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閩南畬族民間信仰

2012-08-15 00:52:35
武夷學院學報 2012年6期
關鍵詞:神明畬族閩南

(漳州師范學院 管理系,福建 漳州 363000)

一、閩南是畬族的聚居地

畬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它的先民比漢族更早居住在閩南地區(qū)。據(jù)漢文史書記載,至遲在公元7世紀初。畬族就已經(jīng)居住在今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qū),唐代畬族被稱為“蠻僚”,之后才出現(xiàn)“畬民”名稱。

唐總章二年(669年),高宗派陳政“靖邊方”,帶領大批唐軍 “前往七閩百粵交界的綏安縣,”“出鎮(zhèn)綏安”,綏安即早期漳浦的名稱。唐軍進入時,遭到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反抗。“泉潮間蠻僚嘯亂”,后來唐王朝增派五十八姓來援,并用陳政母親魏氏“領其眾入閩,兵屯梁山之云霄鎮(zhèn)”。[1]

唐王朝是采用軍事鎮(zhèn)壓的手段取得對閩南地區(qū)的統(tǒng)治。儀鳳二年(677年)陳政死。子陳元光“襲父職,代領其眾”。鎮(zhèn)壓了苗自成、雷萬興為首的畬民起義;垂拱二年 (686年)陳元光上疏朝廷在閩增建一州于“泉潮間,以控嶺南”,設置漳州郡目的就是要統(tǒng)治這地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郡治最早設在漳浦。景龍二年(708年)又爆發(fā)雷萬興、苗自成的兒子和藍奉高為首的畬族起事,陳元光被藍奉高刃傷而卒,藍奉高后來又被陳元光的兒子陳珦所殺。開元廿一年(734年)唐王朝又從各地遷入漢人在汀州設郡。

《臨江匯考》亦載:“唐時初置汀州,徙內(nèi)地居民之,而本土之苗乃雜處其間,今汀人呼曰畬客”。到了宋代,劉克莊《后村先生大全集·漳州諭畬》一文云,在南蠻之中有許多民族,其中“在漳曰畬”。在漳州地區(qū)還包括了 “西畬隸龍溪,猶是龍溪人也。南畬隸漳浦——西通潮、梅,北通汀贛”。唐代的“蠻僚”即宋代的畬民,它分布在今龍溪,龍巖地區(qū)和粵東、贛南等地。陳元光在《請建州縣表》提到,“況茲鎮(zhèn)地極七閩,境連百粵,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火田之余”。他們的服飾與閩的漢人不同,生產(chǎn)技術落后,取名“畬民”,即由于當時畬民使用刀耕火種,是以這一民族經(jīng)濟生活的特點而被命名的。

由此可見,閩西、南和粵東,歷史上是畬族聚居區(qū),閩南的大量漢人是從唐初遷入的,由于漢人的遷入逐漸產(chǎn)生了同化,這是個歷史過程。畬族主要姓氏見于史書有盤、藍、雷、鐘四個姓,保存在畬族族譜及祖圖歌謠中也相同。

二、畬族的淵源

據(jù)藍氏族譜及歷史資料,其族源有帝嚳高辛之后的說法,即有關神犬盤瓠的傳說。據(jù)《藍氏宗譜·藍氏源流序》記載:“帝嚳高辛既位之年元年甲辰四十有一載五月初五日,高辛正宮皇后劉君秀夜夢,有婁宿降凡“除妖,娘娘驚醒,忽然耳痛。當令大詔召醫(yī)調(diào)治,耳中取出一物,其形如蠶,美秀非常,金盤貯之,養(yǎng)之數(shù)日,變?yōu)辇埿?,毫光顯電,金鱗珠點,遍身錦繡。時即能言。獻上高辛,帝見之大喜,取名龍期,號為盤瓠”。[2]

之后西番吳將軍來侵,高辛征戰(zhàn)不克,遂募天下能者,許以重賞,將三公主配為妻。神犬盤瓠揭榜破敵,被頌封為“忠勇王”,妻以三公主。“生長子,請帝賜姓,帝曰以盤為姓,名自能,次子以藍盛之,至金殿請帝賜姓,帝曰以藍為姓。名光輝,三子抱至金鑾殿上請帝賜姓,帝曰將啟齒如驚雷鳴,即賜以雷為姓,名巨祐。”

此說神話色彩較濃,但《后漢書·南蠻傳》、晉干寶的《搜神記》也有類似的記載,可見還有一定影響,此表明畬族為高辛帝支系。

相傳帝嚳生于窮桑(西海之濱),他的元妃姜原生了棄(即后稷)。棄是周的始祖。以此認為,帝嚳出自西部;秦也為西方的戎狄。當然,炎帝為東夷族,但漳浦畬族藍氏自認“藍田”(陜西有藍田),是否也為西方部落。學術界有關畬族為武陵蠻之后,河南夷的一支:越、蠻、閩族之后裔等的爭論。由于還沒形成確切的共識,只能期待研究的深入,以期所突破。

三、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與習俗

由于畬族奉行同姓不婚的習俗,長期與周邊漢族通婚,漢化程度較深。但是,閩南畬族還是保留了許多獨特的習俗,他們自己稱為“山客”、“山哈”,保持藍、雷、鐘的稱呼,在漫長的的年代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心理狀態(tài)。

作為少數(shù)民族,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主體帶有原始宗教性質(zhì),比如,以“神犬盤瓠”為中心的祖宗崇拜,以師公做法為主的巫術活動,以亡魂厲鬼為主的鬼魂崇拜。由于受漢族的影響,一些佛道神明在閩南畬族中也很有影響。

(一)祖宗崇拜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從原始宗教發(fā)展過來的,多少帶有原始宗教的印跡,而閩南畬族在這方面有更多的遺留。前面已提及,畬族以類似圖騰崇拜的“神犬盤瓠”為祖宗,其信仰的主體帶有原始宗教傾向。

閩南畬族也崇拜一些歷史上的傳說人物,比如惠安鐘厝,敬奉社公“鐘景祺”,為傳說中的狀元。八仙的鐘離權也是閩南畬族敬奉的先賢,這多少有些牽強,可能同為鐘姓,作為一種信仰寄托。

閩南畬族的祖宗崇拜大致有以下做法:

1.祭祖時要掛祖圖,即神犬祖宗圖;要進行拜祖圖等儀式。圖中的盤瓠犬首人身在轎子上。又有藍、雷,盤三姓的人像,最下面為盤氏,搖著小船外出。據(jù)漳浦頂壇村藍萬成說:“過去新城的祖宗坐像,右手持‘龍頭杖’今畬族稱為‘祖杖’?!?/p>

祖圖是反映各族祖先的畫卷。畬族是崇拜犬圖騰的,從上述反映內(nèi)容與其他地方畬族圖騰類似。

2.暮春不作清明而是做三月三。在三月三和九月重陽祭祖宗做白粿,要用手指在粿上壓一印以示“犬腳跡”。

3.祭祖時不燒紙錢。據(jù)說是怕燒掉祖宗身上的毛。所以周邊漢人說,藍氏“你公作忌沒點火”,明顯區(qū)別于漢族祭祖的燒紙船。

4.結婚時除了和漢族一樣拜天地,還要到祠堂拜祖宗,才算完成結婚儀式,拜祖宗后就要請客。如果沒有拜祖就不算成人(還是小孩),年紀再大也不能為子女完婚和主持父母的葬儀。過去有人因經(jīng)濟困難,沒拜祖宗、請客,到年老了還要補拜,稱為做“老新娘”。

5.漳浦赤嶺藍氏還有更特別的習俗,結婚時新郎、新娘要穿貼身白衣褲。傳說是陳元光當年殺了很多畬族部下,還把畬族婦女討為妻子,約定同意他們內(nèi)穿孝衣“帶孝成親”,以紀念死去的父兄,這套白衣褲要留到死時穿上埋葬。結婚時祭祖,新郎、新娘貼身穿白衣服等等。

(二)巫術活動

筆者曾到華安新圩官畬村調(diào)查,該村民皆為畬族。他們認為,畬族是做陽間的事,而漢人喜歡做陰間的事,即“山哈做生,福老(閩南漢族人)做死”。比如,閩南漢族送葬時喜歡請和尚,是做陰間的事,而畬族更多的是請法師(師公)做去邪,為陽間做事。

由于閩南畬族多住在山區(qū)偏僻處,林木茂盛,認為所在地多煞氣,認為有“天煞”、“地煞”、“年煞”、“月煞”、“日煞”、“陽煞”、“陰煞”等等兇神惡煞,這說明了閩南畬族認為煞氣無所不在。

官畬村的師公說,人出門犯了煞氣,渾身很多地方都不對勁。因此,閩南畬族認真地對付煞氣和邪氣。

首先,在節(jié)日或神明慶典時,游神作醮鎮(zhèn)符,保佑一年平安。

在重大節(jié)日時進行游神活動,通常師公要在前面引路,在村落的一些重要所在,或者認為容易出事的地方,如彎道、渡口等地,用竹簽插符,以蛇鞭、鹽米驅(qū)邪、去穢物。這過程稱“鎮(zhèn)符”,畬族覺得可以起到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閩南畬族認為,每隔五年,或在寅卯、戍亥年頭較容易遇災禍。通常選日做醮,祈請眾神佛下降,師公要到各角落,村子的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念經(jīng),保佑年初平安順利,年底好收成。

另外,更多是平時的“去煞”。

平時被煞氣、邪氣“問”(被煞氣沖到)了,用摔鹽米或用掃帚家里四處掃干凈;或送葬時,身上帶芙蓉、麻草,或身上帶鹽米,或桃枝、茅草的花蕾,回來拋到水里去。認為這樣可免事,可免被“問”。

出門犯了煞氣,因而中邪,小孩受驚等,就要請師公收煞收驚。過程大致是:先給相關人換下衣服,用溫水彈濺、或符水撲面,然后再擊掌、念咒,施敕命符,以促回魂。

(三)孤魂野鬼崇拜

畬族傳說有五通鬼、天吊鬼、傷亡鬼等,相傳五通鬼原是天上神仙,為五個兄弟。后來因犯了天條,下凡人們?yōu)楣?。畬族人認為,五通鬼最兇,因此許多畬村都有五通廟。據(jù)嘉慶《云肖廳志》(民國版)記載.相傳該地有個最古的廟——五通廟和古塔“西林塔都是在未開郡之先,蠻人所建”。五通廟“石柱攜有盤、藍、雷氏字樣,盤、藍、雷氏系陳玉鈐(陳元光)所征蠻僚”。

(四)世俗化的佛道神明

閩南畬族的漢化程度較深,所拜的都是各地都崇拜的全國性的佛教和道教的神明。然而,在很長的時期中,閩南畬族并沒有建成佛教和道教的寺廟,所供奉的神明沒有雕像,僅以神明的名字的字條作為標識。另外,他們對影響范圍較小的區(qū)域神明較為排斥。如漳浦縣赤嶺畬族鄉(xiāng)山坪村雨霽腳自然村后小丘上,有一處獨特的祭神壇,所祭之神稱三官大帝,俗稱三界公,這個祭壇就稱為雨霽頂三界公壇。三界公壇的特點是沒有廟,沒有神像,僅在露天筑一座祭壇,定時拜祭。這是一種原始樸素的祭祀類型,如我國遠古在野地里郊祭的模式。雨霽頂三界公壇約建于清代中期(或說建于明代)。改革開放后有了一定改變,建了些廟宇,但多數(shù)沒有雕像。

四、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與習俗的分析

宗教以及宗教問題盡管復雜,但成熟的宗教通常有宗教意識、宗教組織、宗教禮儀、和宗教器物四個構成要素。民間信仰不像宗教信仰有明確的傳人、嚴格的教義、嚴密的組織等,也不像正規(guī)宗教更多地強調(diào)自我修行。但是,民間信仰還是表現(xiàn)了一定的宗教意識、組織、禮儀和器物等構成要素,所以學者們一般以“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3]或者“準宗教”等說法界定民間信仰。[4]這些定義實際上都說明了相當部分學者都將民間信仰納入廣義宗教的范圍。

我們擬從宗教意識、宗教組織、宗教禮儀和宗教器物四個構成要素,分析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發(fā)展階段。[5]

(一)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意識

宗教意識、觀念形態(tài)有感性和理性兩個層面。一般說來,發(fā)展程度較高的宗教,其理性因素便較高;發(fā)展程度較低的宗教,其感性因素較多,理性因素較低。宗教信仰的軌跡,一般都從泛靈、多神,向以某一中心神明的信仰體系發(fā)展。如基督教的耶穌、佛教的釋迦牟尼。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思想基礎主要是萬物有靈論,故信奉的對象較為龐雜,比如一些谷神、谷仙;還有自然界的“異象”,也作為神明供奉,如樹神、石頭神等。從這方面可以知道,閩南畬族信仰的發(fā)展階段相對較低,其以盤瓠為中心的信仰體系,雖然帶有圖騰崇拜的遺留,但表現(xiàn)為高于原始宗教的泛靈傾向。

(二)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禮儀

在原始宗教階段,人們還不具有高度的抽象思維能力,所以宗教禮儀完全依靠直觀感受來確定。這就使得原始宗教的禮儀常常帶有不文明的野蠻的人祭和血祭。

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往往是以實物祭拜,其形式高于原始宗教野蠻的人祭和血祭,但又帶有血祭的痕跡,如殺雞宰鴨烹羊等,或供米糕、米粿、菜丸、紅粿。

宗教感情在宗教意識形態(tài)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對于維護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具有不可缺少的引力作用。民間信仰的感情,總是與特有的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生活、民族感情結合在一起,產(chǎn)生了具有極大的穩(wěn)定性。閩南畬族的盤瓠崇拜,與其居住環(huán)境和特定群體感染力的推動下,產(chǎn)生一種特有而穩(wěn)定的民族與宗教感情。因此,閩南畬族盡管漢化程度較高,由于這種感情的存在,維系與鞏固了其民族向心力。

(三)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組織

宗教組織是構成宗教的基本要素,對宗教組織的界定要區(qū)別于其它社會組織。它是一種與統(tǒng)一的宗教信仰目標與行為體系相聯(lián)系的、共同遵照一定的制度規(guī)范的宗教信奉者所結成的社會群體。

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管理,通常本族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或一些見過世面的中年人組成,容易被認為宗教性不足。但是,宗教群體都具有宗教性與社會性這兩重性。任何宗教都有某種組織形式,只有通過宗教組織才能形成一個宗教的社會實體,宗教組織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實體又是社會組織系統(tǒng)中的一個支系統(tǒng)。宗教信徒不是游離于社會實際生活之外抽象的人,也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活動于社會之中。這點上,民間信仰多數(shù)以村落和社區(qū)組成的管理機構是可以理解的。

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顯示了特定的區(qū)域性,帶有濃厚的宗族色彩。一般說來,宗教的組織結構與機制,往往與社會的組織、或者說宗族的職能交叉,甚至重合,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宗教同宗族社會組織融為一體,或全部或部分重合的情況也是常見的?;浇膛c伊斯蘭教的區(qū)域性也很強。從明清開始,中國的伊斯蘭教就與中國封建制度相結合,建立了教區(qū)等級森嚴的宗法管理制,這形式一直到解放以后才產(chǎn)生改變。所以,區(qū)域性與宗族性并不影響民間信仰組織因宗教因素而建立起來的特點。

畬族民間信仰的組織與信眾,由于其有某些共同的信仰和期望、感情、行為規(guī)范,有著同樣信仰生活與滿足崇拜心理的需要,形成信仰群體,并為了崇拜共同的對象,有利于開展相關的活動,他們利用原有的宗族組織,因此民俗與區(qū)域性更深厚些。但是,不影響該組織有圍繞崇拜某個神靈而開展活動,具有民間信仰組織的特點。

(四)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器物

宗教器物是宗教實體的物化標記,是基本的宗教要素之一。宗教器物廣義上包括宗教場所 (廟宇、寺院)在內(nèi),狹義上僅指神像、圣物、法器等宗教特有的器物。

宗教團體需要有一個舉行宗教活動的空間場所。廟宇、圣地這些宗教器物的最大特點就是為宗教團體提供一個宗教活動的空間.在一個特定的充滿宗教氣氛的空間中舉行各種禮儀活動。這個空間首先是一個具有藝術性的宗教建筑。宗教建筑的宏偉和精巧.為信徒提供了一個參與宗教禮儀的空間.引發(fā)宗教意識.使人有一種置身于神圣殿堂的內(nèi)心感受。

在這方面,閩南畬族的民間信仰活動空間較為欠缺,除了宗族的祠堂外,只有供奉少數(shù)神明的廟宇,譬如三官大帝。據(jù)有關資料,漳浦有19個鄉(xiāng)鎮(zhèn),約擁有640座民間信仰廟宇,每個鄉(xiāng)鎮(zhèn)平均有30多座廟宇。而赤嶺畬族鄉(xiāng)只有兩座廟宇,都是改革開放以后建成的,說明赤嶺本來是沒有廟宇的。湖西畬族鄉(xiāng)雖有較多座,但有些是漢族人建的,畬族幾乎只有三官大帝廟,且沒有神像,這種情況同樣可見于其他畬族地區(qū)。

閩南畬族不但廟宇少,而且自己創(chuàng)造的神明也不多。除了盤瓠以外,畬族的神明幾乎都是從漢族神明“借用”過來的。閩南畬族信奉的都是信眾較多的神明,比如,觀音釋迦牟尼、三官大帝、玄天上帝、保生大帝等神明。然而,他們除了節(jié)慶時祭祀外,并沒有另外建宮廟,這是閩南畬族民間信仰的重要特點,也是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值得深入研究。

五、結語

根據(jù)以上資料,筆者認為,閩南畬族雖然漢化程度較深,但是,其民間信仰以盤瓠為中心的祖宗崇拜,他們信仰漢族神明,然而并不喜歡塑雕像供奉;閩南畬族重視巫術“做生”,這些都是閩南畬族形成獨特的民族文化,表現(xiàn)為穩(wěn)定和普遍的信俗和心理,值得學界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下卷)[M].臺北:臺北允晨文化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1992:180.

[2] 林國平.關于中國民間信仰幾個問題的思考[J].民俗研究,2007(1).

[3]王曉朝,李磊.宗教學導論[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6:11-26.

猜你喜歡
神明畬族閩南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jié)
閩南文化傳承
快樂語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48
畫地為牢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zhèn)
海峽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20
畬族三月三
閩南,閩南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24
畬族民歌
心聲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閩南拍胸舞迎來臺灣小弟子
海峽姐妹(2017年8期)2017-09-08 12:16:45
嶺南那些與水相親的神明
神州民俗(2016年5期)2016-11-10 06:07:18
東京神明 花信精神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20:34
富阳市| 德钦县| 应城市| 德清县| 沙雅县| 马关县| 崇明县| 宁陕县| 灵丘县| 甘孜县| 刚察县| 密山市| 农安县| 永定县| 松滋市| 淳化县| 丹棱县| 仲巴县| 湖南省| 文登市| 太仓市| 博客| 仁布县| 凤山县| 永新县| 莆田市| 汽车| 留坝县| 瑞金市| 都兰县| 赤壁市| 时尚| 天台县| 麻江县| 葫芦岛市| 江北区| 尼勒克县| 乌兰察布市| 毕节市| 五指山市|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