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斯萍 林 蓉
兩千多年前,蘇格拉底就提出:認識你自己!19世紀以來,心理學界自詹姆士(James,1890)對自我問題展開研究之始,由于各個流派對心理實質(zhì)及研究方法采取不同的取向,使得學術(shù)界對自我的研究也是起起落落?,F(xiàn)今自我問題又重新成為心理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自我是人格結(jié)構(gòu)的核心,而人總是處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中,研究自我的文化因素成為自我問題研究的新方向。
文化對自我有影響已被跨文化研究所證明,認為文化是通過人的思維方式產(chǎn)生作用的,并以一種內(nèi)隱的方式影響人,內(nèi)隱自我信息加工的研究也隨之興起。目前對中國人自我的文化因素的研究大都把中國文化當成集體主義文化,并與西方的個體主義文化相比較,但楊中芳提出疑問:中國文化真是集體主義的嗎[1]?本文從中國特有的儒家傳統(tǒng)倫理文化入手,探索在其熏陶下中國人自我表現(xiàn)出的特點。
什么是自我呢?不同流派給出了不同的回答?!翱茖W自我研究之父”詹姆士認為自我在本質(zhì)上是精神現(xiàn)象,是思維,可分為主我(I)和客我(me),客我又可以分為物質(zhì)我、精神我、社會我。弗洛伊德(Freud)把自我看成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間的動機對象,表現(xiàn)為被動、消極以及軟弱性。新精神分析學派突出了自我的自主性,認為自我是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條件的產(chǎn)物。人本主義認為自我的本質(zhì)就是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社會心理學家強調(diào)社會對自我形成發(fā)展的作用。心理人類學家認為文化造就自我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
個體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中,文化對個體的影響首先表現(xiàn)在影響個體自我概念的形成、結(jié)構(gòu)、功能,繼而對人的認知、情緒、動機及行為等產(chǎn)生影響[2]。中國文化對中國人的自我觀造成哪些影響呢?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中國人的自我有互倚性的特點,把自我與他人相聯(lián)系,認為離開了他人、社會就無所謂自我。葉浩生認為這是由于集體主義文化把注意的焦點放在群體或社會水平上,強調(diào)和睦的關系,人際之間的相互依賴,個人為集體所做的犧牲,個人對社會的義務和職責,個體在群體和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3]。Lee認為東亞人的自我陳述更多涉及相互依賴或與群體有關的信息,個體發(fā)展的目標是通過關注集體利益從而超越有限的個體自我,而歐美人的自我陳述更多涉及與獨立有關的信息,個體發(fā)展的目標是自我導向的、追求自我卓越和實現(xiàn)內(nèi)在的潛能[4]。童輝杰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自我意識有兩大主要特征:忘我、自我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5]。中華文化千百年來不懈追求忘卻自我,以達到自我與更高層事物的融為一體。如儒家追求與天倫綱紀的合一,道家追求與天地自然的統(tǒng)一,釋家追求“成佛”。
綜上所述,已有關于中國人自我觀的研究大都把中國文化當成一般的集體主義文化或者從某一文化流派加以概述,而較少從中國特有的一些文化心理現(xiàn)象如孝文化、面子、人情等著手對中國人的自我觀進行深入剖析。眾所周知,儒家文化不是一般的集體主義文化,而是特殊的倫理型的集體主義文化,或稱為倫理主義文化。儒家倫理主義文化由血緣性的家族關系和非血緣性的社會關系構(gòu)成,以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的“五倫”關系展開。由父子第一倫的“孝”構(gòu)成人倫的起點,再由有血緣關系的親人向無血緣關系的陌生人層層遞推,最終達到“天下一家”的“大同社會”。既然中國儒家文化屬于倫理型集體主義文化,那么,其所特有的文化心理現(xiàn)象對于中國人的自我觀的形成必然產(chǎn)生特別的影響作用,并且表現(xiàn)出與一般集體主義文化不同的特征。這就是本文所要著重論述與探討之處。
費孝通稱儒家倫理主義文化為“差序格局”,即把中國人生活于其中的社會網(wǎng)絡比作一張富于伸縮性的蜘蛛網(wǎng),每個人都是個人這張網(wǎng)絡的中心,而與其關系親疏遠近不同的人則形成大小不一的同心圓[6]。儒家對人的定義是一種“克己復禮”的“成人”過程,是要消除明確的“自我”界限。中國人自我的邊界不清晰,具有互倚性,對自我是通過有關系的他人來界定的,包括家人關系、朋友關系、權(quán)威關系,如“我是**的兒子”、“我是**的兒時玩伴”、“我是*局長的表弟”。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中國人認為“自我”是為他人、社會而存在的,強調(diào)人與天、人與人間的和諧狀態(tài),特別是五倫關系的和諧,以達“天下一家”。
楊中芳把“自我”區(qū)分為 “個己”與“自己”。前者以個人身體為標志將自己與別人分界,在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研究中通常稱之為“自我”(self);后者以個體的身體實體和一些有特別意義的他人(即自己人)同他人分界。她認為中國人的“我”屬于后者。中國人的我他邊界是在包括“個己”和“自己人”的“自己”與“外人”之間[7]。這與個體主義的西方社會明確的“自我”概念有著明顯的不同,西方人對“自我”的定義更多的是指向自己本身,是真正意義上的個體自我,他們對“我自己”與“他們自己”(包括家人)嚴格區(qū)分。正如汪鳳炎指出的,中西方自我的含義大小有差異,中國是“we-self”,西方是“I-self”[8]。朱瀅等人關于記憶的自我參照效應的實驗研究表明,中國人的母親參照加工與自我參照加工有同樣好的記憶成績,而美國人的母親參照加工在記憶成績上顯著低于自我參照加工。自我信息加工激活了內(nèi)側(cè)前額葉(布羅德曼區(qū),Brodman Area:BA9和BA10),但對中國人來說,母親參照加工也激活了內(nèi)側(cè)前額葉。這說明自我受文化影響:西方文化中大多數(shù)人具有獨立型自我(即不包括母親、好友等成分),中國文化中大多數(shù)人具有互倚型自我(包括母親,好友等成分)。這在認知神經(jīng)科學的水平上驗證了中國自我觀的這一特點[9]。
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是傳統(tǒng)社會中的其他人際關系延伸的依據(jù)[10]。孝道原則也是儒家倫理文化的核心之一,包括親親、尊尊、長長,包括仁、義、禮、和等中國傳統(tǒng)的追求和諧的基本倫理精神。曾子指出:“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yǎng)。”(《禮記·祭義》)還有“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孟子·離婁上》)。
以“孝”為人倫起點的血緣性的家族關系是其他非血緣的人際關系展開的起點,在儒家孝文化的感召以及恥感取向的作用下,為家族父母的面子而努力的動機成為完善自我的外源性動力。為了光耀門楣、贍養(yǎng)至親等,必須要努力提升自己,否則就會沒面子,丟父母、家族的臉,會感到恥辱,這區(qū)別于西方人自我實現(xiàn)的動機。具有獨立型自我觀的西方人,其自我實現(xiàn)的動機往往是為了挖掘潛能,彰顯個性。
任國華提出“外源人格”這一概念,是個體生活環(huán)境中的他人對該個體的人格所作認知和判斷的結(jié)果,是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的結(jié)合點。外源性人格認知普遍地存在于人際互動之中,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重要形式及手段[11]。這也極大地支持了本文提出的中國人自我完善動力的外源性這一觀點。
在儒家倫理主義文化影響下,倫理情感是貫通血緣性與非血緣性關系的基本渠道。因此,人情在中國社會是一個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現(xiàn)象,從“孝”、“敬”到“仁”、“義”,是儒家的倫理思想在現(xiàn)實社會中的體現(xiàn)。
胡先縉首先把中國人的人情分為人情與真情,一個是出于應該(即有限定、義務性),一個是出于愿意(即具有自發(fā)性)。義務性情感是人情的核心意義,有“因人因地而異”的特點,即在人際交往中的情感視二者啟動了什么樣的人際關系而異[12]。
儒家倫理主義的自我觀是一種以情境和關系為基礎的概念,通過人際關系來界定,以面子功夫的磋商來維持及奠定。不同關系與情境下的自我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即自我一致性偏低,這也就是許烺光認為的中國人偏向情境決定論[13]。傳統(tǒng)的中國人不是以內(nèi)在自我意向為重心,而是以外在社會情境為重心,俗語“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很好地詮釋了中國人自我的一致性比較低這個特點。
現(xiàn)代的自我監(jiān)控理論很好地詮釋了中國人自我觀的這個特點。Snyder發(fā)展出自我監(jiān)控(selfmonitoring)概念,認為自我監(jiān)控的差異導致個體自我呈現(xiàn)的差異。高自我監(jiān)控者在調(diào)節(jié)自我呈現(xiàn)行為時,既注意自我和諧,也注意人際和諧。他們的自我呈現(xiàn)行為是維系自我和諧和人際和諧兩個因素的函數(shù)[14]。中國人自我的同一性水平偏低就是高自我監(jiān)控的表現(xiàn),受儒家倫理文化影響的中國人,在面對不同的交往對象時,會選擇性地呈現(xiàn)自我信息,以達到人際和諧與自我和諧的統(tǒng)一。面對關系不同的互動對象,他們的自我呈現(xiàn)策略是不一樣的。因此,他們的行為是有條件地隨情境的變化而變化,是環(huán)境的良好適應者[15]。
孔子重視和諧發(fā)展的思想,處于倫理文化差序關系格局中的中國人在日常的人倫實踐中,本著克己讓人的處事原則待人,促使他們在家族與社會秩序中爭取應得的,放棄得不到的,產(chǎn)生了“愛面子”和“沒法子”的雙重性格。五倫關系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和妻柔,兄友弟恭等角色關系,使得自我以可被對方、家族及社會所接受的程度融入角色,角色化的行為越持久,自我意志的成分便越來越少,情緒或情感的因素也越來越不重要[16]。中國歷史上, 除了楊朱等極少數(shù)人力倡“為我”思想外, 儒、道、墨、佛諸家?guī)缀醵剂Τ珶o我或忘我。儒家強調(diào)人們犧牲小我以成全大我, 實質(zhì)就是一種無我思想[17]。
彭彥琴從自我意識的“物質(zhì)—心理—意識—自我意識—阿賴耶識(即無我境界)”這一心理發(fā)展的動態(tài)過程對此加以詮釋,中國人受儒家倡導的修身以完善自我的影響,超越自我意識,站在阿賴耶識即“無我”的角度關注“自我怎么做”,如何達到至善狀態(tài)[18],使得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中國人常常壓制自我,這在人情實踐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如“為朋友兩肋插刀”等。
這種論點同樣可以用自我監(jiān)控理論加以理解,Snyder認為,高自我監(jiān)控者的行為隨情境變化而變化,但他都沒有考慮到自尊原則[19]。只注意行為的情境適宜性,壓抑內(nèi)在的真實態(tài)度或情感等,會導致內(nèi)心沖突。因此,為了培育中國人更健全的人格,要重視引導中國人內(nèi)在需要的表達,關注自我需求。
儒家的道德理念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立身處世的典范,是以仁、義、禮、智為基本架構(gòu),且以恥感取向為重要特征,并由恥感導向忠恕[20]。《尚書大傳》曰:“君子恥其言而不見從,恥其行而不見隨?!薄睹献印吩唬骸叭瞬豢蔁o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薄吨杏埂吩唬骸爸獝u近乎勇”。《大學》曰:“十目所示,十手所指,其嚴乎!”旨在強調(diào)恥感制裁力量之大[21]。生活于恥感文化中的個體特別注重個人修養(yǎng),否則會有羞恥之心,會覺得“沒面子”。面子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現(xiàn)象,是儒家的“禮”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既是一套外在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個人內(nèi)在的自我評價。
在儒家恥感取向與面子文化的作用下,中國人有較高的“公共自我意識”[22],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會努力甚至刻意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追求儒家認為的至善狀態(tài)的“圣人”人格,即仁、義、禮、智、信五者的結(jié)合。然而在現(xiàn)實中,任何人的自我總是有不足的,如何解決理論與現(xiàn)實的這種矛盾呢?生活于傳統(tǒng)文化中的個人便會設法隱藏自己的私心、塵心、無知、缺陷等,以維持自我的正面形象。個人如此,由儒家倫理關系遞推而來的家庭、國家亦如此,比如“家丑不可外揚”、“報喜不報憂”,等等,構(gòu)成了中國文化的顯著特點,也構(gòu)成了中國人自我的顯著特點。
除了因為追求理想自我,努力遮蔽現(xiàn)實自我之不足,從而導致中國人自我的內(nèi)外不一致,在儒家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自我理想追求中,還貫穿著一種重要的倫理認知特點,即“推己及人”的思維方法,以解決以上內(nèi)外的矛盾。
傳統(tǒng)文化要求以“大公無私”的“大我”示人,而當“小我”的意欲又尚未被完全消滅時,該如何來平衡這種沖突呢?楊中芳提出了中國本土化的沖突化解模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23]。即在人際交往中的雙方,各自在表面以滿足對方私下的心愿為目的,而在里層則是希望對方完成自己私下的心愿為回報。該模式表面看是一個符合文化指引的“禮讓”系統(tǒng),而深層則是以一種內(nèi)隱、含蓄的方式滿足小我需求的工具性“交換”系統(tǒng),即自我表達的雙層性的特點。這是儒家“推己及人”的倫理認知方式影響的結(jié)果,即在處理人際關系時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他人。倫理認知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推已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稱之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24]。
儒家“推己及人”的倫理認知方法,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積淀為中華民族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與人為善、先人后己、寬人嚴己的優(yōu)良品格。“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樣,國家就會安定,社會就會和諧,萬物便會遂意。即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他人。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中國儒家文化的倫理關系本位下,自我的首要特點是:自我分界不清,即對自我的認識是與有關系的他人相聯(lián)系的。
此外,中國人的倫理關系分為血緣性的家族關系與非血緣性的社會關系,在血緣性的家族關系中,由于受傳統(tǒng)孝文化和面子的影響,呈現(xiàn)為自我完善動力的外源性,即中國人常常是為家族增光而奮斗,為了有面子而整飾自我形象。在非血緣性的社會關系中,自我由于人情和面子的雙重作用,又表現(xiàn)出三個特點:一是自我同一性偏低,即在不同的人際關系中,自我是以角色的不同而行事,自我的跨情境一致性偏低。二是以他人為重,講大同的無我論傾向,即以他人的愿望、評價等行事,??酥谱晕以竿谋磉_。三是在儒家推己及人的倫理認知方式下,以一種含蓄、內(nèi)隱的方式表達自我愿望,“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這一自我表達的雙層性是中國人自我獨特的表達模式。
[1]楊中芳. 如何研究中國人[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2]朱瀅. 文化與自我[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葉浩生. 文化模式及其對心理與行為的影響[J]. 心理學報,2004, 27(5):1032-1036.
[4] Lee, A. Y., Aaker, J. L. & Gardner, W. L. (2000). The pleasure and pains of distinct self-construals :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ce in regulatory focu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8(6):1122-1134.
[5]童輝杰.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自我意識[J]. 心理科學,2000,23(4):502-503.
[6]費孝通. 鄉(xiāng)土中國.生育制度[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24-30.
[7]楊中芳. 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M].臺北: 遠流出版公司,199l.
[8]汪鳳炎. 論中西方自我差異[J]. 西南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1:11-16.
[9]朱瀅. 文化與自我[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10]楊國樞. 中國人的蛻變[M]. 臺灣:桂冠圖書公司,1988.
[11] 任國華. 自我圖式、他人評價與人格發(fā)展的關系[J]. 心理科學, 2003 ,26(5):910-911.
[12] [13][16] 楊國樞. 華人本土心理學(上冊)[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14]Snyder, M. (1974). Self-monitoring of expressive behavi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0(4):526-537.
[15]肖崇好. 自我監(jiān)控概念的重構(gòu)[J]. 心理科學進展,2005,13(2):186-193.
[17]汪鳳炎. 古代中國人心中的“我”及其啟示[J]. 心理科學, 2004,27(2):374-375.
[18]彭彥琴. 惟我與無我:中西方自我觀比較新解[J]. 心理學探新, 2009,4:3.
[19]肖崇好. 自我監(jiān)控理論評價[J]. 心理科學, 2005,28(4):1010-1013.
[20]楊中芳. 如何研究中國人[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21]李亦國,楊國樞. 中國人的性格[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6.
[22]Davis,M.H. & Franzoi,S.L. (1991).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adolescent self-consciousness and empathy[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5: 70-87.
[23]楊國樞. 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冊)[M].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24]尹長云. 論儒家推己及人的人性論依據(jù)[J]. 學術(shù)論壇,2006,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