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曾國徽
1.現在的初中生絕大多數喜歡上網?;蜻M行網絡聊天,或玩網絡游戲,或觀看網絡視頻。初中生比小學生的網癮更大,上網次數更多,上網的技術水平比小學生高,尤其是玩游戲的水平更高。與高中生相比,雖然他們上網的技術水平要低一些,但他們的自制能力比高中生差,心智還沒有高中生那么成熟。因此初中生是學生中網癮最大的一群,也是受網絡影響最大的一群。
2.現在的初中生絕大多數不喜歡寫作,作文水平普遍比較差。作文課不僅讓許多語文老師感到棘手,也讓許多學生感到害怕。因此,學生的作文空洞無物,胡編亂造,缺乏真情實感屢見不鮮。但是,學生們大都喜歡在網絡上寫作,記錄自己的感受,張揚自己的個性。比如,有的學生喜歡在QQ空間記錄自己的生活,并且內容經常更新;有的學生喜歡玩微博,隨時隨地把一些生活感受用手機發(fā)在微博上;有的學生直接網上建立自己的網頁,堅持寫博客。由于沒有要求,不受限制,是寫自己想寫的內容,因此,學生們在網絡上寫的東西普遍比課堂上寫的東西要好得多。沒有生編濫造的現象,有的文章內容生動,感情真摯,并且語言富有個性。
基于以上兩種現象,使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何不把學生對網絡寫作的興趣遷移到作文教學上來,或者說在指導學生網絡寫作的過程中滲透著作文教學。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變厭惡為喜歡;又可以把學生網絡寫作的無序狀態(tài)變得有的放矢,同時也便于釀造良好的班級寫作氛圍!怎樣讓理念變?yōu)楝F實?我開始了這方面的教學實驗。
實驗分為兩個階段,先是教師網絡寫作的下水求索階段,后是教師指導學生網絡寫作的玩水試探階段。俗話說,教師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為了能有效的指導學生進行網絡寫作,教師需要自己了解網絡寫作的特點,掌握網絡寫作的各種形式,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自己也下水寫一寫。為此,我做了如下工作:
1.在新浪網上以自己的真實姓名建立博客,精心打造屬于自己的網頁,并且把網址告訴學生。首先,根據寫作內容設置不同的專題欄目,作為班主任和語文老師,我將博客分以下幾個專題欄目:班級播報、教學雜談、學生佳作、隨想隨錄、美文天地、圖文彩繪、他山之石。其中,“班級播報”以所任教班級發(fā)生的事為寫作素材;“教學雜談”包含所有的教育教學論文及雜感;“學生佳作”就是貼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秀之作;“隨想隨錄”其實是教師日記;“美文天地”主要針對考場作文而寫的比較注重文采和寫作技巧的文章;“圖文彩繪”主要是把生活中的照片發(fā)在網上,并輔之以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他山之石”主要是轉載別人寫得好的博文。其次,根據博文欄目,堅持每個星期寫一到兩篇博文,即使那個星期有特殊情況沒有寫,也要轉載一到兩篇別人寫的文質兼美的博文,并且內容要貼近學生的生活。
2.在新浪網上用自己的手機開通微博?;虬l(fā)自己的生活感悟短文,或發(fā)學校和班級的新聞,或對某些重大新聞發(fā)表看法,或發(fā)風趣幽默而有啟發(fā)教育意義的笑話,或轉貼別人寫的精彩微博。不管是自己寫的還是轉貼別人的,都盡量做到文質兼美,對學生有示范作用。
3.利用QQ空間進行寫作。學生們都喜歡裝扮自己的QQ空間,喜歡在空間里面發(fā)表一些或長或短的文字,這是他們自主利用網絡寫作的一大陣地。因此,我也嘗試利用自己的QQ空間進行寫作。QQ空間里面下設的欄目很多,我把新浪博客發(fā)的博文(含“班級播報”、“教學雜談”、“隨想隨錄”、“美文天地”欄目內的全部文章)同時發(fā)在QQ空間的“日志”欄;把“圖文彩繪”欄目的內容同時發(fā)在QQ空間的“相片”欄;把新浪微博的短文同時發(fā)在QQ空間的“說說”欄。每個星期更改自己的“個性簽名”,內容多是學生共同關注的話題,或者是我有意讓學生去關注的內容。
在上述基礎之上,我開始指導學生去模仿和嘗試網絡寫作。具體作法如下:
1.指導學生在新浪網上建立自己的實名博客,并且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置好博客的欄目。這些欄目有的由我規(guī)定內容,由學生自己定名稱。比如,我規(guī)定每位學生要有一個關注班級和學校生活的欄目,他們根據這個要求設置的欄目名稱有:班級傳真、校本新聞、班聞速遞、校園上下等。我規(guī)定每位學生要有一個展現自己個性的欄目,他們根據這個要求設置的欄目名稱有:真我風采、我形我秀、魅力一哥等。我規(guī)定每位學生要有一個展現其興趣愛好和特長的欄目,他們根據這個要求設置的欄目名稱有:動漫星空、極速F1、精彩籃球、翰墨生輝等。每個周末的作業(yè),就是寫博文,至少寫兩篇,內容可以根據自己設置的任何一個欄目去寫。
2.指導學生用手機在新浪網上開通微博,沒有手機的,直接在新浪網上開通。微博的內容要求貼近學生自己的生活,選材角度要小,內容要真實,當然也可以對社會上新近發(fā)生的重大事件談自己的看法,可以轉發(fā)別人的,但要以自己創(chuàng)作為主。在有好的寫作契機的時候,我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寫。比如,在學校組織學生觀看殘疾人藝術團表演后,我馬上要學生創(chuàng)作,有位同學很快就寫了一則微博給我看:殘疾的身體,卻有著健康的心靈,我自己有著健康的身體,卻沒有健康的心靈!我看了以后,根據臧克家的《有的人》給他做了適當的修改:有的人,身體殘疾了,心里是健康的;有的人,身體是健康的,心里卻殘疾了!發(fā)出以后,很多同學轉發(fā)。
3.要求每位學生申請一個QQ號碼,并要求學生設置好自己的QQ空間,像我一樣,把新浪博客上的博文發(fā)到QQ空間的“日志”欄;把新浪微博上的文字發(fā)到QQ空間的“說說”欄;把自己拍到的好的圖片發(fā)到QQ空間的“相片”欄,并用簡短的文字說明;。每個星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更改自己的“個性簽名”。
4.要求每位學生的博客互相加為好友,并且每個星期至少要閱讀5位同學以上的博文,并寫好評論;要求每位學生對所有同學的微博加以關注,并且每個星期至少要轉發(fā)5位同學的微博;要求每位學生通過QQ互相加為好友,每個星期至少瀏覽5位同學的空間,并對看過的內容寫上評論。
5.組建班級QQ群。每個周末,就閱讀博客與QQ空間及網絡寫作展開自由的討論。每次討論的主題,可以由學生收集意見后統(tǒng)一討論,也可以由教師有意識地拋出一兩個給學生討論,讓他們在自由討論的過程中提高自己對寫作的認識。由我設置的話題依次有:如何審美地從日常生活中去選材,如何開好頭結好尾,如何審題立意,如何謀篇布局,如何美化文章的語言,如何寫童話寓言,如何用小說筆法寫記敘文,如何寫好詩歌……幾乎涉及了寫作的方方面面。討論完后,要求學生把寫得好的文章及精彩句子放在QQ群里展示,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轉發(fā)到群里一起欣賞。
6.組織班級網絡寫作的評比。每個月進行一次小評比,每個學期進行一次大評比。由全體同學對所有的網絡寫作內容進行網上投票,教師也參與,同學們的投票占60%權重,教師的投票占30%權重,文章點擊量占10%權重,以此標準來評出各種獎項。獎項的設置包括:最佳日記獎、最佳美文獎、最佳微博獎、最佳圖文獎、最美QQ空間獎、最佳博客獎、最佳寫手獎。其中,前四類為單項獎,每個月評一次,后三項為綜合獎,每個學期評一次。所有網絡空間的設置裝扮都只能使用網絡免費提供的。最佳博客獎與最佳寫手獎要求量多質好,寫作內容豐富多樣。各種獎項評出來之后,不僅有物質的獎勵,還要求所有同學在網上送獎品和祝福,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
7.進行網絡寫作點評。點評的時間,每周用一節(jié)課。點評的內容,除了落實好每月一評的各個單項獎以外,更多的是對學生的寫作內容、寫作技巧、語言表達進行綜合的評述和指導。既指出學生寫作當中存在的問題,又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審美地感受生活。從看似平常的生活當中找到寫作的題材,表達自己獨特的感悟。同時,也通過每周一次的網絡寫作點評,把學生的寫作注意力引到與他們自己息息相關的題材上來。
8.防止網絡寫作的不良現象。當學生的網絡寫作有了興趣,上路之后,我就要求學生所有寫作內容不準抄襲,可以轉載別人的文章,但是一定要注明出處或原文鏈接網址。要求同學們互相監(jiān)督,如果發(fā)現有抄襲的同學,一定在班級QQ群內公開批評,如果屢教不改的,要求所有同學在其作品后寫上“抄襲可恥”,并將其“踢出”網絡寫作的集體,即不再加關注或加其為好友,不再瀏覽其作品,不再做作任何評論,只要求其用作文本進行寫作。
經過一年的實驗與探索,我發(fā)現學生的寫作興趣和水平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寫作習慣也在朝良好的方向發(fā)展,收獲了較好的效益。主要表現如下:
1.學生的寫作興趣由淡變濃。在進行網絡寫作實驗之前,我所教的學生和大多數學生一樣,都不喜歡寫作,更不喜歡上作文課,布置的作文,也只是敷衍的去完成。自從開始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寫作以來,學生的寫作興趣一下子濃厚了許多。很多同學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一扇寫作的大門,興奮不已。同學們課間談論最多的,不再是上網的“游戲經”,而是你在“網上發(fā)表了什么”,“你得了幾個好評”,“我的微博被轉發(fā)了”,“某某同學的博文點擊量超過1000次了”,等等。尤其是在我制定了相關的獎勵機制后,甚至有同學看到別的同學給了不好的評論后,還在課余時間和該同學據理力爭,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更好的評價。
2.學生的寫作題材由窄變廣。學生怕寫作文,主要是沒有寫作素材,不知道怎樣表達。因此,正像有一句引起師生廣泛共鳴的話“人生撒謊作文始”一樣,學生的作文大多生編濫造,虛情假意。這一點,在高考和中考作文當中表現也很明顯。我曾參加過好幾次中考作文閱卷,發(fā)現學生任意捏造或簡單套用別人題材的現象很嚴重。比如,寫到母愛就是雨中送傘或冒雨看病,寫到老師就是帶病上課或給我補課,寫到家庭就是父母離異等。因此,作文普遍缺少真情實意,作文不是學生真實情感的表達。而學生的網絡寫作很自由,很少約束,網絡空間與博客都可以充分展現學生的個性。因此,其內容都是真實的,感情是真實的,而且寫作的題材也由原來的狹窄變得廣闊多了。
3.學生的寫作內容由虛變實。自從開展網絡寫作以后,我更加注重“寫真事、抒真情”的引導。首先,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生活,包含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只要是自己經歷的,就認真地去觀察,并且以網絡日記的形式真實地記錄下來。有手機的同學,我還鼓勵學生用手機微博隨時記錄生活。其次,注意引導學生通過網上新聞關注社會上的重大事件,并且寫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召開兩會時,我就要學生關注總理的答記者問,并且引導學生設想,假如自己有向總理提問題的機會,會說什么;假如你是代表,你會有什么樣的提案等等。第三,引導學生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為自己永恒寫作素材。要求學生多圍繞自己設置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欄去寫,比如,設有“翰墨情深”的緊緊圍繞書法方面的題材去寫;設有“精彩籃球”的緊緊圍繞籃球方面的題材去寫;設有“動漫星空”的緊緊圍繞動漫方面的題材去寫……這樣,網絡寫作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相結合,寫作的題材就由原來的虛假變得真實了。
4.學生的寫作習慣由次變好。學生寫不好作文,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作文本上寫作時,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套用以前看過的精彩作文,其次是想想能不能根據要求簡單編造一個題材。在他們看來,自己的生活單調而無聊,根本沒有寫作的題材。在網上寫作時,主要是在QQ空間宣泄一下自己的情感,大多不規(guī)范,很多方言土語,還夾雜著很多只有他們才看得懂的“火星文”。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寫作后,我特別注重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要求學生使用規(guī)范用語,小到一條微博、一則評論、一句QQ空間“說說”欄的話、一個QQ個性簽名,大到每一篇博文日志,都要求學生仔細斟酌方才下筆成文,同時,我也鼓勵學生大膽指出同學當中寫得不規(guī)范的地方。這樣,學生的寫作習慣變得越來越好。
5.學生的寫作能力由弱變強。應該說,寫作能力的由弱變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這不是僅一年的網絡寫作教學實驗能實現的,這里的“強”是相對于網絡寫作教學以前而言的。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行網絡寫作教學的實驗后,學生的寫作興趣濃厚的許多,他們的寫作水平也相對提高了不少。寫作是運用語言的藝術,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寫作后,首先是學生作文的語言變得生動有趣了,不再是干癟癟的。很多網絡語言如“給力”、“浮云”等進入到作品當中,很多網上流行的詞語或句式成了學生模仿的對象,很多網上躥紅的幽默笑話成了學生風趣的語言??傊?,網絡語言新穎時尚、風趣幽默、個性化色彩強的特點逐漸在學生的作文當中體現出來,充滿了時代的氣息。
6.學生的鑒賞能力由低變高。這里談的鑒賞水平由低變高,也是相對而言的,相對的標準是網絡寫作教學的前后對照。在進行網絡寫作教學之前,我發(fā)現學生基本都不喜歡閱讀,即使上網,關注的重點也只局限于網絡游戲相關的內容,或者是一些明星的八卦新聞。自從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寫作之后,我要求他們關注同學的博文日志,要求他們互相寫評論,要求轉發(fā)別人的精彩博文,要求他們指出別人的不足之處,要求他們對同學寫的東西評出個優(yōu)劣。除了提高他們的閱讀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閱讀量大大增加,閱讀面變得更加廣闊,閱讀內容的思想性和文學性也增強了。很多學生,不再局限于閱讀自己同學和老師的博文,象易中天、王開林、王躍文、余秋雨等學者或作家的博客成了他們關注的對象。他們的閱讀鑒賞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不僅如此,有部分學生還能指出教師博文當中的不足之處來了。比如:我寫的一篇《九一八,對落后就要挨打的反思》文章,馬上有一位同學認為我的觀點不夠嚴密,他認為“落后就要挨打,這正好是歷史的總結”。
進行網絡寫作教學實驗后所收獲的效益,讓我認識到,既可以把網絡寫作教學當成作文教學的一種延伸,也可以在網絡寫作當中滲透作文教學,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相信在以后的實驗當中會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