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摘 要:清代前期南海北部帶魚漁場集中在瓊州海峽、珠江三角洲以及粵東的惠州府、潮州府沿海,粵西帶魚尚不是主要捕撈魚類。清中葉以后,北部灣帶魚漁場退至海南島西北部的昌化至臨高一帶;粵西的陽江、吳川等縣帶魚逐漸成為捕撈魚類,清末在臺山的上下川島一帶形成漁場;粵東的帶魚漁場清代變化不大?;浳骱捅辈繛车膸~種群之間,資源量的此消彼長以及互相滲透,體現(xiàn)了南海帶魚種群的特征。
關鍵詞:南海北部;帶魚;漁場
帶魚是我國主要經濟魚類之一,1950年代以來帶魚資源量存在很大變化。林景祺的研究表明,黃渤海帶魚資源數量在1960年代后逐漸衰退,東海帶魚資源量在20~40萬噸之間波動 1。然而南海帶魚資源量的變動,與黃、渤、東海有很大差異。1980年代以前,帶魚在南海北部經濟魚類中所占比重并不大,而且漁獲量存在很大年際變化,盧偉華對廣東底拖網漁獲量的研究指出,帶魚每隔十年出現(xiàn)一次旺發(fā) 2。1987年以后南海北部帶魚漁獲量穩(wěn)定上升,1990年之后,帶魚的漁獲率在南海各種底拖網經濟魚類中已排在第5、6位 。3
南海北部海區(qū)帶魚資源量的變化與其他海區(qū)有很大差異,而且南海北部帶魚種群多樣,增加了問題的復雜性。林新濯通過分析帶魚的形態(tài)特征,指出中國近海帶魚有五個種群,其中四個在南海出現(xiàn),即東?!洊|、粵西、北部灣近海和北部灣外海種群4。羅秉征應用帶魚耳石與魚體生長的地理變異,認為中國近海有四個種群,其中兩個在南海出現(xiàn),即東海南部——粵東群和南海群 5。盡管粵西和北部灣帶魚種群的獨立性問題尚未解決,但粵東帶魚與粵西、北部灣帶魚存在明顯差異的觀點已得到廣泛認可。
不同種群的帶魚,不僅存在地理分布上的差異,而且生物學特征也有差異。由于黃渤海和東海帶魚種群較為單一,可以分別研究各海區(qū)漁獲量的變化。然而將南海北部的帶魚作為整體加以研究,則掩蓋了不同種群所帶來的差異。從這一角度出發(fā),本文利用清代廣東地方志資料,嘗試探討南海北部帶魚各種群資源數量和漁場的變化情況。
1、清代前期南海北部的帶魚
嘉靖三十七年(1558)黃佐編修《廣東通志》,志書按照物產多寡,將其分為“有”和“多”兩類。在“鱗品”中記載廣東當時“多帶”,并注有“帶魚,形如裙帶,色白味甜”1。黃佐盡管指出當時廣東帶魚的漁獲量很大,但明代的廣東布政司沿海各府有:潮州、惠州、廣州、肇慶、高州、雷州、廉州和瓊州府,涵蓋了整個南海北部的沿海地區(qū),無法判斷帶魚各種群資源情況。
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光祖再修《廣東通志》,志書的《物產》中指出“粵中十郡,物產所出,多同少異。嶺南無雪,地氣稍薄,然山海珍錯,食貨之入者,甲于中州。臚而數之,蓋難更仆悉也”2,作者認為“山海珍錯”是廣東的特產,故所列頗詳??滴酢稄V東通志》對物產的分類更加精細,不僅承襲了嘉靖志書中按物產多寡分類,而且記載了各府物產的情況。
這部志書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卷首不列修志職官,于每卷末左下角刻各卷輯人姓名。在《物產》卷末記載“新寧學訓林觀承督催,連州學正屈琚輯”,《連州志》記載屈琚“番禺舉人,康熙二十一年任”3,屈琚為連州學正的時間在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實際上金光祖編修《廣東通志》始于康熙十二年,康熙十四年初稿已完成。因遭逢三藩之亂,直到康熙十九年才開始刊印,但康熙三十六年(1697)志書始能面世。從屈琚任連州學正的時間看,《物產》的記載應是康熙十九年之后所補,而志書的初稿或不載物產,或物產簡略。當平定三藩之亂后再次補修通志,詳細記錄了各府物產。同時督修林觀承為新寧縣學訓,而屈琚是番禺人,均有在沿海縣份生活和任職的經歷,對沿海所產魚類應較為熟悉。因此康熙通志中關于魚類的記載可信度高。
《廣東通志》中記載出產帶魚的府有:潮州府“有白帶”、雷州府“多白帶”、廉州府“有帶”、瓊州府“有帶”,其他沿海各府均無帶魚的記錄。從地理分布上看,潮州府的帶魚屬于閩南——粵東種群;廉州府的一支應屬北部灣種群;雷州府和瓊州府的帶魚或出自北部灣,或出自粵西,而且雷州府的帶魚出產量大。
府志和縣志的記載,更細致的揭示了清初帶魚分布的狀況??滴跏甑摹缎滦迯V州府志》的“物產”中并無帶魚的記錄,乾隆二十四年的《廣州府志》多摘錄前人對魚的記載,也無帶魚。然而康熙《南??h志》的鱗品中卻記載“多帶”4,乾隆《南??h志》中也記載“多帶”。乾隆《南??h志》各類物產的排列順序與康熙《南??h志》相同,極有可能抄襲了康熙年間的志書。同樣位于珠江口的順德縣,康熙《順德縣志》記載“有帶”,乾隆年間的縣志中同樣有帶魚的記載。珠江口以西的香山縣,康熙年間有帶魚,只是名為“腰帶”,道光《香山縣志》中指出“白帶魚,長者二三尺,色白而柔薄,亦名腰帶魚”5。乾隆《香山縣志》中也提到“腰帶,長二三尺,色白”6。東莞和新安縣也稱帶魚為“腰帶”,雍正《東莞縣志》和康熙《新安縣志》中都有帶魚記載。
在珠江口以西的新會縣,康熙《新會縣志》記載了“腰帶”。但嘉靖時代的《新寧縣志》中卻并無帶魚的記錄,而且康熙和乾隆年間所修的三部《新寧縣志》中,均無帶魚的記載??梢娗宕捌趶V州府并非缺少帶魚出布,而只是帶魚集中在珠江口東西兩側。從帶魚的洄游路線來看,來自閩南的帶魚于11月自北而南做適溫洄游,并在珠江口外形成漁汛,之后一支返回閩南海域,一支繼續(xù)則向西,形成粵西的帶魚漁汛。從新寧縣的情況看,向粵西洄游的帶魚極可能較少。
肇慶府的情況證明了上述推測,崇禎《肇慶府志》記載“有帶魚”,并注有“帶魚,生陽江海中,長如帶,煎食甘美,肉中夜有光”1。帶魚身體上常附著發(fā)光細菌,因此會出現(xiàn)“肉中夜有光”的現(xiàn)象。從明末的記載來看,陽江南部海域是帶魚的漁場所在。但《肇慶府志》記載物產,也分為有與多兩類,可見陽江的帶魚捕撈量不大。然而康熙《肇慶府志》詳細記載了當地三十七種魚類,并無帶魚。在《物產志》的卷首,作者指出所編物產為“稽之舊志,驗之當今,草木鳥獸各附其族,不敢以纎微而不錄,亦不敢以無實而取譏”2,物產的記錄也多于實際相符。與府志的記載一致,康熙二十年的《陽江縣志》中也不見帶魚的記載??梢娗宄蹶柦膸~漁場可能已衰落,而自珠江口向粵西洄游的一支帶魚,資源量逐漸減少。
自珠江口向東北方向折返回閩海的一支,清初變化不大。嘉靖三十五年楊載鳴編《惠州府志》,將物產附在《賦役志》之后,并指出“余志惠物產因前志稍有減損之,其同他方者不具載,視所宜略”。查楊載鳴所編的府志為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他所說的前志,或許是明代中葉的志書。其中鱗屬也分為“有”和“多”兩類,帶魚的記載為“有腰帶”,可見惠州府帶魚產量不大??滴醵吣陞螒蕖痘葜莞尽罚瑢ⅰ段锂a》單獨列為一卷,“鱗之屬”中有“白帶”?;葜莞R海各縣,在清代前期的志書中均有帶魚的記載。如乾隆《歸善縣志》中有“白帶魚,亦呼錫帶”,乾隆《海豐縣志》和《陸豐縣志》中也記錄“白帶”。
粵東的潮州府在嘉靖二十六年的府志中不載帶魚,順治時的《潮州府志》則記錄了帶魚,乾隆二十九年編修的《澄海縣志》中記載“帶魚,長二三尺,色白如銀,肉細膩,俗呼為帶粉魚”,縣志中的魚類分為兩部分,編者在注中指出“以上自(魚展)以下俱舊志所遺,今增入”3。而帶魚不在增入之列,查乾隆之前的“舊志”,應是康熙二十五年或雍正九年編修的縣志,因此清前期澄??h有帶魚分布。乾隆四十八年的《南澳志》也指出“白帶,身長頭扁”。與康熙《廣東通志》記載相符,帶魚是清代前期潮州府的主要捕撈魚類之一。
環(huán)北部灣的雷州、廉州和瓊州府,是康熙《廣東通志》中帶魚的重要產區(qū)。萬歷《雷州府志》和康熙《徐聞縣志》中都載有“白帶”。 清代廣東主要以拖網捕撈帶魚,然而徐聞縣直到道光年間和安公港的村民才最早使用拖網,而刺網在乾隆時才開始使用 4。清初雷州在較差的捕撈技術下,帶魚較多可能與瓊州海峽帶魚的資源量豐富有關,但今天瓊州海峽已無帶魚漁汛。
正德《瓊臺志》已經記載“帶,形如裙帶,色白,味甜?!赌虾.惷洝吩?,修若練帶”5,萬歷時代的《瓊州府志》仍然記載帶魚,乾隆三十九年編修的《瓊州府志》記載“帶魚,長二三尺,色白如銀,肉細膩”6,然而乾隆《瓊州府志》關于帶魚的記載抄自《海語》。康熙年間瓊州府的瓊山縣、澄邁縣、文昌縣、樂會縣的縣志《物產》中都有帶魚,其中前三個縣位于瓊州海峽南部。與徐聞縣的情況一致,清初在瓊州海峽兩岸各縣的記載中都出現(xiàn)了帶魚。然而康熙四十二年編修的《儋州志》卻無帶魚,康熙四十四年的《臨高縣志》中記載的主要捕撈魚類也無帶魚。
位于北部灣北面的廉州府,崇禎《廉州府志》中記載了帶魚??滴趿荒昃幮薜摹读莞尽?,也記載了帶魚,但康熙府志物產的排列順序以及對物產的描述,卻與崇禎《廉州府志》的記載完全相同,應是抄襲了崇禎府志 1。清代廉州府的欽州和合浦臨北部灣,康熙《合浦縣志》的《物產志》已軼失 2,而雍正《欽州府志》記載的物產中并無帶魚。北部灣的帶魚,往往只在本海區(qū)作深淺和繁殖產卵移動,清初地方志的記載可見,北部灣的帶魚漁場集中在瓊州海峽兩岸,并且資源量較大。
2、清中葉以來南海北部的帶魚
道光二年阮元修《廣東通志》,志書的物產中并無帶魚。然而對張罌魚的描述,“身形似刀,頭尾稍小,長五六寸,口大有牙,遇寒則張口,陽江漁人網取之。黃志”,阮元的按語指出“張罌魚即浙海之帶魚”3。其正文抄自黃志,即嘉靖三十七年黃佐編修的通志。然而黃佐在《廣東通志》的“物產”中直接記錄了帶魚,卻并無張罌魚。乾隆年間,李調元著《然犀志》記載廣東的海洋生物,其中帶魚“長二三尺,身扁狹如帶,尖嘴細尾,色白如銀,肉細滋膩”4。從李調元的記錄看,清中葉廣東沿海帶魚身長二三尺左右,而浙江的地方志記錄當地帶魚有四五尺,與阮元記載的張罌魚相差懸殊,那么為何阮元將張罌魚與帶魚混淆?
從形態(tài)看張罌魚與小帶魚相似,小帶魚和李調元所載之帶魚都屬帶魚科,不同的是小帶魚屬于小帶魚屬,而李調元記載的帶魚則是帶魚屬。小帶魚身形側扁,頭較小,吻尖口大,上頜前部有鉤狀犬牙4個,閉口時露于口外。二齡魚體長176~193毫米,按清代工部營造尺折算,則有六寸左右,另外粵西帶魚種群的尾部較短。阮元筆下張罌魚的體態(tài)特征與小帶魚吻合。此外小帶魚也是南海北部常見的一種帶魚,可見清中葉陽江漁人網取的是小帶魚。
道光十三年屠英、江藩重修的《肇慶府志》中,張罌魚的記載完全抄錄自阮元的《廣東通志》。然而民國《陽江縣志》中卻有帶魚,“帶魚,闊二三寸,長數尺。色白肉厚無鱗。骨中有珠,名珠帶,俗呼馬鬃。小者肉薄,有灰名灰?guī)В嗝缼А?,從“長數尺”來看,與《然犀志》中的帶魚一致。而“骨中有珠”指帶魚的骨瘤,北部灣和粵西帶魚魚體中一般都長有骨瘤 6。“帶魚小者”可能仍是小帶魚。
這種分類不僅見于陽江,粵西的高州府也有相似的記載。道光《高州府志》的《物產》中出現(xiàn)了帶魚,光緒《高州府志》更記載了帶魚“生深海中,闊二三寸,長可數尺。色白如銀,無鱗刺。骨中有珠者,名珠帶,小者名帶絲”7。清代高州府的電白、茂名和吳川三縣臨海。道光《電白縣志》所記載魚類詳盡,然而卻無帶魚;嘉慶《茂名縣志》中記載了帶魚;道光《吳川縣志》中并無帶魚。光緒《吳川縣志》的《物產》來自采訪冊,采訪冊往往經實地調查所得,更加可靠。其中記載了帶魚“生深海中。闊二三寸,長可數尺。色白如銀,無鱗刺,骨中有珠者,名珠帶。小者名帶絲,皆因其狀似而名?;蛟莆魍跄付葨|海,侍女飛瓊,腰帶為大風所飄,化此魚,未足信也”8。光緒《吳川縣志》和光緒《高州府志》對帶魚的描述相似,實際上都抄自清初胡世安的《異魚圖贊補閏集》。胡世安的《異魚圖贊補》分上中下卷和一部閏集,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特別提到了閏集:
又閏集一卷,魚三十余種,冠以摩竭、海多、非常之魚,亦各為之贊。而其子璞及門人雷琯等共加箋釋。閏集所載與目錄多不相應,前后舛互,贊文亦往往闕佚。疑當日修改未竟之本也。1
帶魚被收入“海魚逸品總贊”中,即紀昀所謂的“非常之魚”。然而帶魚在黃渤海和東海為常見魚類,為何胡世安將其收入“海魚逸品”中?從對“珠帶”的記載推測,閏集中的帶魚應是粵西或北部灣種群。而清代方志中記載“珠帶”多在粵西各縣,可見胡世安所記錄的帶魚,可能是粵西種群。將帶魚收入閏集中,極可能與清初向粵西洄游的帶魚較少有關。
盡管清中葉以來粵西各縣方志中多有帶魚的記載,然而民國二十一年廣東省建設廳對南路十一縣漁鹽調查顯示,在臺山的廣海以及上下川島附近是粵西主要的帶魚漁場。如上下川島的漁期為“一、二、三、四月為牙帶、文鱔、馬友、曹白、赤魚、鱸、黃花魚、或魚等,五、六、七、八、九月為尖鼻、黃花、牙帶、鳳尾、倉魚、大烏等”2,上下川島一帶一至九月均有帶魚出產。當地的漁諺也有“冬前帶尾,冬尾帶前”3,即帶魚自春至秋皆可捕撈。臺山縣的廣海帶魚每擔僅十七元,屬于低檔次的經濟魚類。臺山即清代的新寧,這一海區(qū)在清初并無帶魚記載,然而清末以來形成了帶魚漁場。阮元志書中記載網取帶魚的陽江縣臨近下川島,在民國漁鹽調查中,陽江的主要漁港閘坡、沙扒、村埗頭等所捕主要魚類已無帶魚。而且在清末縣志中記載帶魚的茂名和吳川,民國時代帶魚也不是其主要捕撈魚類。
粵東帶魚在清中葉以來并無太大變化。珠江口東西兩側仍有帶魚分布,道光《南??h志》、咸豐《順德縣志》、宣統(tǒng)《東莞縣志》、道光和光緒《香山縣志》中均有帶魚的記錄。光緒《惠州府志》中記載有“白帶”,然而從物產的排序看,極有可能抄錄了康熙《惠州府志》,但同治《海豐縣志》也記載了帶魚。潮州府仍是粵東帶魚的重要產區(qū),民國三十八年的《潮州志》的《實業(yè)志·漁業(yè)》中記錄各縣漁業(yè)概況,南澳縣和惠來縣有帶魚出產。1958年南海水產研究所對粵中和粵東底曳網漁業(yè)的調查報告指出,帶魚漁場有五個:神泉至甲子漁場、甲子至碣石漁場、碣石至遮浪漁場、遮浪至汕尾漁場以及擔干島至平海漁場。4 1950年代粵東地區(qū)帶魚漁場大都位于清代惠州府境內,與地方志的記載相符。以上帶魚漁場應在清初已經形成。
清中葉以來,北部灣的帶魚漁場變動較大。雷州府是康熙時代“多帶魚”的地區(qū),嘉慶《雷州府志》收錄當地“土產”的原則為“茲特考郡工偏勝者紀之”5,但其中已無帶魚。盡管清中后期遂溪和徐聞的縣志中都記錄了“白帶”,但從所記魚類的數量和排列順序看,很可能抄襲了清前期的志書。
民國二十二年陳銘樞編修的《海南島志》中有帶魚,且記載“帶魚,亦在臨高、儋縣沿岸一帶,秋季所獲甚多,制成鹹魚運銷各地”6。臨高和儋縣位于瓊州海峽的西側,清初方志中并不記載帶魚。民國九年的《文昌縣志》記載“白帶,身薄無鱗,色白形長如帶。其味遜于西刀魚,有毒”7。帶魚有毒的記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乾隆年間趙學敏對帶魚藥性的考察,指出帶魚“黑夜有光,故有毒”8。帶魚發(fā)光與崇禎《肇慶府志》中的記載相似。瓊州海峽兩岸方志中記載的帶魚已由“味甜”和“肉細膩”,變?yōu)椤拔哆d于西刀”和“有毒”了。
1958年的南海水產研究所對北部灣的調查顯示,北部灣以北僅位于斜陽和潿洲附近的第一漁區(qū)有帶魚分布,帶魚在所有漁獲物中僅占0.16% 1。海南島近海底曳網漁業(yè)僅昌化——臨高漁場的帶魚為常見魚類,但產量不高 2。昌化——臨高漁場包括了昌化、儋縣和臨高以西的海域,與民國時代陳銘樞的記載相似。同年對粵東帶魚洄游路線的調查,也指出“海南島近海帶魚發(fā)現(xiàn)不多”。清中葉以來,瓊州海峽和北部灣沿岸的帶魚資源逐漸衰落。
3、結 語
清代前期珠江三角洲兩岸、惠州府的海豐和潮州府的南澳、惠來等地帶魚漁場形成,而且清代以來變化不大。粵西帶魚種群在清前期并非主要的捕撈魚類,直到清中葉,陽江、吳川等地帶魚逐漸成為重要經濟魚類,清末之后粵西的帶魚漁場移到臺山的上下川島附近。瓊州海峽是清初南海北部帶魚資源量豐富的地區(qū),沿岸的徐聞、瓊山、澄邁等縣多捕帶魚。清中葉后瓊州海峽和北部灣的帶魚資源逐漸衰落,而漁場也由瓊州海峽沿岸轉移到海南島西北的昌化——臨高一帶。
林景祺對黃渤海帶魚的研究發(fā)現(xiàn),相鄰種群出現(xiàn)數量消張時,數量多的一方會進行滲透,混棲索餌,并彼此影響 3。從歷史情況看,粵西和北部灣的帶魚種群也具備類似的生物特性。清初北部灣帶魚旺發(fā),而粵西種群衰落時,北部灣帶魚集中到瓊州海峽,有向粵西滲透的趨勢。但清中葉后,海南島帶魚逐漸衰落,而粵西種群開始向西擴展,并最終形成了各自海區(qū)的帶魚漁場?;洊|種群清代以來資源量和漁場無太大變化,粵東魚群與東海越冬魚群混棲一段時間,已有很強的東海帶魚的特征。而粵西和北部灣帶魚的這種此消彼長的變化,更能體現(xiàn)南海種群的特征。
Variation of Trichiurus haumela fishery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Qing Dynasty
WANGTao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
Abstract: The Trichiurus haumela fishery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oncentrated on Qiongzhou Strait, Pearl River Delta, coastal areas in Chaozhou and Huizho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Trichiurus haumela population of western Guangdong was not the main fishing targets. But the fishery in Beibu Gulf back to Changhua and Lingao area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he hairtail in Yangjiang and Wuchuan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fishing object at that time ,Shangchuan Island and Xiachuan Island area became fishy in western Guangdong after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re are almost no change in eastern Guangdong during Qing Dynasty . The waxing and waning affections between Trichiurus haumela population of western Guangdong and Beibu Gulf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China sea population.
Key words: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richiurus haumela fish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