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軍
[摘要] 目的 分析與探討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臨床特點。 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2006~2011年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460例的致傷原因、損傷部位、合并傷情況及手術治療方法等臨床資料。 結果 460例患者均成功救治,咬合關系及其功能得到了良好恢復,面容獲得改善。致傷原因最多為斗毆傷占31.74%(146/460),所選患者多為單純軟組織傷,占88.91%(409/460),頜面部骨折患者占6.74%(31/460),牙損傷占22.83%(105/460),全身合并損傷占47.39%(218/460)。 結論 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多為男性,首要致傷原因為斗毆,單純軟組織傷患者居多。在治療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時,首先要對全身的致命傷實施救治,再處理局部傷。此外還要兼顧到整容效果,盡量減少其對患者日后生活的不利影響。
[關鍵詞] 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臨床分析;治療
[中圖分類號] R64[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7(c)-0241-02
在當今社會中,創(chuàng)傷已是導致人們傷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谇活M面部創(chuàng)傷是一種常見的頭面部損傷,主要是指口腔、頜骨以及頜面的創(chuàng)傷,占全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34%[2]。若患者頜面部創(chuàng)傷較為嚴重,通常會同時伴有顱腦損傷。在救治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時,要盡量避免可能產(chǎn)生的相關并發(fā)癥,降低患者頜面部的畸形程度,盡可能保全該部位的功能。本文對4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6~2011年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460例?;颊咧?,男289例,女171例,年齡3~64歲,其中,20~45歲為該病高發(fā)期。本文中所選擇的這些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460例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致傷原因、損傷部位、合并傷情況及手術治療方法等臨床資料。
2 結果
2.1患者致傷原因
斗毆為首要致傷原因,占31.74%(146/460),其次為交通事故,占27.83%(128/460),工傷占16.96%(78/460),運動傷占15.00%(69/460),此外摔傷占總數(shù)的3.91%(18/460),咬傷占2.39%(11/460),其他致傷原因占2.17%(10/460)。
2.2患者損傷部位
所選患者中多為單純軟組織傷,占88.91%(409/460),頜面部骨折患者占6.74%(31/460),牙損傷者占22.83%(105/460)。
2.3患者合并傷統(tǒng)計情況
患者合并傷最多為顱腦損傷,占20.22%(93/460),其次為眼部損傷,占10.43%(48/460),耳鼻損傷占9.57%(44/460),四肢損傷占5.22%(24/460),此外,胸部損傷占1.30%(6/460),腹部傷占0.43%(2/460),脊骨傷占0.21(1/460)%。
2.4患者手術治療方法統(tǒng)計
有88.91%(409/460)的患者接受清創(chuàng)手術治療,有22.83%(105/460)的患者接受牙部結扎固定術,12.39%(57/460)的患者接受鈦板內(nèi)固定術。
2.5預后
本組460例患者中,痊愈455例,痊愈率為98.91%,致殘4例,死亡1例(為合并重型顱腦損傷、呼吸道梗阻)。
3 討論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多為20~45歲的青壯年男性,占總人數(shù)的62.87%。這可能是因為男性較為好動,并且青壯年是主要的社會人群,因此容易產(chǎn)生沖突。隨著現(xiàn)代化生活的發(fā)展,交通高速化,車輛日漸增多,從而導致交通事故成為致傷的主要原因之一[3-5],占總人數(shù)的27.83%,加強交通管制對減少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傷患者以工人為主,主要從事建筑、裝潢等施工行業(yè),其中高處墜跌傷患者傷勢通常較為嚴重。運動傷患者多為學生,通常發(fā)生在籃球、足球、跑步等競技性較強、摩擦發(fā)生較多的運動項目。
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經(jīng)常會同時存在全身其他部位的損傷,本次所選患者中有47.39%的患者存在合并傷,有些患者的合并傷不止一處,合并傷中出現(xiàn)最多的是顱腦損傷。通常情況下,單純的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不會使患者出現(xiàn)生命危險,但如患者合并顱腦損傷則十分危險,一旦治療不當就會導致患者死亡。頜面和顱腦的距離十分接近,若頜面創(chuàng)傷嚴重,尤其是中面部損傷,很容易引起顱腦損傷。頜面創(chuàng)傷合并眼、耳、鼻、四肢等損傷也十分常見。本次研究的患者資料中,合并顱腦損傷患者占總數(shù)的20.22%,其類型有腦震蕩、顱內(nèi)血腫、顱骨骨折等。合并四肢損傷患者占總人數(shù)的5.22%,其中包括肌腱斷裂、肩胛骨骨折、鎖骨骨折等。
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需關注以下幾項內(nèi)容:(1)單純軟組織損傷患者僅需接受清創(chuàng)縫合術即可。若患者創(chuàng)口組織完好,可直接進行拉攏縫合,無需其他操作;若患者創(chuàng)口組織稍有缺損,但影響不大,在減張、松弛后即可進行對位縫合;若患者創(chuàng)口組織嚴重缺損,則可選擇鄰近皮瓣進行修復;被動物咬傷且創(chuàng)口較淺的患者,可在徹底清創(chuàng)后進行縫合,這種方法的美容效果較好。(2)對伴有牙部創(chuàng)傷的患者,通常采取結扎固定的方法,且手術需及早實行。由于老年人的細胞再生能力較年輕人弱,因此老齡患者的結扎固定效果不如低齡患者。(3)合并有開放性骨折的患者可接受鈦板內(nèi)固定手術,合并有閉合性骨折的患者可接受鈦板內(nèi)固定手術或是牽引固定手術,對于移位較小、錯位不顯著的骨折患者,可在手法復位后再進行牽引固定手術。
在治療口腔頜面部創(chuàng)傷時,首先要對全身的致命傷實施救治,再處理局部傷。若患者傷口血管較淺可直接進行結扎,若出現(xiàn)深部出血現(xiàn)象,則需先進行壓迫止血,之后再結扎。此外還要兼顧到整容效果,盡量減少其對患者日后生活的不利影響。
[參考文獻]
[1]Meyer AA. Death and disability from injury: a global challenge[J]. J Trauma, 2008, 44(2):11-12.
[2]李逸松,田衛(wèi)東,李生偉,等. 頜面創(chuàng)傷3958例臨床回顧[J]. 中華口腔雜志,2009,41(7):385-387.
[3]馬恒香,李世芬,楊翔.387例頜面部損傷臨床病例回顧[J]. 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15(3):216-217.
[4]葛建華.口腔頜面部外傷380例臨床分析及治療體會[J]. 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9,12(1):79-80.
[5]任軍,閻塞松,張野,等.227例頜面部損傷臨床分析[J]. 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8,12(1):80-81.
(收稿日期:2012-04-26本文編輯:魏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