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浩
(應城市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湖北 應城 432400)
腎囊腫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尤以老年患者居多,較大囊腫會產(chǎn)生壓迫癥狀,超聲引導下抽液硬化是首選治療方法。我們總結(jié)了30例采用專用穿刺探頭超聲引導和60例采用穿刺架引導穿刺注射無水乙醇硬化治療病例的資料,從兩種方式穿刺的一針到位率、針尖顯示率、針道顯示率以及治療效果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評價專用穿刺探頭介入治療腎囊腫的價值。
專用穿刺探頭治療的30例腎囊腫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35~65歲,平均46.5歲。其中左腎囊腫17例,右腎囊腫13例。腎囊腫最小40mm×46mm,最大148mm×152mm。60例穿刺架治療的患者中,男38例,女22例,年齡31~64歲,平均44.5歲。其中左腎囊腫27例,右腎囊腫33例。腎囊腫最小42mm×45mm,最大135mm×149mm。所有患者術前均經(jīng)B超明確診斷,部分行靜脈腎盂造影以明確囊腫與腎盂腎盞不相通。
超聲儀器分別為東芝-770,配有專用凸陣穿刺探頭,探頭中間有針孔。飛利浦HD11凸陣探頭,附穿刺架。探頭頻率均為3.5MHz,穿刺針為18~22G,長15~20cm的帶芯不銹鋼針。使用硬化劑均為無水乙醇。
術前常規(guī)測量血壓,檢查心電圖、血常規(guī)、出凝血時間等;對手術有恐懼感患者,術前半小時肌注安定10mg。用普通探頭做初步定位,根據(jù)患者囊腫位置來采取不同體位,一般多用俯臥位、健側(cè)臥位等,墊高腰部,選擇囊腫最清晰,距體表最近且能避開周圍臟器作為進針點,做好標記后,以此為中心進行皮膚消毒,鋪巾后,用消毒后的穿刺探頭再次校正最佳穿刺進針點,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先用注射針頭刺破進針點處的皮膚及皮下組織,使穿刺針能順利進入。根據(jù)囊腫部位、大小選擇不同型號的穿刺針后,在B超實時動態(tài)監(jiān)視下穿刺針沿穿刺探頭固定針道或穿刺架固定針道進入囊腫中心稍偏下部位,拔出針芯,根據(jù)囊腫大小,接下注射器或負壓吸引器(嬰兒吸痰器),抽空80%囊腫內(nèi)容物,然后用無水乙醇反復沖洗4~6次,每次無水乙醇用量為抽吸囊液量的1/4~1/3,然后留置5~10ml無水乙醇于囊腔內(nèi),并再進行超聲掃查了解囊腫消失及其周圍情況,最后將穿刺針連同針芯一起拔出,局部壓迫2min,觀察1h,注意血壓、呼吸、脈搏及局部出血情況。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軟件,運用t檢驗進行參數(shù)指標的顯著性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專用穿刺探頭導向的30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一針到位率100.0%(30/30),針尖及針道顯示率均100.0%(30/30)。治療3個月后復查,21例(70.0%)囊腔完全消失,9例(30.0%)較前明顯縮小(縮小到原來1/2以上),治療總有效率100.0%。穿刺架導向的60例患者,一針到位率80.0%(48/60),兩針到位率16.7%(10/60),三針到位率3.3%(2/60),針道顯示率 83.3%(50/60),針尖顯示率100.0%(60/60)。治療3個月后復查,40例(66.7%)囊腔完全消失,18 例(30.0%)較前明顯縮小,2例(3.3%)縮小不明顯,總有效率96.7%。兩種方式一針到位率和針道顯示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尖顯示率和治療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腎囊腫是最常見的腎臟疾病,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生,但以老年人多見,腎囊腫患者大多數(shù)無明顯癥狀,除非囊腫較大或引起出血感染。自從B超和CT的應用以來,腎囊腫的發(fā)現(xiàn)率明顯增加。
腎囊腫的治療方法包括傳統(tǒng)的開放手術治療、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和超聲、CT、X線導向下穿刺抽吸硬化治療。雖然腹腔鏡技術治療腎囊腫也屬于微創(chuàng)技術,但與介入性穿刺治療比較,其創(chuàng)傷仍然較大。超聲相對于CT、X線沒有輻射損害,操作安全、簡便,且可以清晰顯示囊腫在腎臟位置、大小、深度以及與周圍臟器關系,對囊腫穿刺精確度高,并發(fā)癥少,并能實時動態(tài)觀察穿刺全過程,以及動態(tài)觀察抽吸囊液及注入硬化劑的情況,可使治療達到最佳效果。因此,超聲導向下介入治療腎囊腫是目前治療該病的最佳方法。
穿刺針盡可能少地損傷周圍正常組織,準確進入囊腔是腎囊腫介入治療的關鍵。因此,在穿刺過程中要盡可能清晰地顯示針尖和穿刺針行進的針道,真正做到全程實時監(jiān)控。以往采用穿刺架導向時,穿刺針從探頭的下緣或上緣進入,穿刺針進針時與患者皮膚形成一定的傾斜角度,操作時很不方便。同時穿刺架與患者皮膚間常存有一定距離的空隙,穿刺針進入人體行進距離較長,過程中容易偏離引導線,需退出重新進針。另外,距離越長,穿刺針在進入人體后,易發(fā)生角度偏移,穿刺針長軸與聲束有時不完全在同一個平面上,成一定角度相交,顯示屏上只顯示針尖亮點,而針道顯示不清或不完整,需不斷變換探頭角度,在不同平面上分別顯示針尖和針道,雖針尖最后也能進入囊腔,完成治療,但因不是同時實時監(jiān)測整個穿刺針進針全過程,所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對照組的60例中,有2例腎上極囊腫3次才穿到靶器官,有10例因針長軸與聲束不在一個平面上致針道不能完整顯示。而目前采用的專用凸陣穿刺探頭,引導針道孔在探頭中間,探頭緊貼皮膚表面,多選用85°和75°穿刺孔,穿刺針角度幾乎是與靶器官垂直,所以進針時很容易掌握方向,穿刺過程中也不會偏離,針尖和針道在穿刺過程中均能清晰顯示,真正實時監(jiān)測進針,安全性大大增加。本文30例采用專用凸陣穿刺探頭引導治療的患者,在術中一針到位率、針尖顯示率、針道顯示率均為100.0%;而采用穿刺架導向的60例腎囊腫治療患者,一針到位率僅為 80.0%(48/60),針道顯示率為 83.3%(50/60)。在一針到位率和針道顯示率方面,專用穿刺探頭明顯優(yōu)于穿刺架。同時穿刺探頭導向和穿刺架導向治療的腎囊腫兩組有效率分別達100.0%和93.7%,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而采用專用穿刺探頭操作更簡單,定位更準確,安全性高,因此有很重要的使用價值,特別適用介入操作經(jīng)驗不很豐富的超聲醫(yī)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