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似乎越來越愛過情人節(jié)了,近年來賀歲檔均“延期”至這個“洋”節(jié)便是明證。在真情與假意參半、兩性關系愈發(fā)自由、愛情凈度韌度總遭腰包及三圍考驗、婚姻保衛(wèi)戰(zhàn)常常打響、閃離不時、閃婚超速的情境下,“將愛情進行到底”不再僅僅是個片名,類似題材正被賦予新的時代意義與審美價值,并很有市場。
去年情人節(jié)檔期的主角之一徐靜蕾,在歲末又攜《親密敵人》卷土重來,其票房“很火箭”的結果想必會讓更多影人“愛”上愛情的。而這部內(nèi)外都透著“得意”的愛情片確有可得意之處,不光是賣場上的大為風光。它的故事很簡單,就是“兩只小蜜蜂”啊飛在花叢中,吵吵架,談談情,在飛機上瞇一覺,到豪車內(nèi)求個婚……身為導演,老徐好像就想著怎么“好看”、“好玩”——“職場+情場”的套路、“養(yǎng)眼冰淇淋”的功效(飽覽美女帥哥風情、香車風采、異域風光)……不管咋說,影片還是很能吸引那些站在窗前看風景、心馳神往“生活在別處”的普通看客。
然而這部片長100分鐘的影片,卻依然“悅目不賞心”,難以達成久違了的情感共鳴——欠觀眾一份由衷的感動。
正因如此,去年一部感動好多姑娘小伙兒和票房的《失戀33天》才叫人至今仍津津樂道。它是標準的中小成本影片(890萬人民幣),選擇百年一遇的“世紀光棍節(jié)”(2011年11月11日)進影院,顯然有所企圖,可不曾想前有《猩球崛起》,側有斯皮爾伯格監(jiān)制的《鐵甲鋼拳》;4天后,史詩巨制《驚天戰(zhàn)神》駕到,不久“斯”導的《丁丁》也開始了“歷險”。于是乎,當時業(yè)內(nèi)預計《失戀》能入賬3000萬就算大功告成,據(jù)說弄得該片導演滕華濤從原本心里有數(shù)到“二乎”了,否則不會發(fā)“毒誓”:票房過億就結婚……很快,街上行人這樣打招呼——“你《失戀》了嗎?”
伴隨4天票房過億,《失戀》創(chuàng)下3.6億票房記錄,投資回報比1:20,有史以來收益率最高的國產(chǎn)片誕生了!而最終的“硬道理”是:“接地氣”才能真正有人氣。
《失戀》把觸角伸展到當下的情感現(xiàn)實。與“年收入幾百萬,出入五星級酒店”還抱怨“我們就該不睡覺”的《親密敵人》不同,《失戀》里的男女得擠地鐵坐公交上下班,要為租房沒“落?!倍蠲?,其情節(jié)細節(jié)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女主角就像咱鄰家小妹,只是“二百五的腦子加一顆林黛玉的心”,她的失戀真讓人心疼——初中以來“永遠的閨蜜”搶走其相戀7年、早上還在對她說“我愛你”的預備役老公,特別是,他們當著她的面“地下秘密交往”已長達半年卻沒令其覺得哪兒不對頭!“現(xiàn)在這小男孩兒,情義千斤,不敵胸脯四兩”、“愛情是奢侈品,LV是生活必需品”之類的“抨擊”臺詞確實撓到癢處,戳到痛處;發(fā)生在她身上或身邊的事情,更折射出當下種種社會現(xiàn)象,自然能引發(fā)共鳴。
“目前的電影,外部的東西越來越多,唯獨忘記最初的情感共鳴是怎么出現(xiàn)的。在一黑屋子里產(chǎn)生效應才有電影這門藝術的存在。”1995年走出電影學院大門的滕華濤道出的是被許多師哥師弟淡忘的“電影基本原理”。難怪他在新片里讓中戲畢業(yè)的主演背誦北京電影學院校訓——“尊師重道,薪火相傳”。而教過他們的鄭洞天教授曾一再老生常談:藝術構思能力首先表現(xiàn)在如何關注生活。從滕同學導過的電視劇《蝸居》、《裸婚時代》便可看出,他還是挺“聽話”的,從真實生活中尋找“共鳴點”總是先于考慮“賣點”。
滕同學自稱“也跌過”。他曾與朋友閑聊出驚悚愛情片《心中有鬼》的故事,劇本又磨了兩年多,并請黎明、劉若英、范冰冰主演,投資1500萬(當年算大制作),雖在臺灣拿了兩尊“金馬”,卻只收回1300萬。這片子別扭了他好多年,“弄劇本時就覺得不對,也說不上來怎么不對,反正是個怪里怪氣的故事……”
《失戀》講了個“正正常常”的故事。有“大師”覺得無“高度”,卻不敢稱其沒溫度,也難說無“深度”,誰能否認其中“順嘴就來的大白話”不充滿著人生智慧與生活趣味。此片正應了一句話:劇本為魂,文章為靈——在攝入膠片前,經(jīng)歷由網(wǎng)絡帖子到暢銷小說,再到賣版權、改成劇本、投拍。但與其說完整地走完了一條流行文化產(chǎn)品產(chǎn)業(yè)鏈的清晰弧線,不如看到它更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而男主演文章等人的本色演出更令影片增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