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課改的浪潮越來越大,“以學生為中心”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真正“以學生為中心”成了英語課改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本文通過學習新課標,結合教學經驗,對此從課前導入、新課教授和知識總結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關鍵字: 新課標 “以學生為中心” 英語教學模式
新《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fā),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這就要求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以學生發(fā)展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要求教師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新觀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現(xiàn)新課改下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課改就必須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內容上,不再著眼于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傳授;在角色上,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yōu)檎n堂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學生學習中遇到問題的分析者和解答者?;谝陨详愂?,我就英語教學的課前導入、新課教授、知識總結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模式談談看法。
1.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
以往大多數(shù)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都比較簡單、機械,像“Good morning.”“How are you?”“What day is it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之類的日常用語,多數(shù)情況都是老師問學生答,然后一兩句話提到本節(jié)課所要學習的內容。這種形式的課前導入單調,死板無味,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筆者從不同的角度精心設計。
1.1溫故導入法。
“溫故而知新”,即教師傳授新知識前先復習已學過的知識和內容,有利于前后知識間的銜接。如在一堂課的起始階段,教師可以采用“連珠炮似的提問”(question bombardment)、“頭腦風暴”(brainstorming)等方式分組搶答,讓學生在激烈的比賽中既鞏固知識又獲得樂趣,并將新知識有邏輯地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網圖中。
1.2任務導入法。
新《英語課程標準》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時候是需要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和交流合作,完成活動任務。因此教師上課伊始便單刀直入地向學生指出這節(jié)課的任務,如“通過調查設計一份生日派對的購物清單”、“設計一張英文名片”、“調查同學最喜歡的學科”等,這樣的導入學生從一開始就已明確學習目的,更增強學習這堂課的責任感,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
1.3角色扮演導入。
通過讓學生角色扮演,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活力與興趣,更可以輕松導入新課。比如,在七年級下冊中,有一個關于找人修廚房中的排氣扇的話題,在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找兩個同學,扮演類似角色,用中文進行對話,然后引導學生試著用英文,順利導入新課。
1.4游戲導入。
在上一些枯燥又比較難懂的課題時,教師不妨采用游戲導入法,這里再以七年級英語下冊中的問路話題為例進行闡述。教師可以按照課本上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將班級分為九個小組,每組就代表一個建筑物,然后讓一個同學站在一個位置,另外一個同學指揮其前往某一個地方,再試著用英語來說,導入新課。
1.5借助教學媒體導入。
教師可以運用掛圖、幻燈、VCD、視頻或音頻等教學媒體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教學情境,營造“新鮮”的教學氣氛,一改多年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相信學生會很感興趣。例如學習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時,給學生播放熟悉的Flash歌曲“Lemon Tree”,提問學生“歌曲中描寫了哪些動態(tài)畫面?”“表達了作者的一種什么心境?”“動詞形式有什么不同?”學生會很興致地參與討論,自然而然地進入接下來的教學。
2.新課教授環(huán)節(jié)
課改以前,學習過程就是老師教學生記,而現(xiàn)在教學過程則是豐富多彩的。這里介紹的是英語新課教授流程。第一步,預習任務展示。學習朗讀新單詞或對話,可以讓大家集體讀一下,也可以找個別同學分角色讀。學生朗讀,學生點評,教師補充,教師帶讀。第二步,展示交流。多媒體展示語言現(xiàn)象,學生交流探究、教師引導。給幾分鐘討論時間,讓小組成員討論、總結本課知識點,然后找人將其寫在黑板上,老師再將黑板上的知識點具體講解、舉例,并為小組打分。第三步,布置活動任務。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布置小組活動任務,由組長組織組內交流合作,并在班內展示合作成果。整個過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且課堂從頭到尾都是充滿活力的,具體說來,要用到以下幾個理念。
2.1營造課堂輕松的氛圍,引起學生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輕松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單元才會形成興奮中心,思維才會敏捷;而在壓抑的時候,大腦皮層的神經細胞就會受抑制。只有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生才能加快學習的進程,所學知識才能得以鞏固并快速轉化為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營造一種相對寬松的教學氛圍,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時安安靜靜未必就是好事,因為它很可能是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學習壓抑的標志。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一些輕松感,其手段多種多樣,因人而異、因課而異。
老師在以上提到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并沒有起到主導作用,而是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探尋,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動力,讓他們體會到學習不再是一種簡單、枯燥的被動接受的過程。這樣的課堂,生動活潑又充滿求知欲。
2.2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師生配合完成“任務型語言教學”。
在新《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新教材推出了“任務型語言教學”這一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是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活動中使用目標語言,學習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技能。在活動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引導教學進程,引導學生認真完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任務。教師要設計符合學生實際和教學目標的任務,向學生說明完成的交際任務,有序地組織和引導學生為完成任務進行語言交際活動,適時提供語言幫助,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做出恰當?shù)脑u價。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與其心交心,積極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營造比、學、幫的課堂氛圍。比如在找學生回答問題或上黑板寫知識點時,不要固定在幾位同學身上,而要給其他同學一些機會。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肯定有同學不太愿意,可能因為不懂知識點或不確定答案,老師就要留心其表情或動作,然后做出正確的判斷。如學生回答不順利時,可以給些恰當?shù)奶崾镜龋辉敢馀浜蠒r,要及時活躍氣氛、積極鼓勵等。
2.3建立評分激勵機制
老師自己會有個成績記錄冊,學生的每一次發(fā)言都會記錄在案,并有相應的分數(shù)。一道問題可同時讓三四位同學發(fā)表看法,根據他發(fā)言的句子數(shù)量和質量評定分數(shù)。
在課堂中,教師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分加分。根據回答問題、朗讀課文、翻譯的質量和人數(shù)進行評分,在黑板上寫的知識點,則以數(shù)量、質量和書寫為基礎來打分,而后在本周末,將會統(tǒng)計每組得分,選出第一、第二,最后會宣布勝出的小組將會得到什么獎勵。若每組表現(xiàn)都很好,為不打擊同學們的積極性,就可以獎勵集體看一次英文電影等。
3.知識總結環(huán)節(jié)
此過程比較簡單,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是通過以下過程實現(xiàn)的。先讓學生試著和老師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學習了幾個知識點,其中哪些是比較重要的,然后將其分條寫在黑板上,找同學試著講解并造句,鞏固知識,也可以讓同學互相提問、回答,最后老師再重新簡單梳理一下,布置課后習題。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劉敏.英語新課導入探究[J].現(xiàn)代閱讀,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