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2年高考歷史試題淺析
通過對2012年高考課標全國卷、大綱全國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慶卷、江蘇卷、山東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廣東卷、海南卷、四川卷等14套歷史試卷的所有試題的逐一分析和歸類比較,我們認為2012年高考歷史試題具有以下特點。
?。ㄒ唬┝⒆慊A,突出主干。
2012年歷史試題依據考試大綱及各省考試說明,重視基礎知識、主干知識,同時緊扣長效考點,突出考查學科能力。
1.考查歷史時間、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概念及歷史結論和基于階段特征分析的背景原因、與特定歷史結點連接的歷史發(fā)展等基礎知識與主干知識。
考查分封制(浙江文綜13題);考查南昌起義及中共領導的武裝力量在民主革命不同時期的稱謂(北京文綜18題);考查皇帝名稱的由來(海南單科第3題);考查中國古代君權與相權的矛盾運動和君主專制的加強(課標全國28題,天津文綜第2題,江蘇單科第4題);考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主流思想(山東文綜第9題,上海單科31題,課標全國第27題);考查理性精神和啟蒙運動(福建文綜20題,江蘇單科13題,安徽文綜37題);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議制的民主政治(安徽文綜21題,北京文綜37題(3)問,天津文綜第9題,浙江文綜39題(1)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考查的都是學科基礎和主干知識。
2.熱點問題持續(xù)保持熱度。所謂熱點,就是關系到人類發(fā)展前途的那些重大事件或重要觀點。主要包括體現歷史發(fā)展的趨勢、多年來歷史學科一直關注的長效熱點,如近代化全球化問題,資源與環(huán)境問題,民主與法治建設問題,中共領導的革命、建設、改革、三農問題等;高考年度內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時事、周年紀念等時政熱點和體現新的史觀、史學研究方法、歷史研究成果等學術熱點??v觀2012年的歷史試題,主要考查以下一些熱點。
?。?)工業(yè)化與城市化
天津文綜第8題、安徽文綜20題、江蘇單科14題、福建文綜21題、大綱全國37題(1)問分別選取不同的背景材料,從市場需求與工業(yè)革命的關系,工業(yè)革命在動力、紡織業(yè)等方面的成就和工業(yè)革命后經濟政策的變化等角度考查工業(yè)革命;北京文綜20題、37題(4)問,天津文綜14題,福建文綜23題,上海單科18題,海南單科21題等分別從壟斷組織的出現及對“壟斷”概念的理解,第一、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水力、電力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社會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影響,20世紀20年代洛杉磯居民向郊區(qū)搬遷的原因等不同的角度考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
?。?)近代西方民主法制建設
光榮革命后,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征(上海單科32題);英國內閣制的特點(海南單科11題);通過最高法院對總統(tǒng)選舉的裁決來認識美國三權分立及司法獨立(江蘇單科15題);美國1787年憲法的背景及認識(安徽文綜21題);美國政治權力的相互制衡(北京文綜37題(3)問);美國的政黨政治(海南單科12題);近代以來德國的三部憲法關于行政權的演變及趨勢(海南單科28題)等。
?。?)民族獨立、民族復興與國家統(tǒng)一
對辛亥革命成果的認識(福建文綜16題);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浙江文綜39題(3)問);俄國、中國革命道路的選擇(課標全國31題);國民革命運動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山東文綜13題);1927年革命中心的北移(重慶文綜17題);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工作重心轉移的時代背景和基本內涵(福建文綜38題(2)問);以臺灣同胞不同形式的思鄉(xiāng)活動考查d5fc813cdda5698bd8d57863b779d946祖國統(tǒng)一是人心所向(江蘇單科10題);完成祖國統(tǒng)一的根本保證(天津文綜第6題)等。
?。?)經濟組織與經濟全球化
二戰(zhàn)后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變化趨勢(課標全國35題);從世界銀行資金的來源及借貸用途看美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的主導地位(江蘇單科18題);對全球化的理解(天津文綜11題);從美國普通家庭出現大量中國產品看中美關系的變化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廣東文綜38題(3)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利與弊(江蘇單科20題);歐共體的成立(四川文綜22題);通過金磚國家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率的比較考查對世界經濟格局演變的認識(安徽文綜22題)等。
?。?)歷史上的重大政治及經濟改革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上海單科第7題);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形式及對歷史發(fā)展的影響(山東文綜35題);對梭倫改革的理解和推動雅典民主政治的因素(上海單科36題);王安石變法中“民不加賦而國用饒”的措施及王安石與司馬光爭辯的實質(浙江自選第9題);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張及影響(福建文綜41A)等。
?。?)人文精神
馬丁·路德“因信稱義”主張(廣東文綜18題);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的共性及對美國的影響(山東文綜15題);文藝復興時期探索與發(fā)現、思想與文化等成就(福建文綜21題);啟蒙運動反專制王權、宗教神權、貴族特權追求政治民主、權力平等、個人自由和法治社會的特點及孟德斯鳩的啟蒙思想(江蘇單科13題、海南單科10題)等。
?。ǘ┻x材廣泛,形式多元化。
2012年高考試題選材十分廣泛,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類型。既有行政區(qū)劃、城市布局、文物遺址、數據統(tǒng)計、漫畫、招貼畫、結構圖示、郵票書法作品、戰(zhàn)爭形勢圖、介紹信、日常生活等圖片表格材料,又有報紙雜志、詩文作品、標語口號、故事歌謠、報告回憶錄等文字素材等。具體的表現形式如下:
1.摘選歷史典籍內容:摘編自《中國通史》(課標全國材料一);分別選自《老子》和《荀子》(北京文綜37題材料一、材料二);摘自《魏書》(安徽文綜36題材料一);摘自《禮記·考工記》(江蘇單科第2題);摘自《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ㄌ旖蛭木C12題材料二);引自《歐洲文化史》(廣東文綜38題材料二);摘選自《歐洲文藝復興史》(福建文綜41A材料三);摘選自《藏書》《亭林文集》《思問錄》(浙江文綜38題材料二);摘選《十二銅表法》內容(江蘇單科12題)等。
2.摘選重要歷史人物的言論:引用梁啟超的言論(課標全國29題);引用唐太宗對杜如晦說的一段話(安徽文綜13題);引用馬可·波羅的言論(天津文綜第1題);引用雍正圣諭(大綱全國15題);摘引教皇代表與馬丁路德之間的辯論(廣東文綜18題);引自章乃器的言論(江蘇單科第7題);摘選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福建文綜38題材料二)等。
3.漫畫、招貼畫、介紹信材料:引用《最后的貴族》漫畫(江蘇單科20題);反映國共合作和國民大革命的招貼畫(廣東文綜15題);反映張勛復辟失敗被國人唾棄的漫畫(安徽文綜17題);諷喻俾斯麥武力統(tǒng)一政策的漫畫(上海單科20題);反映計劃經濟的介紹信(天津文綜第4題)等。
4.圖片、地圖、示意圖、表格類材料:體現世界貿易的餅形示意圖、體現在西方的沖擊下中國近代歷史變遷的示意圖(課標全國35題、41題);元大都示意圖(北京文綜13題);反映工業(yè)革命時期水力動力的紗廠、反映經濟全球化的宣傳圖片和體現天津城市變遷及近代化進程的城區(qū)示意圖(天津文綜第8題、11題、13題);體現金磚國家經濟發(fā)展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比較示意圖(安徽文綜22題);反映宋代城市發(fā)展特點的《清明上河圖》圖片和洋務企業(yè)“金陵機器制造局”圖片及體現80年代英國稅收與福利對家庭收入影響比較表(江蘇單科第3題、第5題、23題);北伐戰(zhàn)爭形勢示意圖(重慶文綜17題);《公司的力量》示意圖和中國古代農業(yè)科技表(四川文綜37題、39題);反映建國初期農民喜迎土地改革的圖片(上海單科29題)。
5.其他形式的文字類材料:許仙與白娘子的歷史神話故事(課標全國第25題);晚清重臣端方的奏章(北京文綜17題);羅斯福廣播談話內容(天津文綜10題);王安石的詩句、美國《時代周刊》的內容(四川文綜14題、18題);《登州府志》中反映家庭手工業(yè)和商品經濟發(fā)展狀況的記載(山東文綜11題);《共產黨宣言》中強調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必要性(浙江文綜21題);第一屆全國人大討論憲法草案的標語口號(廣東文綜第17題);南京臨時政府法令(江蘇單科第6題)等。
(三)貫通古今,串聯(lián)中外。
2012年的高考試題就其考查的形式而言,選擇題延續(xù)了過往的傳統(tǒng),即先中國古代史,再中國近現代史,最后世界史的排題順序;而非選擇題則注重知識的橫向比較,特別強調古今貫通。同時又著意于知識的中外串聯(lián),旨在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012年全國高考的非選擇題的內容呈現“點”、“線”、“面”相結合的特點,既有對某一知識點的深入拓展、也有單個模塊內容的專題式綜合、更有多專題的立體式綜合。如江蘇單科第21題考查科舉制的“統(tǒng)合”功能題,是對古代科舉制影響的橫向拓展;安徽文綜第36題的“民族問題”題,是圍繞“民族”這一主題,考查古代的民族融合、近代中華民族概念的形成、現代中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福建文綜38題的“民族問題”題則圍繞“民族”這一主題考查近代中華民族的獨立富強與現代中國的民族復興,這兩題的特點是專題式的綜合;北京文綜第37題則以“水”為主題,考查了古代中國的儒道思想、近代中國航運與地方經濟、現代美國的河流治理與美國政治的特點。可謂是古今中外歷史相連、三個模塊內容融合。
?。ㄋ模┮劳胁牧希搹氖烦?。
2012年的高考題還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試題的結論幾乎都需要從材料中悉心地搜羅梳理,不斷地去偽存真,才能得到準確的答案。過往的那種一望便知答案的試題已經難見蹤影。
如課標全國24題,題干設問,漢武帝設十三刺史監(jiān)察地方,并將豪強大族作為監(jiān)察對象,使各地財產達300萬錢的豪族遷到長安附近居住,這表明了什么?在學生的知識范圍里,刺史是監(jiān)察地方官吏的大員,出題者另辟蹊徑,設問監(jiān)察豪強并令其前往都城附近的原因。給出的四個選項貌似都有道理,但只有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與選項一一揣摩,剝繭抽絲,方能尋到正確答案。又比如課標全國28題,在通往正確的道路上,也是機關重重,暗礁四伏,如果僅憑學過的知識,或對材料沒有完全吃透而草草選擇,是不會找到正確答案的。
二、2013年高考歷史考策略
?。ㄒ唬┖粚嵒A,構建知識網絡。
教科書是我們備考的依據,熟讀和研究教材是每個考生必須具有的基本功。常言道“題在書外,理在書內”。熟悉教材并不是機械地讀教科書,不是死記歷史事件,而是要拓展思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帶著問題考察歷史,從歷史中探究事理,明了歷史的發(fā)展變化,搞清楚歷史問題的性質、特點,理解并掌握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現象、重要經濟政治制度、重要歷史結論等,并作相應的分類、對比分析,多種途徑梳理主干知識,注重縱向的專題知識和橫向的階段特征的網絡構建和學科基本素質的養(yǎng)成。
?。ǘ╆P注歷史概念的詮釋,注重歷史比較能力的培養(yǎng)。
近年高考試題不斷加大對概念的考查力度:宗法制、分封制、科舉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重農抑商、理學、工業(yè)革命、代議制、人文主義、啟蒙運動、全球化這些歷史概念不僅能反映歷史的本質特征,也是我們理性認識歷史的起點。因此,復習備考中要關注歷史概念,特別是近幾年高考中少有涉及的概念,如民主、共和、憲政、近代科學等,把握歷史概念的內涵與外延。同時,應加強對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現象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社會影響和重要歷史人物的思想主張的比較認識,尤其應注重中外歷史間的對比分析。
?。ㄈ┯眯率酚^指導高三歷史復習。
近年來,對人類是由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近代工業(yè)社會轉變的歷史的現代化史觀,人類歷史是一個整體,是從分散發(fā)展到整體發(fā)展演進的歷史的整體史觀(全球史觀),人類社會發(fā)展史就是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的文明史觀,和“眼光向下的歷史”,關注社會底層人物、平常小事與日常生活的社會史觀等新的史學觀點明顯地影響著高考歷史試題的命制。高考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適度關注熱點問題和周年問題。
新課程強調歷史內容與現實社會聯(lián)系。目前,許多省份的歷史高考都傾向于以當今世界發(fā)生的重大熱點、焦點問題為切入點,架起歷史與現實之間的橋梁,以新問題、新情境深化拓展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與評價,其出發(fā)點是為當今社會發(fā)展、人類進步提供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側重于用歷史材料、歷史現象來佐證、反映現實問題,實際上是歷史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而這一點恰好是高考能力考查中極為重要的一條。在2013屆的復習備考中要適度關注民主與法制問題,制度創(chuàng)新與機構改革問題,公共安全問題,科學決策問題(針對城市規(guī)劃)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問題,生態(tài)文明與資源、能源、交通問題,全球化問題,和平與發(fā)展問題,食品安全及物價問題,社會保障和就業(yè)問題及周年大事等。
(五)掌握解題技巧,增強應試能力。
怎樣練習審題能力和解題技巧是決定高考得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據近三年高考歷史試題,新史料新情境歷史試題成為高考歷史試題最基本的特點。
在復習備考的過程中,要注意訓練近三年的高考試題(尤其是新課改區(qū)的試題),要注意講練結合及歸納總結,要特別注意對主觀性試題答案的理解,以提高解題能力。
對于選擇題一定要掌握答題技巧,把握試題中的關鍵字、關鍵詞、關鍵句子,還要善于排除干擾的文字和干擾的選項,一般采取排除法做歷史選擇題比較好。
對于歷史材料題,首先要讀懂材料,反復看材料;其次要注意答題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文字的簡約,有利于對問題的思考;最后是注意對問題的全面把握,答題要全面準確。對于歷史專題性大題首先要確定大題的性質,如中美關系、近代化進程、經濟格局演變等,然后按照時間順序準備相關史實,一定要做到準確無誤,不能混淆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實,根據試題的要求按照順序逐一作答,盡可能做到要點化、序號化、段落化。對于類似的歷史專題在平時復習時可以按照一定的類別進行歸類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國際關系等,掌握基本知識,把握基本概念,認真思考,反復訓練,做到舉一反三,熟能生巧。組織答案時要注意如下幾點:
?。?)要有針對性,即答題思路要正確,避免答非所問。
?。?)注意“眼球效應”。學會將最重要、最關鍵、最有把握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概念擺在前面,史論結合,精確表述。
?。?)做主觀題要關注每一個問題的賦分,分值大的多寫,分值少的少寫。在時間和空間允許的前提下,主觀題的答案鼓勵多寫,盡可能將要點寫全。
?。?)應使用歷史學科語言,把教材用語移植到試卷上,不能自造歷史名詞,不能用口頭語言、文學性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