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身份證:昂貴的硬通貨
翁禮華,1945年生,畢業(yè)于原杭州大學化學系,“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批省勞模。20世紀80年代從政后歷任奉化、鄞縣縣長,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浙江省財政廳廳長兼省地方稅務局局長及國資辦主任。2003年從財政廳卸任后,改任浙江省政府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中國財稅博物館館長,浙江大學特聘教授、財經文史研究中心主任。
市場條件下,凡是有利可圖的買賣都會有人去炒作和造假,無論古今中外都逃脫不了這一客觀規(guī)律
唐代詩人杜牧曾經寫過一首《江南春》的七絕:“千里鶯啼綠映紅,山村水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描繪南北朝時期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一帶佛教的興盛。
佛教徒在印度原本沒有僧籍、寺籍、度牒一類的身份證制度。公元前2年佛教傳入中國后,由于出家為僧尼者可以享受免除賦稅和徭役的優(yōu)惠待遇,導致南北朝時無數(shù)百姓投身佛門,減少了納稅戶數(shù),進而減少了稅收,嚴重影響了國家財政收入。因此,為了確保國家財政收入,自南北朝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建立僧籍制度,以有效控制僧尼數(shù)量。
唐代,僧尼身份證稱度牒。它是政府發(fā)放給出家僧尼的資格證書,上面詳細記述僧尼的原籍、俗名、年齡、所隸屬的寺院、師名以及官府有關職掌宗教人員(相當于現(xiàn)代的宗教局官員)的連署,稱為祠部(相當于今宗教局)牒,綾素鈿軸,制作考究。開始時政府只收制作工本費,并未作為有價證券出售。
安史之亂后,在靈武接位的唐肅宗為解決迫在眉睫的軍費,便在度牒身上動腦筋,規(guī)定要取得僧尼資格必須向國家財政部門一次性付款,購買度牒,以換取減免稅待遇。并當即派官員攜度牒赴太原地區(qū)進行商品化試點,結果成效卓著,半個月時間便得錢100萬緡,意外地開辟了國家財政收入的新來源。從此,把佛道兩教僧尼、道士、道姑的度牒作為有價證券,通過商品化的辦法出售,成了唐宋兩朝政府的生財之道。
施耐庵在小說《水滸傳》第三回中“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段里描寫北宋魯達在小種經略相公府里擔任提轄時,因同情賣唱為生的金老父女在酒樓的不幸遭遇,一氣之下三拳打死當?shù)赝梁梨?zhèn)關西鄭屠,被官府張榜通緝,亡命在外。在走投無路之際,遇見已納金女為妾的趙員外。此人感恩圖報,力勸魯達出家,并稱已買得一道五臺山文殊院的五花度牒,只要魯達自愿,一應費用都由其備辦。這一情節(jié)說明,在唐后期和宋代,地主豪紳之家購買空白度牒不僅是一種宗教信仰,還是一種擁有財富和保值增值的手段。
北宋蘇東坡在擔任杭州太守時,為了疏浚已經淤塞的西湖,向戶部(相當于今財政部)申請了100道空白度牒,通過商品化出售后,獲得足夠資金,雇人疏浚,才堆積成2.8公里長的蘇堤,成了后世杭州市的著名景觀。南宋岳飛在軍餉難以發(fā)放的困難時節(jié),也是通過向戶部要了200道度牒,上市出售,才及時解決了部隊軍餉發(fā)放,從而保證了將士抗金作戰(zhàn)的積極性。
宋王朝為了加強控制,不但規(guī)定僧尼身死及還俗,度牒必須即日呈送本縣衙門,由縣衙按月上繳。為了確保度牒價格不下跌,曾經規(guī)定擁有100個僧人的地方,每年只可以度1人出家,由于一般人活不到100歲,所以整個度牒市場價格不斷上升,導致社會上出現(xiàn)了爭購度牒的風潮,有權有勢的世俗地主便千方百計爭購空白度牒,既可用來寄名僧道,逃避國家的賦稅徭役,也可低進高出,炒買炒賣,從中漁利。造成不少真正想出家為僧道者買不到官價度牒,只好千方百計地到黑市高價購買度牒。在川蜀地區(qū),一張度牒的官價是1000貫,而民間的黑市價格是1600貫,比官價高出60%。有的人想出家而買不起黑市度牒,竟干殺人劫牒的勾當。宋代司馬光的《涑水紀聞》中就有記載。
為了克服這一混亂局面,穩(wěn)定社會金融秩序,宋徽宗不得不下詔書,禁止這種賤買貴賣、非法牟取暴利的投機行為,規(guī)定凡是不按官方價格買賣的度牒,錢鈔一律沒收充公,由國家財政作為罰沒款處置,已經剃度的僧人一概勒令還俗。由于北宋用紙制作度牒,較易造假,政府不勝打擊,到南宋時朝廷不得不重新改用唐代辦法,以絹制作,提高造假難度。
可見,在市場條件下,凡是有利可圖的買賣都會有人去炒作和造假,無論古今中外都逃脫不了這一客觀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