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網(wǎng)上據(jù)說約架盛行。事實上大都慫貨,沒看見一次像樣的,上海話:縮貨。
最近的一次是記者“周燕”約架副教授吳法天。江湖上所謂三種人不能碰,女人、僧人、病人,可吳法天居然去了。我既非吳黨,亦非周黨,看了各種視頻,公正地說幾句。
首先,約架就是約架,輸贏并不重要,無非自證與宣泄。什么“民煮”啦,“柿油”啦就別瞎扯了。這種場合,講究的只是一個“品”,人品之高,非“勇”即“義”。先看吳方,單刀赴會,似乎具勇,然而一見對方準備“群毆”就慫了,真爺們的反應(yīng)是:且不管初衷是“約辯”還是“約架”,此刻統(tǒng)統(tǒng)放下,撫膺明挑,你們,是一個個來,還是一起上?!——女人走開!
誠如是,則一定占盡氣場。然而我們看到的吳法天是,臉都白了,后退著哆嗦:“……辯論!你們誰和我辯論!”真是個慫包,人家殺氣盡在臉上,明擺著要揍你了,還辯個鳥啊。一個有“信仰”要捍衛(wèi)的人,幾記棉花拳,就倒也。信仰何在?書生并不總是慫貨,同樣有“信仰”,比之湖南人譚嗣同刀架脖上,猶呼殺賊的大勇,我們真要羞死。
問題是,本來似乎是“替民除害”的周方,做派更其不堪,視頻顯示,周的確“踹襠”了,這讓我很不屑,你下手有必要這么毒嗎;其余都是鼠輩一類的偷襲,沒一個光明正大的。警察來了,便起哄,“誰打你了?”“誰打你了!”印象就是一群坊間潑皮,哪里和“正義”扯得上邊!
甲方無勇。乙方不義。就這號人,無論代表“左”或“右”,網(wǎng)上一條龍,網(wǎng)下一條蟲,退化到連打架都沒品,你能在他們身上寄托什么未來和希望!
或曰:知識分子必須斯文?!皠邮?,總是沒文化的?!贝朔N貌似高蹈,實乃學(xué)舌的跟風(fēng)之說,我最不屑了。且不說“民主,未必不拳腳”,單說 “動手”,誰說“總是沒文化”的?浮生抑揚,受欺凌、受折辱,首先忍,這原本不錯,但天下事,人間事,常有“忍無可忍”者,與其“庸夫之怒,免冠跣足,以頭搶地”,則何如約個地方,單挑為快!“仗義”固然“每多屠狗輩”,可“負約”未必“多是讀書人”。
東林黨人攘臂閹黨、章太炎扇梁啟超耳光,就都“沒文化”了?毛遂、藺相如都是血濺五步,挾持君王的文人,怎么就“沒文化”了?!所謂快意恩仇,飆馬西風(fēng),人首先是性情的,其次才是“文化”的,我所調(diào)查過的一個被班主任迫害的小女孩,就是忍無可忍,才一死明志,一群懦夫有什么資格對這種決絕與反抗指手畫腳呢?人的尊嚴被剝奪,無非兩條路:法證,或者自證。但法證常常顢頇不堪,法庭又不跟著你,那就沖冠一怒自證。筆者當年談朋友的時候,一次和女友乘公交車,正好有個空位,她就坐了上去,不料差不多同時,一個魁梧漢子也一屁股坐了下去,女友瞬間成了他的坐墊,常態(tài)下,這種尷尬事,男人打個招呼,走開也就算了,詎料這廝居然賴著不走,我怒問:啥意思啊?!大概欺負我“斯文”,那廝竟然揚頦獰笑,紋絲不動,這樣的情況下,“警署”何在?公道何在?“民意”何在?都不在。只有老子的拳頭在—— 一個突然的勾拳自下而上直掃其左下頦,下頦是人體要害,這家伙麻袋一樣倒了下去,車上的“公道”這時才表達:打得好!欺負女同志不像話……
不瞞各位,該“女友”后來就是我老婆。她不知道,我們上山下鄉(xiāng)的一代,是物競天擇的一代,動亂環(huán)境,打架幾乎天天發(fā)生,兩雄相遇,不是比誰的身坯大,而是比誰的魄力大。夫戰(zhàn),勇氣也?!捌橇Α币?。腔調(diào)也。
柔軟莫過溪澗水,遇到不平也高聲。這世道,如果被欺負了,又沒人主持公道,大家冷眼瞅你,咋辦,那就約架。輸贏不重要。魄力和腔調(diào)。想當年陳獨秀就常常約架,當年與黨人吳樾“爭功”,竟然打得滿臉開染坊。佛學(xué)大師熊十力也好這一口,曾與詩人廢名(馮文炳)對決,打得聲震四鄰,但都有一道底線——“對決”,不帶群毆的對決。
這就叫“品”!不妨礙交通。不影響治安。對決方是真漢子——就這,我等永遠欽佩普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