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慧娜
(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萬葉集》中服飾吟詠的意義和作用
鄭慧娜
(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吉林長春130032)
《萬葉集》中有各種與服飾相關的詩歌,保存了當時的生活狀態(tài)?!度f葉集》中,身上所穿服飾和互相贈與服飾的表現(xiàn)在精神層面上有深層含義,說明7、8世紀期間,精神文化領域倍受人們關注。本文從衣、袖、紐·帶、服裝飾品、方巾五個方面選出了相關詩歌327首,根據詩歌的時代和所用的語言推測其中的含義。
萬葉集;詩意;服飾
《萬葉集》共有詩歌20卷,4516首,很多詩歌與服飾相關。本文以詩歌的內容和作者的心境為研究對象,通過探尋與服飾有關的詩歌的作用及隱藏的含義,說明7、8世紀日本人民的生活和風俗習慣,研究服飾所包含的作用和意義。
在平安時代以前的文獻中,記錄日常生活的書籍只有《日本書紀》和《續(xù)日本記》?!度f葉集》在這方面作了補充,特別在對奈良時代人們的生活和風俗的解釋方面,該集是不可缺少的史料。詩歌作者的身份從為政者到乞丐,范圍十分廣泛。根據詩歌豐富的種類,我們可以了解到作者吟詩時的狀況、心境以及服飾的作用。
本文從《萬葉集》的3048首詩歌中,抽出與原材料、紡織、染色、色彩、衣服、寢具、裝束、感覺這八個方面有關的詩歌進行概述,并且按照詩歌的年代和作者的階層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筆者從《萬葉集》的3048首詩歌中選出343首為研究對象,歸納為五個研究方面:整衣77首,衣袖116首,紐帶89首,服裝飾品31首,方巾14首。由于一首詩里包含多個方面,考慮不重復計算原則,合計共327首。
在選出的327首詩歌中,與整衣相關的共77首。大致可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表達個人心境,另外一部分表達對方情況。
表達個人心境時,以染色為方法,借用衣服染色用于詮釋戀愛和情感。詩中吟詠的顏色各式各樣,如榛紅是紅色系,是純愛的表現(xiàn);鴨趾草容易褪色,櫟木不容易褪色,用此表達心境變換。
借代表現(xiàn)時,當時的習慣是把自己穿著的衣服送給對方,表示思念對方;收到衣物時,含義也是相同的。不僅如此,當借對方衣物時約定下次見面,也可表達愛意。其中有“我が衣人にな著せなそ網引する難波をことの手には觸るとも”(第4卷大伴旅人)和“商返し許せとの御法はあらばこそ我が下衣返し賜はめ”(第16卷物語風)。詩中衣服的贈與是愛情的表現(xiàn),日本從古至今都有此習俗,但逐漸地變成一種習慣確立起來。從詩歌的題材來看,吟詠男女之間愛情的詩歌較少,雜歌、表現(xiàn)寄物陳思的比喻詩歌以及贈答詩歌占了很大的比重。
第二點是贈送衣服的擬人化表現(xiàn)。如“我妹子は衣にあらなむ秋風の寒きこのころ下に著ましを”(第10卷,作者不明),“人言の繁き時には我妹子し衣にありせば下に著ましを”(第12卷,《柿本人麻呂歌集》)。這兩首都用了「下に著る」這樣的表達。「下に著る」意思是直接穿著,或者把厚重的衣服穿在里面,衣服的主人離自己更近,會有親近感。對方看見自己的衣服,就會吟詠所擁有的事物?!挨颏撙胜丐纷蠹o澤の邊のま葛原いつかも繰りて我が衣に著む”(第7卷,作者不明),意思是贈送的衣物為自己的衣服,詩歌以此表達對方歸自己所擁有的感情。
另外,在喜歡人面前試穿衣物,主要是為了表達親近關系;男性對女性或女性對男性所穿著衣物表示贊許,是為了表示關系親密。
選出的詩歌中與衣袖相關的共116首,大致分為“振る”、“巻き寢る”、“交はす”、“離れる”四類。
擺袖子的行為一般用在送別場合,表達依依惜別的感情?!度f葉集》在吟誦的時候全部使用此表達。
袖子和手衣相交在一起,卷起來睡覺是男女在一起的表現(xiàn),但是詩集中使用此情況的并不多。另外,“天飛ぶや玉だすき畝傍の山に妹が名びて袖ぞ振りつる”“白たえに袖さし交へてなびき寢し白たへの手本を別れ”這兩首描寫男女愛情的詩歌中,袖子相交的行為含有約定的意思,即雙方發(fā)誓在一起,但是因為死亡而不能在一起,從而表達一種悲傷心情。
袖子可以表達關系親密的男女之間分別的意思?!挨Δ椁证欷齐xれにし袖をまたまかば過ぎにし戀い亂れ來むかも”這樣的分別狀態(tài),男女的表達是不同的。以分別為主題的詩歌,在高橋朝臣的時代只有一首。
包含袖子和衣手的詩歌里有“濡れる”的表達方式,也就是用袖子擦拭眼淚的意思。另外,不能把衣服弄濕,也是悲傷情感的表現(xiàn)。表現(xiàn)戀人在永別時的哀傷的詩歌中,還可以看到“干す”“乾す”這樣的用法,意即雖然衣服干了,但悲傷的感情仍在繼續(xù)。
在選出的詩歌中有89首與紐、帶相關。紐、帶是男女關系的象征,所以多伴隨著“解”而出現(xiàn)。正因如此,這些詩歌大多數都是寄情于物,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度f葉集》中的詩歌作者多借紐、帶來表達希望對方不要變心的心境。紐是上衣所附著的紐,或者是從上衣獨立出來的飾品。帶是用在別布上,與衣服相對獨立的東西。紐和帶的用法有很大的差別,但都可以表達男女之間的感情。
在選出的詩歌中與釧有關的共17首,詩歌中多有“手玉”和“手に卷く”這樣的表達方式。手玉和釧的功能同現(xiàn)在的手鐲類似,女子日常將其放在身邊,表達對手玉和釧的喜愛。
在選出的詩歌中與縵有關的共8首。縵是男女皆可用來裝飾頭部的飾品。但是,在日常的時候男性不會佩戴,只有在特殊宴席的時候命名用。詩集中描寫宴會的詩歌比較多。在宴會中,平民男性用自然的草木編成縵送給女孩子,以此表達愛意。
《萬葉集》中沒有首飾這樣的詞,只有“うなげる”這樣的表達。這樣的詩有6首。6首中,5首是描寫玉的。竹玉是將竹子切成類似于手鐲那樣的圓環(huán)的東西。據專家推測,竹玉應該是首飾形狀的東西。把管形竹玉等東西戴在脖上的行為等同于在舉行儀式時佩戴首飾。
在選出的詩歌中與方巾有關的有14首。方巾多伴隨著“振る”而出現(xiàn),與“袖を振る”有同樣的含義。
方巾是完全獨立的裝飾,也可以做披肩,其材質是棉麻,也是在舉行儀式時佩戴。“なゆ竹(中略)竹玉を間なく貫き垂れ,木棉だすきかひなに掛けて厳の上にいませつるかも”(卷第13,作者不詳)中也有將棉織品掛在肩上這樣的敘述。方巾在天武11年(682年)后被禁止佩戴,僅在神佛儀式上可見。
《萬葉集》所描述的7、8世紀的日本,國家體制逐漸變得完整,社會逐漸變得安定。其中,在戰(zhàn)亂中作為財產含義的服飾也失去了原來的作用。社會上層人士為了展示服飾的豐富性,逐漸重視衣服的顏色和美感。在此之上,隨著國家的發(fā)展和大陸文化的傳播,佛教文化逐漸深入人心。圣武天皇主張的佛教守護國家的思想根深蒂固,這樣一來,日本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與神道有關的巫術逐漸遠離人們的生活。但是,消失的習慣還有殘留,可以從豐富的衣著特征中看出來。
[1]小島憲之校注.日本書紀[M].日本:小學館,1994:64.
[2]山口佳紀校注.古事記[M].日本:小學館,1997:300-301.
[3]青木和夫校注.續(xù)日本書紀[M].日本:巖波書店,1992:45
[4]小川安郎.萬葉集中的服飾文化[M].日本:六興出版,1986:53.
book=10,ebook=31
I313.072
A
1008-178X(2012)10-0104-02
2012-05-10
鄭慧娜(1980-),女,吉林長春人,長春師范學院外語學院講師,碩士,從事日本社會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