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云
〔關鍵詞〕 語文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2)13—0073—01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蓖袪査固└敲鞔_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笨稍诂F(xiàn)實生活中筆者感到很困惑:有些課堂很熱鬧,學生很快樂,但教學效率并不高;有些課上完后,學生考試成績很好,可是學生很苦、很累、很厭煩。那么,如何增強課堂教學效率呢?筆者認為重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利用教材本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教材比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具有很強的知識性、現(xiàn)實性和趣味性。教師應抓住小學生好動、愛模仿、敢模仿的特點,“要求以活的東西去教活的學生”,來培養(yǎng)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首先,應注重課堂教學的情景導入。在課題導入時,要設計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把學生調動起來,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效率。如,教授《太陽》一文時,筆者用謎語導入:“一位老公公,面孔紅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時來上工”。提出太陽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什么時候升起?什么時候落下?它對我們有什么用處?待學生思考回答后再進行總結,最后讓他們模仿太陽在草原、在森林、在大海等不同的地方“出來”的方式。通過簡單的動作表演,營造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其次,充分讓學生參與實踐操作。語文教材還針對學生喜歡模仿、喜歡動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具有實踐性的內容。在教學中,筆者把學生進行分組,與學生一道預習新課,準備實驗演示。如,學習《烏鴉喝水》一文時,筆者讓學生準備小石子、透明塑料杯,并且四人一組,一個一個在水里放小石子,記住沒放石子時水的高度,并用彩筆描畫出。通過實驗操作,使他們在參與活動中真正理解“一個一個”是什么意思?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從活動中認識 “自我”,由“要我學”變?yōu)椤拔乙獙W”,進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提高教學效率。
二、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1.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筆者從激發(fā)興趣入手,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的口語交際環(huán)境,營造民主、和諧的交際氛圍,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交流欲望,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低年級口語交際的訓練,常用的方法是擴詞、造句,還可以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說說圖中都畫些什么。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記憶生字,又能促進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高年級可以通過設計主題活動,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使他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圍繞主題自由地進行口語交流。將語文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并且在實踐中得到運用,以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提高學生積累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筆者還隨時檢查學生平時的誦讀情況,以促進學生自覺進行誦讀練習,還對閱讀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對誦讀不熟的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幫助。讀書多了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了,見識廣了,說話能力和作文能力提高了,自然語文能力也會有所提高。學生嘗到積累知識、運用知識所帶來的收獲與成功,就會自覺養(yǎng)成閱讀和積累知識的好習慣。
三、想方設法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對學生的情感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而,教師在工作中要投入極高的熱情,真誠地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及時觀察學生的喜怒哀樂,為學生送上關愛之心。憂學生之憂,樂學生之樂,做他們引路的導師,做他們真正的朋友,使學困生消除學習的恐懼和畏難情緒,使優(yōu)等生發(fā)揮特長優(yōu)勢。
教師要用心靈溫暖心靈,要把單純的“責任”轉化為豐富的“情感”,要通過多種渠道滲透的情感使每個學生達到“有話總愛跟老師講”,“有事總愛找老師幫”的境界。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學習的快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熱情,全面提高課堂效率。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