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晚夢
公共危機事件是指那些造成了社會重大人員傷亡或重大影響或可能產(chǎn)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災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會群體事件、恐怖主義的破壞活動、重大涉華外交事件,以及一些區(qū)域或部門、行業(yè)內(nèi)的特殊事件,具體包括如刑事犯罪與社會治安問題,產(chǎn)品的安全質量問題,環(huán)境惡化造成的洪水、臺風、沙塵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地震、火災、空難、礦難等突發(fā)災難與安全責任事故,以及社會變革帶來的信任危機、道德滑坡、心理疾病等。[1]
2011年7月23日,動車D301行駛在浙江溫州段時與前面行駛的另一列火車相撞,這一特別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但更重要的是,隨著救援、事故調查等后續(xù)事件的發(fā)生,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一起典型的公共危機事件。
作為主流媒體的電視,在這起公共危機事件的輿論引導中,發(fā)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有亟待改進的不足之處。本文將以這次“7·23”特別重大鐵路安全事故中的電視新聞報道為例,探討面對公共危機事件時,作為主流媒體的重要代表——電視媒體,應當如何進行輿論引導,應當規(guī)避哪些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
既要賦予知情權,更要切實維護信息真實
輿論的最初形態(tài)是散布于公眾個人中間的“意見”,由個人的“意見”到眾說紛紜的“眾議”,再到經(jīng)過整合的“公議”,最終才形成趨于一致的輿論。在輿論形成的每一個階段中,電視媒體都應當進行有效的引導,才能最終保障輿論的合理走向。
第一階段,意見最初在公眾個人中間形成時,依賴的是公眾對于事件中各種事實的了解與判斷。只有了解事實,才能為后續(xù)做出正確的意見判斷奠定基礎。只有公眾的知情權得到滿足,才能為輿論引導做好必要的準備。
在公共危機事件中,電視媒體賦予公眾知情權,對后續(xù)輿論的引導,顯得特別的重要。因為在公共危機事件中,“公眾渴望從主流渠道獲得事實真相,渴望聽到權威部門的聲音,而當政府安全管理部門處于缺席狀態(tài)時,公眾內(nèi)心產(chǎn)生的不確定性的信息,往往就會轉向人際傳播、區(qū)域外傳播或網(wǎng)絡傳播,謠言于是便大行其道”[2]。因此,在公共危機事件中,電視這一最能代表主流傳播渠道、在中國覆蓋面最廣的傳播媒介,就理所當然地該承擔起這樣的責任,盡其最大可能來滿足公眾的知情權。
電視媒體滿足公眾知情權,“及時”固然重要,但除了時效性外,在公共危機事件中,“準確”是更加不容忽視的。在這次“7·23”事故的電視新聞報道中,出現(xiàn)了許多為了追求及時而忽略準確的重大問題,針對這次報道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筆者認為,在今后的公共危機事件的電視報道中,應當特別注意如下問題:
電視要提供“負責任”的細節(jié)報道。在這次報道中,隨處可以發(fā)現(xiàn)電視中“前后不符”的報道,某消息發(fā)布后不久,又會出現(xiàn)對此消息的更正。例如,某省級衛(wèi)視在2011年7月24日晚的報道中,記者在救援現(xiàn)場附近進行報道時說“由于光線暗,我們對現(xiàn)場情況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救援已經(jīng)暫時停止了”;然而,在2011年7月28日,又播出新聞說“鐵道部一直爭分奪秒片刻不停地搜救”。報道前后差異之大,令人瞠目。而這樣前后不符的報道在這次事件中特別多,如先說掩埋的是車廂,后說掩埋的只是車頭;先說D3115次列車???,后說其在緩慢行駛;等等。
這樣不管真假,為了搶時效、趕時間而匆忙播出,事后再更正、再澄清的報道,在一般事件中的影響還尚小,但在公共危機事件中,這樣的做法對于輿論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其危害是難以控制的。
一方面,由于“首因效應”的發(fā)揮,會使得后續(xù)傳出的真實準確的信息難以為人所相信?!靶畔鞑サ奶攸c是先入為主,傳播學首因效應理論認為,當受眾面對兩種沖突的信息時,兩種信息的呈現(xiàn)順序會影響受眾對信息的接受。”[3]另一方面,前說后改,會使觀眾認為政府是在亡羊補牢、在“狡辯”,從而產(chǎn)生對政府的信任危機。這些都會加重輿論引導的困難。
電視媒體作為中國重要的主流媒體之一,它發(fā)布的任何一條消息、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應當是準確無誤的。再加之電視視聽結合的豐富表現(xiàn)手段和為數(shù)巨大的收視人群,使其中任何一個新聞細節(jié)失準,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社會騷動,對于社會輿論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就會對整個輿論的傾向造成顛覆性的影響。
避免對未知結論的妄加揣測?!?·23”事故發(fā)生后,各界對于事故原因作出各種揣測,人們對于知曉事故原因的期盼異常強烈。因此,眾多電視媒體也加入了對于事故原因的猜測中。某省級衛(wèi)視在2011年7月25日晚邀請鐵路“專家”(該專家并未參與鐵道部的鐵路設計)進入直播室,對事故原因做出多種分析,而之后不久,央視等多家媒體也邀請各大高校鐵路方面的教授對事故原因進行猜測。但是這樣的猜測對于公眾的知情權是尊重還是誤導?對輿論的影響是有力引導還是擾亂視聽?
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謠言的流通量(R)與問題的重要性(I)和涉及該問題的證據(jù)的曖昧性(A)成正比,即R=IA。[4]在公共危機事件中,在事件真相尚未明了的情況下進行揣測,尤其是作為傳播官方聲音的主流電視媒體進行揣測(而不是基于調查得出的結論),非但不能解釋清楚事件的真相,更加劇了事件證據(jù)的曖昧性,而眾多揣測由于議程設置的力量,亦增加了事件的重要性。根據(jù)奧爾波特的公式,I與A的分量都增加了,因此,謠言的流通量必然增加。這實際并不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尊重,而是擾亂了公眾知曉實情的秩序;并不是對輿論的有效引導,而是擾亂視聽,使輿論的走向更加危險。
既要重視網(wǎng)絡輿情,更要理性促成意見整合
電視媒體進行輿論引導,尊重各方輿情。在網(wǎng)絡媒體迅速發(fā)展,已具有某種公共領域色彩的今天,網(wǎng)絡輿情應當成為電視這一主流媒介所關注的對象和照顧的情緒。但是,重視輿情,并不代表要附和網(wǎng)絡輿情的非理性表達。學者吳寧認為:“非理性是社會精神生活的一個特定方面,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精神現(xiàn)象,是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發(fā)展并能動地參與社會實踐,反映并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非條理化、非規(guī)范化、非邏輯化、非秩序化的社會精神現(xiàn)象。”[5]非理性表達是建立在本能和感覺等非邏輯思維基礎上的非條理化、非邏輯化和非秩序化的行為,其突出特征是情緒化。[6]網(wǎng)絡論壇,由于其把關人缺失、匿名性等特征,在具有公共領域色彩的同時,又具有極強的非理性表達特征,其中呈現(xiàn)的情緒,也多是非理性情緒。因此,電視這一主流媒體在對公共危機事件進行輿論引導時,要發(fā)揮其“主流”特色,以規(guī)范的、合理的、有序的理性思考來影響網(wǎng)絡和市井中的非理性輿論傾向。
在對于這次“7·23”事故的電視報道中,我們很欣喜地看到了電視媒體對于鐵道部的眾多“質問”,這對于傳達百姓聲音,推進事件的合理解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時,部分媒體只是一味附和網(wǎng)絡輿情中的非理性情緒,而沒有勇氣進行理性思考來促進各方意見的整合。筆者認為,以下兩點是今后危機報道中,電視媒體應當注意的問題。
要以理性思考影響網(wǎng)絡輿情,而不能被非理性的網(wǎng)絡輿情所控制。這次“7·23”事故中,網(wǎng)絡的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彰顯。通過網(wǎng)絡,人們得知血庫告急,了解到搜救情況,但也是通過微博,人們?nèi)巳馑阉麒F道部官員,毫無節(jié)制地散播不滿情緒,出現(xiàn)了許多攻擊、嘲諷政府官員甚至攻擊黨和政府的聲音。這樣一種情緒聲勢浩大、傳播迅速,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攻勢。在網(wǎng)絡論壇上,凡是出現(xiàn)不辱罵官員、不責問政府的聲音,甚至是中立客觀的聲音,都會成為網(wǎng)絡上非理性情緒的攻擊對象。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去精英化的“民粹”思想,凡是站在政府角度、“替政府說話”的聲音,都成為網(wǎng)絡上的壓制對象。
這種情況在以往的公共危機事件中也很常見,但這一次的特別之處在于,“電視”這一主流媒體的“老大哥”似乎也處于了“沉默的螺旋”的下降地位,不敢發(fā)出與網(wǎng)民們相反的甚至是客觀的聲音。特別是在事件報道的前期,總是附和著網(wǎng)絡上的聲音。
根據(jù)“沉默的螺旋”,一方的聲音強大,那么弱小一方的聲音則會越來越弱小。本應強大的電視“理性”的引導必須在公共危機事件的一開始,便找準自己理性、客觀的立場,快速有效地成為螺旋中的強勢一方,來影響非理性的網(wǎng)絡輿情。而不是相反,為其所控制,成為網(wǎng)絡輿情的附庸,順著非理性輿情向著不利于社會發(fā)展的方向行走。
電視評論必須理性客觀。新聞的客觀性一直為人們所認同,這里再次提出,并不是老生常談,而是在類似“7·23”這樣的公共危機事件中,電視新聞評論的非理性不客觀已經(jīng)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例如,在一些民生新聞的評論中,竟然也出現(xiàn)了“動車體”。主持人在播放了鐵道部公開發(fā)布的事件消息后做出這樣的評論:“這鐵道部官員說的話,真是……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薄皠榆圀w”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攻擊性、諷刺性的表達方式,而“我不信”的說法,更是缺乏主流媒體對于事件的客觀思考。類似的評論在這次報道中為數(shù)不少,看似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說得過癮,但卻恰恰失去了電視新聞評論的本質,對于輿論的正確引導也有害無益。
“破窗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未及時修補,別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縱容去打壞更多的窗戶玻璃。久而久之,這些破窗就會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那么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蔓延。[7]根據(jù)這一理論的啟示,我們可以設想,如果電視這一主流媒體在評論中,充斥著非理性、非客觀的色彩,那么其預設給公眾的擬態(tài)環(huán)境就會是一個非理性、非客觀的社會,人們根據(jù)這樣的認識,再加之從眾心理的影響,自然會更加肆無忌憚地發(fā)泄自己的情感,“泄憤”的情緒會在整個社會滋生蔓延。
因此,要對輿論進行正確的引導,電視媒體必須做到理性客觀,這是怎么強調都不過分的。
既要民主討論,更要追蹤公議的達成
輿論的形成要經(jīng)過眾議形成公議,才能形成最終的輿論。這個過程中,需要多方聲音的代表進行公開的意見發(fā)表和交流。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電視媒體的社會責任更重于網(wǎng)絡媒體,其組織了公開的討論之后,必須要保持長時間的關注,直到公議達成,形成穩(wěn)定、合理的輿論之后才能宣告結束。
而反觀“7·23”事故的報道,只是在事情發(fā)生的一周時間里報道數(shù)量大、強度高,而事情過去幾周幾月后,就幾乎聽不到關于事件進展、各方意見的聲音了。這似乎是我國電視新聞報道的一個通病,只注重“時效性”,卻不注重事件的長期追蹤。引起了公共討論之后,卻不去努力呈現(xiàn)公議的結果,以至于輿論的走向難以明朗。
因此,電視媒體應當在事件發(fā)展的后續(xù)階段,隨著事件原因的調查、相關責任人的懲處,有效利用“議程設置”,組織公共討論,努力促成眾議的達成,將輿論的最終走向呈現(xiàn)出來,才是整個輿論引導的終結。
參考文獻:
[1]劉衛(wèi)東,王娟.傳媒制動:掌握社會危機的終端對策——論媒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使命[J].新聞知識,2006(7).
[2]祝昌鴻.論突發(fā)公共事件中社會輿論的引導[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8(6).
[3]胡小川.公共危機事件中傳媒集團扮演的角色[J].新聞實踐,2010(6).
[4]奧爾波特.人的潛能和價值[M].華夏出版社,1987.
[5]吳寧.社會歷史中的非理性[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
[6]翁方珠.論網(wǎng)絡群體的非理性表達[J].今傳媒,2011(5).
[7]畢一鳴.論民生新聞的輿論導向[J].當代傳播,2009(5).
(作者為南京師范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碩士生)
編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