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亮,金 露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近十年來我國社會認同研究評析
白 亮,金 露
(西北師范大學 西北少數民族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甘肅 蘭州 730070)
社會認同是指個體認識到他 (或她)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 (或她)的情感和價值意義。社會認同理論最早是由亨利·泰費爾 (Henry Tajfel)等人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于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傳入我國。在近10年的時間里,我國研究者在該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經驗研究上,都有了穩(wěn)定的積累和進展,已經產生出一些有價值的成果。但是,與國外社會認同研究相比國內研究尚處在初級階段或不成熟階段,在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學科視野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國內;社會認同;群體
社會認同 (social identity)是指個體認識到他(或她)屬于特定的社會群體,同時也認識到作為群體成員帶給他的情感和價值意義。[1]社會認同理論最早是由亨利·泰費爾 (Henry Tajfel)等人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進入80年代之后,隨著研究者數量的不斷增加,社會認同研究取得了顯著的理論和經驗方面的進步,后來特納 (Turner)又提出了自我分類理論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進一步完善了這一理論。由于社會認同理論強調了社會認同對群體行為的解釋作用,它的提出促進了社會心理學在相關領域的發(fā)展,致使社會認同逐漸成為社會心理學領域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國內心理學界對社會認同的研究起步較晚,最早的研究起始于香港學者林瑞芳、趙志裕等人關于香港青少年社會身份認同、地區(qū)國家認同的研究。[2]而方文在對北京一個基督新教群體的研究中,[3]以社會認同理論作為概念框架,對基督徒的社會認同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則成為內地應用社會認同觀點研究的開端。經過近10年的發(fā)展,國內關于社會認同的研究不斷走向深化,并且成為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回顧了國內社會認同領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展開理論分析并就研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
(一)理論維度上的研究
自從20世紀70年代,泰費爾和特納開始大力提倡社會認同理論,啟發(fā)了很多有關社會認同歷程的新思維。[4]在歐洲社會心理學中,社會認同就已成為專門的研究領域。經過20多年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社會心理學家已漸漸掌握到社會認同歷程的基本原理。歐美社會心理學者在社會認同領域已發(fā)展出比較成熟的理論,比如社會類別化 (social categorization)、群際社會比較 (intergroup social comparison)、自我類別化 (self categorization)、不確定性避免 (uncertainty avoidance)等。歐美學者在這方面的研究進展受到了國內學者的關注。方文在分析社會心理學學科演化的制度視角時,曾把社會認同理論作為歐洲社會心理學的三大理論資源,另外兩大資源分別是社會表征理論 (social representation theory)和話語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之一而加以介紹和評價[5]。
趙志裕等曾以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期間香港人所經歷的社會認同歷程為例,闡述了社會認同理論的基本原理。他們引介的主要內容包括:(1)社會認同研究在歐洲和北美的發(fā)展過程;(2)社會認同理論中有關重要概念的定義;(3)社會認同背后的心理動機、認知歷程;(4)社會認同對社群觀感、社群關系和社會行動的影響。他們還特別強調了社會認同的動態(tài)歷程及其與社會中人們普遍接受的社會信念之間的關系。[6]
周曉虹則從導源于由歐洲社會心理學的 “反叛”形成的社會認同理論的視角,對社會認同理論的基本概念、理論來源和相關經驗研究進行了系統(tǒng)的介紹。重點對泰費爾提出的社會認同所經歷三個基本的心理過程進行介紹:(1)社會分類 (social categorization); (2)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3)積極區(qū)分原則 (positive distinctiveness)。[7]
同時期,王兵對于社會認同理論的介紹和研究主要沿著兩個方向進行:[8]一是系統(tǒng)翻譯和介紹西方有關社會認同理論的經典文獻;二是在仔細梳理有關社會認同理論的文獻的基礎上,對社會認同理論的發(fā)展脈絡做更為深入的梳理。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認同理論歷經30多年,至今已經發(fā)展到第三代。20世紀70年代,泰費爾等人首先提出有關社會認同過程的的 “CIS”模式,即社會類別化、社會認定 (social identification)、社會比較;隨后特納等(Turner,J.C.et al,1987)提出 “自我類別化理論”;直到霍格等 (Hogg,M.A.et al,1999)又提出 “不確定性避免理論”等。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社會認同理論一直處于發(fā)展和完善過程中。
(二)經驗維度上的研究
國內有關社會認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驗領域。在實際生活中,個體在給定的社會語境中可歸于不同的群體和類別 (category)。因而,有關社會認同的經驗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它是同個體在不同社會語境中所屬的不同群體聯(lián)系在一起。學者們對不同社會語境中的社會認同問題進行了研究;而這些研究往往又是同不同學科聯(lián)系在一起的。
1.國家認同研究
在全球化時代,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斷擴張。人類遷移工具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勞動力市場的國際化進程這一系列原因,社會出現(xiàn)了所謂的 “跨國群體”和 “世界公民”,民族國家公民的國家認同受到強有力的挑戰(zhàn),各國研究者們都非常關注公民的國家認同研究。但是,目前國內關于國家認同的研究尚不多見。
佐斌總結了國外關于國家認同感的心理學研究,[9]認為國家認同感是人民對自己國家成員身份的知悉和接受,是一個包括許多成分的復雜心理結構系統(tǒng),這些成分可分為認知成分系統(tǒng) (包括國家人群的分布地理和區(qū)域、歷史傳統(tǒng)、國民性格的了解和認同)、情感成分系統(tǒng) (指人們對于自己國家和人群的情感、情緒和評價等,如對自己國家身份的主觀凸顯性、對自己國家和人民的依賴程度、歸屬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等)。社會認同理論則認為,個人意義上的國家認同可以被視為一個的復雜的心理結構系統(tǒng),其成分又可以被區(qū)分為認知體系,即人們對自己國家的知識和相關看法;情感體系,即人們對于自己國家的情感和評價等。
2.民族與文化認同研究
社會認同理論強調,在與外群體接觸的過程中,人們的認同意識和身份意識會更為突出。因而,從社會流動者的角度來研究社會認同成為非常好的研究視角。在這方面,有關少數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的研究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屬于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文化認同是指個體對于所屬文化的歸屬感及內心的承諾,從而獲得、保持與創(chuàng)新自身文化屬性的社會心理過程。但是當社會流動出現(xiàn)后,這種認同可能就會出現(xiàn)分離或重構。早在2002年,萬明鋼,王亞鵬等就開始了漢族、藏族和回族大學生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的研究。通過對西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多次實地田野工作,他們對不同民族大學生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認同進行了研究。此后,課題組成員從不同角度對調查資料分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主要分析了少數民族文化與漢族文化以及與其他文化交往、融合的過程中,少數民族學生的民族認同呈現(xiàn)出怎樣的分化狀態(tài),他們的民族認同又受哪些因素的影響。[10](PP.1-74))
鄭雪,王磊以對澳大利亞10所大學144名中國留學生的問卷調查作為基礎,研究了留學生的文化認同問題。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文化融入的進程,中國留學生對澳大利亞主流的文化認同增強,而對中國的文化認同減弱;文化融入進程對個體取向沒有顯著影響,但通過主族和客族文化認同間接地減弱了集體取向;中國留學生的文化認同和社會取向均可直接影響其幸福感;文化融入進程可直接影響中國留學生的幸福感,并可通過文化認同和社會取向對其幸福感產生間接的影響。[11]
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非常豐富的社會流動現(xiàn)象,無論是跨國 (比如國際移民)的流動還是跨地域 (比如農民工)的流動。國際移民和農民工雖然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差異,但在社會流動這一點上卻存在著共同性。如果能夠采用類似的研究策略和研究工具對國際移民和農民工進行比較 (比如流動動機的形成、社會流動對流出群體其他成員的影響,社會流動者在流入地的社會適應和社會認同問題,當地群體對不同群體地位的流入成員的接受過程等),也許可能產生更為有價值的成果。
3.社會群體認同研究
在一個既有的社會中存在著不同的社會群體和階層,這是一個基本的社會事實。正因如此,社會認同問題才得以產生和存在,也才存在所謂的社會類別化和自我類別化的問題。因而,在社會認同研究中,有大量研究是有關特定群體的社會認同的。有關特定群體社會認同的研究主要是在社會學領域內進行的。這方面的研究同社會學中有關社會分層的研究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lián)。在社會變遷和轉型的背景下,研究者主要研究了一些特定群體 (比如農民工、企業(yè)職工、宗教群體等)的社會認同。
王春光在研究中將流動農民社會認同分為身份認同、職業(yè)認同、鄉(xiāng)土認同、社區(qū)認同、組織認同、管理認同和未來認同7個方面,由于農民工是離開自己所生長和熟悉的農村社區(qū)而進入城市社區(qū)的,城市農民工的社會認同往往會呈現(xiàn)出所謂 “內卷化”的趨勢,他們既不可能完全適應城市生活和被城市人所接納,又不能認同農村社區(qū),而只認同自己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從而很可能成為 “夾在中間”(trap in between)的人群。[12]
方文曾對北京的一個基督新教群體進行了長達3年多的實地研究。他以社會認同理論作為基本的概念框架,對基督徒的社會認同過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此外,從具體的研究出發(fā),他還試圖揭示出在社會生活中群體符號邊界形成的社會心理過程和機制,以期對社會認同理論做進一步驗證和補充。他提出:(1)不同社會群體之間都存在符號邊界;(2)群體符號邊界的建構是以社會范疇化 (也稱社會類別化)作為認知基礎的;(3)在社會范疇化的基礎上,我群體 (也稱內群體)與他群體 (也稱外群體)之間的區(qū)分,通過社會比較得以強化,并產生出內群分化 (in-group differentiation)和外群同質性 (out-group homogeneity); (4)我群體在社會行動中,通過群體記憶,不斷地表征和再生產自身的群體風格和社會表征體系,進一步再生產群體符號邊界。[13]
4.組織認同研究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組織成員身份是人們重要的身份標志之一。因而,社會認同研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關組織認同的。有關組織認同的研究主要是在組織行為學領域內進行的。在過去的30年里,組織認同一直是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熱點問題。相對于其他領域,這方面的研究更顯示出心理學的 “定量”研究特色,即研究者往往通過特定的測量工具、大規(guī)模取樣來對組織認同的主要維度、影響因素及對其他組織行為結果 (比如滿意感、組織承諾、組織效率等)的影響進行研究。國內學者有關組織認同的研究同樣體現(xiàn)在理論與經驗這兩個方面。
王華,李原曾對西方組織行為學中的組織認同理論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eory)進行過譯介。組織認同理論是把社會認同理論用于有關組織認同的研究中,同時用于有關組織行為學具體領域的分析和研究中,比如組織社會化、角色沖突、(組織中的)群際關系等。郭金山,芮明杰對西方管理學和組織學中的組織認同理論進行了更為全面的評介。他們闡述了組織認同的內涵、考察了組織認同理論的內容及其相關研究、澄清了現(xiàn)有研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進一步研究的思路。[14]
姜鎧豐,孫健敏 (2007)專門對有關組織認同維度的研究進行了述評。他們認為,雖然有許多關于組織認同的實證研究,但針對組織認同這一概念本身進行的研究卻不多,人們對于組織認同的維度也存在不一致的觀點。在此考慮下,他們從組織認同的理論背景、概念本質和構成維度這三個方面對國內外已有研究進行了相對廣泛的回顧和評述。最后,他們還提出了有關組織認同研究的展望:(1)組織認同概念的進一步澄清;(2)組織認同的維度及維度之間的關系;(3)組織認同維度的跨文化研究。他們尤其強調了文化差異 (比如家族文化和關系)對中國背景下組織認同維度的影響。[15]
(一)對現(xiàn)有研究的評價
個人與群體、社會的關系一直是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的重要議題。社會認同理論的出現(xiàn)首先從概念上解決了這一問題。該理論提出之后,受到了心理學家們的廣泛關注,并激發(fā)了大量的相關研究,致使社會認同理論成為了歐洲社會心理學的三大理論資源之一。對于社會認同的研究不僅有助于理解個人和群體、社會的深層互動關系,也可以說明和解釋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比如社會影響、群體凝聚力、合作關系、集群行為、社會流動等)。因而社會認同是非常富有價值和挑戰(zhàn)性的研究領域。社會認同理論自20世紀90年代末傳入我國開始,國內學者在該領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經驗研究上,都有了穩(wěn)定的積累和進展,已經產生出一些有價值的成果。但是,由于國內有關社會認同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們認為,現(xiàn)有的研究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在研究內容方面,國內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對社會認同理論的應用研究方面,缺乏關于認同和社會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和過程的研究。而且隨著社會認同概念的發(fā)展,研究也應轉向社會認同的社會信息加工過程方面。由于基礎研究缺乏,造成了應用研究的理論支撐不足、水平普遍偏低。另外,新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認同的表現(xiàn)方式也是不同的,個體差異會影響人們的行為,這些差異例如:個體對特定群體的認同強度差異,他們的社會優(yōu)勢傾向的不同,表現(xiàn)偏見的意愿不同。同時應整合個體差異、群體差異、地區(qū)差異等方面的因素對社會認同的影響進行研究。[16]當下,在這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群體偏見和沖突,為研究如何消除群體偏見和沖突起到積極的作用,將對我國社會發(fā)展、和諧社會的建構有重要意義。
其次,在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國內關于社會認同的研究多停留在思辨水平,或是對國外測量方法和工具的簡單翻譯,社會認同相關實驗的生態(tài)效度比較差。未來的研究應尋求更恰當的實驗范式和實驗任務考察社會認同,以此來加強現(xiàn)場研究可以使研究具有更好的生態(tài)效度。同時,以往的研究范式中,研究者多數以大學生為樣本,多采用實驗研究,主要在行為水平上展開。而未來的研究除了問卷調查、內隱測量之外,需要在研究策略、實驗任務、樣本選擇、測量方法方面做進一步的改進,進而在行為數據基礎上,結合腦成像數據、生理指標數據、結合實驗室研究和觀察研究,以尋求匯聚性的證據,從心理和生理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社會認同的發(fā)生發(fā)展機制。在未來的研究中,社會認同研究應加強實驗研究進一步研究在我國多文化背景下的社會認同的內隱過程的分析,為理解群際現(xiàn)象的心理機制提供理論上的支撐。
再次,在研究的學科視野方面,認同和社會認同已成為多學科的研究對象,但不同學科之間缺少共同的理論基礎,各個不同學科都在遵循著自己的方法、視角、內容和興趣點進行研究。在具體的研究活動中,研究者均采用了諸如 “社會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 “組織認同”及 “性別認同”這樣的概念,但實際上每位研究者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之間均存在很大差異,而且具體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這就使人們很難對在相同術語和主題下所進行的研究做進一步的區(qū)分、比較和整合。目前,國內關于社會認同的研究多從研究者自己的學科視野出發(fā),只關注在自己學科領域內所具有的科學性和價值,缺少從多學科視野進行研究,學科之間缺乏滲透和整合。
(二)對未來發(fā)展的展望
隨著近10年來,整個歐洲社會心理學與美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逐漸走向融合,社會認知研究與社會表征和社會認同以及話語分析也出現(xiàn)了合流的趨勢。當前的社會認知范式也成為當代歐洲社會心理學主導的研究范式之一。[17]隨著社會認同理論的發(fā)展,研究也轉向認同的社會信息加工過程方面。在未來的研究中,社會認同理論將會在一些重大問題上不斷進行研究,比如:對社會認同理論自身的進一步深度研究;對社會認同的內隱形成過程和形成模型的深入研究;在全球化時代多民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會認同的應用研究等。同時,社會認同理論的研究興趣點由早期主要研究群體偏見和沖突,即解釋社會認同所產生的消極影響,轉向研究如何消除群體偏見和沖突對社會發(fā)展起到積極的作用方面。新近的社會認同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通過群體接觸和重新分類等策略可以消除群體偏見或沖突,所以該理論今后的研究也將不斷在這些重要領域中展開研究,同時這方面的研究對于整個人類消除不平等、促進全球和諧共生具有重要的價值。
目前,國內學者在社會認同領域展開的研究必將帶動我國該領域研究更為積極的探索和發(fā)現(xiàn)。通過研究本土的社會認同現(xiàn)象來驗證、增補和發(fā)展社會認同理論,將推動中國社會心理學事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尤其是在群體偏見、群體刻板印象污名和歧視的研究中社會認同的作用不容忽視。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社會流動和弱勢群體地位等問題都可以借助社會認同的觀點進行研究。與此同時,我國還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如何加強民族之間的團結與和諧,排除偏見與分歧是國家的重大發(fā)展命題,社會認同理論也可以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支持。而在我國文化背景下考察群體認同對群體態(tài)度和行為如性別、職業(yè)、民族刻板印象等的中介作用,也將會是心理學本土化,尤其是社會心理學本土化中的重要研究課題。
[1] 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hv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l ~ 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2] 趙志裕,溫靜,譚儉邦.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香港回歸中國的研究范例 [J].社會學研究,2005,(1):202-227.
[3] 方文.群體符號邊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體為例 [J].社會學研究,2005, (1):25-59.
[4] 趙志裕,溫靜,譚儉邦.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香港回歸中國的研究范例 [J].社會學研究,2005,(1):202-227.
[5] 方文.社會心理學的演化——一種學科制度視角[J].中國社會科學,2001,(6):126-136.
[6] 趙志裕,溫靜,譚儉邦.社會認同的基本心理歷程——香港回歸中國的研究范例 [J].社會學研究,2005,(1):202-227.
[7] 周曉虹.認同理論: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分析路徑[J].社會科學,2008,(4):46-53.
[8] 王兵.群體認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R].北京大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2001.
[9] 佐斌.論兒童國家認同感的形成 [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2):33-37.
[10] 萬明鋼.多元文化視野:價值觀與民族認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1] 鄭雪,王磊.中國留學生的文化認同、社會取向與主觀幸福感 [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 (1):48-54.
[12] 王春光.新生代農村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與城鄉(xiāng)融合的關系 [J].社會學研究,2001,(3):63-76.
[13] 方文.群體符號邊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教新群體為例 [J].社會學研究,2005, (1):25-59.
[14] 郭金山,芮明杰.當代組織同一性理論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4,(6):2-9.
[15] 孫健敏,姜鎧豐.中國背景下組織認同的結構——一項探索性研究 [J].社會學研究,2009, (1):185-216.
[16] 張瑩瑞,佐斌.社會認同理論及其發(fā)展 [J].心理科學進展,2006,(3):475-480.
[17] 方文.歐洲社會心理學的成長歷程 [J].心理學報,2002,(6):651-655.
An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Social Identity in the Last Decade in China
BAI Liang,JIN Lu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Social identity refers to a person's sense of his/her membership in a relevant social group,and the awareness of the emotional and value significance adhered to that membership.Social Identity Theory was developed by Tajfel et al in 1970s,and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late 1990s.Lots of research into social identity has been done in our country in the last decade,with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gained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However,compared to the research abroad on social identity,the research at home is still immature and much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content,research method and the discipline perspective.
domestic;social identity
C 91-03
A
1001-9162(2011)05-0025-05
2011-12-27
白亮 (1981—),男,甘肅武山人,西北師范大學講師,教育學博士,主要從事教育人類學研究
(責任編輯 蘇二利/校對 舒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