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棲
潘un微博的回味
文/沈棲
“潘un”是青島的一位網民,今年27歲,八零后。清明節(jié)期間,青島匯泉廣場草坪被掀、沿海一帶扒路種樹的圖片在網上熱傳,她情不自禁地寫了一系列微博,參與討論。雖說全青島大面積種樹事件,政府聽從民意,早已被叫停,但潘un的微博還是值得回味,因為它折射出的是當下力倡的公民意識。
先作些回顧,看看潘un的微博——
微博一:“決定不罵人了。之前除了地震海嘯動車相撞,不怎么關心政事,而這一切,都從青島新市長上任,全青島大面積種樹之后,發(fā)生了改變。開始我跟著大家罵了幾句,可看著越栽越密的樹,決定收聲做事?!?/p>
微博二:“曾經我以為網絡暴民離我很遠,但空前一致的怒罵讓我意識到,我們幾乎都是網絡暴民的一分子。我在憤怒,我身邊的同學、朋友也都在憤怒?!?/p>
微博三:“我決定做點什么,可當我跟朋友一碰頭,大家一起商討我們能做什么的時候,卻支吾不出個所以然。為什么?因為我們都不清楚,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能干點什么?”
其實,“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能干點什么?”這不僅僅是潘un及其朋友們遇到像“全青島大面積種樹”的事件而不知所措,在日常生活中,在人們的身邊也常有如此的困惑。反觀現(xiàn)實,讓人發(fā)牢騷、罵“山門”的事不乏其例。諸如小區(qū)道路積水了、垃圾溢出了、路燈不亮了、樹木砍伐了,怨聲載道,但缺失的恰恰是“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能干點什么?”的自我拷問。正如潘un微博所言:“我們習慣了出事時先選立場、站隊、斗爭,卻不習慣甚至都不知道如何采取合理合法途徑,去發(fā)出聲音,去行使權利,去維護權利!我想我們更該做的,是去研究一下怎么去行動,而不光是喊口號、搞人身攻擊。”
潘un確實有了公民意識的覺醒,且看她是“怎么去行動”的。首先,她和朋友們查閱了《憲法》和《山東省行政決策程序》,清楚了自己的公民權利,“明白了我們有權利去管種樹這事”;繼而,他
們選擇了謹慎的立場,避免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不管網上的圖片是什么樣子,眼見為實,我和幾個朋友去沿海一線實地查看”;最后,他們撥打了青島市政務熱線,向官方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是一種充滿理性和建設性的訴求,是充滿克制與善意的表達。我激賞一網評所云:“腳踏實地,溫和理性,較真而不頂牛,對這位青年滿懷敬意!”
民主政治建設的終極目標是要建成一個公民社會。公民社會理應是由一大批富有公民意識的公民所組成的,由此
可見,我們在向往公民社會的同時,必須倡導國人不斷地培育和樹立公民意識。100年前,中國一批眼光超前的啟蒙思想家就致力于闡發(fā)公民對于現(xiàn)代國家的意義。如康有為1902年發(fā)表《公民自治篇》一文,提出對公民的見解:“人人有議政之
權,人人有憂國之責,故命之曰‘公民’?!绷簡⒊摹靶旅裾f”,與康有為觀點相似,他認為公民的重要特質是“政治自由,享有參政的權利”,同時要培養(yǎng)“視人如己,愛國如家”的公德。參政議政固然是公民意識的一個重要表征,但“憂國之責”、“愛國如家”也是公民意識的題中之意。一個公民社會的建成,政府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jiān)督和約束自不待言,公民的作為如潘un那樣明確“怎么去行動”,也是不可或缺的。
行筆于此,讀到近日《新民晚報》上刊登的一則消息:位于上海市中心的申田大樓屬售后公房,空間逼仄單調,缺少綠樹花草。剛開始時,業(yè)主牢騷不斷,坐等解決問題,不見改進更是埋怨不已。但有幾位熱心業(yè)主卻覺得不能事事依賴政府,于是帶頭捐款,又向其他業(yè)主募捐,街道和物業(yè)也出錢出力。經過一番自力更生,這個面積并不大的小區(qū)如今擁有了令附近居民羨慕的美麗花園。——這種公民意識值得贊美呵護,使之發(fā)揚光大!
公民社會,顧名思義是公民自己的社會。倘若公民沒有潘un、申田業(yè)主那般的公民意識和作為,成么?
圖:陸華 編輯:鄭賓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