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 葉靜
我一直在等待有一天能說點什么、做點什么。
去年,分眾、展訊、新東方等多家公司遭遇做空,我不能說這些公司沒有犯任何的小錯,但絕對沒有做空公司說的那么嚴重。早些年,確實有一批很明顯的中國做假公司,做了假就該被打,打它們等于幫社會盡責。做空公司賺錢也無可厚非,但現在開始打這些沒有犯錯誤的,或者犯了點小錯誤的,用夸大、造假、虛構的方式,這就過分了,從一個打假者,變成了作假者。
新東方這件事,做空者把做空報告與美國證監(jiān)會的調查結合在一起,這肯定是一個組合拳,俞敏洪不能在調查期間出來辯解,這就無恥了。但我愛莫能助,因為我講不清楚新東方的業(yè)務。后來看到Citron(香櫞)出了針對搜狐和奇虎的報告,講的是搜索,這個我懂??赐陥蟾嫖矣X得它完全是胡扯。
我沒立馬寫文章,而是在思考。我發(fā)現,對于做空報告,一種人覺得“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另一種人認為做空公司說跌就跌,跟著賺錢就好,于是支持外國人來打中國的公司。這讓我意識到如果只糾纏于質疑個別細節(jié),而不是去公開辯論,就不會產生效果。尤其是如果想讓美國股民注意到這件事,就要找到做空者犯得比較大的錯誤,用嚴重的詞來引起注意。
我決定寫這篇反駁文章。文章是用英文寫的,邏輯也是美式的。美國人習慣用數據說話,錯在哪里,怎么證明,對的應該是什么……寫完之后,我把它發(fā)在了雪球財經上,Citron在那里有賬號。之后我在twitter、微博上轉發(fā)了這篇文章,同時發(fā)給了6位投行分析師,美國幾個媒體也跟著轉載,這足以讓Citron看到。后來,網友自發(fā)成立citronfraud.com網站,多家游戲公司主動出來反駁Citron……
我并不想打口水戰(zhàn),所以把之前的各種質疑整理成“十問香櫞”。從目前情況來看,至少在搜索及拼音業(yè)務這一點上,Citron承認了它對被調查公司的基本產品不了解。這就像一個人對百事公司說你們的百度產品做得很好,這代表了這個公司不專業(yè)。我想,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后面的9個問題,Citron也會逐漸承認。
做這件事情,我也遭到一些人的質疑。有人覺得我可能買了奇虎股票或是周鴻祎的朋友,Citron也質疑奇虎與創(chuàng)新工場有重大的利益關聯。都不是。如果說這件事情里,我有什么利益的話,那就是這些所謂的打假公司,損害了中國公司的名譽。它們把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及中國公司的可信度,打得越來越低,使市場失去信心。這間接影響未來所有可能赴美上市的公司。我們投資的這些公司再過三五年也可能到國外上市。到時候如果中國公司都被打臭了,VIE結構不行了,我們最終也將受害。
國內60多位投資者、創(chuàng)業(yè)者和我一起簽署了一封公開信,質疑Citron。9月12日,Citron發(fā)函說要起訴我們。這是件很可笑的事。起訴就起訴唄,我們又不是沒見過別人做可笑的起訴。
說起訴訟,我希望中國的企業(yè)有一個認知,當你被錯誤的信息冤枉時,要站出來,不要打不還手。既然去美國上市,就要了解美國的情況,注重和投資者的交流,在遇到困難時學會危機公關,懂得運用社交媒體平臺,以及在合適的時候用法律維權。這些都要學,都要交學費。如果認為公司、產品、客戶都在中國,美國只是融資渠道,錢融完了就不管美國的事了,就不要去美國上市。
我和一些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聊過,他們以前沒有足夠的認知和勇氣去打硬仗。有些認為自己英文不好、不懂美國文化、很難打贏,有些則認為事情已經過去,不想再追究,相對持比較悲觀的態(tài)度。打官司不一定每次都會贏,但打十次贏三次的話,就達到了效果,讓做空公司知道以后不能胡說八道。打假機構是不能作假的,一次被法院認定作假,名聲就毀了。那它們就會警惕,無論它們以后不再打假,或是守規(guī)矩地打假,這兩個結果都是贏的,所以有敗訴也沒關系。
反過來看,早些年中國造假公司被渾水、Citron打,現在已經很少再有通過逆向收購造假上市的了。同樣,做空公司報告亂寫,我們也來打你,這樣以后就少有亂寫報告的公司。在一個樂觀者眼中,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
最近渾水公司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中國已不再是渾水優(yōu)先考慮的對象。我不能假設渾水的舉措跟我們做的事情有關,但至少做空公司已經認識到中國公司不是可以亂欺負的,報告不嚴謹是要付出代價的。只要大家都更守規(guī)矩地做事,這個事就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