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然與飽水條件下異性結構面的剪切特性研究

2012-11-05 07:25:02魯祖德陳從新
巖土力學 2012年1期
關鍵詞:摩擦角異性抗剪

魯祖德,陳從新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 430071)

1 引 言

巖體是一種不連續(xù)、非均質(zhì)的各向異性地質(zhì)體,其中節(jié)理、裂隙等不連續(xù)面的擴展、貫通是導致邊坡失穩(wěn)等巖體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結構面作為巖體的重要組成單元之一,巖體的強度、變形性質(zhì)、破壞特征等與其中結構面的展布、組合情況和力學性質(zhì)密切相關。研究表明,水-巖作用對巖體結構面的物理、化學反應導致巖體力學性質(zhì)的變異,尤其對結構面剪切特性的影響甚為顯著,因此,研究水-巖作用下結構面的抗剪強度特性,對巖體結構面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和評價,無論是對巖體基本力學特性的研究,還是對巖體穩(wěn)定性分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國內(nèi)外學者[1-8]對巖體結構面的力學特性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限于兩側巖性相同的硬性結構面或軟弱結構面,對兩側巖性不同的結構面研究也有所涉及,如賀建明等[8]對兩側不同巖性(泥巖和灰?guī)r)組成的異性結構面進行了不同粗糙度、不同正應力下的剪切試驗,并建立了抗剪強度準則。但考慮水的影響下異性結構面(一側為軟弱結構面,一側為硬性結構面)的剪切力學特性研究尚未見報道。而實際工程巖體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水-巖作用是從巖體介質(zhì)初始結構面特別是軟硬結構面接觸界面的損傷開始的。本文利用室內(nèi)剪切試驗裝置,開展不同正應力下自然與飽水巖體異性結構面的剪切試驗,分析水-巖作用對異性結構面剪切力學特性的影響機制,并利用JRC-JCS抗剪強度力學模型將試驗結果與計算結果進行了對比分析。

2 試驗材料與方法

2.1 試件取樣及制備

試樣取自嶺澳核電三期工程廠址區(qū),嶺澳核電廠址基巖區(qū)內(nèi)節(jié)理的走向大多數(shù)以北東向為主,其次為北西向,其他方位的節(jié)理發(fā)育較弱。主要節(jié)理產(chǎn)狀見表1,取樣點見圖1。從現(xiàn)場取回后加工切割成剪切面積約120 mm×120 mm的巖塊,然后用水泥砂漿澆筑成150 mm×150 mm×150 mm的方形試件,結構面的剪切位置位于中部,養(yǎng)護28 d后進行剪切試驗。根據(jù)室內(nèi)含水率的測定,選取的典型結構面在飽水6 h后均達到飽和狀態(tài),故將所有飽水結構面的浸泡時間均大于6 h。飽水過程如圖2所示。自然狀態(tài)試樣和飽水狀態(tài)試樣各為5個。

表1 主要節(jié)理產(chǎn)狀Table1 Major joints occurrences

圖1 取樣點Fig.1 Sampling site

2.2 巖石結構與礦物成分

通過對現(xiàn)場取回的巖樣進行結構和礦物成分分析,硬性結構面為具變余砂狀結構的常英質(zhì)角巖節(jié)理,軟弱結構面為具交代結構的強蝕變(黑云母、絹云母化)巖,如圖3、4所示。

圖2 浸泡過程Fig.2 Immersion process

圖3 硬性結構面顯微結構圖像Fig.3 Microscope photo of hard structural surface

圖4 軟弱結構面顯微結構圖像Fig.4 Microscope photo of weak structural surface

硬性結構面巖石由石英、黑云母和斜長石等礦物組成。主要礦物石英及斜長石成次棱角狀,少有棱角狀或次園狀,磨圓度和分選性均較差,粒徑0.02~0.45 mm,極少數(shù)達0.65 mm,其中斜長石發(fā)育聚片雙晶。由于熱力變質(zhì)作用影響,有少數(shù)石英已重結晶,呈它形粒狀產(chǎn)出。原巖的膠結物被新生礦物黑云母、絹(白)云母和微粒石英取代。黑云母和絹(白)云母呈顯微鱗片狀-鱗片狀,片徑0.001~0.1 mm,極少數(shù)達0.2 mm,分布在石英及長石等變余巖屑之間,排列不具方向性。巖石中含微量巖屑,呈次棱角狀,屑徑為 0.1~0.6 mm,成分為石英集合體。

軟弱結構面巖石遭受強烈蝕變,原礦物成分和結構已基本破壞。現(xiàn)蝕變礦物主要為絹云母和黑云母,呈顯微鱗片狀,片徑為0.005~0.05 mm,極少數(shù)達0.1 mm。在云母鱗片間不均勻渲染著隱晶狀-微粒狀褐鐵礦和白鈦石,粒徑小于0.01~0.1 mm。石英呈細小粒狀或不規(guī)則粒狀,粒徑大多數(shù)在0.01~0.2 mm范圍內(nèi),組成不規(guī)則小團塊或零星狀分布于巖石中。僅個別地方見0.5~1.8 mm不等的它形粒狀石英。

2.3 試驗設備及加載過程

采用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自行研制的JQ-200巖石剪切流變儀進行試驗。該儀器適用于巖石、混凝土、巖石與混凝土膠結面、各種巖體軟弱夾層等的快剪及慢剪試驗。試驗的設計以摩爾-庫侖準則為指導,預估試樣的黏聚力c為50 kPa,摩擦角φ為30°。采用單試件法對同一試樣在不同垂直壓力下分別進行5次試驗,5次的法向荷載大致取為 1.5、2.5、3.5、4.5、5.5 MPa。法向荷載分 3~5次均勻加到預定荷載。保持法向應力不變,采用增量加載法施加剪力,根據(jù)預估的抗剪強度分級逐步均勻施加,以便控制剪切位移速率。在試樣達到實際的抗剪強度以前,要讀取至少10組數(shù)據(jù)。剪切位移和法向位移的量測設備采用百分表,圖5為試驗后巖樣。

圖5 試驗后巖樣Fig.5 Structural surface of a specimen

3 試驗結果及分析

異性結構面在不同含水狀態(tài)下的典型剪切應力-變形曲線如圖6所示。

3.1 剪切變形特性分析

已有試驗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法向應力作用下,結構面在剪切作用下產(chǎn)生切向變形有兩種基本形式,類型A:隨剪切變形發(fā)生,剪切應力相對上升較快,當達到剪應力峰值后,結構面抗剪能力出現(xiàn)較大的下降,并產(chǎn)生不規(guī)則的峰后變形或滯滑現(xiàn)象;類型B:初始階段的剪切變形曲線呈下凹型,隨著剪切變形的持續(xù)發(fā)展,剪切應力逐漸升高但沒有明顯的峰值出現(xiàn),最終達到恒定值,有時也出現(xiàn)剪切硬化。

如圖7所示,剪切變形曲線從形式上可劃分為“彈性區(qū)”(峰值應力上升區(qū))、剪應力峰值區(qū)和“塑性區(qū)”(峰后應力降低區(qū)或恒應力區(qū))[9]。在結構面剪切過程中,伴隨有微凸體的彈性變形、劈裂、磨粒的產(chǎn)生與遷移、結構面的相對錯動等多種力學過程。剪切變形一般是不可恢復的,即便在“彈性區(qū)”,剪切變形也不可能完全恢復。將“彈性區(qū)”單位變形內(nèi)的應力梯度稱為剪切剛度Kt,Kt= ?τ/ ?δt( 符號意義見圖7(a))。

分析圖6可以看出,水對異性結構面剪切變形曲線形式影響不大,無論是自然狀態(tài)還是飽水狀態(tài),均為類型B。加載初期曲線呈線性增長,表現(xiàn)為彈性,剪切剛度近似為常量;隨著剪切力的增加,曲線呈現(xiàn)出非線性變化,位移隨著力的增加而明顯增長,曲線斜率開始變?。划斣嚰_到屈服峰值后,剪切位移增量加大,曲線斜率趨近為 0,試件抗剪能力基本喪失。相比自然狀態(tài)試件,飽水試件的彈性區(qū)減小,較早進入峰值區(qū)或塑性區(qū)。相同正應力下飽水后異性結構面的剪切剛度要低于自然狀態(tài)的剪切剛度,在低法向力下尤為顯著。

3.2 剪切強度特性分析

根據(jù)對結構面試件在剪切過程中以及破壞后的觀察,異性結構面在剪切過程中的破壞模式為磨碎(損)破壞。常用的巖體結構面抗剪強度參數(shù)c、φ的取值方法有點群中心法、優(yōu)定斜率法、隨機-模糊法和模糊回歸法等。本文采用應用最為普遍的最小二乘法。

在選取峰值抗剪強度時參考以下兩種方法:(1)對于峰值強度較明顯的曲線,取不同正應力下的最大剪應力作為峰值強度;(2)對于峰值強度不明顯的曲線,采用位移控制法,即采用剪切位移達到巖樣邊長 1% 時所對應的剪應力作為峰值強度。采用最小二乘法進行回歸得到對應的 c、φ值。

不同含水狀態(tài)下的異性結構面抗剪強度參數(shù)見表 2。定義黏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在水作用下裂紋面上強度參數(shù)的水-巖損傷系數(shù)為Dc和Dφ,則水損傷后節(jié)理強度指標為c=(1-Dc)c0,φ=(1-Dφ)φ0。從表2可以看出,水對巖體結構面強度參數(shù)尤其是內(nèi)摩擦角φ的劣化是明顯的。

表2 抗剪強度參數(shù)Table2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3.3 異性結構面抗剪強度準則

從結構面的變形分析可以看出,在剪切過程中的力學機制比較復雜,影響結構面抗剪強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結構面抗剪強度一般可以用庫侖準則表述:

式中: σn為作用在結構面上的法向應力。其中,內(nèi)摩擦角φ可表示為

式中:φb為巖石平坦表面基本摩擦角;i為結構面上凸臺斜坡角。圖8為上凸臺模型的剪力與法向力的關系曲線,近似呈雙直線的特征。結構面受剪初期,剪切力上升較快;隨著剪力和剪切變形增加,結構面上部分凸臺被剪斷,此后剪切力上升,梯度變小,直至達到峰值抗剪強度。

圖8 凸臺模型的剪力與法向力的關系曲線Fig.8 Shear force-normal force relationship curves for Boss model

Barton等[1]考慮到3個基本因素(法向力σn、粗糙度JRC、結構面壁巖石強度JCS)的影響,提出結構面的抗剪強度公式:

式中:JCS為結構面的抗壓強度;JRC為結構面粗糙性系數(shù),其值根據(jù)結構面的粗糙性在0~20間變化,平坦近平滑結構面為5,平坦起伏結構面為10,粗糙起伏結構面為20。

文獻[8]通過巖體異性結構面在不同粗糙度、不同正應力下的剪切試驗研究,得出異性結構面的抗剪強度準則為

式中:KA、KB為系數(shù):

式中:JCSA、JCSB分別為巖壁單軸抗壓強度;φAB為異性結構面基本摩擦角,取兩側結構面的較小值。

根據(jù)式(4),計算出在不同法向應力下不同含水狀態(tài)異性結構面的峰值剪切強度,對計算值與試驗值進行對比分析,見圖9和表2。

圖9 摩爾-庫侖準則包絡線Fig.9 Mohr-Coulomb criterion envelope

表2 試驗結果與模型計算的抗剪強度參數(shù)對比Table2 Comparison of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between computed and measured ones

通過異性結構面強度準則計算出的強度參數(shù)與試驗值進行對比分析,自然狀態(tài)中內(nèi)摩擦角計算值與試驗值相對誤差在 4%以內(nèi)。飽水狀態(tài)下內(nèi)摩擦角計算值與試驗值相對誤差在 7%以內(nèi)。由于影響?zhàn)ぞ哿Φ囊蛩剌^多,黏聚力與試驗值相差較大,且天然結構面取樣的不均一性不可避免,因此,內(nèi)摩擦角可作為模型計算值與試驗值的主要對比指標。

4 結 論

(1)異性結構面的剪切變形曲線屬于彈塑性殘余變形類型。相比自然狀態(tài)試件,飽水試件的彈性區(qū)減小,較早進入峰值區(qū)或塑性區(qū)。

(2)異性結構面的剪切剛度隨法向力的增大而增大。同一正應力下,飽水試件的剪切剛度要低于自然狀態(tài)的剪切剛度,在低法向力下尤為顯著。

(3)水對巖體結構面強度參數(shù),尤其是內(nèi)摩擦角φ的劣化是明顯的。

(4)只要計算參數(shù)選取得當,并考慮實際巖體的受力及水等情況,JRC-JCS計算模型可以為實際工程巖體結構面強度提供較為準確的參數(shù)。

[1]BARTON N,CHOUBEY V. The shear strength of rock joints and theory and practice[J]. Rock Mechanics,1977,10: 1-54.

[2]MALSIMOVC M. The shear strength of a rough rock joi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1996,33(8): 769-783.

[3]GOH T L,RAFEK A G,ARIFFIN M H,et al. Direct shear test of granite discontinuity plane surfaces[J].Sains Malaysiana,2011,40(5): 419-423.

[4]DU Shi-gui,HU Yun-jin,HU Xiao-fei,et al.Comparison between empirical estimation by JRC-JCS model and direct shear test for joint shear strength[J].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1,22(3):411-420.

[5]沈明榮,張清照. 巖體結構面的剪切試驗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0,6(1): 38-43.SHEN Ming-rong,ZHANG Qing-zhao. Study on shearing test of rock mass discontinuity[J]. 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2010,6(1): 38-43.

[6]張景德,劉培泰,黃成佳. 軟弱結構面和裂隙巖體直剪破壞機理研究[J]. 巖土工程學報,1994,16(6):21~29.ZHANG Jing-de,LIU Pei-tai,HUANG Cheng-jia.Mechanism for shear failure of weak structural plane and fissured rock[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Engineering,1994,16(6): 21-29.

[7]張慶,鄭光,許強,等. 攜剪實驗和JRC-JCS模型在結構面抗剪強度取值中的應用[J]. 地質(zhì)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2011,22(1): 103-107.ZHANG Qing,ZHENG Guang,XU Qiang,et al.Applying JRC-JCS model and portable shear test to acquire shear strength of rock joint[J].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nvironment Preservation,2011,22(1): 103-107.

[8]賀建明,吳剛. 巖體異性結構面的抗剪強度準則[J].重慶大學學報,1994,17(2): 105-110.HE Jian-ming,WU Gang. The criterion for shear strength of discontinuities with different rock properties in rock mass[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1994,17(2): 105-110.

[9]蔡美峰,何滿潮,劉東燕. 巖石力學與工程[M].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摩擦角異性抗剪
應用摩擦角,巧解動力學問題
浦東美術館·大玻璃·獨異性
異性組
異性齒輪大賞
配合比對三合土抗剪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
借助摩擦角 快解勻速運動問題
槽和黏層油對瀝青混合料層間抗剪性能的影響
摩擦角在平衡問題中的應用
PVA-ECC抗剪加固帶懸臂RC梁承載力計算研究
鋼-混凝土組合梁開孔板連接件抗剪承載力計算研究
探索| 安仁县| 抚远县| 抚州市| 洪湖市| 海阳市| 鄄城县| 万州区| 漠河县| 武胜县| 平乡县| 济宁市| 双柏县| 庆城县| 保定市| 文成县| 永修县| 枝江市| 潜山县| 杭州市| 阜宁县| 锡林郭勒盟| 锦屏县| 苍梧县| 贵溪市| 霸州市| 温泉县| 淅川县| 军事| 铜梁县| 晋州市| 凭祥市| 平谷区| 海口市| 攀枝花市| 林口县| 桂东县| 岗巴县| 永登县| 仪陇县|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