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晨遠
于恰當時松開手指
文/蔡晨遠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一種天性使然的表現(xiàn)欲望,希望能通過行動來和成人交流,并獲得肯定和贊揚。常常表現(xiàn)為:自告奮勇地提出希望協(xié)助父母做一些瑣事,在父母交談時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這是他們成長的標志之一,應該獲得父母的鼓勵和理解。
但是中國父母往往習慣于阻止孩子的成長意愿,將他們當成“小孩子”來對待。
“……哎呀,你別動,不要打碎了杯子!”
“這是大人的事,你不懂,不要多問!”
這種話相信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說過。他們用簡單甚至粗暴的表達阻止了孩子對事物的探求,理由是“你還是個小孩子,你現(xiàn)在不能也無需了解這些事”。這種行為直接打擊了孩子的美好意愿,時間一長,甚至可能給他們造成心理陰影和創(chuàng)傷。
中國有句老話:“在父母眼里,子女永遠是孩子!”這或許僅僅在邏輯上是成立的。在很多情況下,這句話嚴重束縛了中國父母對孩子進取心的培養(yǎng)和激勵。有些家長甚至將其作為金科玉律,在孩子成年后還揮動這根大棒來干涉其生活、工作、感情問題,最終非但沒有幫助孩子,反而將他們養(yǎng)育成了經(jīng)不起風雨的小花和畏縮不前的膽小鬼,害人害己。
已有無數(shù)的事例證明,在溺愛或壓抑的童年環(huán)境中長大的人,其后半生并不幸福。
我所認識的一個家庭就存在這種悲?。焊改缚偸桥聝鹤映蕴澥芸啵蛯⑺腥粘I畹氖聞斩及鼣埾聛?,兒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有的物質(zhì)條件完全得到滿足。漸漸地,兒子在溫暖的懷抱中,主觀地認為世界是非常美好的,人生一切順利。等到他大學畢業(yè)踏上社會以后,經(jīng)歷了工作的失敗和感情的挫折,社會的殘酷性和人際關(guān)系的復雜性讓他無所適從,支撐他心靈大廈的思想信條完全崩潰了——他得了精神分裂癥。雖然經(jīng)過三年的治療略有好轉(zhuǎn),但從此一蹶不振。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其實,一個孩子在三歲以后就能在語言和行動上與父母進行完全正常的交流,開始接觸社會事務,學習處世之道,這是對他們的性格養(yǎng)成非常關(guān)鍵的階段。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探求懷有強烈的渴望,并且對父母的一言一行進行觀察和模仿,因此父母應在日常生活中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對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并給予鼓勵,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了平等的對待。
有趣的是,中國家長一方面認為自己的孩子長不大,另一方面又總在一些場合希望他們能“成熟懂事”,總是站在成人的立場上對孩子提出很高的要求,希望他們別給父母惹麻煩,樣樣都省心。
“你怎么長不大的?還在玩這些東西!”
“瞧你弄的一身泥,一點也不乖!”
“你畫的圖這么難看,隔壁小明比你好多了!”
……
殊不知孩子們最可愛的地方就是純潔的心靈和毫不做作的天真,這種了無牽掛、來去自如的形態(tài)是最具佛性的。每個成人都是從孩童成長起來的,后天環(huán)境的熏陶使孩童逐漸喪失了最美好的童真,還反過來去壓抑童真,這恐怕是最悲哀的事了吧。
許多時候,家長應該試著去理解孩子的行為。比如,當你在超市里購物時,你眼中一排排功能性的貨架,在孩子們看來,可能是城堡里深邃的迷宮,他們正在和里面的人玩捉迷藏呢;你眼中的一塊爛泥沙地,正是孩子們的游戲天堂,他們可以帶上小桶和鏟子去挖寶藏,造房子;當你的兒女將自己最心愛的東西(可能只是一根棒棒糖)和你分享的時候,請開心地去接受他們的饋贈,這可能是你這輩子收到的最貴重最美好的禮物了。
如果你能放下大人的身段和架子,融入到孩子們的游戲中去,就能獲得任何成人世界里都無法感受到的愉悅——那種純粹的快樂。
孩子們看似無心的玩耍中包含了他們天性的表現(xiàn),是他們用自己的方法構(gòu)建世界、接觸社會的第一步。有人說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一點也不假!因為他們的思維不會受到任何條例框架的束縛,他們可以把太陽畫成綠色的,把大象藏在衣櫥里,把星星當做閃亮的糖果,用積木拼出怪獸和宇宙飛船。這些天馬行空的原始創(chuàng)意,正是成人在多少年后苦苦追求而不得的東西。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至少有一件事是他們喜歡做并且擅長做的。家長們就要多觀察、引導,幫助孩子們找到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方向。孩子到了玩耍的年紀也是父母對其進行后天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階段。
從小喜歡拆東西的孩子可能對機械感興趣;喜歡辦家家的女孩日后可能成為設(shè)計師;內(nèi)向沉靜的寶寶可能擁有圍棋大師的潛質(zhì)……給孩子自由發(fā)展的空間,而不是用成人世界的所謂規(guī)矩、規(guī)則去約束他們,這點是很重要的,也是需要家長們?nèi)W習和適應的。
以上這兩種情況在中國家庭中普遍存在。韓寒曾用一個笑話生動地概括,大意是中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聽老師的話、聽家長的話,不調(diào)皮不惹事,不抽煙不喝酒不打架,好好學習考上大學,一直做個爸媽的乖寶寶。然后又希望孩子在大學畢業(yè)后能馬上找到年薪10萬的工作并帶一個品貌雙全、家境良好的男(女)朋友回家。
這確實是一個笑話,更是一個苦澀的事實。
事實上,孩子們的行為天生不受各種規(guī)則的約束,就像一支筆在白紙上任意揮灑。他們會不停地嘗試各種行為、各種可能性,嘗試的結(jié)果也是有好有壞,而孩子們從中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經(jīng)驗,并隨之慢慢成長起來。
至于廣大家長們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其實就是導師和引路人的角色,將正確的方向和實用的技巧教授給他們,并根據(jù)他們不同的年齡階段,適時地放手,讓他們?nèi)W習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剛開始,家長可以將一些收拾雜物、整理玩具等事情讓他們來承擔;到六七歲時即可讓他們負責更復雜的事情如掃地、洗碗、花草寵物養(yǎng)殖等等。而孩子到10歲時,已經(jīng)可以幫忙購物、送報紙并參與到家庭事務的決策中來了。
例如,父母在談論家庭事務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插話,提出自己的見解。不管他們的意見是多么地幼稚可笑,家長也必須認真對待。用他們所能理解的語言耐心地向他們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并且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意見是受到重視的。這個時候就是將他們當做“大人”來看待,并進行平等的交流。在孩子的心中,因為參與了家庭事務而產(chǎn)生的自豪感,將滋潤他們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勇于發(fā)表意見。
在這個逐步承擔家務、參與事務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教授一些基本的技巧方法和社會常識給孩子,這樣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思考和判斷能力都能得到鍛煉,自信心和獨立性也會慢慢形成。這也為他們將來踏上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chǔ)。
不過,需提醒家長的是,孩子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是會表現(xiàn)出童趣和天真的本性。特別當他們的行為給家庭生活帶來一些小小麻煩的時候,斥責和打罵除了將事態(tài)弄得更糟外毫無用處,耐心的分析和交流才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例如,孩子用蠟筆在家里的墻上涂寫,家長不應馬上呵斥阻止,而是要搞清楚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孩子可能在外面看到了美麗的墻貼和壁畫,想自己創(chuàng)作一番,其出發(fā)點是好的,這就應該得到鼓勵。然后家長可以為孩子解釋為什么不能隨便在家里墻面上涂寫,為什么要保持家里環(huán)境的整潔,最后要提供白紙或畫板供孩子進行創(chuàng)作。如此一來,既保護了孩子的童真,又讓他們知道不同的目標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實現(xiàn)。
家庭教育包含了多種多樣的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總結(jié)。不過可以明確的是,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zhì)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對他們心靈的培育才是關(guān)鍵所在。
教育孩子的過程其實也是家長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過程。我們要享受這個過程,就像重新?lián)碛幸粋€童年一樣。這種美好是你的孩子帶給你的,所以,別再想當然地去解讀孩子。更公平的做法是,正視他們的成長狀態(tài)和心理需求,將手指適時地,一根根松開。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