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
(江西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江西贛州341000)
高校思想政治課是向學生傳授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陣地,也是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主渠道,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在教學中只強調理論知識的灌輸,而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缺乏師生之間的溝通交往,造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為此將主體間性引入思想政治課教學,構建一個平等對話、互動交往的教學平臺,實現(xiàn)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主動建構”的統(tǒng)一,切實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實效性。
主體間性是由現(xiàn)象學大師胡塞爾在20世紀30年代首次提出,主體間性作為主體間關系的規(guī)定,是指主體與主體之間相關性、統(tǒng)一性,主體間性是兩個或多個主體的內在相關性,它要以個人主體性為基礎。[1]平等主體通過交往活動在對話交流、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彼此形成互識、共識,最終實現(xiàn)彼此間的“視界融合”。主體間性是西方哲學研究的重要范疇,后來逐漸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領域,主體間性是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和發(fā)展,也為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將主體間性運用于思想政治課教學就是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體現(xiàn)人文關懷,突破灌輸式教學,取而代之以交互式教學。通過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建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以對話為平臺,以交往實踐為途徑,實現(xiàn)師生智慧的共生,價值意義的共建,從而提升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與實踐水平。為此,思想政治課教學需從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藝術設計入手,充分體現(xiàn)主體間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同于一般的理論課教學,除了理論傳授外,還應高度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過情感的激勵、思想的啟迪、行動的引導,潛移默化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應堅持育人為先的原則,在教學上充分體現(xiàn)師生之間的主體間性,重視師生交往,不斷激發(fā)學生自我教育及內化踐行的能力。
首先,課前師生交往,了解學生“期待視野”。“期待視野”是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審美期待和接受要求。“期待視野”直接影響學生的接受態(tài)度和接受水平,只有被學生期待,我們的教學才能為學生所接受。課前師生交往其實就是了解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所思”、“所想”、“所需”,這是教學準備階段,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可忽視。課前教師應對學生進行摸底調查,通過調查問卷或個別交流,了解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以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學習態(tài)度,了解學生專業(yè)特點,了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及大學生的流行話語,了解學生對教學方法、教學風格的喜好,通過問卷分析可以掌握學生的“期待視野”,并以此作為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優(yōu)化的一個依據(jù),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其次,課堂師生互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課堂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但實際操作中,教師往往掌控著教學主動權、支配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管理者、支配者及理論知識的解釋者,教師完全操縱了課堂教學的話語權。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灌輸一套套的理論和大道理,學生成了知識的接收器,這也是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厭學抵觸的重要原因。因此,應還學生話語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討論加強師生、生生互動,有些內容甚至可以讓學生自己講,讓學生從臺下走向臺上。比如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上(簡稱“概論課”)講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內容時,則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上臺談談家鄉(xiāng)新農村建設情況及新農村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些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或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更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引起學生思想上的共鳴,也利于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的理解和接受。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應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學生的積極探討和教師的正確引導,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最后,課后師生交流,關注學生“第二文本”。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材內容和教師傳授的內容都是“第一文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第一文本”起著重要作用,而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整理、體驗、改造后形成的學習認識則是“第二文本”。真正反映學生掌握和接受的關鍵是“第二文本”。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第一文本”的傳授,更應關注學生的“第二文本”。通過課后師生討論,利用網(wǎng)絡論壇、教師博客等搭起師生交流平臺,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解惑釋疑,特別是針對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錯誤認識,教師應及時批評指正,引導學生從錯誤的思想中解放出來,正本清源,同時針對網(wǎng)絡中的負面影響,教師應教育學生主動抵制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侵蝕,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強化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積極主動接受,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還原“第一文本”的意義,并促進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第二文本”。
一直以來,思想政治課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也往往采取消極被動態(tài)度,死記硬背理論,不加思考照搬照抄書本知識,學習只為占有知識,應付考試,獲得學分,而非真正為了探求知識、理解知識。究其原因是長期以來思想政治課教學忽視了師生主體間性,忽視了理論與實踐聯(lián)系,脫離了學生的交往實踐,沒有真正抓住以提升運用能力為核心這一主要矛盾。主體間性理論要求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要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更要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主動吸收并內化踐行,不斷提高學生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能力。以提升大學生理論運用能力為核心就是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通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著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尤其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指導自己行為的能力。鄧小平曾多次指出:“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盵2]P382江澤民也強調:“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要在運用理論研究解決當前重大問題上下功夫”,要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并用以指導實踐上下功夫?!盵3]P14-15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以提升大學生理論運用能力為核心,重視培養(yǎng)大學生理論運用水平符合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風要求。
貫徹落實以運用能力為核心,首先,要讓學生吃透理論,掌握理論。這就要求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活潑的話語,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深奧的知識通俗化,并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使學生知識系統(tǒng)化,使學生更好地運用理論解決在現(xiàn)實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其次,要重視社會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在本質上屬于一種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通過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反復運用,親身感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價值和理論魅力,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念。目前許多學校往往只重視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流于形式。實踐教學要真正落實到實處可以從聽、說、看、走、做幾方面入手,聽即聽專家講座或聽時事報告講座;說是任課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擬定討論主題,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演講賽;看是選擇一些主題鮮明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觀看,以增加學生感性認識;走是組織學生進入社區(qū)、農村、工廠開展社會調查、接觸社會、了解民情;做是聯(lián)合學校團委、學工部門開展一些具有思想教育意義的活動。例如:組織開展暑期“三下鄉(xiāng)”等社會實踐活動。為避免實踐流于形式,必須制定詳細實踐教學計劃,規(guī)定相應學時學分,提出相應實踐目標任務,要求學生必須參加一定的實踐項目,完成相應的實踐任務,并提交與實踐任務相關的文字材料,教師檢查合格才可獲得實踐學分。并且把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核納入課程考核中,實踐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百分之三十左右較為合理。筆者在實踐教學中通過聽、說、走、看、做幾種教學形式,學生參與積極性非常高,紛紛走出校園,走入社會,通過發(fā)放問卷、訪談等方式開展社會調查,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調查報告。此外,通過開展課堂討論、演講等活動,激發(fā)學生課后查閱第一手資料,撰寫演講稿,增強學生參與性,提升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學生的歡迎。
倡導主體間性本質上就是對“完整性”人,大寫“人”的追求。思想政治課教學要培養(yǎng)主體間性豐富的人,必須實現(xiàn)課程觀轉向,課程觀轉向實質上是向完整性的人及其完整的生活轉向。[4]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應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xiàn)人文關懷,反映思想政治教學關于政治性、生活性、現(xiàn)實性、實踐性等特點。政治性是思想政治課的靈魂,是思想政治課的價值及意義所在,在教學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方向,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廣大學生,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教育廣大學生,理論教育必不可少。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大精深,邏輯性強,理論體系豐富,涉及內容多,在教學中由于學時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學馬列必須要堅持“精”、“管用”的原則。
首先,教學內容要體現(xiàn)“精”。就是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內容,掌握教材宏觀架構,圍繞育人目標,抓住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精髓,把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重點講授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聯(lián)系,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相聯(lián)系,與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相聯(lián)的內容。例如“概論課”教學內容涵蓋馬克思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民族、宗教、黨建、外交等內容,筆者在教學中牢牢抓住“一個主題”、“一個主線”、“一個重點”,即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為主題,讓學生了解各理論成果的主要內容,及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讓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重點,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社會四方面讓學生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掌握了這三個“一”,就掌握了“概論課”的基本內容。
其次,教學內容要結合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實際,體現(xiàn)時代性、針對性。即要從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和學生思想問題出發(fā),保證教學內容反映時代精神,體現(xiàn)時代特色。要根據(jù)新形勢、新情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改革開放結合起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結合起來,同時又要立足學生生活,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從大學生普遍關心的社會問題和迫切需要解答的理論問題入手,一些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在教學中不應回避,這些問題往往就是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和興奮點,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學。對一些涉及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市場取向的疑難問題一定要把握準、說得透、講得清,通過深層次分析達到澄清思想認識提高理論水平的目的。如“概論課”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教學,如何讓學生正確理解我國現(xiàn)階段在一定范圍內還存在的剝削現(xiàn)象,對這一問題不能回避,必須要講清,及時澄清學生的模糊認識,要引導學生認識消滅剝削取決于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而我國現(xiàn)階段生產(chǎn)力水平低,發(fā)展不平衡,決定了在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的同時,還必須發(fā)展非公有制經(jīng)濟,發(fā)揮非公有制經(jīng)濟促進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作用。現(xiàn)階段剝削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通過講清這一問題,才能讓學生真正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的實現(xiàn)是一個長期奮斗的過程。這樣在教學中將理論觀點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結合起來,與學生思想認識結合起來,既講清了理論又澄清了學生的思想認識。
最后,教學內容與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結合起來,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是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中逐漸形成的具有育人意義的教育資源,它以物質形態(tài)和精神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來。紅色文化教育資源內涵豐富,它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形成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它集政治、思想、文化、歷史教育資源于一體,是一部關于中國革命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生動教材,也是學校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經(jīng)色文化教育資源,發(fā)揮各地文化特點,將教材理論觀點和紅色文化教育內容結合起來,通過革命故事、影視資料將紅色教育資源蘊涵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精神融入課堂教學,或通過組織學生參觀革命遺址,讓學生再次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既可豐富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加深對教材理論觀點的理解,又可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精神震撼和深刻情感體驗,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理想信念能產(chǎn)生重要影響,讓思想政治課教學更好地發(fā)揮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
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與學的統(tǒng)一,教師和學生都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共同以教學內容為中介,在平等、理解的基礎上,以對話為平臺,雙方共同就教學內容不斷轉換“聽”、“說”角色。教師在教學中積極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對復雜問題進行科學判斷。這種交往式教學不是去重復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學生自我建構和自我發(fā)展。在教學中師生雙方彼此敞開心扉,通過“互識”、“共識”,最終達到“視界融合”,既促進教學相長,又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它不同于單向度的灌輸,灌輸?shù)姆椒m然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增長有一定作用,但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無視學生內心世界的價值沖突和思想困惑,阻礙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主體間性所倡導的交往和對話,對于改進思想政治教學方法,提高教學實效性有著重要作用。
教學方法的正確運用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改變學生被動學習、被動接受的狀況,真正提高教學實效性。根據(jù)主體間性原則,應選擇一些最能體現(xiàn)師生主體間性,最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最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如課堂討論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發(fā)揮各自教學特點取長補短。例如課堂討論教學法的運用可以開拓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參與性,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師生的交流與合作,而問題探究法則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理論應用能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要注意選用典型案例,尋找一些富有典型性和思考價值的案例,或尋找針對社會現(xiàn)實和學生實際的話題,這些能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增強學生參與度,同時在案例教學和問題教學中要重視開啟學生思想的大門,注意激發(fā)學生用心靈思考,探究問題之下隱含的深層次理論思想,避免學生一聽了之,或只是發(fā)發(fā)感慨而已,教師應適時加以引導,不僅要讓學生明白“是什么”的問題,更要讓學生知道“為什么”、“怎么做”的道理。
思想政治課由于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理論性和邏輯性,不具備顯著的美的形態(tài)特征,同時教師在課堂中也往往采用理論灌輸?shù)姆椒ǎ菰锏睦碚摷由峡菰锏慕虒W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論課很難給學生帶來美感,不能讓學生體會偉大理論帶來的思想之美,也不能激發(fā)學生追求真、善、美的熱情。要改變沉悶的教學狀況,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必須在教學上體現(xiàn)藝術性,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學的審美化,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感受教與學之美,從而達到以美啟真,以美揚善的效果。
一是教師要從自身做起使自己成為美的使者。教師要展現(xiàn)儀表美,教態(tài)美和語言美。教師飽滿的精神可以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而抑揚頓挫、幽默詼諧的語言則往往能改變教學沉悶的狀態(tài),給學生輕松、愉悅的感受。此外,教師還應在教學中表現(xiàn)人格之美、智慧之美,教師應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和淵博的知識影響學生,使教師之美對象化為學生之美。二是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美的意境。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課件,穿插一些富有美感的素材,通過照片、圖片、音樂、歌曲等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系統(tǒng)參與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美的享受。比如“概論課”在講述祖國統(tǒng)一時,可以《七子之歌》為背景音樂,通過優(yōu)美的音樂表達人民渴望祖國統(tǒng)一的思想情感,也使學生產(chǎn)生思想共鳴。再如筆者在講授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籌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曾向學生展現(xiàn)九寨溝自然風光,那美麗的湖光山色引起學生嘖嘖贊美,借此機會讓學生明白自然之美需大家共同的努力,每個人都應做綠色環(huán)保的使者,特別是當代大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學生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時,也加深了保護環(huán)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認識。三是巧取教學內容進行審美再造,教學內容中有大量的理論知識,理論性、邏輯性強,雖然具有很高的真理度和巨大的指導意義,但由于枯燥、單調的理論說教,往往很難吸引學生,感染學生,在教學中可以利用詩詞或經(jīng)典美文,將文學作品的藝術之美和思想政治教學中的理性之美結合起來進行審美再造。例如講述“新民主主義理論”時可以融入毛澤東詩詞,毛澤東在那一時期創(chuàng)作的詩詞,充分反映了新民主義革命的歷程,體現(xiàn)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基本內容,像《菩薩蠻·大柏地》、《西江月·秋收起義》等這些詩詞學生都耳熟能詳。在教學中結合毛澤東詩詞進行理論闡述,讓學生在詩意中加深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理解,通過重溫毛澤東詩詞讓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增強了理論的吸引力、感染力,使枯燥的理論生動起來,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1] 馮建軍.主體間性與教育交往[J].高等教育研究,2001,(11).
[2]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
[4] 岳偉,王坤慶.主體間性:當代主體教育的價值追求[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