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莉
(山西大學 美術(shù)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文中所指“中原地區(qū)”是指鄭洛、侯馬、邯鄲等核心板塊及周邊區(qū)域,這一地區(qū)也是東周時期彩繪陶器出土較多的區(qū)域,位居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化腹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原裝飾藝術(shù)研究以往多局限于銅器裝飾,部分裝飾設計藝術(shù)史的專著在論及東周彩繪陶器之裝飾藝術(shù)信息時,雖有所提及,卻也未能深入[1-3];僅有個別學者從考古分期的角度,對該區(qū)域陶禮器裝飾圖案的類型進行過初步總結(jié)[4],缺乏對其裝飾藝術(shù)的關(guān)注。
目前,中原地區(qū)東周時期彩繪陶器主要發(fā)現(xiàn)于一些貴族墓葬中,如陜縣后川[5]、萬榮廟前[6]、侯馬下平望[7-9]、侯馬牛村[10]、侯馬東高[11]、侯馬喬村[12]、曲沃電機廠[13]和望絳[14]、榆次貓兒嶺[15]、左權(quán)石匣[16]、長治分水嶺[17]、柳林看守所[18]、臨城中羊泉[19]、邯鄲百家村[20]、安陽大司空[21]、輝縣趙固和褚邱及琉璃閣[22]、鄭州二里崗[23]和紡織廠[24]、忻州上社[25]、洛陽中州路[26]、洛陽王城廣場[27]等墓地。彩繪載體多見于鼎、豆、壺、盤、匜等陶禮器上,內(nèi)容豐富多彩;同時特定器類的彩繪圖案也有一定的固定性。
鑒于此,以下將對中原地區(qū)彩繪的構(gòu)圖題材、施紋法則、裝飾布局等進行解析,從彩繪陶器裝飾方面,對中原地區(qū)東周時期裝飾語義的藝術(shù)理念進行初步總結(jié)。
中原地區(qū)彩繪陶器裝飾圖案眾多,綜合歸納可劃分為幾何、植物、動物、人物等四大類。幾何類紋樣內(nèi)容極為豐富,包括弦紋、三角紋、網(wǎng)格紋、菱形紋、波折紋、“S”紋、漩渦紋、卷云紋、三角云紋、流云紋、绹索紋、蟠帶紋、雷紋、同心圓紋、穿貝紋、點紋等;動物類紋樣題材有魚、鳥、龜、馬、鹿、龍等;植物類紋樣僅見葉瓣、花瓣、葉脈、纏枝等題材,人物類主要是反映射獵、斗獸等內(nèi)容。這其中幾何和植物類紋樣最為常見,其次為動物類紋樣,如弦紋、三角紋、網(wǎng)格紋、波折紋、“S”紋、漩渦紋、卷云紋、蟠帶紋、葉瓣紋、花瓣紋、游魚、飛鳥紋等題材較盛行。
弦紋作寬帶狀,起到區(qū)劃分界之功用。三角紋分單一三角、復合三角和交錯三角,復合三角即在三角外框內(nèi)填充三角、網(wǎng)格、波折線、“S”或圓點,從而構(gòu)成獨立的三角圖案(如圖一,1-4)。三角圖案在彩繪陶器裝飾上使用極為普遍,主要飾于鼎豆壺上。網(wǎng)格表現(xiàn)于壺肩或鼎、蓋豆腹部,偶見于鼎耳繪制網(wǎng)格的。波折紋多為豎向(如圖一,18),常作邊角裝飾,也見橫向者(如圖一,4)。
圖一 中原地區(qū)東周時期彩繪陶器裝飾典型紋樣
“S”紋是其他曲線紋樣的基礎,一般為豎向和橫向依次排列(如圖一,4、5、7),或多個“S”交結(jié)在一起(如圖一,6),構(gòu)成一個獨立圖案,形似纏枝花卉,飾于器蓋、口沿或豆盤匜內(nèi)壁。漩渦紋具有向心旋轉(zhuǎn)性的特點,多作器蓋和盤匜內(nèi)壁中心裝飾(如圖一,8-10)。卷云紋分單頭卷曲或雙頭相向卷曲(如圖一,7、8),多見于器蓋裝飾上。相互纏繞呈卷曲狀的蟠帶紋則在器腹及器蓋上極為常見(如圖一,19-21)。
葉瓣紋其狀如“心”形,也有柳葉狀的(如圖一,10-13);在壺、盆、(蓋)豆和筒形器等器腹的曲面上裝飾葉瓣時,采用葉尖向下依次排列的形式;而在器蓋、器底內(nèi)壁等近平面上構(gòu)圖時,一般采用兩兩相間,呈凝聚態(tài)排列?;ò昙y主要見于作蓮瓣壺之裝飾,借助蓮瓣之葉形,勾勒花瓣和花蕊,或點綴花粉。
彩繪的魚鳥常相伴出現(xiàn)于同一圖案之中,作盤匜內(nèi)壁之裝飾,構(gòu)成鷹嬉池魚的場景(如圖一,17),但群魚暢游、鳥翔長空仍是盤匜裝飾之主流(如圖一,13、16、18)。
以上是不同題材的主要彩繪紋樣的構(gòu)圖方式,由存在于不同空間的題材,集合于同一載體之上,勾勒自然界的策馬飛奔、鳥立枝頭、勇斗猛獸、祥云瑞氣、鳥翔長空、群魚暢游、鷹嬉池魚等場景,題材源于自然,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顯示出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精神追求。
陶器作為彩繪載體,在彩繪施紋上利用其圓形器身的旋轉(zhuǎn)性這一特點,所以東周陶器彩繪紋樣也如史前彩陶一樣,采用條帶狀的周圈式布置,同一圖案以對稱或循環(huán)的形式組成獨立的紋樣條帶,規(guī)整地飾于器表;但史前彩陶缺乏紋帶的層次性,多數(shù)僅在器物局部作彩;而東周時期一般一件器物被劃分為多個部位,口、頸、肩、上腹、中腹、下腹、圈足、蓋面、蓋心、捉手等等,裝飾復雜的器物分別以多個獨立的彩繪條帶修飾于上述不同部位(如圖二)。雖然陶器彩繪不同于青銅器分范模制,講求絕對的對稱,但在曲面的手工彩繪中,避免了展開構(gòu)圖的局限,采用二方或四方連續(xù)的方式,追求一種相對的對稱或循序;所以,同一紋帶內(nèi)的線條曲直依然流暢連貫,各圖案依次排列,井然有序。同時,整器裝飾部位與紋帶寬度,又有著明顯的預見性,即在繪制具體紋樣之前,先在器體上作嚴格的比例區(qū)劃,條帶之間一般以弦紋或绹索紋作間隔,再分層繪彩,相鄰紋樣層次鮮明,彼此烘托又相得益彰,表現(xiàn)出一種賞心悅目的層次感。
在色調(diào)的選擇上,也頗為細膩。紅、黃、白、黑、藍等五色是常見色調(diào),特別是色澤鮮艷的紅彩成為各地色調(diào)之主旋律,但紋樣著色通常也不拘于此,而多以組合色調(diào)的形式出現(xiàn),常見以對比強烈的紅黃為基本色調(diào),其次是紅白、紅黑、紅黃白,此外還有紅黃黑、紅白黑、紅藍的組合;也有以單色調(diào)出現(xiàn)的,如鄭州二里崗戰(zhàn)國彩繪陶器均采用朱色24,其他各地也常見以單純紅色彩繪者(見表一)。
紋樣的勾勒采用直線或曲線等簡單的幾何線條,直接描繪,或預先以雙線勾畫輪廓,再點綴或填充對比色,突出輪廓的形態(tài),也有在其先填以或黃或紅或白的底紋者。雙線勾畫的輪廓色調(diào)一般是區(qū)別于填充色或點綴色的,輪廓線色調(diào)以紅、黃為主,填充色以紅、白、黃為主,單線勾畫的紋樣以紅、黃、黑為主。這種多彩的紋飾條帶再配合全器分層多樣的紋帶效果,將東周中原地區(qū)陶器裝飾“多彩分層”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裝飾本身就是一種流于物表的藝術(shù)形式,并不拘于刺激感官的龐然之物和浸透心靈的巧奪天工。東周彩繪陶器的裝飾也頗為精巧,首先抓住飾物為人見的法則,突出裝飾之本質(zhì),抓住當時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器物,結(jié)合使用者對其相應實用器部位的關(guān)注程度,在最易為人所見的(鼎豆壺盤匜)位置布飾彩繪。
陶鼎作盛儲之用,遠觀首現(xiàn)其腹,近身俯視即見其蓋,所以通常在口沿、鼎蓋作彩(如圖二,1、2);蓋豆亦如此(如圖二,3)。食器盤豆與水器盤匜等乃盛食飲用之器,直接置于食者案幾之上,俯視即見,一般在其內(nèi)壁作彩(如圖二,4、5),宴饗食之者亦會賞心悅目。水器蓮瓣壺者,器身碩大,有磅礴之氣,裝飾亦華麗多彩。首先,壺蓋皆作蓮瓣狀,蓮瓣之上必涂繪花瓣,其次,重點是最大腹附近,壺蓋和器腹的填色和線條多較復雜;再者,為壺之頸、肩、圈足,這些部位均為平視和俯視中關(guān)注度最高者,多有修飾(如圖二,6、7)。這些裝飾選擇的部位集中于平視即見的器腹,俯視必入眼簾的器肩、蓋面、內(nèi)壁等,其次是邊角處的補充裝飾,甚或省略。
在經(jīng)歷了殷代尊神事鬼和西周禮樂制度后,春秋時期禮崩樂壞,“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一方面,被束縛已久的士大夫社會地位悄然攀升,大膽仿效頂層社會器用制度,因此,仿銅陶禮器被大量用于隨葬,以抬升其社會身份;另一方面,陶禮器使用者大多數(shù)是士大夫甚或平民階層,雖其為工匠所制,但多在工官統(tǒng)一管理之下,燒制內(nèi)容需充分體現(xiàn)使用者之用途和思想觀念,裝飾器表的彩繪紋樣及風格更會集中彰顯于此。
首先,中原東周彩繪陶器裝飾直接取材于自然,將與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動植物紋樣糅合起來,以簡潔明快的線條,勾畫圖案,集合存在于天空、地面、水下等不同空間的題材于同一載體,勾勒廣闊視野中的祥云瑞氣、鳥翔長空、策馬飛奔、鳥立枝頭、勇斗猛獸、群魚暢游、鷹嬉池魚等場景,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與其載體隨葬的詭異空間形成強烈的反差。
圖二 中原地區(qū)東周時期彩繪陶器典型裝飾
其次,分類分組裝飾器表不同部位,以“異彩分層”和“物飾人見”為基本原則,不僅是其裝飾風格的集中體現(xiàn),力求唯美的功用主義思想也躍然紙上;從精神層面上而言,這也展現(xiàn)了使用彩繪陶器的中間階層,對各盡其用的秩序化社會的追求,以及渴望展現(xiàn)自我的價值風尚,與禮崩樂壞后,積極開拓、各顯才能的社會背景相關(guān)。
表一 中原地區(qū)東周時期彩繪陶器典型紋飾與色調(diào)搭配統(tǒng)計表
[1]李 松.中國美術(shù)史·夏商周卷[M].濟南:齊魯出版社,濟南:明天出版社,2000:247-248.
[2]朱和平.中國設計藝術(shù)史綱[M].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3:88-89.
[3]傅克輝.中國設計藝術(shù)史[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67.
[4]張 辛.中原地區(qū)東周陶器墓葬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51-74.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陜縣東周秦漢墓[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121-129.
[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萬榮廟前東周墓葬發(fā)掘收獲[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三晉考古:第一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218-250.
[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侯馬下平望兩座東周墓[J].文物季刊,1993(4):52-66.
[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侯馬下平望墓地發(fā)掘報告[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三晉考古:第一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185-207.
[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侯馬下平望墓地南區(qū)調(diào)查簡報[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三晉考古:第一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213-217.
[1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牛村古城南墓葬發(fā)掘報告[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晉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94-248.
[11]謝堯亭.侯馬東高墓地調(diào)查[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編.晉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249-257.
[1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喬村墓地[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16-220.
[13]李永敏.1960、1988年鳳城古城遺址、墓葬發(fā)掘報告[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馬工作站編.晉都新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21-144.
[14]吉琨章,王金平.晉國華章——曲沃望絳墓地掃描[J].文物世界,2000(2):4-5.
[15]貓兒嶺考古隊.1984年榆次貓兒嶺戰(zhàn)國墓葬發(fā)掘簡報[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三晉考古:第一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266-287.
[1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左權(quán)石匣墓地發(fā)掘報告[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三晉考古: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327-403.
[17]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長治分水嶺東周墓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呂梁地區(qū)文物管理局,柳林縣文物管理所.柳林看守所墓葬發(fā)掘報告[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三晉考古: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313-327.
[19]臨城縣文化局.河北臨城縣中羊泉東周墓[J].考古,1990(8):693-702.
[20]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河北邯鄲百家村戰(zhàn)國墓[J].考古,1962(12):613-634.
[21]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一九五三年大司空村發(fā)掘報告[J].考古學報,第九冊:26-79.
[22]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輝縣發(fā)掘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106-129.
[2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鄭州二里崗[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44-104.
[24]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紡織廠東周墓葬發(fā)掘簡報[J].華夏考古,2000(4):31-39.
[2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忻州上社戰(zhàn)國墓發(fā)掘報告[M]//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三晉考古: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159-170.
[2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中州路(西工段)[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65-68.
[27]洛陽文物工作隊.洛陽王城廣場東周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彩版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