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娜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與法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的思考
姜麗娜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與法學院,浙江杭州310018)
證人證言對于定罪量刑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不可信的證人證言會導致司法不公。實踐中,裁判者缺乏準確評估證人證言可信性的能力。對于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心理學工作者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因此,以法學和心理學雙重視角探討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能為司法公正和后繼學者的研究提供幫助。
證人證言;可信性;心理學
證人證言作為七大證據(jù)種類之一,是法庭上最常見的證據(jù)之一,常常對定罪量刑起著關(guān)鍵的作用。證人證言屬于言詞證據(jù),容易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證人證言在案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與證人證言本身的特點,使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成為心理學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關(guān)注的焦點之一。對于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的探討離不開心理學的知識、原理。本文從不可信的證人證言導致的錯案和裁判者對于證人證言的錯誤信念談起,對證人證言可信性的評估進行了探討,分析了證人證言可信性研究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實踐中存在大量因為不可性的證人證言導致的錯案,不可信的證人證言被認為是錯案的罪魁禍首。Warden(2005)[1]剖析了美國伊利洛州自1978年Folman一案后的17起宣判死刑的錯案,發(fā)現(xiàn)在導致17人被錯判的案件中,8起是因為目擊證人的錯誤辨認(占47.1%),13起涉及不可靠的證言(占76.5%)。Scheck,Neufeld和Dwyer(2001)[2]調(diào)查分析了美國從1992年開始被DNA檢驗確定為錯案的74起案件,發(fā)現(xiàn)其中有60起是因為錯誤的辨認所致(占81%),15起涉及不可靠的證人證言(占11%)。通過這份調(diào)查可以看出不可信的證人證言導致的錯案占了92%。2007年4月23日由于DAN證據(jù)的支撐,Miller成為美國歷史上第200個被無罪釋放的幸存者,在此之前他在列隊辨認中被兩個目擊證人錯誤的識別,法院最終判定其實施強奸行為,Miller從此在監(jiān)獄無辜的服刑25年[3]。截至2008年,在美國,之前被判有罪而后通過DNA檢驗證明無罪的案件增至211起,這其中75%是由于錯誤的辨認引起的,并且錯誤辨認往往是案件中唯一的有罪證據(jù)[4]。從上述所舉的實例中,不可信證人證言的罪行可見一斑。
國內(nèi)也有學者進行過有關(guān)錯案的調(diào)查研究。2008年,何家弘等人以法官、檢察官、警察和律師作為調(diào)查對象,共發(fā)放問卷140份,回收有效問卷139份,比較了我國現(xiàn)行的七種證據(jù)種類中的哪類最容易導致刑事錯案,結(jié)果有38%的被調(diào)查者選擇了證人證言,在七種證據(jù)種類中居于首位,另外調(diào)查還顯示87.05%的被調(diào)查者認為證據(jù)問題對錯案的形成影響很大或較大[5]。該調(diào)查還涉及到證人證言情形中哪一種最容易導致刑事錯案,列舉了五種情況,結(jié)果63%的被調(diào)查者選擇了“證人故意作偽證”的情況[5]。
上述的案例及學者的調(diào)查研究向人們呈現(xiàn)了由錯誤證言所帶來的苦果。很多的時候證人證言對于訴訟的順利進行,案件的公正審判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人們對于證人證言具有相當高的期待,而現(xiàn)實的案件和學者們的調(diào)查卻告訴我們,證人證言在很多的時候并不像我們期待的那樣可信。
除了錯誤的證人證言對司法公正有巨大的影響之外,裁判者的信念對司法公正也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現(xiàn)實生活中,裁判者在對待證人證言這一問題的態(tài)度又是如何的呢?裁判者是否能夠?qū)ψC人證言可信性作出準確評估呢?下面從國外的幾個實驗來看看裁判者對待證人證言的信念和準確評估證人證言可信性的能力。
國外有學者做過模擬審訊實驗,要求被試充當陪審員,聽取證詞,作出裁定,被試共分為三組,第一組被試被告知該案沒有目擊證人,第二組被試被告知有一名目擊證人,但辯護律師斷言他的證言是錯誤的,第三組被試被告知有一名目擊證人,但辯護律師指出事發(fā)當天證人沒帶眼鏡,他視力又不好,從他站的地方不可能看清楚竊賊的面孔,因而他的證言不足信[6]。結(jié)果,第一組有18%的模擬陪審員認為被告有罪,第二組有72%的模擬陪審員認為被告有罪,第三組有68%的模擬陪審員認為被告有罪。由此可見,陪審員對證人證言有很大的依賴性,即使證言有可疑之處,陪審員還是很重視。陪審員過于依賴證人證言,而又不能對證人證言可信與否作出準確的評估。
Wells,Lindsay和Ferguson(1979)研究了感知條件對證言準確性及裁判者信念的影響,他們控制了被試目擊的視覺條件,分為清晰、適中和不清晰三種條件下,在這三種條件下證人證言的準確率分別是74%,50%和33%。而陪審團對這三類證言的信任率分別為69%,57%和58%[7]。由此可見,在不同的感知條件下,證言準確率下降的比例與陪審團對證言信任率改變的比例是不匹配的,即便是在證人感知案件的條件不清晰的情況下,陪審團仍然表現(xiàn)出了對證人證言較高的信賴。我們分析人們對于證人證言的信念是基于以下三點假設:(1)最初的知覺和事件發(fā)生的原始情況是正確的;(2)信息的儲存是可靠的;(3)在必要的場合,證人能無干擾地或無遺漏地準確回憶有關(guān)信息。對于感知案件時的條件、記憶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人們并不關(guān)心,即便是知道存在影響證人證言準確性的因素,也不能對證人證言的可信性作出準確的評估。
從上述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裁判者對于證人證言存在錯誤的信念,他們倚重證人證言,在對證人證言可信性進行評估時,常常會忽略那些影響證人證言可信性的因素。因此,對證人證言可信性的準確評估需要借助心理學工作者的力量。
目前心理學關(guān)于證人證言可信性評估的研究主要從證人的非言語行為、證人的言語行為和證人的生理指標三個方面進行。心理學工作者試圖通過對證人非言語行為、言語行為和生理的分析,來幫助裁判者改變錯誤的信念,從而對證人證言可信性作出準確評估。目前,關(guān)于證人生理指標的評估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也是目前為止爭論最多的評估方法。在下文中僅就證人證言可信性的生理指標評估進行探討。
對證人生理指標的評估主要是采用測謊的方式,歷史最悠久的測謊方式是自主反應測量技術(shù)。自主反應測量技術(shù)主要是以多道生理測謊儀為代表的傳統(tǒng)測謊測試技術(shù)。多道生理測謊儀是心理生理測謊中最著名的測謊技術(shù)。多道生理測謊儀依靠專業(yè)人員,根據(jù)案件情況,用事先編制好的題目,向被測試人提問,以形成對被測試人的心理刺激,再用心理測試儀記錄其情緒的生理反應,以此分析判斷被測試人與案件的關(guān)系,幫助偵查人員甄別犯罪嫌疑人、知情人和無辜者的一種心理鑒定技術(shù)。”[8]采用多道生理測謊儀測謊已有近百年的發(fā)展歷史,在許多國家的應用都非常廣泛,目前已有不少國家采用該技術(shù)評估證人證言可信性。我們主要通過多道生理測謊儀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作分析探討證人證言可信性生理指標的評估(下文中所說的“測謊”,即指多道生理測謊儀測謊)。
國內(nèi)外關(guān)于測謊原理的探討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包括以下幾種:
1.恐懼假說。持恐懼假說的學者認為被測試者假如說謊的話,會因為害怕謊言被揭穿或者謊言被發(fā)現(xiàn)以后遭到懲罰而產(chǎn)生恐懼的情緒,而這種恐懼的情緒會引起被測試者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這些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被認為是被測試者說謊的象征。
2.沖突假說。持沖突假說的學者認為每個人都具有說實話的傾向,說謊會帶來人內(nèi)心
的沖突。而在某些情況下,說謊會保護自身或者帶給說謊者某些利處,這時人們可能會選擇說謊行為。面對這兩種相互沖突的心理需求時,被測試者的生理心理會產(chǎn)生異常反應。這些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被認為是被測試者說謊的象征。
3.條件反射假說。持條件反射假說的學者認為,人對于自己親歷的事件會產(chǎn)生特殊的條件反射。當被問及與案件相關(guān)的情況時,案件的相關(guān)人員會由于條件反射而產(chǎn)生強烈的情緒體驗,從而帶來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這些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被認為是被測試者說謊的象征。
4.動機假說。持動機假說的學者認為,說謊者有強烈的動機試圖使他人相信自己的陳述,而動機越強烈引發(fā)的生理心理反應也越顯著。這些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被認為是被測試者說謊的象征。
認知喚醒假說。持該假說的學者認為,只有親歷事件的人才會對案件有認知,采用與案件相關(guān)的知識進行測驗時,會使親歷事件的人產(chǎn)生自主的認知反應,從而引起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這些異常的生理心理反應不能說明被測試者是否說謊,但能說明被測試者是否與案件有關(guān)聯(lián)。
測謊已有近百年的發(fā)展歷史,在許多國家的應用都非常廣泛,目前已有不少國家將測謊技術(shù)用以評估證人證言可信性。最早使用測謊儀的美國,測謊結(jié)論的證據(jù)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承認,但并不是所有的州都承認測謊結(jié)論的有效性[9]。測謊結(jié)論作為證據(jù)使用得到了相當一部分人的認可,但同時批評的聲音也一直未曾間斷,在各國都不乏否定測謊結(jié)論證據(jù)資格的判例。關(guān)于測謊的準確性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不同的測試方式,其準確性是有所不同的,并且實驗室研究和現(xiàn)場研究,其準確性也是有差異的。Elaad(1997)進行的實驗室犯罪知識測試結(jié)果顯示,有罪者被歸為有罪的達到76%,無罪者被歸為無罪的達到100%[10]。Honts(1996)進行的現(xiàn)場控制問題測試結(jié)果顯示,有罪者被歸為有罪的達到71%,無罪者被歸為無罪的達到82%[11]。在我國,盡管測謊結(jié)論的證據(jù)效力沒有得到認可,但測謊在偵查中的使用已經(jīng)非常的普遍。
通過測謊在實踐中的應用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測謊從其進入人們的視線開始,質(zhì)疑的聲音就未曾間斷。人們對于測謊的質(zhì)疑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點[12]:
(1)研究的科學性及外部效度問題。關(guān)于測謊爭論的焦點集中在測謊是不是一種可以接受的有效工具。目前,可以用來評估測謊準確性的有三種方法,一種是實驗室研究,但是它的外部效度時常受到人們的質(zhì)疑;一種是現(xiàn)場研究,許多學者認為現(xiàn)場研究不能很好的區(qū)分無辜者是否說了實話,對于誠實的被試存在著嚴重的偏見;一種是真實案例的研究,盡管真實案件的研究更具有說服力,但在實踐中開展真實案例的研究卻是困難重重的。
(2)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結(jié)論存在著誤導。許多學者宣稱測謊的準確率已經(jīng)達到了90%以上,這種宣稱是具有極大誤導性的。我們舉個例子:一個工廠發(fā)生了盜竊案,在50名員工中,有1人是知情者,其他的49名都是無辜者。對這50名員工都進行了測謊,每個人都否認知道盜竊者。測謊的結(jié)論將一名無辜者誤斷為知情者。這樣,測謊在兩個人身上出錯了,一個是真實的知情者,一個是無辜者,而對其他的48人來說,測謊的結(jié)論是正確的。這樣測謊的準確性就成了96%。但事實上,這樣的準確率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它在關(guān)鍵的問題上出錯了,它沒有準確的判斷出誰是真正的知情者。
(3)生理指標并不直接說明被試說謊與否。生理指標的變化只能反映情緒反應性的變化,因此,任何關(guān)于說謊的結(jié)論都是一種推論。測謊缺乏良好的科學理論基礎,“心理生理反應與試圖說謊的心理狀態(tài)之間并沒有建立起緊密的聯(lián)系”,沒有理論可以確定某種心理生理反應的出現(xiàn)是因為“試圖說謊”的心理狀態(tài)而非其它心理狀態(tài)所導致[13]。
用測謊來評估證人證言的可信性具有廣闊的前景,將此項技術(shù)運用得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目前對于評估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的困惑。但是生理反應與證言的可信性之間的關(guān)系并不是必然的。因此,在運用測謊檢測證人證言可信性時,要綜合整個案情及證人的人格特征等因素作出判斷,而不能草草地根據(jù)測謊所測得的生理指標作出判斷。
心理學工作者就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司法實踐中,裁判者對于證人證言可信性問題依然不夠了解,仍存在著許多的錯誤信念,對于心理學關(guān)于證人證言可信性評估的了解較少,認可程度也不高。這一狀況的出現(xiàn)與以下兩方面的問題是分不開的。
1.法律工作者與心理學工作者不能同平臺交流。在對證人證言可信性研究的分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存在一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即心理學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都處在自說自話的狀態(tài)。正像法學家Wigmore所言:“絕大多數(shù)的法律人認識到心理學家關(guān)于證言錯誤問題的研究已經(jīng)進行了100多年時,無不感到驚訝!”[14]
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知識背景的不同,心理學工作者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法律教育,他們?nèi)狈镜姆芍R,比如不理解證人證言的含義,證據(jù)的種類,辨認的方式等。要讓法律工作者接受連最起碼的法律概念都沒明白的心理學研究可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同樣地,法學工作者也沒有心理學的知識儲備,因而,他們對于心理學研究的理解是存在困難的。第二,在研究方法上,心理學與法學存在很大的差異,心理學研究十分注重實證研究,講究研究的規(guī)范化,對于統(tǒng)計分析的要求較高。而這些對于一個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心理學培訓的法律工作者來說,心理學的研究可能是一堆看不懂的數(shù)據(jù)。法律工作者認為心理學工作者太過注重實驗研究,用實驗研究的結(jié)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是不可行的,因此,心理學的研究成果不能推廣到司法實踐中。第三,交流中介的不同,目前,進行證人證言可信性研究的主要有兩類人群,一類是法學工作者中對證人證言的心理問題有所認識的人,另一類是心理學工作者中對于心理學研究應用于法學領域充滿興趣與熱情的人。但我們發(fā)現(xiàn)這兩類人員的研究與交流似乎是沒有交集的,法律工作者通常在法學刊物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心理學工作者常會在心理學刊物上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而兩者之間卻相互的陌生。
2.心理學研究急功近利,良莠不齊。心理學研究在涉足證人證言領域的漫長跋涉中,很有一種妄圖將法庭翻個底朝天的架勢。他們急切地想把自己的研究推廣到實踐中,恨不得今天的研究結(jié)果,明天就能得到采納。這種急于“建功立業(yè)”的心情使得心理學的研究出現(xiàn)了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研究不夠規(guī)范,在證人證言的大量研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研究是缺乏規(guī)范性的,比如無關(guān)變量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實驗過程的操作不夠規(guī)范等。二是部分研究缺乏穩(wěn)定性,心理學關(guān)于證人證言的各個議題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目前較為棘手的問題是,往往關(guān)于相同議題,不同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jié)論。面對這一情況,心理學工作者的態(tài)度是有些消極的,存在刻意回避研究穩(wěn)定性的嫌疑。三是部分學者有選擇的進行研究。研究者為了證實自己的預期,常常有選擇的進行研究,研究結(jié)論存在誤導讀者的傾向。
證人證言可信性研究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借助多學科,特別是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顯然,在證人證言的研究中,心理學工作者已經(jīng)并將持續(xù)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法學界對于心理學研究的認可程度并不是很高。如何使心理學研究更好地服務于法律實踐,是我們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一方面,我們期待法律工作者對于心理學研究有更開放和包容的態(tài)度;另一方面,心理學工作者也應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研究,將更成熟、穩(wěn)定的研究成果推向?qū)嵺`。
[1]Warden R.Illino is death penalty reform:how ithappened,what in promises[J].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Criminology,2005(2):381-426.
[2]Scheck B,Neufeld P,Dwyer J.Actual Innocence:When Justice Goes Wrong and How to Make it Right[M].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2001:420.
[3]Innocence Project.2007 Innocence Project Annual Report[EB/OL].[2012-08-20].www.innocenceproject.org
[4]Innocence Project.2008 Innocence Project Annual Report[EB/OL].[2012-08-20].www.innocenceproject.org
[5]何家弘,何然.刑事錯案中的證據(jù)問題-實證研究與經(jīng)濟分析[J].政法論壇,2008(2):4-19.
[6]鄭蕓珍.心理學與法律[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89:261.
[7]Wells G L,Lindsay R C,F(xiàn)erguson T J.Accuracy,confidence,and juror perceptions in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79(4):440-448.
[8]劉邦惠.犯罪心理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94.
[9]Honts C R,Perry M V.Polygraph admissibility:changes and challenges[J].Law and Human Behavior,1992(3):357-379.
[10]Elaad E,Ben-Shakhar B.Effects of item repetitions and variations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guilty knowledge test[J].Psychophysiology,1997(5):587-596.
[11]Honts C R.Criterion development and validity of the CQT in field application[J].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6 (4):309-324.
[12]美國國家科學院多導生理記錄儀測試評估委員會.測謊儀與測謊[M].劉歆超,譯.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83.
[13]鄭紅麗.P300測謊技術(shù)研究[D].北京:中國政法大學,2008:1.
[14]Ainsworth P B.Psychology,Law and Eyewitnesses testimony[M].Chichester:John Wiley&Sons,1998:127.
Abstract:Testimony plays a key role to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e and the untrustworthy testimony will result in a miscarriage of justice.The testimony credibility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law,but also a psychological issue.From the prospective of law and psychology,this article discusses causes,problems and enlightenment of testimony creditability with a hope that it can offer some help to justice and subsequent scholars.
Key words:testimony;credibility;psychology
Reflections on Testimony Creditability
JIANG Li-n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D917.2
B
1001-9146(2012)03-0047-05
2012-09-0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CFX05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2YJCZH085);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B11FX03)
姜麗娜(1981-),女,浙江金華人,講師,法律心理學、證據(jù)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