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朝鋒,韋 明
(海南省血液中心,海南 ???570311)
海口地區(qū)5 713例互助獻血血液檢測結果分析
覃朝鋒,韋 明
(海南省血液中心,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探討開展互助獻血工作的利與弊,為建立長效的無償獻血機制提供依據(jù)。方法將數(shù)據(jù)分為親友互助獻血組(n=5 713)與自愿無償獻血組(n=39 940),運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比對互助獻血組與自愿無償獻血組有無關聯(lián)和影響。結果互助獻血組捐獻的血液HbsAg、抗-HCV、梅毒螺旋體抗體、抗-HIV及ALT 5項傳染性指標檢測不合格率明顯高于自愿無償獻血組。結論開展互助獻血工作是無償獻血的一個組成部分,但應加強對其的管理及宣傳教育,逐漸將其引入正確軌道。同時應立足于無償獻血工作的長遠發(fā)展,建立長效的無償獻血機制是臨床輸血安全的重要保障。
互助獻血;無償獻血;輸血安全
自2004年海南省正式取消單位指導性獻血指標以來,我省步入了真正意義上的自愿無償獻血。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的建設,我省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臨床用血量平均年都在以8%~10%的速度遞增,臨床用血供不應求。為使擇期手術及門診患者在血液緊張時期能得到及時的輸血治療,我中心自2010年初正式要求醫(yī)療用血單位動員患者親朋好友進行互助獻血,以緩解血液緊缺時的臨床供血需求。筆者就我省??诘貐^(qū)2011年1~7月5 713例互助獻血工作總結如下:
1.1 資料來源 2011年1~7月間在??诘貐^(qū)無償獻血血液采集與檢測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1.2 方法 無償獻血血液檢測5項傳染性指標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體(抗HCV)、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抗體(抗HIV)檢測均采用ELISA法,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檢測采用賴氏法,所有試劑嚴格按照試劑盒內(nèi)說明操作且均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凡是血液最終檢測結果中有一項出現(xiàn)陽性則判定為不合格。同時將獻血人群分為親友互助獻血組及自愿無償獻血組兩組進行比對。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011年1~7月份海口地區(qū)互助獻血5 713例,計8 287 U血液,約占同期無償獻血總量的11%,親友互助獻血組與自愿無償獻血組血液檢測結果比較見表1、表2。
表1 互助獻血與自愿無償獻血血液檢測結果總不合格率比較(例)
表2 互助獻血與自愿無償獻血血液5項傳染性指標檢測結果不合格率比較
表1中,互助獻血組血液5項傳染性指標總不合格率明顯高于自愿無償獻血組(χ2=40.19,P<0.05)。表2中兩組獻血人群血液ALT檢測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互助獻血組ALT檢測不合格率明顯低于自愿無償獻血組。分析原因是由于我中心開展互助獻血主要是要求患者家屬到我采供血網(wǎng)絡內(nèi)相對固定的獻血點進行獻血,在血液采集之前都要進行嚴格的ALT初篩工作,經(jīng)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血液采集,而團體的自愿無償獻血,受當時采血時間及空間限制,則不要求做ALT初篩,因此互助獻血組ALT不合格率明顯低于自愿無償獻血組。HIV檢測項目中兩組不合格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是由于HIV陽性率基數(shù)很低[1],同時在血液采集之前均要進行HIV金標法初篩,初篩合格后方可進行血液采集,因此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其余HBsAg、抗HCV、梅毒3種檢測項目中互助獻血組不合格率明顯高于自愿無償獻血組(P值均<0.05)。
我國自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以來,各醫(yī)學雜志、媒體均對開展互助獻血工作進行了總結與報道,截止到日前,國內(nèi)大多數(shù)省份都均因臨床用血供不應求而陸續(xù)開展互助獻血工作,以解決患者在季節(jié)性、偏型性、突發(fā)性血液緊缺時的用血治療。從表1、表2的結果得出,患者親友間的互助獻血組血液5項傳染性指標陽性率明顯高于自愿無償獻血人群組,與盧媛等[2]文獻報道結果相符。其原因是由于:(1)在血液庫存量低的情況下,動員擇期手術家人及親友獻血,他們急于取得血液救治,有時會故意隱瞞當時不佳的身體狀況或曾經(jīng)患過疾病的過往史;(1)參與互助獻血的獻血人群多是來自于我省各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民,大多文化水平偏低,獻血前不能夠正確判斷自己身體健康狀況是否滿足無償獻血要求也是造成血液檢測陽性率高的主要原因。另外,開展親友間互助獻血的一個弊端是容易催生“血托”和“賣血牟利”現(xiàn)象。目前我省還沒有血托事件的發(fā)生,但在國內(nèi)眾多媒體已有報道。本來,在取締有償獻血之后,賣血現(xiàn)象已經(jīng)杜絕,但由于血液供求關系失衡,讓“血托”有了可乘之機。“血托”會組織賣血者假扮患者家屬前去進行互助捐獻血液,從中賺取高額差價,那么賣血現(xiàn)象就會卷土重來。雖然互助獻血組的血液檢測合格率較自愿無償獻血組的低,但其優(yōu)勢也是非常明顯的:(1)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增加了血液庫存量,滿足了患者在血液中心血液緊張時期的臨床用血需求;(2)增強了家庭及親友間的相互關愛,通過無償獻血,使獻血員真正感受到他的血液是可能救治他的家人及朋友的,深化了無償獻血的內(nèi)在意義;(3)提高了全社會對無償獻血的認識,尤其是廣大農(nóng)民群眾,通過言傳身教,使更多的人通過自愿無償獻血加入到拯救生命的愛的行列中來。
綜上所述,互助獻血血液合格率遠低于無償獻血,其根本原因在于兩組人群的獻血目的不一樣,心態(tài)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無償獻血工作中加強互助獻血的管理及宣傳教育,逐漸將其引入正確的軌道上來。同時我們也應加大從自愿無償?shù)牡臀H巳褐姓心极I血者的力度,建立長效的無償獻血機制是臨床輸血安全的重要保障。
[1]呂文彬,王乃紅.改變無償獻血者招募方式帶來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06,17(1):131.
[2]盧 媛,高 明.患者親屬互助獻血與街頭自愿無償獻血相關因素對比分析[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23(10):591-592.
R446.11
B
1003—6350(2012)13—10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2.13.052
2011-12-15)
覃朝鋒(1977—),男,海南省萬寧市人,主管技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