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旺余
【摘要】批評性分析理論主要通過分析大眾語篇,以揭示隱藏在語言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語篇的及物性、被動語態(tài)、情態(tài)動詞、主位等的選擇體現(xiàn)了作者的立場和觀點。本文從紐約時報網(wǎng)站選取一篇有關青少年非法越境投奔達賴事件的新聞進行分析,通過分析認為該新聞語篇存在明顯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性。
【關鍵詞】批評性分析;新聞語篇;意識形態(tài)
引言
批評性分析主要的理論基礎和方法來源是韓禮德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其對象主要是大眾語篇,研究目的是透過語言的表面形式來揭露意識形態(tài)對話語的影響,話語對意識形態(tài)的反作用,以及兩者如何源于社會結構和權勢關系并如何為之服務[1],其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讓人理解和揭示社會的不平等并最終抵制這種不平等[2]。韓禮德提出語言有三個主要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概念功能主要考察及物性和語態(tài),人際功能主要通過語氣和情態(tài)來實現(xiàn),語篇功能主要是通過言語再現(xiàn)和主位系統(tǒng)來體現(xiàn)。本文從及物性、被動語態(tài)、言語再現(xiàn)、主位系統(tǒng)等角度來分析新聞。
《紐約時報》在全世界發(fā)行,有相當?shù)挠绊懥Γ?40萬的發(fā)行量長期位居美國日報發(fā)行量首位。2012年4月8日紐約時報網(wǎng)站發(fā)布了一篇報道“China Said to Detain Returning Tibetan Pilgrims(中國表示扣留返回西藏朝圣者)”,筆者通過分析該新聞表面的語言形式,揭露其隱藏在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旨在告誡廣大讀者,即便是標榜為嚴肅報紙的《紐約時報》在報道政治新聞時也不是中立的。
案例分析
政治歷史背景分析。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加措在1950年親政后只關心地位和權力。新中國成立后,駐在青海塔爾寺的十世班禪懇請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藏驅除外國勢力解放西藏,但當時的西藏噶廈政府卻調(diào)集軍隊阻止人民解放軍進藏,在圖謀失敗后,達賴帶著噶廈政府的大量錢財試圖出走國外。當時中國政府領導人多次勸其留下和西藏人民一起共同治理西藏。然而當時的美國政府插手西藏事務,妄圖讓西藏獨立,并提供了大量金錢和物資分裂西藏。在其干涉下,1959年3月26日,達賴及其追隨者宣布“西藏獨立”,成立了“西藏流亡政府”,之后逃往印度,從此走上了分裂祖國的道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達賴集團經(jīng)常組織武裝力量在邊境地區(qū)進行局部騷擾,派遣特工人員潛入西藏搞破壞。后來通過派遣參觀團和個別活佛回國發(fā)展地下分裂組織,通過舉行宗教活動、借助境外廣播、誘騙青少年非法出境等方式鼓吹“西藏獨立”。
他們利用“時輪大法會”鼓吹“西藏獨立”。每次法會歷時半個月,按照慣例,一年一般不超過一次,而達賴集團為了挑撥漢藏關系,分裂祖國,竟然一年舉行四次。他們蠱惑藏民去印度朝拜達賴“將受達賴喇嘛賜?!保虼嗽S多藏民不顧后果非法越境。1988年12月在印度瓦拉納舉行的“時輪大法會”上達賴公然挑撥漢藏關系,把 “眾生”中的漢人和藏人區(qū)別對待,認為藏人是該“普度”的,而漢人是該“詛咒”的。
達賴集團為了實現(xiàn)政治目的,以免費入寺、入學等為誘餌誘騙青少年非法出境來爭取青年一代的支持。然而根據(jù)調(diào)查,這些非法出境的藏人在境外入學、打工率不到10%,許多生活困難,無人照顧,甚至流浪,以乞討為生。今年3月,達賴再次誘騙青少年非法越境,并組織還俗僧人自焚,慘無人道。年輕僧人和還俗僧人自焚前都高呼“西藏自由”、“西藏獨立”等口號,這很明顯是被達賴集團利用。
及物性分析。及物性系統(tǒng)包含六個不同的過程:物質過程、行為過程、心理過程、言語過程、關系過程和存在過程?!斑x擇哪一個過程來表達一個真正的過程可能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的意義?!盵3]
該新聞中共出現(xiàn)了109個動詞性成分,其中物質過程73個(約占66.4%),言語過程14個(約占12.8%),關系過程9個(約占8.2%),心理過程6個(約占5.5%),存在過程7個(約占6.4%)。在這樣一篇比較短的新聞中,物質過程占的比例最高,占了將近三分之二。該新聞大量使用物質過程是有原因的,因為物質過程可以使報道看起來更準確、客觀,能給讀者以真實可靠的印象,這也與硬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該新聞報道的“藏獨”事件一直都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因此在報道時必須盡量使該新聞看起來更客觀。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難看出即便大量使用物質過程,也無法掩蓋新聞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其實該新聞只是在表面的客觀真實下掩蓋著實際不平等的意識形態(tài)。首先從這些物質過程的參與者來看,明明是非法越境青少年,但新聞卻用了“pilgrims(朝圣者、香客)”來替代,這樣明顯地把非法越境的事實掩蓋了,而冠以合法的身份。新聞還把“非法越境青少年”說成是“detainees(被扣留人員)”,這樣把其非法越境的事實給抹去了,把非法越境的責任推得一干二凈,轉而把所有矛頭對準中國政府,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是中國政府故意扣留正常合法的朝圣者,而事實并非如此,使用這樣的字眼容易挑起事端。
該新聞第三段The detainees are being interrogated and undergoing patriotic re-education classes(被扣留者被審訊和遭受愛國主義再教育),第九段He added that the detainees had been “interrogated regularly,”(他說被扣留者已經(jīng)被定期審訊),兩句話都用了interrogate(審訊),屬于用詞不當,用“審訊”代替“詢問”明顯更強硬。非法越境人員明明是“接受”而非“undergo(遭受、忍受)”愛國主義再教育,使用這樣更強硬的字眼容易激化矛盾,增加怨恨。
新聞第六段The Dalai Lama travels there from his home here in the Himalayan hill town of Dharamsala to give teachings(達賴從家鄉(xiāng)旅行至那里講學)。當年達賴明明是“逃離”祖國,并非“旅游”到印度。使用“travel(旅游)”可以模糊語言,掩蓋事實真相,降低當年達賴逃離祖國的負面影響。
新聞第七段Thoug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vilifies the Dalai Lama and calls him a “splittist,”(盡管中國政府誹謗達賴并稱他為“分裂者”),達賴在美國的支持下一直在從事分裂活動,新聞卻說是“誹謗”,是在歪曲事實。顯而易見,記者是站在與中國政府相對立的立場上的。
被動語態(tài)分析。語態(tài)是英語動詞的一個語法范疇,英語中大多數(shù)含有施動意義的動詞或動詞短語都有主動語態(tài)和被動語態(tài)。選擇被動語態(tài)的動機多種多樣,在大眾語篇中使用被動語態(tài)就很可能有政治的意識形態(tài)的原因[4]。
該新聞語篇使用被動語態(tài)達28次,其中充當主語和主位的受動者有26個都是“香客或被扣留人員”(其實是非法越境青少年)或其親戚。而施動者不管省略與否,讀者都很容易從上下文推斷出是中國政府。由此從被動語態(tài)的突出主題功能來看,該新聞語篇作者一直以非法越境青少年為中心,強調(diào)突出這一主題,很明顯,記者的真實立場是為非法越境青少年代言;而從凸顯焦點功能來看,通過句子成分重組,該新聞把施動者置于句末,使中國政府成為信息的焦點,從而把所有矛盾的焦點對準中國政府,使不明真相的人員在閱讀該新聞語篇時認為是中國政府在挑起事端,故意非難非法越境人員。
情態(tài)系統(tǒng)分析。情態(tài)系統(tǒng)可以用來表達作者對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和看法,以體現(xiàn)其權威性、支配性和霸權的權勢關系[2]?!翱疾煺Z篇的情態(tài)系統(tǒng)主要是為了弄清說話者對話語命題所承擔責任的程度和對未來行為作出的承諾或承擔的義務,和了解說話者對聽話者和情景成分的態(tài)度、說話者與聽話者之間的社會距離和權力關系等”[5]。情態(tài)主要通過情態(tài)動詞來實現(xiàn)。
該新聞中情態(tài)動詞的使用僅兩次,其中一次是在第12段中提到《中國日報》對于非法越境青少年的評價是否可以采信時使用了可能性程度很低的may(也許),Some insight into the hard-line thinking on the Kalachakra may be gleaned from a commentary published on March 28 by China Daily(某些關于時輪金剛大法會的強硬看法也許可以從3月28日《中國日報》的評論上收集到)。說明記者對《中國日報》說法的可能性完全持不確定的態(tài)度,或者根本不準備采用《中國日報》對于非法越境青少年的報道,其與中國政府和人民對立的意識形態(tài)傾向昭然若揭。
言語再現(xiàn)分析。新聞報道通常由事件描述和言語再現(xiàn)兩部分組成[6]。言語再現(xiàn)可以通過直接引語或間接引語來實現(xiàn)。直接引語是直接報道被采訪人確切的評議相對客觀的真實。間接引語是用記者的話來描述被采訪人的觀點,這就容易被記者利用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當然即使是直接引語也未必就是公正的,“一個人只有事先對那個事件一無所知,沒有形成對該事件的觀點才能公正地報道。但一個人要對一個事件一無所知將很難有效地報道該事件,他肯定不知道該針對什么、該采訪誰”[6]。
該新聞語篇言語再現(xiàn)一共出現(xiàn)了14次,其中直接引語4次(約占28.6%),間接引語10次(約占71.4%)。間接引語的頻率明顯高于直接引語的使用率。再從所被采訪的對象來看,中方或中方官員2次(約占14.3%),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1次(約占7.1%),(總部設在紐約的)人權觀察組織1次(約占7.1%),“西藏流亡政府”、非法越境青少年及其家屬10次(約占71.4%)。通過對比被采訪對象的比率,很明顯,記者主要是從同情達賴組建的所謂“西藏流亡政府”、非法越境青少年及其家屬的角度來報道這篇新聞的。
主位分析。語篇中各種主位共同發(fā)揮作用,形成語篇內(nèi)在的連貫性,而選擇有標記的主位最能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韓禮德把主位定義為小句中首位的成分,是信息的開始,一般是作者想要凸顯的信息。在交際過程中,說話人通過重組句子成分,主位化本來非主位成分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選擇哪一部分作為主位將直接影響小句的意義。前面提到該新聞報道通過大量使用被動語態(tài)重組了施動者和受動者成分的正常次序,使原來不處于主位位置的成分主位化,同時充當主位和主語,從而使受動成分得以突出和強調(diào)。
該新聞的主位一共56個,通過使用被動語態(tài),該新聞作者把“西藏流亡政府”、達賴或非法越境青少年及其家屬等相關詞組充當主位38次(約占67.9%),超過三分之二,美方人士2次(約占3.6%),中方人士9次(約占16.1%),其他7次(約占12.5%),說明記者一直站在非法越境青少年的角度來報道這篇新聞,從而暴露了他與中國政府對立的立場。
結語
本文運用批評性分析理論分析了紐約時報網(wǎng)站關于非法越境青少年投奔達賴事件的報道,揭示了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新聞不再是客觀公正的報道,而是成為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工具;語言不再是中立的媒介,而是成為表達意識形態(tài)的手段。因此,我們在閱讀西方新聞語篇時,避免片面地看待問題,要全面客觀地分析,對西方新聞進行批評性閱讀。
[本文為作者主持的河南省科技廳2012年軟科學計劃項目《高職英語教學適應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需要研究》(項目編號:122400450440)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丁建新,等.批評話語分析述評[J].當代語言學,2001(4).
[2]戴煒華,等.批評語篇分析:理論評述和實例分析[J].外國語,2002 (6).
[3]Fairclough, N. L.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180.
[4]語言、權力與意識形態(tài):批評語言學[J].現(xiàn)代外語,1996 (1).
[5]辛斌.英語語篇的批評性分析芻議[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7(4):46.
[6]Geis. M.L.The Language of Politics[M].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1987:15,80.
(作者單位: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教學部)
編校: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