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繼
(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91)
怒族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元代以前記載稀少且內容含混,明清時期資料增加而漸清晰明朗。本文通過對相關史料的挖掘、耙梳,從明清時期怒族的族名與分布、經濟生活及民族關系三個方面,對其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討。
我國史籍中與怒族有關的記載,始見于唐代樊綽的《云南志》。其云:“高黎貢山在永昌西,下臨怒江?!保?](卷2《山川江源第二》)此處的 “怒江”,為水名指稱,元代將其與族名掛鉤。元《混一方輿勝覽》載滇西鎮(zhèn)康路景致: “潞江,俗名怒江,出路蠻,經鎮(zhèn)康與大盈江合,入緬中。”[2](《云南行中書省·鎮(zhèn)康路》)怒、潞、路,三字乃同音異寫。兩書中反映的山名、水名、族名、地名、方位,與今滇西高黎貢山下的怒江最后進入緬甸的走勢及怒族分布,基本情況一致。
明代開始有確切的怒族之說,稱“怒人”或“弩人”。明初洪武時奉命出使麓川、緬甸的行人司行人李思聰、錢古訓二人,返回后各自所作《百夷傳》中均有提及,兩《傳》篇名相同而文字有異。李云:“百夷即麓川平緬也,地在云南之西南?!浞N類有大百夷、小百夷,又有蒲人、阿昌、縹人、古剌、哈剌……怒人等名……。怒人,頗類阿昌。蒲人、阿昌、哈剌、哈杜、怒人,皆居山巔,種苦蕎為食,余則居平地或水邊也。言語皆不相通?!保?](卷10李思聰《百夷傳》)錢云:“百夷在云南西南數(shù)千里……俗有大百夷、小百夷、漂人、古剌、哈剌、緬人、結些、哈杜、弩人、蒲蠻、阿昌等名……。弩人,目稍深,貌尤黑,額顱及口邊刺十字十余。”[4]兩者對當時麓川即今以滇西瑞麗為中心一帶地區(qū)各族的分布、生活環(huán)境與習俗,作了大致描述。錢氏稱怒族為“弩人”,為怒族史料中所罕見,或因其持弓射獵的特點給人印象深刻而被用作族名。其后,隨著人們對邊疆民族了解的加深,有關怒族的記載逐漸增多。
明中后期嘉靖時楊慎編輯《南詔野史》載:“怒人,居永昌怒江內外。其江深險,四序皆燠,赤地生煙。每二月,瘴氣騰空,兩堤草頭交結不開,名交頭瘴。男子面多黃瘦,剛狠好殺,射獵或采黃蓮為生,鮮及中壽。婦人披發(fā),紅藤勒首。”[5](下卷《南詔各種蠻夷》)明末天啟時劉文征撰 《滇志》云:“怒人,男子發(fā)用繩束,高七八寸,婦人結布于發(fā)。其俗大抵剛狠好殺,余與磨些同。惟麗江有之?!保?](卷30《羈縻志·種人》)兩書比前更為細化,對永昌、麗江兩地怒族的生存環(huán)境、體質特征、服飾裝扮、習俗特點、生產生活等均有反映,清初史載多沿其說。
元明時期的“潞江”、“怒江”,在水名之外多與地名及行政區(qū)掛鉤。元代的永昌、騰越之間有怒江甸 (今保山市西南潞江壩),元初隸柔遠路;致和元年 (1328年)五月,曾有“怒江甸土官阿哀你”侵犯相鄰諸寨,被云南行省派兵討捕的記載。[7](卷30《泰定帝本紀二》)明永樂元年 (1403 年),怒江甸內附,設潞江長官司;九年,潞江長官司長官曩璧遣子入朝貢馬獻方物,升其地為潞江安撫司,隸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不久改隸云南布政司。宣德八年 (1433年),改金齒永昌千戶所為潞江州,隸云南布政司,以千夫長刀珍罕為知州,潞江安撫司仍同時并存。[8](卷315《云南土司列傳三》)此期間,統(tǒng)治者在邊疆民族地區(qū)推行“以夷制夷”的土官土司制度,永昌轄下,無論怒江甸還是潞江司、潞江州,其出頭露臉的上層人物均為“百夷”(傣族)土官,作為諸族中世居偏遠而發(fā)展落后的怒族則尚未受到社會關注而被大眾普遍知曉,故明清兩代對潞江與怒族的關系也另有不同說法,如“潞江,訛云怒江……”,[3](卷6《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山川》)“怒江,今在騰越。江之波濤涌如怒也;作 ‘潞江’,非。”[9](卷11)“潞江……本名怒江,以波濤洶涌而名”之類。[10](卷113《云南一》)怒族與怒江之間的天然聯(lián)系,因人們了解的不多而一度被忽視及誤解。
清雍正時,西南地區(qū)大規(guī)模改土歸流。雍正元年(1723年),廢除麗江木氏土知府,改設流官;五年,于麗江府轄區(qū)內置維西廳,將鶴慶府通判移駐維西,下設土千總、把總等職,分管阿墩子、奔子欄、其喇、康葉各寨,對原有陋規(guī)雜派飭行裁革。新設流官通判陳權清明能干,治理有方,對轄下各族“約束撫綏,頗有條理”。此時的怒族,散居高山密林,刀耕火種,食盡遷棲巖穴,社會發(fā)展落后,被外人看作是喜歡“劫殺搶掠”的“久居化外”之人,而實際上卻勢力弱小,常受外族欺負。隨著改流后政治形勢的變化,分布于維西邊外靠近西藏擦哇隴等地屢被古宗(藏族)、傈僳侵凌而抵抗乏力的“怒子”,對官府“群生感激”,于雍正八年相率到維西衙門求見,以黃蠟、麻布、羊皮、山驢皮、麂皮等物充貢,“求納為民,永為歲例”,愿意接受官府管束而獲得保護;官府同意其請,亦于每年納貢之時賞鹽三百斤以為犒勞。[11](《文錄》卷10鄂爾泰《奏陳怒彝輸誠折》)[12](《夷人》)[13](卷15《云南·種人》)
從此,怒族與內地交往增多,“流入麗江、鶴慶境內,隨二府土流兼轄”。[14](卷184《南蠻志三之三·種人三·怒人》)人們對怒族與怒江的關系及其分布狀況的了解也更多見于史冊,如:“怒人,居怒江邊,與瀾滄相近。……其最遠者,名曰怒子?!保?5](上卷《官師略·種人》)“怒人,在維西瀾滄江外數(shù)百里崇山峻嶺,有江曰怒江,環(huán)江皆怒人所居,故名?!保?3](卷15《云南·種人》)“怒夷界最廣,凡怒江以西,西北接西藏,西南接緬甸孟養(yǎng)陸阻地,東與麗江及大理府云龍州毗連皆是?!保?4](卷106《武備志三之一·邊防上·麗江》)“潞江在瀾滄西……江之外為怒夷,故名怒江?!氡I侥嗣航D狭鬓熉航矒崴??!龅峋橙刖挼??!保?6](卷80《地理志二十七·西藏》)等等。
清末以降,分布于怒江、瀾滄江中上游一帶之上帕 (今福貢)、菖蒲桶 (今貢山)、知子羅 (今瀘水)、瀘水、蘭坪等偏遠地區(qū)怒族的生存狀態(tài)亦進入人們的視野,民國時期的《纂修云南上帕沿邊志》、《征集菖蒲桶沿邊志》、《知子羅屬地說明書》、《瀘水志》等書中,對此均有更為詳細的記載,此不贅言。
于此可知,明清時的怒族,有怒人、弩人、怒子、怒夷等名,但均為掌控話語權的漢族文人筆下之“他稱”,且不乏大漢族主義封建正統(tǒng)觀念主導下的民族歧視之義。今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怒江州的貢山、福貢、瀘水及蘭坪縣,另外迪慶州維西縣及西藏察隅縣有少量分布。這與明清時期以怒江兩岸為中心,涉及麗江、維西、鶴慶、云龍、永昌邊外,及怒江、瀾滄江以西緬甸北部某些地區(qū)的分布,基本一致而略有差別。
明清時期的怒族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低下,經濟以農業(yè)為主,狩獵、采集為輔。
明初時麓川即今云南怒江、保山與緬甸東北部一帶的怒人,同蒲人、阿昌、哈剌、哈杜等族雜居一起,“皆居山巔,種苦蕎為食”,[3](卷10李思聰《百夷傳》)在山區(qū)從事粗放的農業(yè)生產,以蕎麥為主食。明中期,居永昌怒江內外條件艱苦之下的的怒人,有“男子面多黃瘦……射獵或采黃蓮為生,鮮及中壽”之載。[5](下卷《南詔各種蠻夷》)至明末,從其 “男子發(fā)用繩束,高七八寸,婦人結布于發(fā)。其俗大抵剛狠好殺 …… 惟麗江有之”的 記述 來看,[6](卷30《羈縻志·種人》)分布于今麗江西部即維西、蘭坪、福貢、貢山一帶的怒族中,農業(yè)、手工業(yè)已有一定發(fā)展,但“剛狠好殺”之類原始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野蠻習俗尚較濃厚。
清代,人們知曉的怒族分布區(qū)域不斷擴大,各地發(fā)展存在一定差別且呈現(xiàn)不同的特點。
居麗江府怒江邊而與瀾滄江相近的“怒人”,“人結麻布于腰,采黃連為生。茹毛飲血,好食蟲鼠”;[15](上卷《官師略·種人》)稍好者, “以麻布裹身,不成衣制,倚巖結草廬而居”;[13](卷15《云南·種人》)兩江外更偏遠地區(qū)而同俅人 (獨龍族)、生熟栗粟雜居的“怒子”,則被稱為“遠于人類,有茹毛飲血、巢居穴處之風”;[17](上卷《人部·麗夷》)騰越州者更為落后,居于山巔,與其他民族言語不通,被描述為“略似人形而已”。[18](卷11《雜志》)生產水平均十分低下,處于原始社會后期的過渡發(fā)展階段。
居怒江邊靠內地者,則農副產品較為豐富,“常負筐持囊劚黃連,亦知耕種”,糧蔬有黍、麥、薯、芋等類;平時生活中,男女“首勒紅藤,麻布短衣。男著褲,女以裙……覆竹為屋,編竹為垣”,且“精為竹器,織紅文麻布,么些不遠千里往購之”。[12](《夷人》)[14](卷184《南蠻志三之三·種人三·怒人》)在衣食、居處、器用等方面均大為改觀,食物種類增多,利用當?shù)刂参镔Y源苧麻建房織布、制作家具等,手工業(yè)技術已具相當水平,其產品受到其他民族的喜愛。有的富裕者并積累起自己的產業(yè),雇用俅人 (獨龍族)從事家內勞動,麗江府外俅江邊的俅人,就“常為怒人傭工”;有的蓄奴戶并干脆采用暴力手段,直接到俅人地區(qū),“奪其子女為婢仆”。[14](卷185《南蠻志三之四·種人四·俅人》)[13](卷15《云南·種人》)
另外,自雍正八年得到官方的接納認可后,“獵禽獸以佐食,無鹽,無馬騾”的維西“怒子”,每年以“黃蠟八十斤、麻布十五丈、山驢皮十、麂皮二十”為貢賦標準,且常以當?shù)靥禺a黃連入售內地,官府專門“犒以砂鹽”。其他民族“多負鹽至其地交易”,當?shù)嘏藙t商品交換意識淡薄,對入己地商人“敬禮而膳之,不取值,衛(wèi)之出”。[14](卷184《南蠻志三之三·種人三·怒人》)[12](《夷人》)即便相鄰麗江鹽井而與傈僳、巴苴 (普米族)、俅人雜處的怒人,也“買賣不慣用錢,米糧柴薪惟鹽可換”。[15](上卷 《財用略·行鹽》)①直至民國時期,中甸、維西、知子羅、菖蒲桶等地仍無大市集;蘭坪營盤街,其交易物品多為黃連、貝母、漆、牛皮、香菌、木耳等各種山貨。(見民國《新纂云南通志》卷143《商業(yè)考一·市集》)各地并有“知 敬 長, 凡 進 食 尊 輩, 率 跪 以獻”,[13](卷15《云南·種人》)以及村寨中 “無盜,路不拾遺,非御虎豹,外戶可不扃”的習俗,原部分地區(qū)怒人“剛狠好殺”的特點,在接受官府的管理約束而“知法度”之后也逐漸消失,以致乾隆時期的學者竟認為,以前志書中的此類“好殺”記載,屬于不符實際的夸大之說。[12](《夷人》)但在有的地區(qū),某些野蠻行為實仍以其他方式表現(xiàn)出來,如:清末時維西的“怒子”,即有“拉人勒贖,燒殺搶劫,習以為?!钡挠涊d,被人們看作是“夷類中之最兇悍者”,直至民國初年當?shù)卣訌娭卫砗螅祟愋袨椴?“陸續(xù)斂跡”。[19](《種類》)上帕“怒子”,亦常往瀾滄江一帶滋擾,當?shù)厝嗣癖黄壬霞{“三腳鐵鍋、鋤斧、刀矛等項鐵器,名為鐵金,每年由怒子派人前往德溪一帶征收”,民國紀元政府派兵開辟怒江將其征服,才開始改觀。[20](《征收》)
溜索渡江,長期以來就是怒江兩岸人民往來過江的主要交通方式。清代維西金沙江、瀾滄江邊對溜筒渡江的使用已較普遍,乾隆時張泓的《滇南新語》、余慶遠的《維西見聞記》對此均有記載,但未確指哪些民族在使用。民國時的記述對此稍詳:“阿墩、瀘水、菖蒲桶、維西等數(shù)處江流湍急不能行船者,即以溜索渡江。蓋用竹為繩,削木為邦,借其傾斜滑溜渡過,故曰溜渡。人畜貨物通運困難,交通中之最原始者也?!保?1](卷57《交通考二·津渡溜渡》)民國時的菖蒲桶 (今貢山)之地怒江兩岸,即設有溜索渡口十五處、大木挖空成舟之豬槽船渡口十三處。[22](第十《交通》)阿墩子、瀘水、菖蒲桶等均為怒族聚居地,而溜索渡江仍在今天的怒族生活中保持著頑強生命力。可以說,在明清時的交通條件下,溜渡已然成為怒江兩岸怒族經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上可知,此時期的怒族社會,狩獵、采集在其生產生活中仍占相當比重,人們?yōu)榫S持簡單的生活條件而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雖出現(xiàn)一定的剩余產品,但交換多限于以物易物,尚未產生實質性的商品貿易;因所居地不產鹽,食鹽成為怒人接受官府貢賦回饋及平時交易中的重要物品;在艱險的自然環(huán)境下,溜索渡江為怒族民眾出行所必需。整體來看,清代部分地區(qū)怒族社會內部的階級分化并不太大,人們的生活尚處于原始淳樸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而在部分地區(qū)則分化明顯,出現(xiàn)了家長奴隸制;清中后期,隨著對官府認同感的加深及與其他民族交往增多,人們的行為觀念、生產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之中不斷改變。
明清時期怒族的分布,涉及麗江、鶴慶、大理、永昌等府轄內的部分區(qū)域,而主要集中于麗江;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使其與相鄰的納西、傈僳、俅人 (獨龍族)、古宗 (藏族)等族在各方面發(fā)生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與不同民族的交往中體現(xiàn)了不同的特點。
清雍正以前,麗江長期被納西族土知府木氏所統(tǒng)治,怒族多遠居怒江邊外,僅少部分靠內村寨為木氏土府直接管轄。改土歸流后木氏衰落,隨著大量怒族從邊外流入,官府對其總體上仍實行“羈縻”之制,經濟上每年僅收取怒族自愿上繳的土產黃蠟、麂皮、麻布等物折征之銀一十二兩四錢二分,歷年造冊報部在案;政治上則通過相關地區(qū)的土司頭人進行間接管理:鶴慶府轄維西境內怒江兩岸,“怒子、傈僳夷民一百一十一村褰,分隸維西康普千總禾娘管束”;原隸木氏管理的麗江府屬怒江兩岸怒子、傈僳58村寨,則“令浪滄江煙川保長和為貴就近管束”。[23](P275)女土千總禾娘、保長和為貴,均為當?shù)丶{西族土官。禾娘之后,其媳禾志明及頭人王芬、王芝、禾品、王永錫等先后繼續(xù)實施管轄權。但至乾隆時,納西族土官因循土府舊規(guī),擅自提高貢賦標準且改為私收,按人口征收山租實物,并勘丈田畝新增賦糧等,迫使“麗境怒傈夷民”在逢年過節(jié)之時攜帶鹽、布等貨,前往更弱勢的俅人地方放債取利,折收黃連甚至人口子女帶回康普,“或抵給土弁頭人作為額規(guī),或輾轉售賣以償資本”。此事違背官府善待怒族的既定政策,無端增加負擔而滋擾民間,成為影響當?shù)厣鐣牟话捕ㄒ蛩?,最后驚動省府官員查處。乾隆十八年 (1753年),康普怒子準折帶回的俅人男女58名、麗江怒子準折夷男女72名被責令遣返送回,而頭人王芬、王芝、禾品、王永錫,保長和為貴,催頭和可清、和志宏等被“各枷號一個月,滿日責四十板”,“康普土千總名缺,永遠裁革”。
怒族與納西族的關系,更多的是通過雙方征繳賦稅即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方式體現(xiàn)出來;在底層民眾之間,則不乏你來我往而地位平等的相互交流,如前述怒人精制的竹器、紅文麻布深受各地青睞,“么些不遠千里往購之”,即為突出一例。
傈僳族先民,早期分布于金沙江兩岸及今四川西南木里、鹽源、鹽邊一帶,明代時因不堪戰(zhàn)亂及納西族木氏土司的壓榨,在頭人木必扒的帶領下,漸向云南西北部的瀾滄江、怒江一帶遷徙。清代散居于麗江、大理、永昌、姚安等地,而以今怒江、麗江境內為主,與納西族、怒族、獨龍族等相混雜居。民國時的菖蒲桶 (今貢山),即有“怒子系土著,傈僳由上帕及滄江搬來”之說;[22](第十五《氏族》)上帕 (今福貢)同樣如此,“人種原為怒子,后漸始有傈僳,由滄江、六庫一帶移來雜居其間,名雖歸麗江府管轄,其實則怒、傈自成部落,亦無土司統(tǒng)屬”。[20](《沿革》)怒族與傈僳族,兩者交相混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物質生活及精神文化方面,相同相似之處甚多,史籍中常?!芭?、栗”并稱,雙方關系十分密切。但傈僳族的社會發(fā)展程度比怒族要高,分布區(qū)域更廣闊,至清中后期,一些地區(qū)已進入家長奴隸制或封建地主制階段,且在長期艱苦的自然環(huán)境及與其他民族的爭斗中培養(yǎng)出極強的戰(zhàn)斗能力,其“善用弩,發(fā)無虛矢”的特長為他族所忌憚,被稱為“諸夷中最悍”者。[14](卷184《南蠻志三之三·種人三》,)[24](卷2《大理府》)怒族與傈僳族之間,因力量懸殊而致其地位不平等,“強者為酋,弱者為仆”,[22](第四《輿地》)怒族常被奴役和掠奪;“性怯而懦,傈僳侵之”,[25](第13《志蠻》)成為時人給部分地區(qū)怒族貼上的習慣性標簽。雍正八年,維西邊外怒族輾轉歸附流官官府以尋求保護,其原因之一就是 “??嗬跛谥至瓒荒苡?。[12](《夷人》》)故在清嘉慶七年 (1802年)維西傈僳恒乍繃領導的起義中,官府重兵鎮(zhèn)壓,恒乍繃失敗后逃往怒地躲藏;在官軍的威逼利誘下,即出現(xiàn)“怒子等不特不肯依附”恒乍繃,“并欲齊心協(xié)拿,先將恒乍繃之表妹擒獻”,繼而“怒子前引”為官軍帶路追剿恒乍繃的現(xiàn)象。[26](卷117、卷119)當然,兩族間關系的主流仍是友好共處、相互交流和提高,而傈僳族在各方面的影響則比怒族大得多。如語言,清末民國時的貢山一帶,屬民“分喇嘛、古宗、怒子、栗粟、曲子五種”,而語言僅有古宗語、怒子語、傈僳語三種,其中均為藏族的喇嘛、古宗系古宗語,怒子、曲子 (獨龍族)系怒子語,傈僳通古宗、怒子語者絕少,傈僳語則“全境通曉,盡人皆知”。[21](卷70《方言考五·怒子古宗栗粟語》)上帕與其類似,在怒子、傈僳、拉馬 (白族支系)三種屬民中,語言僅有怒子、傈僳兩種,拉馬語僅滄江一帶有之,移來帕地者概從傈僳語,怒語惟怒子使用,傈僳語則“全境通用,盡人皆知”。[20](《語言》)揆諸歷史和現(xiàn)實,衡量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強弱及影響大小,無不與其語言在相關地區(qū)使用和通行范圍的廣狹成正比。
怒族與獨龍族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兩者在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習慣等方面關系緊密。元代始見獨龍族記載,謂麗江路有蠻八種,其中之一的 “橇”,[27](《麗江路·風俗形勢》)即為后來清代時的俅人、俅子、曲子、曲人、曲夷之先民。明代相關史料缺略,清代復見記載,謂:“俅人,居瀾滄江大雪山外,系鶴慶、麗江西域外野夷?!保?8](卷7)“俅人,居怒江大雪山外俅犸地方。原系西域野夷,今或偕怒人抵維西?!保?3](卷15《云南·種人》)可知維西俅人同怒人一樣,原居于怒江、瀾滄江邊外,乘雍正改流之風進入內地。整體上俅人多與怒族、傈僳族、白族等為鄰,分布于今怒江州貢山西部的獨龍江、北部的怒江兩岸、維西縣以及西藏察隅縣等地。清前期,俅人社會發(fā)展緩慢,有“居處結草為廬,或以樹皮覆之”者,有居山巖中“衣木葉,茹毛飲血,宛然太古之民”者,[28](卷7)性格柔懦,不通內地語言,亦無貢稅,尚未脫離原始社會階段。但俅人“地與怒地接壤,不敢越界,怒人暨西域蠻夷率奪其子女為婢仆”,[13](卷15《云南·種人》)兩者雖居住接鄰,俅人卻不敢隨便越出自己的部落或族群界線,且常遭受怒人及其他民族的人口打劫之災,在與諸族的交往中處于劣勢之最底層而常居被動地位。清中后期,怒人不時對俅人進行經濟上的剝削及控制,居俅江 (獨龍江)外已知務耕植的俅 人, 即 “ 常 為 怒 人 傭工”;[14](卷185《南蠻志三之四·種人四·俅人》)而當怒人在受到納西族土司頭人的經濟盤剝時,則往往把負擔轉嫁到俅人身上,前述怒人到俅人地區(qū)放債收利折扣人口帶回頂替賦稅上繳之類,即說明了此問題。上帕地區(qū)俅人,每年還必須“上納鐵器與怒子,圖免滋擾之患”,而“怒子管俅子”之語,民國時期仍在當?shù)亓鱾?。?0](《管轄》)另外,怒人與俅人同樣使用怒語,相互間較為熟悉,使其成為外界進入俅人地區(qū)辦事的重要助手。管理菖蒲桶地區(qū)的喇嘛寺僧,每年向曲人收取錢糧山貨時并不親到其地,而是從怒人中選擇“熟習曲道者一人派充曲管”,每年令其至曲地代為收繳;光緒末麗江府分駐阿墩子彈壓委員兼辦怒江事宜夏瑚考察怒江、獨龍江時,也先后招募“通曉曲語、熟習曲道”的怒民多人作為翻譯、向導及傳達號令者,對完成任務提供了極大幫助。[11](紀載卷23《清十二》夏瑚《怒俅邊隘詳情》)另紋面習俗,明清時的云南僅怒族、獨龍族所特有。怒人有“額顱及口邊刺十字十余”、“男女披發(fā),面刺青文”之載;[4][12](《夷人》)夏瑚在獨龍江,亦見俅人女子 “頭面鼻梁兩顴及上下唇均刺花紋”。此習俗在怒族中后漸消失,獨龍族中至今則仍可見。
明清時云南境內的藏族被稱為“古宗”,在不少地區(qū)與怒族相鄰雜居,麗江、鶴慶特別是靠近滇藏邊界地區(qū)尤多。清代維西邊外的怒子,界連西藏之三艾、擦連岡、擦瓦隴等地 (今西藏察隅縣察瓦龍一帶),常被藏族土司掠奪騷擾。乾隆五年(1740年),云南總督慶復即向朝廷奏報:“古宗人等進至怒地,若見怒子人眾,則以貿易為生;如見怒子人少,或遇打柴割草之男婦,即行擄掠。因而怒子不敢散居,或四五百家,或二三百家,于山箐深邃之區(qū),自成巢穴?!保?9](P26)類似事件甚多,怒族起而反抗,雙方不時交兵仇殺,以致官府多次協(xié)調,甚至出兵堵截藏族土司,下令各地官員約束,防止事態(tài)擴大。咸豐、同治時的菖蒲桶 (今貢山)地區(qū),古宗所奉紅教喇嘛習性強橫,勢力甚大,“地方之公務、夷人之訴訟,均由喇嘛處理審判”,[22](第一《沿革及設治》)怒子、傈僳、曲子等只有服從,栽種還須交納租糧。但一般古宗與怒子之間仍友好相處,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之中形成了不少共同的習俗愛好。如:菖蒲桶的傈僳、曲子,每屆春季,聽雀叫即種苞谷;古宗、怒子則習慣一致,春季櫻桃開花種苞谷,秋末胡桃落葉種青稞、小麥。所居房屋,曲子、傈僳四面無墻,因無人會做泥工;古宗、怒子則四圍筑土,盡系自筑,人能為之。傈僳、曲子無集會習俗,古宗、怒子則于每一村中建一公眾房,每月十日在公眾房辦會,各醵酒肉鹽物,請喇嘛念經后群相會食。[22](第十一《農政》、第十二《工業(yè)》、第十七《禮俗》)
另外,怒族與漢族之間也多有交往,主要體現(xiàn)在平時與官府各級官員的聯(lián)系、戰(zhàn)事中與官軍的接觸、經濟生活中與漢人商賈及相鄰漢族居民的往來,等等。此類記載不多,實乃當時外界了解怒族社會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有關怒族的研究成果斐然,但多為田野調查或以近現(xiàn)代時期為研究背景;明清兩代雖是怒族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卻因資料匱乏而使研究的深入顯得吃力。筆者在涉及怒族古代歷史的研究中,感覺有限的資料尚未被人們留意和充分利用,有的資料變換一下角度或又可顯現(xiàn)出新的價值。故在所掌握資料的基礎上,于此三方面著手,立足基本史實,盡量少作空泛之言,便于人們了解明清時期怒族社會發(fā)展之中相關事件的大體脈絡,希望能從新的視角,給讀者提供點不一樣的啟迪及感受。
[1][唐]樊綽.云南志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2][元]劉應里等.混一方輿勝覽 [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3][明·景泰]陳文.云南圖經志書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4][明·洪武]錢古訓.百夷傳 [M].江應樑校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5][明]楊慎編輯.[清]胡蔚訂正.南詔野史 [M].光緒刻本.
[6][明·天啟]劉文征.滇志 [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7][明]宋濂等.元史 [M].北京:中華書局,1976.
[8] [清]張廷玉等.明史 [M].北京:中華書局,,1974.
[9] [明]諸葛元聲.滇史 [M].德宏民族出版社,1994.
[10][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M].北京:中華書局,,2005.
[11][民國]李根源.永昌府文征 [M].昆明:云南美術出版社,2001.
[12][清·乾?。萦鄳c遠.維西見聞記[M].《叢書集成初編》第314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
[13][清·乾?。葜x圣綸.滇黔志略 [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8.
[14][清·道光]阮元等.云南通志稿[M].道光刻本.
[15][清·乾?。莨軐W宣等.麗江府志略[M].麗江縣志編委員會辦公室翻印,1991.
[16] [民國]趙爾巽等.清史稿 [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7] [清·乾?。輩谴髣祝崮下勔婁?[C].方國瑜.云南史料叢刊 (卷12)[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
[18][清·乾?。萃朗鲥ィv越州志 [M].光緒刻本.
[19][民國]屈知春.云南維西縣地志全編 [C].李汝春.唐至清代有關維西史料輯錄 [M].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志編委會辦公室編印,1992.
[20][民國]纂修云南上帕沿邊志 [M].怒江州舊志整理班子據(jù)民國二十年鈐印鈔本標點,1998.
[21][民國]周鐘岳等.新纂云南通志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2][民國]征集菖蒲桶沿邊志 [M].怒江州舊志整理班子據(jù)民國九年鈐印鈔本標點,1998.
[23]李汝春.唐至清代有關維西史料輯錄 [M].維西縣志辦公室,1992.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軍機處民族類139號載乾隆十八年四月二十日云貴總督碩色奏折.
[24] [清·光緒]劉慰三.滇南志略 [C].方國瑜.云南史料叢刊 (卷11) [M].昆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1.
[25][清·嘉慶]檀萃.滇海虞衡志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6]清仁宗實錄 [M].北京:中華書局,1987.
[27] [元]孛蘭肹等.元一統(tǒng)志 [M].北京:中華書局,1966.
[28][清·乾?。莩倬幚L.皇清職貢圖 [C].徐酈華.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集成 (第一冊) [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29]怒族簡史編寫組.怒族簡史修訂本編寫組 [C].怒族簡史 (修訂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