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敏
天上那輪素潔的皎皎明月,溶溶似水,脈脈有情,曾經(jīng)牽動了許多文人墨客的遐想邇思,于是流傳下來許多關(guān)于明月的美麗詩句。這些句子和明月的神話傳說遙相呼應(yīng),形成了別有風(fēng)情的中國明月文化。
今天我們就從浩瀚的唐詩中擷取一朵美麗的浪花,來偷窺一眼“明月”離合的神光。
一
在唐代,經(jīng)濟(jì)政治商業(yè)文化的發(fā)達(dá),使很多人走出家門,有的出外游學(xué),有的經(jīng)商,有的“馬上取功名”,征戰(zhàn)疆場,有的在外地做官,等等,不一而足。離家的機會增多了,但苦于通訊還不夠發(fā)達(dá),于是就有了女子的懷遠(yuǎn),男子的思鄉(xiāng)。白天忙于繁雜瑣務(wù),尚不覺寂寞。一旦夜幕降臨,明月升起,冷冷的清輝不免冷卻做事的興致,繼而代之的是無盡的離愁別緒。于是明月就和離別思鄉(xiāng)有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首開以月代思鄉(xiāng)情緒之先河。杜甫也悲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蹦欠N對家鄉(xiāng)的偏愛溢于言表,強烈地表達(dá)出了對親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
《樂府》說:“關(guān)山月,傷離別也?!彼栽诤芏辔娜说墓P下就“關(guān)”和“月”并舉來寫征人思鄉(xiāng)念家之緒。如:李白的《關(guān)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蓖醪g吟詠道:“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薄昂I仙髟?,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碑?dāng)一輪明月自蒼茫的云海間冉冉升起,此時天涯海角的人都不禁翹首凝望,“萬里長風(fēng)送秋雁”,但秋雁已歸,人不得回,且得不到家鄉(xiāng)的消息時,這思鄉(xiāng)的感情就更加凝重了。如果再聽到悠悠的羌笛在秋風(fēng)的吹送下一夜間飄滿關(guān)山,則再堅強的漢子怕也要淚滿襟裳了?!翱潄y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彪y怪連宋時名臣范仲淹也扼腕嘆曰:“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詳盡地道出了邊塞戍守人的悲苦和辛酸:“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現(xiàn)代女詩人席慕蓉在《鄉(xiāng)愁》里非常典雅地寫道:“鄉(xiāng)愁是一支清遠(yuǎn)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看來是深受古典文化的熏陶。
遠(yuǎn)在邊地的征人思念家人,家中的女子自然也想念遙在他鄉(xiāng)的丈夫。“可憐閨中月,長在漢家營?!睖赝ン薜摹冬幧埂分姓f:“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輕。雁聲遠(yuǎn)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蹦腥瞬辉?,獨夢難成。縱碧天如水,云淡風(fēng)輕,不但不能排解相思之苦,反而易惹新愁。要在往昔,怕是又該花前月下笑嫦娥了。但今日,月兒朗朗,卻只能自明其明,自落其落了。因為雁聲漸遠(yuǎn),想修書一封以表相思也已不能了。如此一想,不由新愁舊恨齊涌心頭,于是要么輾轉(zhuǎn)難寐,要么“卷帷望月空長嘆”,即使白露“夜久侵羅襪”,也要“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二
古人愛以月來懷人,有時也順手拈來以月喻相思之濃。如張九齡以女子口吻說:“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毙蜗蟮乇磉_(dá)出了女子的相思之苦。對你的思念就如這滿月一樣,我的心里盛滿了相思之愁。人也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天天為你消得人憔悴,但不變的依然是對你滿滿的相思。宋人呂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恰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tuán)圓是幾時?。┥钍芷溆绊懀植宦漶骄?。恨你不像那江樓之上的明月,無論它在哪個方向,都和我只有相依相隨,而無別離之苦。又恨你像那樓頭的月亮,總是和我剛剛團(tuán)圓就又要別離,剛剛團(tuán)圓就又要別離。寫活了女子的相思之苦和嬌嗔之態(tài)。
有時古人也以月來作為寄托愁思的載體。如李白的“我寄愁心于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不愧是大家手筆,連哀愁也寫得清新飄逸。
三
當(dāng)一個人落魄不得志的時候,不由看花花含淚,聽鳴鳥聲悲。面對漫漫長夜,難度天明,襲上心頭的是孤獨和落寞。于是文人多愛以月抒孤獨無依之感慨。如李白在《月下獨酌》中悵然長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焙靡痪洹皩τ俺扇恕?,雖“三”言多,“三”言眾,但這是怎樣的“三”呀,是月亮,我和我的孤獨的身影啊,寫盡了詩人的寂寞心情。
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說:“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當(dāng)自己依舟停泊在煙波浩渺的水中陸地,看一道殘陽斜鋪水中,頓生“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之慨。抬望眼,看到的是空曠的原野,曖曖的遠(yuǎn)樹,天地相接處的那道弧線,比樹身還低,給人一種莫名的壓抑之感。此時與自己相偎相親的只有澄碧的江水和水中這輪虛幻的孤月。此詩和李白的《月下獨酌》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又比李白的更勝一籌。李白到底還有一輪皎潔可愛的明月,而孟浩然所擁有的不過是水中月的一輪并非真實的幻影,就把寂寞和孤獨推向了極致。
王昌齡在《送魏二》中設(shè)置了一個和孟浩然相似的場景:“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毕肱笥涯阍谶b遠(yuǎn)空曠瀟湘水之上,陪伴你的也只是頭頂上的孤月,想必即使在夢中,也能聽到兩岸啼不住的猿聲吧?!霸厨Q三聲淚沾裳”,何況整整一個夜晚那凄絕哀婉的悲鳴都沒有停止呢?愁絕苦絕。
四
并非所有的詩歌中月亮都浸染著哀傷與悲苦。對心情恬淡有心歸隱之人而言,月白風(fēng)輕自是難得之良辰美景。無心歸隱的人,如果心情正好,就會頓生一絲喜悅,表現(xiàn)一分閑適之意。這時明月就是清幽澄明的了,一瞬間也可愛了許多。
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可謂是寫明月最美的句子。柔情似水的清輝自蒼翠的古松上方輕輕地瀉下來,整個世界都在一片澄明中顯得寧謐清幽,澄碧的清泉從干凈的石上潺潺流過,如鳴配環(huán),清脆悅耳。好一個不染纖塵的所在。他的另一首《鳥鳴澗》也是極盡美感:“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人閑適自在,欣賞著片片墜地的春桂,沒有傷感,因為桂花的芬芳已經(jīng)淡淡地若有若無地襲來。春天的山夜空寂無人,一片靜謐。這時月兒的銀光乍瀉,如玉盤般掛在朗朗晴空,驚起了已經(jīng)習(xí)慣了黑暗的鳥兒,它們驚慌地飛起,鳴叫聲在澗中悠悠回蕩。王籍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鼻∏∈沁@鳥聲襯托出了春山夜晚的寧靜。這里的明月就像個搞惡作劇的孩子,調(diào)皮地欣賞鳥兒的驚慌失措。在《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里,月兒就是一個柔情蜜意的人兒,和詩人相看兩不厭,如難覓的知音一樣傾聽那悠揚的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