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桓 尹楚兵[江南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 江蘇 無錫 214122]
一
朱敦儒,字希真,號巖壑,又稱伊水老人、洛川先生,其性超然不群,不受鳳凰管,不歸麒麟轄,是謂“麋鹿之性”。①詞的創(chuàng)作上“,音律諧緩,情至文生,宜其獨步一時也”②。其傳世詞集《樵歌》以隱逸詞居要,所占幾近三分之一,因“清高絕塵,性之所近”而見許“,多塵外之想,雖雜以微塵,而其清氣自不可沒”(《方壺詩余自序》)。自宋末至今,備受推崇。希真為人,清高脫俗,自有神仙之資,黃在《花庵詞選》中評其“:天資曠遠,有神仙風(fēng)致。”其詞作,亦以隱逸詞的“神仙風(fēng)致”為人所稱賞。陸游曾感慨“:公今度世為飛仙,開卷使我心凜然?!雹蹌⒖饲f亦稱其詞“筆力有謫仙風(fēng)骨”④。
“神仙風(fēng)致”,已成了詞人精神外化的一種可感知的表現(xiàn)形式。它沉淀了詞人一生的行藏心性,在詞中表現(xiàn)為一種韻致、風(fēng)度,即所謂“飄逸高妙”“、天資放曠”“、清氣不可沒”“、詞俊”“、清雋諧婉”之盛贊?!翱 倍嘀冈~中境界開闊的疏宕之風(fēng),“清”則是指作品中迥出塵外的飄逸之氣。縱觀希真詞,其“神仙風(fēng)致”的形成離不開李白的影響,無論是其對“謫仙”這一虛擬身份的自我認同意識、仙化詞的意境構(gòu)建,還是仙化的精神寄寓上,都有著李白的影子。一個是“一生好入名山游”,一個是“我是清都山水郎”。李白,這個盛唐孕育的“詩仙”,詩文行游仙之氣,風(fēng)骨獨立凡塵。如明代沈周《石田詩選》卷八所云“:風(fēng)骨神仙品,文章浩蕩人。世間金,天上玉麒麟。”其集清逸脫俗、狂放不群、眼界超凡的仙骨仙風(fēng)于一體,這里筆者不妨稱之為“詩仙風(fēng)骨”。對于朱希真對李白“詩仙風(fēng)骨”的這種承繼,前人早有所覺,薛礪若在《宋詞通論》中指出:“其詞曠達俊逸與李白詩情為近,無人間兒女俗氣及文人矯揉造作語”“,其狂放的胸懷直可抗衡太白,直非局促轅下的傳統(tǒng)作家所能擬并……這種狂逸的心懷與風(fēng)調(diào),不獨在詞中為絕無僅有,即在中國全部詩歌中,只有太白能有此種境界?!雹?/p>
然而,對朱敦儒的“神仙風(fēng)致”,后人雖多評許,迄今卻尚無具體深入的研究;至于李白對朱敦儒的影響,薛礪若雖有世之先論,亦無人撰文闡發(fā)。今從朱敦儒的“神仙風(fēng)致”對李白的“詩仙風(fēng)骨”的繼承與接受上,分三方面探析朱敦儒的“神仙風(fēng)致”,多有闕如,以求商榷。
二
(一)謫仙意識:自我仙化
謫仙,即謫居世間的仙人。李白被稱為“謫仙”,既是對其人其詩散發(fā)出來的仙風(fēng)道骨的一種概括,同時,“謫仙”亦是李白的一種自我意識。如杜甫《飲中八仙歌》稱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大鵬賦》中,詩人因司馬承禎的評價“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而感到歡欣鼓舞,遂以大鵬自比,不禁飄然有凌云之概;又《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稱“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來,爾其天為容,道為貌,不屈己,不干人”,所謂“逸人”,超然于流俗之外者,從中可以看出李白喜用神仙形象來作為他的自我象征。
朱敦儒接受和繼承了李白的謫仙意識,不把自己當(dāng)做凡俗之人,而是謫居人間的“仙人”。其在《鷓鴣天》中寫道:“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漫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fēng)敕,累奏留云借月章。”所謂“清都”,乃“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列子·周幽王》),詞人自封為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官,幻想擁有仙力,可以讓天帝為他提供風(fēng)雨,并且向天帝遞呈要求留下行云、借用明月的奏章。雖然詞中沒有直接出現(xiàn)“仙”字,但詞作中表現(xiàn)的是幻想著的神仙世界,間接地將自己比作神仙中的一員。
朱詞中的“謫仙”形象,俯拾即是,且屢屢自稱“仙翁”“、仙官”、“瘦仙人”等。如“仙翁笑酌金杯”(《柳梢青·季女生日》)、“心疑身是仙官”(《朝中措·夜來聽雪曉來看》)、“瘦仙人,窮活計”(《蘇幕遮·瘦仙人》)等。僅詞作中直接出現(xiàn)“仙”字就達21次,“仙家”、“老仙”等稱呼,“仙書”、“仙鄉(xiāng)”、“仙宴”、“仙宅”等名詞,也頻見于詞作中。以至于他的死也被仙化了,陸游《達觀堂詩序》載“:朱公之逝甚異,世以為與尹先覺、譙天授、蘇養(yǎng)直俱解化仙去。”
李白“或欲把芙蓉而躡太清,或欲挾兩龍而凌倒影,或欲留玉舄而上蓬山”⑥,朱敦儒則“夜飲西真洞”(《醉春風(fēng)·夢仙》),甚至“醉朝天闕”(《醉春風(fēng)·夢仙》),無所顧忌地“肩拍洪崖,手攜子晉”(《聒龍謠》),“群仙念我,好人間難住”(《聒龍謠》)“,人間厭謫墮久”(《木蘭花慢》),想早回仙界。希真不僅游于仙界,在人間的行為方式也趨同“謫仙”式的放浪不羈、卓然獨立?;颉爱?dāng)年挾彈五陵間,行處萬人看”(《朝中措》),豪放不羈;或“詩萬首,醉千場,幾曾著眼看侯王”(《鷓鴣天·西都作》),清高狂傲;或“塵世悔重來,夢凄涼玉樓十二”(《驀山溪》),塵世浮沉,幻想擺脫塵世,重回仙界,成為反復(fù)言說的前世今生。
(二)仙化詞境:清俊飄逸
梁啟超《藝蘅館詞選》評希真漁父詞《好事近·搖首出紅塵》“飄飄有出塵想,讀之令人意境遠”,此語頗為中肯。多塵外之想的朱敦儒,作品風(fēng)格清曠飄逸,近于李白。尤在其謫仙詞中,絕塵去氛的襟懷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遠澄凈的藝術(shù)境界,讀之有浩然飛舉之想,與謫仙相埒。如《念奴嬌》“: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藤床涼似水,飛入瑤臺瓊闕”“、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大有李白游仙詩境界的開闔之勢,又訴之以風(fēng)清月明的享受“,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張正夫《貴耳集》曰:“月詞有‘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之句,自是豪放?!?/p>
朱詞的這種藝術(shù)氣質(zhì)極近李白的“放曠飄逸”,并有出世之情懷。詞中之境界也多以開闊、放曠為主“。其詞曠達俊逸與李白詩情為近,無人間兒女俗氣及文人矯揉造作語?!崩畎自姟把猿鎏斓赝?,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者”⑦。一般認為,李白的游仙境界有三種,朱詞盡納其中。
其一為奇幻境界形成的放曠之風(fēng)。李白游仙詩有一種高處鳥瞰的視野和想象性視角的境界,憑借想象隨心所欲地使自然景物生輝?!扒嘹ず剖幉灰姷?,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⒐纳恹[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游天姥吟留別》),把自由的神想轉(zhuǎn)化為夸張的意象,勾畫出虛無縹緲的仙山景象。朱則寫“天風(fēng)緊,玉樓斜,舞萬女霓袖;光搖金縷明廷宴闋,倚青冥回顧”(《聒龍吟·肩拍洪崖》),所建構(gòu)之境尤顯曠遠奇致。
其二為超然境界形成的飄逸之氣。“謫”是李白詩歌神仙世界中的最高境界,在仙界中任性逍遙,實現(xiàn)一種自我完善的詩化人生,其飄逸的韻致自然灑落詩中。李詩“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而朱詞“云薦枕,月鋪氈,無朝無夜任橫眠”(《鷓鴣天》)。詞人以云為枕,以月為氈,任醉橫眠,裁詩醉舞,任情自然,詞境超然如是。
其三為山水仙境形成的清俊之致。李白善于在山水詩中融注“謫仙”氣質(zhì),明人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即指出“(李白)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以俊逸高暢為貴”。山水之“暢神”、“適性”,醞釀出詩歌的清俊飄逸之氣,希真充分承繼了這一點。如其在“清溪水淺,月朧煙淡”(《鵲橋仙》)、“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好事近·漁父詞》)中建構(gòu)的風(fēng)定絲閑、水天一色的境界。而“霧冷笙簫,風(fēng)輕環(huán)佩,玉鎖無人掣。閑云收盡,海光天影相接”(《念奴嬌·月》),清曠中又帶著幾分靜、清,顯現(xiàn)著超拔于俗世之外的山水情致。
希真自身追求超然高潔的傳統(tǒng)道德理想與李白游仙詩中放曠的山水之境、奇幻的想象仙境、清逸的超然塵外之境相契合,從而形成了他詞境的放曠飄逸。
(三)仙化旨意:精神寄寓
大凡世人欲做仙人,或因個人遭遇的偶然,或因為時代生命的必然,發(fā)于中而形于詩。謫仙在人間,只是暫時客寓,其精神旨歸在于仙界。對于李白而言,首先,仙界是其主體自由精神和人格的寄寓。在詩中,詩人飛越皇權(quán)之上,借仙界的自由驅(qū)散了心中所籠罩的皇權(quán)陰影?!鞍材艽菝颊垩聶?quán)貴”,顯示出一個真正獨立的“我”。其次,仙界是詩人對俗世的逃離,寄寓失志的現(xiàn)實。在飄然世外的神仙幻覺中,擺脫塵世仕途不暢、步履維艱的尷尬處境?!坝踹驮?仆書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萊,極目四海,手弄白日,頂摩青穹,揮斥幽憤,不可得也?!保ā赌捍航乃蛷堊姹O(jiān)丞之東都序》)
正是繼承了李白的這種精神寄寓,少年就開始詩酒風(fēng)流、安逸生活的朱敦儒,不愿被世俗羈絆,為官場所累,一心欲脫離世俗。其作游仙詞,“不蘄仙不佞佛”,而“只是愛閑耽酒,畏浮名拘縛”(《好事近》)。希真游仙,既有如李白般傲視王侯功名的自由主體人格的放縱,面對黑暗污濁的現(xiàn)實,詞人的宣言是:寧愿隱于山水,醉于詩酒,而不愿被權(quán)勢利祿所羈;又有避世情感的抒發(fā)——“算蝸戰(zhàn),多少功名,問蟻聚,幾回今古?!保ā恶堉{》)詞人“高步層霄”,所見之處盡是“蟻戰(zhàn)”、“蟻聚”,于是做出“暫辭塵宇”的決定,表達了詞人對鉆營私利、熱衷虛名的現(xiàn)實的逃遁。如《聒龍謠》:“驚塵世,悔平生,嘆萬感千恨,誰憐深素。群仙念我,好人間難住?!毕U娲嗽~情感表抒頗為直露,直敘詞人對現(xiàn)實世界的感慨?!叭f感千恨,誰憐深素”,萬般無奈,正是“溯空秉羽,夢踏絳霄仙去”的緣起。劉熙載《藝概》謂“詞之妙,全在襯跌”,朱敦儒此詞即在神仙自由和“人間難住”這種襯跌之中凸顯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亦可看出其謫仙之寄寓,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有異曲同工之妙。
世外希真,從“謫仙”意識出發(fā),繼承李白謫仙詩的旨趣,把個人遭際、時代風(fēng)云融入仙山幻境,散發(fā)出一派超于世外的清爽仙風(fēng)。
三
李白和朱敦儒,一長為詩,一善作詞;一生在盛唐,一寄身南宋,都因某種理想或愿望而短暫出仕,最后都被排擠出朝廷;都有著狂放的性格和視富貴如浮云、喜好隱逸、熱愛山水的性情,皆因相似的際遇而遁入仙界,在謫仙意識和仙化之境方面極為相似,可以用清新飄逸來形容,于此不難看出,后者對前者的繼承和接受。無論是從人格、思想、行為方式還是文風(fēng)上,“朱希真體”風(fēng)格的形成都離不開李白的影響。
從二人創(chuàng)作來看,希真在作品中主動、有意識地接受了李白的仙化思想。如《減字木蘭花》(年衰人老)中“酒圣詩仙”句,本指李白,而朱在詞中用以自指?!稘M庭芳》(鵬海風(fēng)波)又與李白《大鵬賦》相類,二者都以大鵬自比,又不乏各自的精神寄寓。朱以大鵬高飛比自身以往遠離塵世的生活,李白則以大鵬寄托自己的遠大志向。朱詞中的部分詩句亦脫化于李詩,如:《念奴嬌》(垂虹亭)“與我成三客”,化自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西湖曲》“酒美三杯真合道”,自李詩“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而出。諸多語詞又有借鑒之功,如:“粲然”一詞,見于李白《古風(fēng)》(其五),朱詞《水龍吟》(曉來極目同云);“香塵”,見于李白《感興》(其二),朱詞《鷓鴣天》(極目江湖水浸云),等等。
朱敦儒承自李白,源于兩人有著共同的思想基礎(chǔ)和精神追求:崇尚個性,張揚自我,追求自由。李白在脫俗仙境中寄寓精神,朱敦儒于凡俗之外又多了一份放曠飄逸之致。“如果說李白是詩中之仙的話,那么朱敦儒可以稱為詞中之仙。”⑧
① (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四五《文苑傳七·朱敦儒》,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3141頁。
② (清)阮元撰,傅以禮重編:《四庫未收書目提要》卷四“《樵歌》三卷”提要,商務(wù)印書館1955年版,第95頁。
④ (宋)劉克莊撰,王秀梅點校:《后村詩話》(續(xù)集卷四),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34頁。
⑤ 薛礪若:《宋詞通論》,上海書店1985年版,第213—215頁。
⑥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頁。
⑦ (唐)皮日休:《劉棗強碑》,見蕭滌非整理《皮子文藪》(卷四),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41頁。
⑧ 陳如江:《唐宋五十名家詞論》,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2年版,第117頁。
[1](宋)汪莘.方壺詩余自序[A].方壺詩余[M].揚州:廣陵書社,2005.
[3] 李白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匯編.李太白文集(卷二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 朱敦儒著,鄧子勉校注.樵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M].臺北:商務(wù)印書館,1983.
[6]馬建平.論朱敦儒及其詞[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xué),2007.
[7]顏進雄.唐代游仙詩研究[M].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