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迎春
中醫(yī)講的虛,是正氣不足引起,多發(fā)于重病、久病之后,患者身體抗病能力低下,身體虛弱,常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疲倦無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舌嫩無苔、脈細弱無力等。有虛自當補,五臟之虛,補法各不同。
補五臟之虛
補心虛心虛證可分為心氣虛、心血虛、心陽虛三種。心氣虛多見神倦欲寐、心慌氣短、驚悸盜汗、脈虛軟等證;心血虛多見怔忡(編者注:是以陣發(fā)性或持續(xù)發(fā)作為特點,患者自覺心中劇烈跳動的一種急性病證)、失眠健忘、恐懼易驚、虛煩盜汗、舌紅脈細等;心陽虛多見胸部悶痛、喜暖怕冷、心痛徹背、心慌氣喘等。
補心氣常用的藥物有五味子、人參、茯神、遠志等;補心血常用的藥物有當歸、丹參、地黃等;補心陽常用的藥物有桂心、桂枝、韭白、細辛、干姜等。
補肝虛肝虛證有陰血虛、肝經(jīng)虛寒之分。陰血虛多見頭暈目暗,女子月經(jīng)量少或后延不來等;肝經(jīng)虛寒多見少腹冷痛、墜脹、疝痛、睪丸抽痛等。補肝陰、養(yǎng)肝血的藥物有白芍、當歸、地黃、何首烏、阿膠,陰虛陽旺可加生牡蠣、珍珠母、生石決等;溫肝驅寒常用的藥物有吳茱萸、小茴香、沉香、肉桂等。
補脾虛脾虛證分為脾氣虛、脾陽虛、脾陰虛、中氣下陷。脾氣虛多見消化不良、腹脹便溏、四肢倦??;脾陽虛還可兼見腹痛喜暖、大便清稀、四肢發(fā)冷等;脾陰虛與胃陰虛同見,常發(fā)生在高熱性疾病或大吐大泄之后,表現(xiàn)為消渴善饑、口干舌燥、大便干澀等。
補脾氣常用黨參、人參、太子參、白術、茯苓、甘草、山藥;補脾陽的有干姜、吳茱萸、附子;脾陰虛常用麥冬、玉竹、石斛、天花粉、冰糖;中氣下陷可用黃芪、升麻、葛根、柴胡、人參。
補肺虛肺虛癥可分為肺氣虛和肺陰虛兩種。肺氣虛表現(xiàn)為氣短乏力,久咳或咳痰;而肺陰虛則表現(xiàn)為口干咽燥,干咳無痰或咳帶血絲、聲音嘶啞、憔悴低熱等。補肺氣常用黃芪、人參、黨參、五味子等;補肺陰常用麥冬、天冬、沙參、百合、天花粉、阿膠等。
補腎虛腎虛可分為腎陰虛、腎陽虛、陰陽俱虛。腎陰虛表現(xiàn)為夢遺盜汗、小便短赤、口干咽燥、夜間口渴等;腎陽虛表現(xiàn)為陽痿滑精、性欲減退、睪丸冰冷、五更瀉,甚至大小便失禁;陰陽俱虛表現(xiàn)為腰膝酸痛、陽痿早泄、睪丸墜脹、性器官發(fā)育不全。補腎陰常用生熟地、天冬、元參(玄參)、龜板、鱉甲、阿膠等;補腎陽常用附子、肉桂、仙靈脾、補骨脂、鹿茸、海馬、陽起石等;陰陽俱虛常用藥物有桑寄生、杜仲、枸杞子、熟地、山藥、狗脊等。
如何運用補法
虛證比較單純的,可用正補,如氣虛補氣、血虛補血、陽虛補陽、陰虛補陰等。
氣血暴然虛脫的,可用峻補法,如大出血、暴然氣脫(編者注:氣脫指體內邪氣勝過正氣導致氣外逸脫失的危重病理變化,可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全身軟癱、手撒、二便失禁、脈微欲絕等)或大吐大瀉等。
緩補一般用于正氣既虛又有邪氣,或有虛不受補的患者。
精血大傷,久病陰竭,或熱病后期陰液將枯竭,可用滋補法。
間接補主要是結合臟腑間生理變化的相互關系來進行補益的方法。如脾陽虛用補腎陽,肝經(jīng)陰血不足用補腎陰。補氣以生血、養(yǎng)血以化氣的方法也屬于間接治療。
另外,還要注意溫補和涼補之分,這一點很重要。溫補多用于虛證兼有寒象,或氣血兩虛、沒有熱象的癥狀。涼補則用于虛證兼有熱邪的情況。
在用補藥的時候,也常加一些驅邪藥,以達到扶正祛邪目的。還要注意調理脾胃,使補藥能有效地通過脾胃的運化而起作用。
編輯/李宇杰jtyy67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