為主,以課外讀物為輔,在生活中耳聞目睹的語言材料也可以據為己有。比如讓學生積累各類古詩句時,可以分為春夏秋冬四季、別情、思鄉(xiāng)情、親情等類別;讓學生積累成語時。可分為描寫人物、景物、社會事務等類別;讓學生積累名言警句時,可分為生活、學習、讀書、理想等類別。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好指導和點撥工作,學生積累兩周之后,要選出質量較高的作業(yè),在班里傳閱一下,起示范作用。以后,還要鞏固戰(zhàn)果,每兩周組織一次活動 ,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舉行成語聯(lián)珠、名句連綴等比賽。面對此情此景,學生的積累興趣怎會不提高呢?
3. 注重寫作練習,拓展視野
要求學生寫一事一議的小短文,每周三篇, 每篇不少于400字。其內容可以是身邊發(fā)生的事,當前國際國內大事,熱點新聞,語文課本上涉及到的作者的有關情況等等。例如,最近,敘利亞胡拉鎮(zhèn)發(fā)生了震驚全世界的慘案,可以讓學生根據此事寫一事一議的文章。學到墨子的《公輸》時,可讓學生查墨子的資料后,寫評論性文章。作業(yè)收上來以后,我要進行認真的篩選,發(fā)現(xiàn)好文章,就用投影儀在屏幕上打出來,讓其他學生共享。對于優(yōu)秀的文章,我要進行認真的修改,讓學生向報刊投稿。長年累月這樣做,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逐步攀升。
4. 聯(lián)系生活,培養(yǎng)品德
生活總是豐富多彩的,它是滋養(yǎng)語文知識的肥沃的土壤。我們要讓學生把現(xiàn)實生活當做一個偌大無比的課堂,如饑似渴地吸取語文知識的營養(yǎng)。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我布置的語文作業(yè)就很注意聯(lián)系生活。比如每逢母親節(jié),我建議學生給母親送一份禮物;在暑假里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旅游,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同學一起去社區(qū)參加活動;和同學一起組織興趣小組,并定期進行活動。針對這些,讓學生堅持寫“假期生活日記”,假期結束后,舉行“假期生活日記”展覽。這樣的作業(yè)既可以使學生完全地融入生活之中,培養(yǎng)愛心,又增加了語文知識的積累。
我認為,布置語文課外作業(yè),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教師應開動腦筋,以減輕孩子的課業(yè)負擔為宗旨,以激發(fā)興趣為前提,因材制宜,設計有效的語文作業(yè)。讓孩子們做作業(yè)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我們的語文課異彩紛呈,魅力四射。
有效作業(yè),是走向成功的階梯。
(焦作市第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