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為
唐五代湖北地區(qū)文人古體詩與韻文用韻系統(tǒng)考
陳大為
(中原工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通過對唐五代湖北地區(qū)文人所作516首古體詩和58篇韻文韻字的系聯,歸納出古體詩和韻文用韻25部系統(tǒng),其中陰聲韻10部、陽聲韻8部、入聲韻7部。并對與實際語音相關或跨部通押的特殊韻段進行分析,同時對所涉特殊韻字加以探討。
唐五代;湖北;古體詩;韻文;詩韻
本文所指的“湖北”是指唐代山南東道、淮南道、江南西道、黔中道今屬湖北省的地區(qū)。其中今湖北省西北部屬唐山南東道,東北部屬淮南道,西南部屬黔中道,東南部屬江南西道。根據我們的統(tǒng)計,今存古體詩[1][2]與韻文[3](以下簡稱古體詩文)于世的唐五代湖北籍文人共35位,所作古體詩516首,韻文58篇,共計1015個韻段。通過對這1015個韻段韻字的系聯,我們歸納出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用韻25部,其中陰聲韻10部,陽聲韻8部,入聲韻7部。
以下我們對唐五代湖北地區(qū)文人所作古體詩文的用韻系統(tǒng)進行分析,每部均以《廣韻》[4]為參照,指出各韻之間的分合疏密關系,并酌舉典型詩例證之;對與實際語音相關或跨部通押的特殊押韻現象,我們則將其韻例專門列出;另外,我們還將對某些特殊韻字進行專門探討。
(一)歌戈部。
本部包括《廣韻》歌戈二韻。①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仄聲韻段較多,我們在統(tǒng)計每部用韻情況時若非專門注明,所舉韻目一律舉平以賅上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歌戈韻字為主要韻腳的韻段共有12例,其中歌戈通押7例,占58.33%,故并為一部。
箇過通押:皮日休《苦雨中又作四聲詩寄魯望·平去聲》葉“臥破過過箇箇”。②韻目為《廣韻》韻目,以小字列出,附于相應韻字后。若某韻字下未注韻目,則表示其與后字韻目相同。如此例“臥”、“破”、“過”三字俱屬過韻,故于“過”字下標注韻目“過”一并示之。以下所舉韻例皆與此同。
(二)家麻部。
本部包括《廣韻》麻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麻韻字為主要韻腳的韻段共25例,其中麻韻獨用20例,占80%,故獨立為一部。
馬韻獨押:鮑防《問津臺賦》葉“野夏者馬”;釋法琳《青溪野老詩》葉“寡馬下者馬”。
麻佳通押3次:皮日休《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家》葉“家麻涯佳花華麻”;皮日休《胥口即事六言二首·一》葉“斜花家麻涯佳”;岑參《與鮮于庶子自梓州成都少尹自襃城同行至利州道中作》葉“涯佳賒巴斜麻崖佳車蛇畬花瓜家華麻”?!把隆弊郑稄V韻》佳韻五佳切,又支韻魚羈切,與“涯”字音同。
馬蟹通押1例:孟浩然《宴包二融宅》葉“野者灑下馬罷蟹社馬”?!傲T”,《廣韻》蟹韻薄蟹切,又支韻符羈、紙韻皮彼二切。《集韻》[5]新增馬韻部下切。
麻歌通押1例:皮日休《正樂府十篇·惜義鳥》葉“嗟花家麻羅何歌華麻娥歌夸麻多歌”。
(三)魚模部。
本部包括《廣韻》魚虞模三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遇攝三韻字為主要韻腳的韻段共計94例,其中三韻互葉或兩兩通押57例,占60.64%。魚韻共見54例,獨用25例,與虞模通押28例,另與祭韻通押1例。魚與虞?;煅旱拇螖党^魚韻獨用的次數,占51.85%。綜合以上統(tǒng)計數據,可定三韻同用。
魚虞模通押:崔玨《道林寺》葉“隅無廚俱須虞魚書魚呼模珠虞烏模蔬魚糊模墟魚模醐模軀虞湖模吁虞途?!?。
語御遇暮通押:孟浩然《南歸阻雪》葉“許語豫處去御兔暮句遇路暮”。
魚語平上通押1例:岑文本《擬劇秦美新》葉“書魚圄語”,原文作“若夫文軌大同,夷狄向風,武功也。制禮裁樂,遷風變俗,文教也。肇改正朔,爰變服色,至圣也。盡禮郊禋,致敬鬼神,大孝也。幽人咸洎,奇士畢至,濬哲也。既厝刑書,亦廢囹圄,鴻德也”。從韻例看,“書”、“圄”合當入韻?!班簟弊?,《廣韻》魚巨切,《集韻》偶舉切,皆屬上聲語韻,或唐代湖北方音另有平聲一讀。
御暮與假攝馬韻通押1次:岑參《招北客文》葉“下馬滪御怒暮去御”。
語韻與蟹攝祭韻通押1次:皮日休《九夏歌九篇·納夏之歌·三》葉“筥醑語幣祭”。
(四)尤侯部。
本部包括《廣韻》尤侯幽三韻。在本部全部52例韻段中,尤侯通押32例(含與幽韻合押),占61.54%;幽韻出現4例,皆與尤侯通押。綜合以上情況,三韻同用無疑。
有宥厚候幼通押1次:皮日休《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葉 “秀囿究舊宿右就宥漱耨鬭茂候候胄琇授宥奏候后厚豆候溜宥構漏候宙宥幼幼鷇脰候謬幼狩縐宥購候富驟宥彀候壽繡岫宥鏤竇候首有籀宥詬陋候售狖臭晝酎廐宥逅候瘦袖宥”。
(五)豪刀部。
本部包括《廣韻》豪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豪韻共見26例,獨用24例,占92.31%,自成一部。
皓獨押:孟浩然《宿天臺桐柏觀》葉“島好討草早惱老道浩皓”。皓號上去通押:皮日休《酒中十詠·酒旗》葉“道皓號號好老皓”。
豪宵混押2例:岑羲《黃金臺》葉“號豪招宵”;皮日休《悼賈》葉“怊宵號騷簩豪”。
(六)郊肴部。
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肴入韻者僅1例:皮日休《奉和魯望漁具十五詠·罩》葉“罩膠抄櫂效”,效韻獨用。
(七)蕭宵部。
本部包括《廣韻》蕭宵二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蕭宵同用12例,占本部全部15例韻段的80%,二韻同用無別。
篠小通押:岑文本《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葉“矯沼表旐紹小杳篠”。
嘯笑通押:岑參《衙郡守還》葉“料嘯笑笑調釣嘯”;孟浩然《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葉“照笑眺嘯妙笑調嘯笑燒嶠笑嘯嘯”。
(八)齊祭部。
本部包括《廣韻》齊韻和祭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薺霽韻共見12例,其中與祭韻通押10例,占83.33%;祭韻共見14例,除獨用4次外,與薺霽互葉10次,占71.43%。綜合以上數據,齊祭當為一部。
霽祭通押:岑參《送狄員外巡按西山軍》葉“計霽弊祭閉霽脆祭繼霽歲祭諦濟細霽制祭霽霽”。
霽祭與代混押1次:岑參《招北客文》葉“髻霽代代斃蔽脆祭”。
薺祭與旨混押1次:羅公遠《白金小還丹歌·十一》葉“水旨底薺制祭”。
(九)灰皆部。
本部包括《廣韻》佳皆灰咍泰夬六韻,①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用韻中未見廢韻字用例,暫不討論廢韻與其他各韻間的分合關系。六韻分合關系較為復雜。其中灰咍韻共見46例,二韻同用29例,占63.04%;佳皆韻共見11例,與灰咍通押6例,另與泰夬通押3例,通用例占81.82%;泰韻共見8例,與隊代通押4例,與怪夬通押3例,通用例占87.50%;夬韻所見3例均是與泰怪合押。綜合以上數據,將六韻合為一部。
泰隊代通押:岑參《終南山雙峰草堂作》葉“輩對隊概代內隊愛代大會帶靄泰碎隊瀨泰載代”。
泰怪夬通押:孟浩然《越中逢天臺太乙子》葉“拜怪邁夬會泰怪怪大旆外泰界怪最泰屆怪”。
皆灰咍通押:皮日休《河橋賦》葉“開咍排皆來咍雷灰臺財哉開來材咍”;岑參《梁州對雨懷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時疾贈余新詩》葉“雷灰來咍槐齋乖皆開咍階皆才萊咍懷皆迴灰”。
齊皆灰咍通押1例:皮日休《正樂府十篇·卒妻怨》葉“迴灰灰妻齊哀咍攜齊瑰摧灰埃哉咍骸皆欸咍”。
灰咍與微混押1例:岑參《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腳其地苦熱無雨雪獻封大夫》葉“臺咍巍微埃來才咍回灰哉皚咍罍灰咍咍”?!拔 ?,《廣韻》微韻語韋切,《集韻》另收灰韻吾回切。
(十)支微部。
本部包括《廣韻》支脂之微四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支脂之三韻共見147例,其中兩兩相押或三韻互葉117例,占79.59%;微韻共見70例,與支脂之通押51例,占72.86%。綜合兩組數據,可定四韻同用。
支脂之微通押:皮日休《九諷系述·悲游》葉“襬支袆微湄脂思之遲脂微微萎雌支之疑之咨怩脂枝馳支”。
紙寘旨至止志未通押:皮日休《七愛詩·盧征君》葉“里起子止醉至己耳恥止被紙地至已止水死旨貴未義寘涘止比旨累寘志志”。
旨止賄通押1例:皮日休《憂賦》葉“起止賄賄死旨”,原文作“大樂既沒,淫聲是起。宋都已改,行人貪賄。如斯陳國一時雄,玉樹后庭花至死”。
皮日休《憂賦》有“豈可使親帥武旅,躬揮戰(zhàn)陣。故漢高有白登之辱,隋煬有雁門之圍”。[3](p8344)“陣”字依蕭滌非《皮子文藪》校,②《文藪》原文作“輝”,“輝”屬微韻,雖然與“圍”字相葉,但與文意不合;“陣”屬震韻,與文意雖合而音不葉;唯“麾”字音義皆通。蕭校為是。應為“麾”。[6](p7)“麾”屬支韻,與前后韻字相葉,韻例為“師夷脂陲支資脂縻麾支圍微”,支脂微通押。
(一)東鐘部。
本部包括《廣韻》東冬鐘三韻,三韻通押或兩兩互葉19次,占本部全部48例韻段的39.58%。其中鐘韻共見21例,與東冬通押18例,占85.71%。冬韻共見4例,皆與東鐘通押。綜合以上數據,茲定三韻同部。
東鐘通押:段文昌《菩提寺置立記》葉“功宮空東重鐘”。
董腫通押: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葉“涌腫動董”。
東冬鐘通押2次:岑參《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葉“窮功中通東峰鐘風東冬冬翁東蹤濃鐘同東松鐘”;鮑防《元日早朝行》葉“宗冬東宮空東峰鐘紅東鐘龍鐘宮中窮公東封鐘”。
(二)庚青部。
本部包括《廣韻》庚耕清青四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庚耕清青韻共見68次,除庚韻獨用2次、清韻獨用3次外,四韻間相葉63次,占92.65%。其中青韻共見23例,均與庚耕清韻通押,四韻同用無疑。
梗耿靜迥徑通押1次:皮日休《崦里》葉“頃梗頂迥靜靜艋耿嶺靜茗迥永梗暝徑景梗幸耿”。
庚清青蒸真文魂混押1次:皮光業(yè)《吳越故忠義軍匡國功臣……上柱國海鹽屠將軍墓志銘》葉“英庚靈青陵蒸生庚膺蒸君文城清昆魂旌清魂魂珉真”。
(三)蒸登部。
本部包括《廣韻》蒸登二韻,二韻通押6次,占本部全部10例韻段的60%。其中登韻所見6例全部與蒸韻合押,二韻同用無別。
蒸登通押:岑參《出關經華岳寺訪法華云公》葉“僧層藤燈登蒸冰蒸能登仍乘澄蒸”。
(四)江陽部。
本部包括《廣韻》江陽唐三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江陽唐三韻共見67例,其中宕攝二韻通押與江宕兩攝混葉共計50例,占74.63%。江韻共見4例,均與陽唐混押。綜合以上數據,可定三韻同用。
養(yǎng)漾宕上去通押1次:皮日休《公齋四詠·鶴屏》葉“狀望樣漾丈養(yǎng)向放相漾閬宕”。
陽唐蕩平上互葉1次:岑參《武威送劉單判官赴安西行營便呈高開府》葉“方陽茫唐霜章陽藏唐鄉(xiāng)長陽裝陽光唐昌陽荒唐亡王腸望陽當唐揚陽傍唐場陽蒼唐觴妝翔陽慷蕩”。“慷”字,《廣韻》蕩韻苦朗切,《集韻》新增唐韻丘岡切,此處押入平聲韻,當是盛唐時湖北方音有平聲一讀。
江陽唐混押:岑參《陪狄員外早秋登府西樓因呈院中諸公》葉“當唐墻陽光唐江江方陽霜陽行唐鄉(xiāng)陽蒼唐忘長陽茫郎唐”。
養(yǎng)絳上去混押1次:岑參《招北客文》葉“降絳上養(yǎng)”,原文作“洎乎杜宇,從天而降,鼈靈泝江而上”。
(五)真魂部。
本部包括《廣韻》真諄臻文欣魂痕七韻。此七韻通押情況較為紛亂,為觀察各韻疏密關系,先列一簡表,表中數字代表各韻獨用或通押次數:
真韻獨用次數雖然最多,但與諄臻文欣魂痕諸韻的關系也很密切。在諄臻欣魂四韻的各種押韻情況中,與真韻通押的次數都是最多的。真文通押的次數也大抵與文韻獨用相等。據此,將此七韻并為一部。
真諄臻文欣魂痕真 17 14 3 12 4 6 1文7 1 13欣3 2 6 2 1痕1 4魂3
真諄文欣魂通押1次:岑參《招北客文》葉“門魂峋諄坤魂秦人真君雲文宸麟真文文欣欣春諄”。
真文與仙混押1次:皮日休《反招魂》葉“君文遷仙身真云君文”。
真諄文欣魂與侵混押1次:皮日休《六箴·心箴》葉“人真心侵臣真綸諄仁真門尊魂臣真尊魂君文身身真君文賓塵真勤欣文文”。
(六)寒先部。
本部包括《廣韻》寒桓刪山先仙六韻,共95例韻段。從各韻通押情況看,本部可細分為三個韻組:寒桓、刪山、先仙,各組內部均無條件通押。三組之間混押7次,其中有2次是山攝一、二、三、四等韻相葉。根據以上情況,我們將三組合為一部,但三組間均有界限。
旱翰緩換上去通押:段成式《寂照和尚碑》葉“斷換卵緩緩潬旱翰翰”。
霰線通押:岑參《銀山磧西館》葉“箭線練霰面線硯霰”。
皮日休《藍田關銘》有“天輔唐業(yè),地造唐關。千巖作鏁,萬嶂為拴”。[3](p8363)“拴”為近代后起字,今依《皮子文藪》校為“栓”?!八ā?,《廣韻》無,《集韻》刪韻數還切,“貫物也”,與文意相合,亦與刪韻“關”字相葉。
(七)侵尋部。
本部包括《廣韻》侵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侵韻字為主要韻腳的韻段共12例,其中平聲侵韻獨用11例,上聲寢韻獨用1例。
寢韻獨用: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詠·酒槍》葉“飪飲枕品寢”。
(八)覃嚴部。
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咸攝陽聲韻韻段很少,僅見2例,涉及平聲覃咸、去聲闞釅四韻,姑將此四韻合為一部。覃咸一、二等韻通押,闞釅一、三等韻混葉均不同于《廣韻》獨用、同用的規(guī)定,可能與時音有關。
覃咸通押:李訥《東林寺舍利塔銘》葉“緘咸函覃喦咸”。
闞釅通押:岑參《招北客文》葉“劍釅闞闞”。
(一)屋燭部。
本部包括《廣韻》屋沃燭三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此三韻為主要韻腳的韻段共32例,其中屋沃燭兩兩通押或三韻互葉14例,占43.75%。燭韻共見17次,除獨用3次外,與屋沃合押14次,占82.35%。沃韻僅見1例,與屋燭相葉。綜合以上情況,茲定三韻同用。
屋沃燭通押1例:皮日休《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葉“瀆漉蹙屋轂谷伏幅屋纛沃陸撲鏃屋觸燭瀑目輻宿僇蔌軸麓霂築屋綠跼燭沃沃趚宿噢屋鋦燭熟屋菉燭櫝屋浴辱燭?屋燭燭??肉蹙屋束足燭簏屋裻沃瘯木屋粟燭鍑哭仆蔟蓄醭菽屋臛沃服屋錄玉燭斛屋鵠沃逐黷縮踧卜覆屋燭燭復濮屋續(xù)瘃燭篤沃族肭屋躅縟輂燭觫屋曲燭碌穀福讀屋浴燭鹿屋局燭鶩菊腹屋醁促欲獄溽燭告沃肅毣屋酷沃牧屋歜燭”。
屋錫混押1次:段成式《送窮文》葉“幅目屋慼錫”,原文作“有開卷數幅,窒心妨目。襲經攻史,方寸日慼”。
屋德混押1次:張柬之《與國賢良夜歌二首·一》葉“複屋國德”。
(二)陌德部。
本部包括《廣韻》陌麥昔錫職德六韻,共48例韻段。根據各韻通押情況,可細分為陌錫(含陌麥昔錫四韻,22例)、職德(18例)兩個韻組。組內各韻均無條件通押,兩組間混葉8次。
陌麥昔錫通押: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葉“夕昔客陌昔昔隔翮麥澤陌厄麥寂錫跡液昔”。
職德通押:段文昌《享太廟樂章》葉“德德極息億職”。
陌麥昔錫職德混押1次:皮日休《靜箴》葉“默德域職德則德隙陌殛職螫昔寂錫適昔帛陌食職鏑錫蘗麥力職”?!疤Y”字,《全唐文》原作“蘗”,[3](p8362)原文作“味雖以甘,若含冰蘗”?!疤Y”,《廣韻》、《集韻》皆薛韻魚列切,釋為“木余”,顯然與文意不合,且與其他韻字不葉。今依《文苑英華》[7]校為“蘗”?!疤Y”,《廣韻》麥韻博厄切,為“檗”之俗字,釋為“黃檗”。黃蘗乃藥用喬木,可入中藥,味苦,與文意相合,且與其他韻字互葉。
(三)覺鐸部。
本部包括《廣韻》覺藥鐸三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此三韻共見22例,其中藥韻9例皆與鐸韻合押,藥鐸同用無疑。覺韻情況較復雜,獨用2次,與鐸同用2次,另與燭職各通押1次,與鐸韻關系似乎稍近??紤]到陽聲韻江陽唐同用,我們姑且將覺韻與藥鐸二韻合為一部。
藥鐸通押:皮日休《太湖詩·曉次神景宮》葉“躍腳削鑠屩藥寞崿鐸灼藥落鐸雀藥錯雘鶴鐸鑰弱藥鐸鐸約藥嚼蹻藥託蠚作絡惡鐸瘧藥廓薄壑鐸”。
覺鐸通押2次: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詠·酒龍》葉“角覺壑廓落鐸”;岑參《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葉“角覺落鐸”。
覺燭通押1次:岑文本《擬劇秦美新》葉“樂覺俗燭”。
覺職通押1次:岑文本《擬劇秦美新》葉“朔覺色職”。
岑參《招北客文》有“復引一索,其名為窄”,今依《文苑英華》改“窄”為“笮”?!罢保稄V韻》陌韻側伯切,與前后韻字不葉,與文意亦不合?!绑小?,《廣韻》鐸韻在各切,“竹索,西南夷尋之以渡水”,與文意相合,與韻字亦葉,“索笮壑落鐸”,鐸韻獨用。
(四)質沒部。
本部包括《廣韻》質術櫛物沒五韻,①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用韻未見迄韻字用例,暫不討論迄韻與其他各韻間的分合關系。為觀察五韻間疏密關系,我們列一簡表:
質術櫛物沒質2 9 1 1 2 1 2沒1 2 1術
由上表可以看出,除質術二韻外,櫛物沒三韻用例均較少。質術無條件通押,櫛沒二韻均與質術發(fā)生關系,物韻又與術沒產生聯系,綜合以上情況,茲定五韻同用。
質術櫛沒通押:皮日休《太湖詩·投龍?zhí)丁啡~“溢室日漆質櫛櫛卒出術捽沒術術筆質律術逸質質”。
術物沒通押:岑參《日沒賀延磧作》葉“出術沒沒物物”。物沒與屋韻通押1次:皮日休《六箴·足箴》葉“木屋物物忽沒”。
質韻與止韻通押1次:岑文本《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葉“弼一日室實質始止韠畢溢質”。
(五)曷屑部。
本部包括《廣韻》曷末黠鎋屑薛六韻,六韻出現次數均較少。除末韻外,其余曷黠鎋屑四韻均與薛韻有通押關系,末曷亦通押2次,故定六韻同用。
曷末通押2次: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葉“脫撥末割曷”;孟浩然《早發(fā)漁浦潭》葉“聒撥闊沫末獺曷豁末”。
黠薛通押:岑參《天山雪歌送蕭治歸京》葉“絕薛滑黠”。
曷鎋屑薛通押1次:皮日休《九諷系述·遇謗》葉“絜決屑轍薛噎訣耋屑悅薛劀鎋切屑折薛瓞屑絏桀惙舌薛剌曷”。
屑薛與沒混押1次:岑參《招北客文》葉“絕薛閉屑雪裂折薛結屑骨沒”。
岑參《江行遇梅花之作》作“江畔梅花白如雪,使我思鄉(xiāng)腸欲斷。摘得一枝在手中,無人遠向金閨說”。[2][p878]“斷”屬緩韻,與薛韻字“雪”、“說”不葉,今據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8]校為“絕”?!敖^”屬薛韻,《廣韻》情雪切,與文意既合,與韻字亦葉。
(六)緝立部。
本部包括《廣韻》緝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緝韻共見6例,皆獨用,自成一部。
緝韻獨押:皮日休《秋夜有懷》葉“泣濕急立襲澀入緝”;鮑防《歌響遏行云賦》葉“集岌吸緝”。
(七)合乏部。
本部包括《廣韻》合盍葉帖洽狎業(yè)乏八韻。唐五代湖北古體詩文以此八韻入韻者較少,僅見8例。根據葉業(yè)乏同用與合盍葉帖洽狎業(yè)同用兩韻例,我們將此八韻系聯為合乏一部。
葉業(yè)乏通押1次:段文昌《菩提寺置立記》葉“法乏劫業(yè)攝葉業(yè)業(yè)”。
合盍葉帖洽狎業(yè)通押1次:皮日休《二游詩·任詩》葉“合雜 靸合洽洽甲狎霎夾洽押狎峽洽唼狎檝葉鍤□洽屧帖榻盍裛葉狎狎眨洽葉葉劫業(yè)箑葉苶帖鞳盍讘葉壓狎闔盍獵葉愜帖”。“苶”字,原文作“薾”,“以斯為思慮,吾道寧疲薾”,今疑“薾”當為“苶”之誤?!八n”,《廣韻》薺韻奴禮切,“華茂也”,與詩義不合?!捌}”,《廣韻》帖韻奴協切,“病劣貌,《莊子》曰‘苶然疲役’”,與詩義正合。此例之誤可能是由于“爾”、“尒”相通,后世之人遂將“苶”傳抄為“薾”所致。
上例中,“唼”字,《廣韻》未收。《集韻》葉韻七接切,“譖言”;又狎韻色甲切,“啑喋,水鳥食貌”,同“啑”。原句作“猿眠但膃肭,鳧食時啑唼”,依義當取狎韻音。另《廣韻》狎韻有“啑”,所甲切,“啑喋”。
以上我們系聯出唐五代湖北地區(qū)文人古體詩與韻文用韻25部系統(tǒng),總結如下:
陰聲韻10部:歌戈、家麻、魚模、尤侯、豪刀、郊肴、蕭宵、齊祭、灰皆、支微;
陽聲韻8部:東鐘、庚青、蒸登、江陽、真魂、寒先、侵尋、覃嚴;
入聲韻7部:屋燭、陌德、覺鐸、質沒、曷屑、緝立、合乏。
[1][清]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2]陳尚君.全唐詩補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3][清]董誥.全唐文[M].北京:中華書局,1987.
[4]余迺永.新?;プ⑺伪緩V韻[M].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3.
[5][宋]丁度.宋刻集韻[M].北京:中華書局,1989.
[6]蕭滌非.皮子文藪[M].北京:中華書局,1959.
[7][宋]李昉.文苑英華[M].北京:中華書局,1995.
[8]劉開揚.岑參詩集編年箋注[M].成都:巴蜀書社,1995.
I207.22
A
1003-8477(2012)07-0132-04
陳大為(1981─),男,文學博士,中原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
責任編輯 鄧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