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挖掘各教育教學單位的優(yōu)秀課件成果,提高教師教育技術應用水平,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舉辦了“第十二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大賽特邀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和余勝泉教授分別擔任高教、職教和普教專家評審組組長。兩位教授不僅參與了現場評審,還在頒獎禮上介紹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并以參賽課件為例對教育技術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實際指導,對大賽整體情況進行了總結評價。
本屆大賽教師在課件內容的設計方面有了很大進步,主要體現在:
第一,能夠結合課程特點進行課件設計。絕大部分課件能夠在設計過程中結合本學科特點加入個性化設計,如語言類課程關注“把陳述性知識轉換為程序性知識”,工程設計類課程關注 “如何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藝術類課程設計時注重 “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
第二,關注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熱點問題。課件中融入了學科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熱點問題,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讓學生把知識學“活”。例如,在一門介紹內分泌常見病診療的課件中,教師收集了既豐富又有代表性的有關內分泌常見病的診療案例,其中以糖尿病為例,整合了當前國內外關于這種疾病的典型案例、主要癥狀、診療方法及相關的熱點問題,把課程的內容融入到案例當中,講授知識的同時順利把知識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來。
在選取課件內容時,要明確哪些資源需要放在課件中,有很多專題網站的課件變成了資源的堆砌,找尋課件里的教學內容猶如大海撈針,不適合課堂教學。課件內容要以教學內容、教學主題為核心,確定課件內容。同時課件內容要與時俱進,適應新世紀學生的思維方式。
合理運用技術手段,以教學實際需要為中心整合技術,可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本屆大賽教師的技術應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體現在:
第一,能夠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媒體與教學方式。許多課件使用Flash動畫講解和演示深奧的理論,全新的概念和細致、復雜的操作等傳統(tǒng)課堂中很難演示的內容,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拔璧竸?chuàng)編技法”課件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改進,授課教師將一些靜、動態(tài)的動植物圖片與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各種練習動作進行對照觀察和對比分析,顯著地提高了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率,是舞蹈創(chuàng)編技法教學的創(chuàng)新。
第二,關注多種媒體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以不同的媒體內容和形式從多個方面展示課程,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進而有效地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當然,也有部分課件在運用技術方面存在不足。首先,顏色過于花哨,裝飾性動畫使用過多,不能緊扣主題,分散學生注意力,這一問題在普教課件中存在較多;其次,一些課件表現形式過于單一,仍主要以文本為主;第三,部分課件界面設計及細節(jié)設計有待提高,比如文字過小,背景晃動,視頻框看不清,指示語言雜亂,色彩、動畫、音響太多以致分散學生注意力等。
通過大賽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已樹立了“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并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設計合理的交互活動,如一些個性化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等。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知識建構,尤其對一些模擬仿真軟件的設計,既可以作為課件演示教學,也能讓學生自主操作,使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關操作技能。
專家指出,在設計課件交互活動時,應處理好以下幾點關系。第一,滿與空的關系。新課程教學強調探究式學習,要讓學生體驗和參與學習過程。許多課件內容太過豐富,沒有給學生留有思考和參與的空間,教師應重視啟發(fā)式設計思想,注重思維過程的引導,給課件適當留“空”。第二,學與習的關系。課件不僅是提供信息,更需要提供多樣化尤其是探究性交互活動,促進學習者知識內化。其中,課件中不應僅包含測試題目,還應包括畫概念圖、討論等促進學習者認知投入的活動。第三,知與能的關系。信息即知識,是一個嚴重的認知錯誤,信息只有內化到認知結構中并對思考與行動產生影響后才能稱為知識,因此,認知網絡和聯接的重要性在于內化,而不是孤立的數據或信息的簡單排列,更不是因過于廣泛而無法整理或歸類的一大堆內容。專題網站要設計適當的學習活動,通過學習活動促進知識與信息的內化。
本屆大賽仍有少部分課件以“教師為中心”設計課件,以教師的講授和演示為主,缺乏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師生之間的互動,尤其一些網絡課程在功能設計中忽略了 “在線測試與評價”這一重要環(huán)節(jié)。
歷經12年的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堅持以“公開公正、引領先進”為原則,為各參賽學校提供學習、交流的平臺。堅持提升教學理念,樹立“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育思想,強調認知工具使用的重要性。技術上倡導創(chuàng)新,嘗試利用新技術、新工具和新平臺,比如平板電腦、3D、Web2.0、社交網絡等技術的運用,做到與時俱進,體現時代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