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衛(wèi) 徐正琴 沈紅粉
(江蘇省金壇市中醫(yī)醫(yī)院 213200)
血糖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的臨床分析
謝文衛(wèi) 徐正琴 沈紅粉
(江蘇省金壇市中醫(yī)醫(yī)院 213200)
傳統(tǒng)的糖尿病診斷及療效觀察大多是測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但是無論是空腹還是餐后的血糖測定,都只能反映抽血時的瞬間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主要是反映測定前2-3個月血糖的平均水平,與血糖的短期波動無關。
檢測對象:本院內分泌科已經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人,其中男性患者30例,年齡32歲-90歲,女性患者20例,年齡38歲-87歲;50例健康人群體檢者,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齡30歲-75歲,健康人群體檢者均無任何內分泌疾病。
糖化血紅蛋白用EDTA-K2真空管靜脈抽血1.5ml混勻抗凝;空腹和餐后血糖均用干燥真空生化管靜脈抽血3.0ml,1小時內分離血清及時檢測血糖值。
糖化血紅蛋白用的是挪威的多功能全定量特種蛋白金標檢測儀及配套試劑;血糖檢測是美國雅培C-8000生化分析儀,試劑使用的是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葡萄糖測定試劑盒。以上試劑均在有效期內使用。
空腹血糖 對照組4.7±0.8,糖尿病組8.9±3.0;餐后 2 小時血糖:對照組:5.0 ±1.1,糖尿病組12.1 ±3.5;糖化血紅蛋白:對照組4.3 ±0.5,糖尿病組9.2 ±2.7.
以上結果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糖尿病組檢測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
無論空腹還是餐后的血糖很容易受進食、應激、服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糖化血紅蛋白是葡萄糖與血紅蛋白緩慢、持續(xù)且不可逆的非酶促蛋白糖化反應的產物,其濃度與血糖升高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成正比,即血糖越高且持續(xù)時間越長,糖化血紅蛋白值就越高。
但是糖化血紅蛋白作為長期血糖控制的監(jiān)測指標并不能反映出血糖漂移的幅度和頻率,如果血糖忽高、忽低、波動很大,糖化血紅蛋白的值也可能是正常的,因此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并不能完全取代空腹和餐后血糖值的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參與了微血管損傷的過程,可以作為反映糖尿病患者是否并發(fā)微血管病變的指標。
控制好空腹血糖有利于整體血糖波動幅度過大,同樣餐后2小時血糖也是非常重要,它對總體血糖升高的作用是一個進行性轉變的過程,在輕、中度高血糖患者中,餐后高血糖起主要作用,隨著糖尿病的進一步加深加重,空腹血糖逐漸占主要作用,因此這也提示了我們血糖控制越接近正常值,餐后2小時血糖的控制越重要。
血糖控制不好對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危險性的作用非常大,理想的血糖控制要綜合考慮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穩(wěn)定性這三方面的因素。
R446.11
B [學科分類代碼]320.1160
2012-04-23
1001—814X(2012)04—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