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明
對學歷腐敗說“不”
文/海明
【海外經驗】
國外的官員有沒有以權謀私,套取高學歷現(xiàn)象?遇到學歷腐敗事件,國際上普遍的做法怎樣?
社會上假文憑泛濫,官場的假文憑現(xiàn)象屢有曝光,除了官員選拔時學歷把關不嚴,與事后的追究懲罰機制確實有關。那么,國外的官員有沒有以權謀私,套取高學歷現(xiàn)象?遇到學歷腐敗事件,國際上普遍的做法怎樣?了解這些,對我們整治權力學歷,維護政府公信力,不無啟迪。
事實上,官員學歷造假也不是我國特有,這是全球政壇一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
2012年五一過后,上任不到一周的以色列女旅游部長埃斯特里娜·塔特曼不僅公開發(fā)表反對阿拉伯裔以色列人的言論,而且涉嫌辦假文憑等多項丑聞,被迫接受調查。塔特曼稱自己擁有以色列希伯倫大學的研究生學歷,還偽造了特拉維夫另一所大學的學歷。如果屬實,塔特曼將面臨刑事指控。
2012年4月,法國女司法部長拉希達·達蒂涉嫌偽造工商管理碩士學歷。法國《快報》周刊在題為《拉希達·達蒂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的封面文章中說,達蒂1996年申請入讀國家行政學校時,在簡歷中聲稱自己擁有3個碩士學位,但事實并非如此。
通常,學歷方面的弄虛作假,都是拔高學歷。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中國,只聽說有的女博士為找對象,壓低自己的學歷。沒想到,官場上也有類似現(xiàn)象。2007年8月31日,日本橫濱市政府宣布,對507名謊報“低學歷”的職員作出停職1個月的處分。原來,橫濱的公務員職位有專門為高中學歷者設立的工作崗位。有的人為投機,不惜隱瞞自己的最終學歷而申請高中學歷職位。
自然界,每個物種都有自己的“敵人”,正是“敵我”雙方的對峙,形成了生物圈的平衡。人類社會也不例外。既然有人為踏上政壇弄虛作假,必定有人自覺當起啄木鳥,監(jiān)督對手的學歷問題。
俄羅斯政府對很多職位提出了學歷要求,官場上的假文憑自然并非個例。對政敵文憑真實性的追查,也樂此不疲。
2006年4月13日,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達里尼格爾斯克市前副市長亞歷山大·杰列比洛夫,因使用假文憑被送上了法庭。由于要想獲任副市長一職就需要高等職業(yè)教育文憑,2006年3月10日,杰列比洛夫向該市行政事務局提交了一份假文憑,5個月后,這張假文憑被提交給了市政選舉委員會。庭審后,已失去官位的杰列比洛夫還被判處5萬盧布的罰金。
任何一起學歷腐敗,都會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震動,有的甚至是“強震”。在這方面,韓國對這類造假行為很少留情,有時會掀起一場全國性的“運動”。
2007年9月16日,韓國青瓦臺總統(tǒng)府前政策室室長卞良均前往首爾西部檢察廳,就涉嫌卷入東國大學藝術史學副教授申正娥偽造學歷一案接受調查。檢方是在他與申正娥的上百封電子情書中發(fā)現(xiàn)他與申正娥學歷造假事件有關的。兩個月前,東國大學得到可靠證據(jù),證明申正娥偽造了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學位證書。申正娥隨后被解雇。
該事件成為導火線,像多米諾骨牌倒塌一樣,隨后韓國有超過15名公眾人物被曝光在大學文憑上造假,學歷造假事件使得素來重視教育背景的韓國社會一片嘩然。2007年8月30日,韓國公務員委員會表示要對6.3萬名韓國公務員的學歷背景進行調查。
真善美,是人類共同的審美標準。對虛假的排斥,同樣是世界普遍的審美習慣。學歷造假是一種赤裸的欺騙,而欺騙則是從政的大敵。從中國媒體報道的外國官員文憑造假新聞來看,幾乎沒有一個陷入丑聞旋渦的官員是“不倒翁”。明智的辭職,愛面子的被解職,還有被開除甚至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不論是個人良心的發(fā)現(xiàn)還是偶然的被牽出文憑問題,抑或靠政敵盯著,都無法從根本上懲治官場的文憑腐敗。這樣,一些國家開始采用立法的形式,對假學歷說“不”。
2011年,一名英國男子使用假簡歷,獲得了一家英國銀行副總裁的職位,結果被判50周監(jiān)禁。
在韓國,持假文憑者要被提起刑事訴訟。該國《選舉法》還明確規(guī)定:對偽造或者編造學歷的政治人士,取消其當選資格,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德國,持假文憑的人將按照欺詐罪處置,并處以1000歐元以上的罰款。
在加拿大,對文憑造假采取的是“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僅要對制假者施以法律制裁,而且也要追究購假者的責任。
而美國國會在考慮通過立法,把偽造文憑列為犯罪。美國許多州政府開始制訂相關法律,俄勒岡和新澤西州就明確規(guī)定,凡是使用假文憑求職將被視為犯罪行為。至今,美國已有超過10個州制訂了類似的法律。
至于為何要嚴格懲治官員的學歷造假,在美國國會審計署總審計長戴維·沃克看來:“美國總審計署連政府官員的學歷都要管,因為這涉及政府官員的品格問題?!痹谶@種嚴格的要求之下,一旦公職人員出現(xiàn)學歷造假行為,等待他們的很可能就是卷鋪蓋走人。
編輯:靳偉華 jinweihua1014@sohu.com
鏈接:
德國:讓學術腐敗無處遁形
德國高等教育是19世紀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楷模,在20世紀更是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廉潔是教育系統(tǒng)良性運轉的前提和保障,如果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系統(tǒng)內部權錢交易橫生,腐敗現(xiàn)象猖獗,其學術水平和育人能力也勢必會大打折扣。德國治理教育腐敗的理念、思路和措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反腐理念:
2008年,透明國際公布的德國清廉指數(shù)為7.9,在180個國家和地區(qū)中名列第14位。這個數(shù)字說明,德國在廉政建設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在整個國家廉政文化良好的大環(huán)境下,德國教育系統(tǒng)內部學術腐敗、文憑造假、權錢交易、假公濟私的現(xiàn)象也相對較少一些。
在德國,大學沒有“保送”錄取制度。巴拉克是德國家喻戶曉的足球明星。2004年,他曾向科隆體育學院遞交了一份攻讀體育管理學研究生的申請書??坡◇w育學院卻以巴拉克球賽繁忙,無暇顧及學習為由斷然拒絕了他。“巴拉克被拒事件”只是德國嚴格管理在職研究生的一個縮影。德國在職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入學實行的都是寬進政策,但錄取的研究生都必須獲得“學科錄取考核會”的資格認證,而且任何申請人都“一視同仁”,沒有“保送入學”一說,以免滋生招生腐敗。應該說,德國將在職攻讀碩士或博士的人視為學生而不是工作人員,體現(xiàn)了學術的獨立自主性,也保證了學術的權威性和純潔性,有助于構建一個完整、健康、積極的學術體系,也有利于學術精神的培養(yǎng)和學術機構的純潔。
馬普學會是德國政府資助的全國性學術機構,享譽全球,它有一個很特別的規(guī)定,那就是:所有進入該會工作的青年科研人員,首先都必須接受學術道德的特殊培訓。此外,研究人員還要在一些具有法律效應的文件上簽字,保證承擔相應責任。1997年11月4日,馬普學會通過了《關于提倡良好科學實踐和處理涉嫌學術不端案件的指南》。這一《指南》被絕大多數(shù)德國高校所采用。該《指南》強調,科研人員不能偽造、修改數(shù)據(jù),不能出現(xiàn)剽竊、欺詐行為,更不能強行占有他人(包括自己學生)的成果。同時,還對一些不端行為與適用法律進行了介紹,規(guī)定了處罰學術不端行為的具體措施。
反腐妙招:
上至國家機關,下至民間群眾,都是德國教育體制廉政文化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具體地說,德國教育系統(tǒng)的廉政文化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支持:
“洪堡傳統(tǒng)”的影響。威廉·馮·洪堡(1767—1835)是德國近代著名的哲學家、語言學家、政治活動家和高等教育學家。洪堡強調,大學最應該保持的是“孤獨和自由”。在這里,“孤獨”是指大學、大學生、教師和研究人員等應該與世俗保持一定的距離,還必須擺脫國家和教會的束縛以及來自工業(yè)社會的世俗壓力和影響,特別不要受功利主義教育價值觀的影響?!白杂伞眲t包括教學自由和選擇自由兩個方面。洪堡的這一教育理念,保證了高等教育體系內的研究者能夠為了科學而科學,為了學術而學術,從而有效地預防了學術與金錢利益掛鉤的學術腐敗現(xiàn)象。
國家的法律和反腐機構。1997年,德國頒布了《反腐敗法案》,提高了賄賂罪的量刑幅度。通常情況下,刑法對賄賂等涉及腐敗行為的制裁措施有兩種: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有期徒刑最短三個月,最長十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把受賄處罰金額定為5歐元,連續(xù)三次受賄5歐元就要開除公職。而且,對行賄者與受賄者的處罰是對等的。2004年,聯(lián)邦內政部頒布了新的《聯(lián)邦政府關于在聯(lián)邦行政機構防范腐敗行為的條例》,在《條例》的附件中將可能發(fā)生腐敗的跡象概括為中性跡象和報警性跡象兩類。
1993年,德國的各聯(lián)邦州成立了反腐敗工作機構——腐敗案件清理中心。這個機構是檢察院的一個部門,隸屬于司法部。其工作職能是受理貪污、賄賂、瀆職等腐敗案件的舉報、轉辦與偵查起訴。1997年1月,德國兩位著名的癌癥研究人員弗里德海姆·赫爾曼和瑪麗昂·布拉赫被人舉報在4篇論文中造假。腐敗案件清理中心的調查小組介入后,公布了幾十頁的調查報告,兩人偽造數(shù)據(jù)的情況徹底曝光。在此情況下,兩人被迫辭去所在研究機構的職位。
教育體系自我約束。為了避免學術腐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德國各大學也嚴格自律,都在自己的網站上公開聲明堅決抵制學術腐敗現(xiàn)象。
加大輿論監(jiān)督力度。根據(jù)德國法律的規(guī)定,檢察院一經發(fā)現(xiàn)有腐敗方面的報道,就有義務進行調查。德國擁有100多家電臺、25家電視臺、27家通訊社、380多種報紙和9000多種期刊。德國媒體可以報道政府、政黨內部的黑幕,只要內容屬實,不泄露國家機密,即屬合法,而且消息來源絕對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能對消息來源進行調查。政府官員和公務員的腐敗丑聞和緋聞一旦曝光,就要引咎辭職。
(摘自《先鋒隊:下半月》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