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魁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荊州 434023)
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高校體育舞蹈專選教學的實驗研究①
孔祥魁
(長江大學體育學院 湖北荊州 434023)
本文通過對長江大學體育舞蹈專選班的學生分兩輪進行教學實驗,收集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在學習興趣與動機、專項運動能力、學生教學能力指標變化的數(shù)據(jù),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
建構主義 體育舞蹈
在我國由于體育舞蹈教學起步較晚,其教學方法仍然以傳統(tǒng)的教學法為主?,F(xiàn)今社會需要的人才除了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外更要具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建構主義運用到教學中恰能解決這個問題。建構主義理論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重視學生認知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在長江大學體育學院2009級體育舞蹈專選學生中隨機選取24人作為實驗對象,并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各組男生6人,女生6人。
主要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教學實驗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實驗先進行預實驗以驗證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方法在體育舞蹈專選課程的教學中的可行性,第二輪實驗前后由測評組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專項運動水平(包括基本節(jié)奏、身體姿態(tài)、整體動作和表現(xiàn)力等基本素質)以及通過問卷調查對其學習動機和興趣、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測試。
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內容興趣的高低和學習動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整體學習氛圍和學習效果。經(jīng)過教學實驗后,從兩組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在實驗后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1、2)。這說明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方法更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有利于學習動機的提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身能力,老師采用學生所喜歡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舞蹈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升了學生學習體育舞蹈的動機。
表1 實驗前和實驗后學習興趣測試結果(N=24)
表2 實驗前和實驗后學習動機測試結果(N=24)
表 3 實驗后學生體育舞蹈專項運動能力測試結果(N=24 人)
經(jīng)過完整的教學實驗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測評結果見表3。測試結果表明兩組學生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轉向能力都有一定的提高,但實驗組學生提高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體來分析可以看出實驗組學生的基本節(jié)奏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著顯著性差異。實驗組學生能更好的把理性思維和感性認識通過身體運動有韻律地體現(xiàn)出來。在身體姿態(tài)方面,實驗組的測評結果也優(yōu)于對照組,但顯著差異不大。因為力求動作教學的準確性都是任何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學生通過多次的靜立性練習能較好的認識與掌握專項教學中對身體線條的要求。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整體動作的比較中也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方法能推動動作技能的形成,促進教學進程,增加練習密度,提高動作的可掌握性。表現(xiàn)力方面實驗組和對照組也有著明顯的差異,這是因為實驗組學生動作能較快的熟練,再加上與音樂配合的時間比對照組相對要長,從而在運動中表現(xiàn)出的協(xié)調性和節(jié)奏感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
教學能力是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基本能力,對于體育舞蹈專業(yè)的學生來說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本實驗著重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作示范能力、教學組織能力及編排能力進行了學生的自我評價,結果見表4。
從表4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教學能力的自我評價結果呈現(xiàn)出顯著差異性(P<0.05)。這又證明在體育舞蹈專選教學中的教學中運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課堂組織、動作示范和動作編排等方面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效果更加明顯。這是因為實驗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jù)每堂課的教學目標,分別各個任務分配給不同的教學小組,并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由學生來對任務進行嘗試、實踐,然后經(jīng)過教師指導和小組討論,由各個小組進行講解、評價,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而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動作組合的展演,也使得學生的動作技術水平不斷地提高,而各小組在準備展演的過程中,對于各個動作不同的理解和結合,也使得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得到一定的加強。
表4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能力學生自我評價對照結果N=24
(1)建構主義理論強調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倡導合作式學習、研究性學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為目標,培養(yǎng)適應社會的專業(yè)型人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2)建構主義理論應用于體育舞蹈專項教學中,使學生的專項運動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通過實驗證明,建構主義理論的教學方法在提高學生專項運動能力方面的效果比傳統(tǒng)教學方法明顯,說明建構主義理論在體育舞蹈專項教學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3)建構主義理論在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習的目標和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動作技術的掌握,促進新知識的獲取,提升技能形成的良性循環(huán)。
(4)建構主義理論在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能較快的掌握專選動作技術外,還能提高自身的表達、示范、教學組織和編排等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
[1]柴嬌,周登嵩.建構主義學習學習理論在體育教學中要深思慎用[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
[2]李森.解讀結構主義教育思想[M]. 廣東教育出版社,2007:79~81.
[3]高文,徐斌艷,吳剛[主編].建構主義教育研究[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4]張建偉.從傳統(tǒng)教學觀到建構性教學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1(9).
G8
A
2095-2813(2012)08(c)-0051-02
孔祥魁,男,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舞蹈教學與訓練、社會體育。
湖北省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課題編號:2011B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