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順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談談“尊重”作為一種價值觀的意義※
李德順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從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角度看來,我們生活在一個迫切需要理解和踐行“尊重”的時代。什么是尊重?本文以哲學上價值和價值觀念研究的成果為基礎,從人的主體性高度對它做了考察,指出:人懂得自我尊重和相互尊重,是具有了權利與責任相統(tǒng)一的主體性意識的表現(xiàn),是人的價值觀念覺悟的一個尺度。本文同時還通過“尊重”與傳統(tǒng)的“尊敬”和具有宗教意味的“敬畏”之間的比較,力圖闡明一種“以人為本”所應有的道德觀念。
主體性;價值觀念;公平正義;尊重;尊敬;敬畏
“尊重教育”在現(xiàn)在還比較超前。十幾年前提出就更超前了。我從哲學研究方面,知道尊重這兩個字的分量,懂得尊重是一種高尚的、堅定的信念。所以這些年,只要課題組一叫,我就來,從理論上給予支持、呼應。
為什么這么看重?我覺得尊重是每個人都應該有的價值態(tài)度和價值立場。對尊重的理解就要從人的價值、價值關系、價值觀念高度上來進行深入思考。
價值是什么呢?哲學上的價值概念就是“好、壞”。好壞問題就是價值問題。跟好壞相類似的,我們?nèi)粘I钪性S許多多概念,比如善惡、美丑、得失、利弊、禍福、榮辱、輕重緩急、重要、應當不應當,等等,都可以用“好壞”來表示。
世界上很多事,我們觀察思考的不是它存在的本身,不是一個事物存在的本性、本來面目和規(guī)律,而是說它的存在有什么“意義”,對人來說它是“好”還是“壞”?是禍還是福?是善還是惡?是美還是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和壞”這個詞用的特別多,但是誰認真琢磨過它是什么意思?這是個價值論的問題。
價值不是任何事物的存在,也不是任何事物的本性。任何東西本身都沒有好和壞這樣一種特性。好和壞是因人而異,跟人發(fā)生關系才形成的。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好壞、善惡、美丑等,都是以主體、人為標準區(qū)分開來的,并不是它固有的。比方說,一雙鞋本身并沒有“好穿”或“不好穿”這樣的特性,好穿不好穿不是它的存在本身,而是它和人的關系狀態(tài)。
我們過去有很多觀念,如“人之初,性本善”,從先秦開始提出性善論、性惡論,這個問題一直爭論,爭了兩千多年,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說性善的人可以舉很多例子,說人性惡的人也可以舉很多例子。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幾年前,復旦大學的學生到新加坡參加大學生辯論賽,決賽的題目是“人性善還是人性惡”。他們抽到了正方“人性善”,辯贏了。記者去采訪他們,問:假如你們抽到了“人性惡”也能贏嗎?學生說,也能贏。記者問,到底人性善還是人性惡呢?就說不出來了。我說,誤區(qū)出在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本身。我的回答是“善惡非性也”!善惡就不是性,所以不能說人性是善還是惡。說一個事情是善還是惡,取決于誰說,根據(jù)誰的標準和尺度來說。比方說,人有天性,小孩剛生下來要吃奶,這是天性,是事實。這個天性是善還是惡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有的人說善,孩子依偎在母親懷里吃奶,好好長大,孝敬父母,因此證明人性善;有的人說孩子一生下來就知道拼命吸母親的奶汁,都吃到自己肚子里,少給一點都不干,自私,這證明人性惡!其實,這兩種說法都表達了作出判斷的人他自己的價值標準。小孩吃奶就是天性,這個天性是客觀的,是事實。說它是善是惡,是看你用什么樣的尺度和標準來說。人有人的本性,但本性并無善惡之分。善惡是用人的眼光和要求、人的尺度給做的評價。
一切事情的好和壞都不是本身固定不變的,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本性就是好,或者有什么東西本性就是壞。像水和火是好東西還是壞東西?“水火本無情”,就是水火本無好壞,就看它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以什么方式、和什么樣的人發(fā)生關系。我們把鳥類分成益鳥、害鳥,把昆蟲分成益蟲、害蟲,這個益和害都是以人為準的,都是以人的生活條件和需要為尺度的。鳥蟲本身沒有哪個專門為做好事或?qū)iT為做壞事而生的,它們就是照它們的本性去生存。善惡美丑得失利弊禍福榮辱都是這個樣。
有些東西的價值,大家并不說是對誰而言,而是一致認為,這實際上是對人的一般情況而言。比如陽光是好東西,是能量的源泉。但在暗室里洗照片時,你說陽光是好東西,讓我給你一束陽光吧,那人就跟你急了。適合于普遍的一般的人的需求和適合于某些人的特殊的需求,是有差別的,就像足球比賽,球踢進門了,你說是好還是壞,是輸還是贏?進一個球是事實,是輸還是贏,那就取決于對哪個主體而言。價值就有這個普遍的特性。一切價值現(xiàn)象,所謂善惡美丑得失利弊禍福好壞,凡能用“好壞”這個詞判斷都有這個特點。
所以,要說一個事情是好是壞,概念一定要清楚,主體一定要明確,都要弄明白它是對誰的價值,對誰的價值要以誰為主體,以誰為尺度。比如家長教育孩子,當然是為孩子好。但是究竟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很多家長只是按照他自己的需要,用自己的想法和動機去要求孩子,施加很大的壓力,結(jié)果孩子不接受,教育效果反而不好。家長總是說“你給我怎么怎么地,你給我好好吃飯,你給我好好念書”。孩子就會說:我干嗎為你好好念書,你那時候也沒有好好念書呀?可見價值主體錯位,價值判斷就不能有效地執(zhí)行。
但這不是說,價值是主觀隨意的。不是想說它好它就好,想說它壞它就壞。還要區(qū)分人的主觀判斷和客觀意義。價值是主體性的,但不是主觀隨意的。像“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利于病是指客觀作用,而苦口難吃則指主觀反映;忠言,客觀上對你好、有益的建議,你主觀上不愛聽,不喜歡。我們有時候做價值判斷,判斷不對,就是因為不知道以什么為尺度,以什么為標準。以客觀東西為標準,還是以主觀要求為標準。
價值因為是主體性的、因人而異的,所以同一個事情,同一個對象,對不同的主體來說有不同的意義,價值判斷總是多元的。比方說,要說一個事實這可能沒有分歧,地球是圓的,一加一等于二。但對一個事實作出價值判斷,問題就復雜了。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利益角度出發(fā)會作出各種不同的判斷。像我們的改革,一定會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因為改革本身就是一種利益關系的調(diào)整。一調(diào)整,就肯定有人獲益,有人不獲益,有些既得利益就要受到?jīng)_擊,因此就會有些人反對改革。說改革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就要認準一點,就是聽誰的?以誰的判斷為準?也就是說,改革到底是為了誰?你為了誰,你就得聽他說好,他沒說好,你就沒有做好。改革是為什么?是為改善人民生活,是為解放發(fā)展生產(chǎn)力,讓全體人們富裕起來。所以鄧小平說,要看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高興不高興。任何一件事情,讓所有的人都說好是不可能的。既有人說好,又有人說不好,那怎么辦呢?你心里就要明白,我這個價值實踐究竟是為了誰?誰是我這個價值的主體,只能堅持這一點。在價值選擇中,因為價值是多元的,每一件事情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都有多種多樣可能性。那么你要什么,一定要清楚,為了誰,到底要什么,一定要清楚。
講到價值多元,就總會有人問“如何統(tǒng)一”?我說,統(tǒng)一不是單一。要明白是什么樣的統(tǒng)一?是多樣化之間的和諧,還是單一化?馬克思說過,想讓大地上只開一種顏色的花朵是不可能的,你沒權利,也做不到。我的提議是“面對多元化,堅持主體性”。首先要承認多元化,別不承認多元化。這就像在十字路口,朝東南西北四個方面走都有。你沒權利,也做不到讓所有的人都只走同一個方向。但是對于一個人來講,卻不可能朝四邊走,你只能走一個方向。你是誰?你要上哪兒去?你要做什么?你必須把目標認準了之后,堅定不移地走這一個方向。如果你今天看見人往這走,你也往這走;過兩天看見人家都往那去了,你又跟著往那走。古人說,東施笑顰,邯鄲學步。諷刺這樣的故事很多,就是找不到主體。
不承認多元化是一種自我欺騙,一種幻想。在承認多元的基礎上,認真思考我們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能干什么,該干什么。認準這一點,堅定不移?,F(xiàn)在不是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么?這就是堅持自己的主體性,我們既不是搞蘇聯(lián)的社會主義,也不搞西方的資本主義,更不能回到什么封建主義去,我們只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總之,我們干什么事情要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理解價值的本性關鍵就在于理解兩點:一是人們現(xiàn)實選擇的多元,多元化的權利,多元化的現(xiàn)實;二是在這個基礎上認真地思考、明確、貫徹我們自己要追求的東西。這就叫“面對多元化,堅持主體性”。
我們經(jīng)常說的價值觀,在學理上應該叫價值觀念。價值觀是指一套學問,而價值觀念是一種立場和態(tài)度。這就像宗教學和宗教信仰,一個宗教學家有很多關于宗教的學問,但自己不一定信教。同樣,一個犯罪學家很懂犯罪,但他自己并不是罪犯;有的倫理學家在道德上懂很多,但他自己不一定道德高尚。上述教徒、罪犯、一個有道德的人的那種心態(tài),就屬于價值觀念的表現(xiàn)了。
價值觀念一般定義為:人們關于基本價值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的體系。價值觀念一定是關于價值的觀念,例如人們認為什么是善惡,什么是美丑,什么是正義非正義,什么是光榮恥辱,什么是幸福災禍……關于這些的一些基本的態(tài)度,構(gòu)成了價值觀念的思想內(nèi)容。而價值觀念特有的思想形式,就是六個字:信念、信仰和理想。價值觀念跟科學知識理論不一樣,科學知識體系它的思想形式叫做:概念、判斷、推理,理性的邏輯體系。而價值觀念是和人的思想、感情、態(tài)度聯(lián)系在一起的,價值觀念總體上就是人們心中信什么、要什么。它以信念、信仰和理想這種方式存在在人們頭腦當中。
人們信什么,具體的內(nèi)容叫信念。比如:有人相信“開卷有益”,有人不信;有人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不相信,說“好人沒長壽,壞人活不夠”;有人相信“正義必勝”,有人不相信;有人認為世界上的事情能夠無中生有,有的人不相信,認為“無風不起浪”;……大大小小的信念很多。有了信念以后,人的心態(tài)、人的行為就不一樣。比如不相信善有善報的人,他可能就無所顧忌。只相信開卷有益的人,他讀書就不太挑揀,不相信這個的人,先要問問哪個書好,他才去讀。
各種信念當中,有一個最高的、最終的、統(tǒng)帥一切的信念,就是信仰。信仰是價值觀念的核心。信仰是人的精神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人生要有信仰,沒有信仰就是沒有歸宿,沒有支撐的靈魂。人都要有信仰,問題是信什么?有的信神,有的信天,有的信命,有的信科學,有的信權力,有的信金錢,等等。
信仰和宗教不同。外國人常說中國人沒有信仰。我說他們不懂得區(qū)分信仰和宗教。中國人不是沒有信仰。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是人本主義的信仰態(tài)度。中國人一向信天,天理、天命、天意、天道。但這個天不是大自然的天,也不是上帝和神居所的那個天,而是人的最高力量和智慧的一種投射,就是我們自己良心、智慧、力量最高集中體現(xiàn)的那樣一個理念。中國人是有信仰無宗教。中國傳統(tǒng)中對宗教和神是不大嚴肅的。如魯迅說:老太太想抱孫子就去拜菩薩;想發(fā)財就供財神;想出個念書做官的,就拜圣人,用得著哪個就信哪個。走遍全世界,只有中國文化中把釋迦牟尼、孔子、老子三個教主塑在一個殿里,而且非常和諧。
信仰是人之為人的一個精神存在。把信仰再轉(zhuǎn)化成為人追求的目標,就構(gòu)成理想。理想是信仰的目標化、形象化。人們信仰什么,就按照他的信仰去構(gòu)造未來。比方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理論,它預見人類未來社會要走向共產(chǎn)主義,那么,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就是我們的理想。
總之,信念、信仰、理想,這是構(gòu)成價值觀特有的思想形式。要了解一個人的價值觀,就要了解他到底要什么、信什么,這個跟他有多少知識,有多少學問沒關系??茖W那么發(fā)達,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科學家也進教堂?因為信仰這種現(xiàn)象可以在知識之內(nèi),更在知識之外。愛因斯坦曾打過一個比方:畫一個圓圈,把人類的已知都畫在圈里面,那么圈外面是未知。已知越多,周長越長,那么圈外面的未知也就越多。人們要面對很多未知的時候,靠什么去做判斷呢?就是信念和信仰。就是說,我們的知識總是有限的,而在知識之外支撐人們生活的是信念、信仰和理想。反過來,信念、信仰和理想也決定一個人的為人處事。
什么叫思想成熟?人的精神上真正成熟,就是看他的價值觀念,他有沒有自己人生的信念、信仰和理想?有了這個,這個人在精神上就真正成熟了。如果拿知識做標準,那么念多少書、念到哪一級算是成熟?有些人可能書念得很多,學問很大,但這人人品可能不怎么樣;有些人沒念多少書,知識不多,但他的人品很好。這是由什么決定的呢?就是他這個人腦子里究竟信什么、要什么、追求什么。這些決定一個人的思想品德的面貌,精神成長和成熟。有的人很壞,因為他就是一個極端封閉、極端自私的人,他干什么事情都這樣,他的價值觀念非常清楚、非常徹底,你可以不贊成他,但不可以說他不成熟。不成熟是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什么都拿不準??傊?,決定一個人的人品、思想面貌、精神品德的東西,不是他有多少知識,而是他有什么樣的價值觀。
價值觀念是人的精神成熟的主要標志,一個社會也是這樣。對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講,價值觀念就是它的意識形態(tài)。推翻一個社會要先造成輿論,摧毀它的意識形態(tài);要建設一個社會也要形成它的新意識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就是國家、社會的價值觀念。所以社會變革時期,價值觀念的沖突是非常激烈的。越是在社會發(fā)展迅速、社會變革的時候,新的舊的、左的右的各種價值觀念就會沖突。
信念、信仰和理想體系是從哪兒來的?它不是從別人那兒模仿來的,不是能夠簡單地接收的。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一個階級或者一個人,他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是和他的社會地位、他的根本利益、他的親身生活經(jīng)歷相聯(lián)系的。這就是他的客觀決定他的主觀。像魯迅說,《紅樓夢》里賈府的焦大是不愛林妹妹的。焦大的社會地位,他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方式,決定了他娶媳婦的標準,比方說應該粗粗壯壯,能干活,能多生孩子。他要選這樣的人,所以他不會喜歡林黛玉那樣的。但是賈寶玉,他的生活條件、生活經(jīng)歷,形成了他的那套生活標準,就怎么看都只有林黛玉和他合得來。人的社會地位、社會存在、社會經(jīng)歷決定人們信什么、要什么、不要什么。所以,馬克思在為工人階級確定價值觀的時候,就是分析工人階級的歷史地位:因為工人階級處在社會的最底層,沒有比他再底層的了,所以,工人階級的解放,就和全人類的解放是一致的,在革命中,工人階級失去的只是鎖鏈,而得到的是整個世界。
要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必須聯(lián)系主體,理解對于他來說是比較合理的先進的價值觀,不是去跟別人學什么,別人教給他什么,而是他深刻地認識自己的地位和世界,這叫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一般說來,知識是可以灌輸?shù)?,價值觀是不可灌輸?shù)?。你灌輸?shù)哪切〇|西,如果和他的地位利益不一致,那么他即使接受了也是假的,不會是真心一貫的。真正幫助人們確立價值觀,就要把這當做是正確認識自己的過程。毛澤東說,革命的宣傳教育是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利益和使命,這樣他們才能自覺參加革命。不是把你要的東西灌給他、加給他。這樣做的話,雖然可以達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鞏固,說到底這終究不是他的價值觀。只有和他自己的社會地位、切身利益,和他實實在在的生活經(jīng)歷相一致,而得出來的那些信念、信仰和理想才是他的真實的價值觀。
從功能上看,價值觀是人們心目中的評價標準系統(tǒng)。人們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之后,就會拿它們當尺子、當標準去衡量、去評價一切事物。常說“人人心中有桿秤”。這桿秤就是價值觀念——叫做評價標準。價值觀念也就是人們心目中用來評價事物的標準。價值評價、說好說壞是可以變的,但是尺子和標準它是不會輕易變的。人一旦形成什么樣的價值觀,他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他的基本價值觀變了,這人就會大變樣。就像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如果變了的話,這個社會性質(zhì)都得變,變成另外一種社會體系了。
我們現(xiàn)在為什么越來越重視價值觀念?我研究價值觀念問題從1987年開始,到現(xiàn)在也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呼吁要重視價值觀念建設。中國要走向現(xiàn)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得有一套明確的、新的價值觀的體系。不然的話,我們民族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就會很差,我們就會和我們自己做的事情打架,就會很亂。如果我們沒有自己新的、先進的價值觀,天天跟著世界潮流走,學外國,什么都學,過20年、30年,中國的科學技術、工業(yè)、農(nóng)業(yè)都上去了,經(jīng)濟上成為世界一流大國,但我們思想文化會成為二三流國家。所以要重視我們的價值觀建設。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念,包含一系列的層次。其中作為全體中國人民大家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的價值觀念,我們有一個很好的表述,就是前些年說的“富強、民主、文明”。我們現(xiàn)在這個時期,現(xiàn)代化建設時期,全國各族人民、各個階層的人,大家都沒有分歧、共同認可的是要把我們國家建設成一個富強的、民主的、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富強、民主、文明這六個字挺好,沒有什么分歧,而且都知道可以干什么:“富強”是指經(jīng)濟和科技;“民主”是指政治;“文明”是精神文化。而“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核心,即社會主義究竟遵循什么樣的價值理念,把握什么樣的價值標準,追求什么樣的價值目標?最終凝聚到一點上,就是“公平正義”。這是馬克思早就講明白的道理,在現(xiàn)實中也是人們理解社會主義的核心特征。
我曾經(jīng)與西歐九國的一個價值觀研究機構(gòu)做過同樣的調(diào)查。他們在歐洲做調(diào)查,我在國內(nèi)做調(diào)查。結(jié)果較為一致地發(fā)現(xiàn):凡是認為自由比平等更重要的人,往往更支持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國家他們是穩(wěn)定的支撐因素;而凡是認為平等比自由更重要的,則較為反對資本主義,是資本主義國家中不滿現(xiàn)實的人,并且多半傾向社會主義。這使我回想起來,多少年來,我們的社會主義理想,社會主義實踐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所最為重視的價值原則,同時也是給人們提供的最大承諾,就是實現(xiàn)社會平等、“共同富裕”。平等更能說明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誠然,資本主義也會說自由和平等都需要,但當二者相權衡,它往往更重視個人的自由。所以資本主義才以個人為本位,搞自由主義。
為了反對資本主義的不公平,那么,社會主義舉起的旗幟就是公平,就是在尊重自由的基礎上,實現(xiàn)一種新的社會公平。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是解放和發(fā)展生產(chǎn)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xiàn)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里突出的價值就是公平,也就是胡錦濤同志所講的“公平正義”。當然,自由我們也需要,但當自由和平等相權衡的時候,平等更能說明社會主義特有的價值取向。社會主義從體制、思想、理念到實踐,都高舉“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的旗幟,追求和堅持以平等為特征的公平正義??次覈@些年的社會安定、沖突、動蕩,其深層次的原因都涉及到公平與否。所以從理論上看,社會主義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在尊重和保障自由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xiàn)以平等為特征的公平正義,這是社會主義后于資本主義、高于資本主義的價值追求。而在我們的傳統(tǒng)中,國人歷來貴“公”重“平”,講究公平重于其他?!安黄絼t鳴”是極有代表性的價值取向。公平不公平歷來是影響我國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敏感因素。所以我認為,以人民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核心內(nèi)容是平等、公平正義。從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內(nèi)涵來看,從制度、體制到機制全面實現(xiàn)真正的平等、公平正義,這正是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核心。
從國家社會高度上理解的公平正義,落實到個人的思想品德上,就意味著人要有自尊自重、相互尊重的品格。所以“尊重”是一個有大背景的觀念。
可以結(jié)合價值和價值觀的特點來理解尊重。尊重是基于一種理性的價值意識,是基于對價值、價值關系的一種科學的理解而形成的一種理性價值意識。尊重本身就是講價值的。尊重是一種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不是一種科學知識,它是基于我們對價值現(xiàn)象普遍特征、普遍本性的理解而選擇的一種追求。
價值是主體性的,那么,我們作為主體看待一切事物的價值的時候,就要有尊重的態(tài)度——對自然界、對世界、對事物。對事物的尊重,是基于我們對事物的本性,事物有它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對這點的承認和了解。世界上的事物是不可能完全按照我們的意愿,按照我們的想象去存在和發(fā)展的。我們要和它打交道,我們就要承認它有自己的規(guī)律,有自己的本性。我們只能認真去了解、把握、服從它的規(guī)律和本性,這樣,我們才能和它友好相處。這就是對自然、對世界、對宇宙尊重的來源。這樣,我們才能達到我們和它之間的和諧的、合理的、有益的各種關系狀態(tài)。
尊重更在于人的自我尊重。人的自我尊重其實就是一種比較自覺的主體意識。主體意識就是人作為主體,對自己的權利和責任的一種覺悟。我們作為主體的時候,有權按照我們自己的需要和尺度去做事,因此,我們也有責任承擔自己行為的全部后果。這就叫權利和責任統(tǒng)一。自我尊重是對自己權利和責任的統(tǒng)一的一種自覺。人們之間的相互尊重,就是在平等基礎上,主體之間的互相承認、互相理解、互相關照。
尊重和尊敬的區(qū)別。尊重和尊敬、敬畏是不一樣、有區(qū)別的。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尊敬和敬畏,但是沒有尊重。尊重的本意在人和人之間是一種平等意識,而尊敬是“下”對“上”的一種態(tài)度,是以等級為前提形成的。社會地位、等級,或者年齡、輩份、職務、勢力等,是按等級來劃分,人們之間不是平等的。對于每個人來說,其他人都是兩種:一種是高于他的人,一種是低于他的人。人們對高于他的人必須尊敬,對于低于他的人則要求人家來尊敬他。這是在等級差別基礎上形成的。
費孝通先生研究過中國文化,叫“差序格局”,說咱們中國人看別人,都不是平等地、獨立地看每個人。長期以來形成的觀念就是以自己距離遠近為尺子,跟我距離越遠的關系越淡,跟我距離越近關系就越密。這樣看,辦事情就得拉關系、套近乎,這就成為人治社會的一個基礎。人和人之間,你有你的一個圈子,他有他的一個圈子,每個人都守自己的那一個圈子,你在你的圈子里的地位,拿到圈子外不適用;對圈子內(nèi)的人是一種態(tài)度,對圈子外的人是另一種態(tài)度。人和人之間,如果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平等,那就談不上基于平等的尊重。在我這個圈子有效的游戲規(guī)則,到你那個圈子就不管用。我要到你那個圈子,我得找你那個圈子的游戲規(guī)則,沒有一個全社會大家統(tǒng)一的、都看得見的、一樣的規(guī)則。如果全社會大家都有一套透明的、統(tǒng)一的規(guī)則,那么就需要法治。人治社會里,就是一個圈子一個圈子的行為規(guī)則。人和人是不平等的,叫貴賤親疏。特別講究私人之間親疏,不懂尊重。一般人說,我憑什么尊敬他呀,一定是因為他比我強、比我地位高、比我有勁,能壓著我,我才尊敬他。你不壓著我,我憑什么尊敬你呀。不把每個人都看做是獨立的、有尊嚴的個體,而把每個人都看做是某一個等級上的附屬品,那就形不成普遍的尊重。所以,人和人之間越是強調(diào)等級秩序,就越不會尊重人??赡苡凶鹁?,一看大官來了,有錢有勢的來了,對他就格外的腰彎一點、眉毛往下低一點;看見比自己弱勢的人,就可以在他面前趾高氣揚,不理睬他、不尊重他?!扒百普吆蟊毓А?,大伙都不是站直了的。這是多少年來形成的。
為什么說“尊重本質(zhì)上是自我尊重”?我認為,一個人怎樣對待別人,實際上就是他怎樣對待自己的一種投射、一種反映。如果一個人看待自己,我就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我就過自己應該過的日子,我這樣就有理由、有權利值得尊重。那么,我看見其他每一個和我一樣的人,盡管他沒有當什么官,沒什么權勢,也和我一樣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非得要他有權、他有錢、他立了大功等,我才尊敬他;那么反過來看自己,認為我有權有錢時就應該享受尊敬,那么沒有這些時,我就矮人三分了。用這樣的尺度來看人看自己,互相之間就達不到真誠的尊重,而只能追名逐利,勢利心態(tài)就會出現(xiàn)。
傳統(tǒng)的理念,是儒家講的“尊尊親親”、“長幼有序、尊卑有別”,代表了過去封閉的農(nóng)耕社會的觀念和態(tài)度。這種尊敬建立在各種各樣等級差別基礎上,這樣的尊敬觀念不是我們現(xiàn)在講的尊重。我們講的尊重是每一個人,他承認自己和別人一樣有平等的生活發(fā)展的權利和責任,立足于從這一點出發(fā)去理解和承認其他人有同樣的、平等的生存發(fā)展的權利和責任。建立在平等的觀念上,才能真正實現(xiàn)相互之間的尊重,真誠的、不掩飾、不做作的那樣一種尊重。
尊重和敬畏的區(qū)別。敬畏是宗教神秘主義的一種理念,他也不是讓人和世界平常親近,而且是讓人和神,人和宇宙之間保持畏服。敬畏不但有“敬”,還有“畏”。古人講敬天畏命,畏天命、畏君子、畏大人?,F(xiàn)在也有人講要倡導敬畏意識,認為人要什么恐懼都沒有,就得變壞;要想讓人們變好不變壞,就得在人們心中埋下點恐懼的種子,讓他有所顧忌、有所害怕才行。但是,我們要保護環(huán)境,就非得加上“畏”字,讓人怕才去保護嗎?我說,我們之所以要保護環(huán)境,就是因為我們認識到環(huán)境和我們是一體的,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這不是要怕什么,不要把環(huán)境和冥冥之中的某種天意、某種人類不可抗拒的、不可預測的某種神秘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像一把劍一樣懸在人們頭上,以為讓人們害怕一點,收斂一點,才能好一點。這其實是一種宗教式的思想灌輸。
把尊重理解成敬畏,這并不是一種平等,不是一種主體的意識。為什么怕?怕誰?怕什么?人當然是有怕的,但這個怕是在自己認識、探索、實踐過程當中,對自己行使權力后果的一種責任感。我認為應該把他變成一種責任感而不是一種恐懼。那種宗教化的恐懼,就是暗示給你造成某種神。把現(xiàn)在活著的人造成神,是邪教的特征,把某種說不明白的或看不見的東西造成神,是一種神秘的蒙昧主義。這類東西我都不贊成。神誰也沒有見過,凡是造神的,最后都是讓人聽神的。有上帝了,但見不著,就得讓人聽主教的;有神仙了,咱們也見不著,就得聽法師的、跳大神的、相面的、算命的。有的人把自然界、環(huán)境生態(tài)也造成神,但那個動物什么想法咱們也不懂,就只有聽那些造神者來解釋,最后就聽他來指揮了。凡是這種把人導向馬克思所反對的神秘主義方面去,千方百計壓制人、束縛人的觀念,我認為都和我們所說的尊重相違背。尊重就是真正承認人的權利和責任,人們平等地承認人們的權利和責任,并且承擔人們的權利和責任。
所以,這樣一種和尊敬不同,和敬畏不同的尊重的理念,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看起來是非常超前的,其實不過是一種自覺而已。從理論上看,我們現(xiàn)在的人、以后的人,大家當然都應該站直了活著,自己自立活著,用自己的腦子想問題,用自己的肩膀擔責任。應該是這樣活著。但是實際上,多少年來我們不會這樣活著。一些人還不太懂尊重,往往既不尊重自己,也不會尊重別人?,F(xiàn)在不只是我們,從聯(lián)合國開始,已經(jīng)開始倡導尊重理念。但是,從開始倡導到能夠?qū)崿F(xiàn),這個之間的距離還是比較大的。尊重既涉及社會體系,又跟個人的思想修養(yǎng)相關。達到尊重,懂得尊重,這是一種新的境界,需要有新的面貌。目前,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這樣的條件,開始讓人活得有點自由,有點尊嚴,有點體面,開始朝著這個路上走?,F(xiàn)在的社會條件有利于我們培養(yǎng)有尊嚴的個人。咱們從中小學教育開始,不斷地加強尊重意識宣傳、教育,非常有意義。
責任編輯 姚黎君
B0
A
1672-2426(2012)05-0003-06
李德順(1945- ),男,河北豐潤人,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價值論、當代文化等。
※本文系作者應邀在北京市“尊重教育”課題組舉辦的“中小學德育研討會”上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