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春江 李江舟
1.遼寧省遼陽中醫(yī)藥學校,遼寧遼陽 111000;2.解放軍第二○二醫(yī)院經筋研究室,遼寧沈陽 110032
長圓針治療網球肘的臨床研究
龐春江1李江舟2
1.遼寧省遼陽中醫(yī)藥學校,遼寧遼陽 111000;2.解放軍第二○二醫(yī)院經筋研究室,遼寧沈陽 110032
目的 觀察長圓針治療網球肘的臨床療效,探討治療該病的理想方法。 方法 選取60例網球肘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治療組采用長圓針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毫針治療,觀察臨床療效。 結果 治療組臨床痊愈20例,顯效6例,有效4例,無效0例;對照組臨床痊愈7例,顯效16例,有效3例,無效4例。治療組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長圓針治療網球肘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長圓針;網球肘;臨床研究
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關節(jié)外上髁部位出現(xiàn)局限性疼痛,影響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的慢性勞損性疾患,是運動員的多發(fā)病。目前臨床采用的常規(guī)毫針刺法對本病的治療療效確切,但仍有部分網球肘患者難以治愈或效果不理想。2010年10月~2011年6月筆者在經筋學理論指導下采用長圓針解結法治療本病30例,與傳統(tǒng)的毫針治療方法進行了療效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0例病例均為門診患者, 按首次就診時間順序編號隨機分為長圓針治療組及毫針對照組。其中長圓針治療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18~62歲;右側21例,左側9例;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2年。毫針對照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齡19~61歲,右側23例,左側7例;病程最短1個月,最長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 s)
組別 n 男 女 平均年齡(歲) 平均病程(年)長圓針組 30 16 14 34.55±6.10 8.24±1.70毫針組 30 13 17 32.23±5.20 7.78±1.90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中相關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2)至少1個月內未曾服用藥物或采用其他方法治療者;(3)能接受和堅持治療者;(4)知情同意者。
1.4 治療方法
1.4.1 長圓針治療組 (1)針具:采用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薛立功教授研制的長圓針,針身直徑1.0 mm,末端有斜行偏刃,針身長50 mm,針柄長40 mm,直徑5 mm。由北京華夏針刀醫(yī)療器械廠生產。(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位,根據手陽明、手太陰經筋自四肢末端向心性循行分布,并結聚于肘部的特點,尋找受損的筋結點即結筋病灶點(多以臨近腧穴名稱后加“次”命名),常見的筋結點有手陽明經筋循行部位曲池次(在肘部,伸肌總腱止點深面),手三里次(在前臂橈側,當指總伸肌與旋后肌交界處),肱骨外上髁(正當肱骨外上髁處)及手太陰經筋循行部位的澤前次(在前臂掌側面,當橈骨粗隆處),用龍膽紫做好標記,常規(guī)消毒。為減輕進針和操作時的疼痛,可先在進針點皮內注入0.5%利多卡因0.3 mL,結筋病灶點處注入1.0~1.5 mL。
針法采用解結法。即《靈樞·官針》篇中的關刺及恢刺法,將長圓針銳鋒端直刺到結筋病灶點上,先在結筋點與表層筋膜粘連處行左右刮剝的“關刺法”,以解除表層粘連,再深入結筋點兩旁,施行“恢刺法”,即將長圓針直刺入結筋點的底部,用針尖向上舉針,挑撥結筋病灶點周邊粘連組織,以松解減壓[2]。出針后用小罐口玻璃罐閃火法吸拔針刺部位約5 min,以加強止血及通經活絡的功效。每周治療1次,共治療3次。
1.4.2 毫針治療組 (1)針具:華佗牌不銹鋼毫針,針身長40 mm,直徑0.30 mm。由蘇州醫(yī)療用品廠生產。(2)操作方法[3]:患者取仰臥位,取患側阿是穴(肱骨外上髁附近的壓痛點)、肘髎、手三里、手五里。下臂旋前受限者加下廉;下臂旋后受限者加尺澤;肘內側疼痛較少海;肘尖疼痛加天井。75%酒精棉球局部消毒,快速進針,手陽明經穴按常規(guī)針刺;阿是穴作多向透刺或多針齊刺,得氣后留針20~30 min,針刺結束后在痛點拔火罐。隔日治療每周治療3次,共治療3周,9次。
兩組患者在治療本病期間,均告知避免肘部用力,尤其是避免牽拉、伸腕等運動,注意保暖。
1.5 療效觀察
療效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臨床痊愈:疼痛、壓痛消失,持物無疼痛,肘部活動自如。顯效:疼痛、壓痛大減,持物稍感疼痛或有不適,肘部功能活動基本正常。有效:疼痛、壓痛減輕,肘部功能活動改善。無效:癥狀治療前后無明顯改善。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有效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 t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的臨床治愈率為66.67%,總有效率為100.00%,對照組臨床治愈率為23.33%,總有效率為86.67%,治療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患者,男性,27歲,網球運動員,2011年3月11日初診。主訴:右側肘關節(jié)疼痛,活動受限4個月,經針灸及封閉等方法治療,療效不顯而就診。檢查:右側肘關節(jié)外觀正常,關節(jié)屈伸時疼痛,前臂無力,無法做用鑰匙開鎖等動作,肱骨外上髁處有明顯壓痛,可捫及增生的結節(jié),Mills征陽性。X線攝片檢查未見異常。診斷:右側肱骨外上髁炎。采用長圓針,于肘關節(jié)外側主要結筋點,行關刺及恢刺法。治療二次后肱骨外上髁壓痛消失,功能恢復正常。3個月后隨訪,疼痛完全消失,已經恢復正常訓練比賽。
網球肘又稱為肱骨外上髁炎,為肱骨外上髁處伸肌總腱起點處的慢性損傷性炎癥[4],屬中醫(yī)“傷筋”、“肘勞”等范疇。
傳統(tǒng)針刺療法治療“肘勞”歷史悠久,處方用穴多是選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穴,以行氣止痛,改善功能,具有較好的療效。而采用長圓針解結針法,對病灶局部進行了松解、剝離、減壓,治療本病則更“有的放矢”。
長期臨床實踐表明長圓針法治療網球肘,針到病所,松解粘連,改善病灶部位血液循環(huán),解除血管神經束的卡壓,即刻止痛效應顯著,對于病程較長,肌腱附著區(qū)變性、韌帶鈣化、骨質增生等頑固性網球肘具有明顯療效,值得推廣應用。
[1]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9-190.
[2] 薛立功,張海榮.經筋理論與臨床疼痛診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1:50-53.
[3] 王啟才.針灸治療學[M].第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204.
[4] 裘法祖,孟承偉.外科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5,840.
R684.3
B
2095-0616(2012)11-71-02
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