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志起 CBCT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董事長
近日,一張“周黑鴨”冠名武漢地鐵2號線江漢路站的圖片引起網(wǎng)友熱議。有網(wǎng)友如此吐槽:“各位乘客您好,周黑鴨?江漢路到了,請您拿好手中的鴨脖子,依次從左邊車門下車?!?/p>
這次冠名事件,與不久之前的五糧液機場事件如出一轍。面對五糧液機場,網(wǎng)友也紛紛進行了“創(chuàng)意”,將自己家鄉(xiāng)的機場來了個全面娛樂式的改名。盡管這些都是自娛自樂,但是,至少在其中傳遞出一個信息,那就是,公眾對這些企業(yè)冠名的飛機場的確有著一種匪夷所思的看法。
為什么會在心理上覺得這樣的冠名聽起來有點不倫不類?我們一直都在吆喝著市場經濟,一旦真正市場經濟起來,卻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思維跟不上現(xiàn)實的狀況。誠然,在這個事情上,絕非思維如此簡單了,就說周黑鴨地鐵站吧。
這聽起來是有那么一種下里巴人的俗氣在其中,也的確有點不太符合人們對于城市陽春白雪特質的心理期待??偟膩碚f,公眾在心理上會覺得餐飲行業(yè)缺乏一種“尊貴”的氣質在里頭,所以,當這個行業(yè)來冠名的時候,在公眾看來似乎太小家氣了一點。
然而,未必其他的行業(yè)公眾就可以立馬接受。
八年前,自重慶輕軌賣掉第一個站名起,冠名公共設施已經成為國內大城市的又一經濟增長點,當然,每一次冠名都伴隨著爭議。2005年的南京,在地鐵站被稱為“鼓樓蒙牛酸酸乳站”和“蘇寧電器新街口站”時,南京的媒體和公眾提出了尖銳的質疑。而在深圳、上海、杭州、長沙,每一次公共設施被商業(yè)冠名,都會在當?shù)匾l(fā)熱烈的爭議。然而,爭議歸爭議,爭議聲并沒有阻止公共設施被有關部門拿出去拍賣冠名權,爭議聲更沒有使得企業(yè)們在拍賣冠名權時的滿腔熱情稍有減弱。
即使在地鐵站名字賣錢的始作俑者的紐約,這樣的反對聲音也很強烈。
早在2001年,紐約地鐵提出賣名字的設想,并將這個想法提交公眾討論,三年后,在紐約人以“精神污染”的反對聲中取消了這個設想。紐約人的理由是,“我可以在乘車穿過一座隧道時不注意它的名字,但是我得注意每一個地鐵站的名字?!北M管如此,在紐約,地鐵仍舊是廣告的天堂。簡單的賣名字被否決之后,廣告策劃和創(chuàng)意被激發(fā),產品效應反而更好。
如此看來,附著于公眾設施之上的廣告策劃和創(chuàng)意,如何做好,也是一門學問。諸如這種賣站名式的冠名一招鮮的做法,已經越來越不受公眾待見了。此外,更重要的一點,如果諸如站名冠名的這種商業(yè)化運營能夠讓百姓從中得到實惠,比如本該5元一次的票價,由于有了商業(yè)化營銷的支持,可以優(yōu)惠那么一兩元,相信公眾也不會對黑鴨子有太多的非議。只是,在這一點上還有些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