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和 出生于北京。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獲學士、碩士學位。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工作?,F(xiàn)居住于美國新澤西州。除歷史論著、譯著外,在海內(nèi)外發(fā)表大量散文、詩、隨筆、評論等,在多種報刊辟有專欄。近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出版有《〈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活》《金瓶梅詞話》(最新校點本)上下冊等。
一次,顯仁太后說:“最近子魚大的很少?!蓖跏险f:“我家里有的是,馬上就孝敬您一百條來?!?她回來后告訴秦檜。秦檜責備她口無遮攔,無事生非。
秦檜與幕僚商量一番,于是進獻了一百條青魚。太后拍掌大笑說:“我說這個婆子是個土鱉,果然不錯。連青魚和子魚都分不清楚?!?br/> 秦檜拿出一百條子魚不成問題,可皇太后吃不到的魚,自己卻隨隨便便就能拿出百條,讓皇帝和皇太后知道那還了得!秦檜耍了個心眼,扮了回豬吃老虎。
一、《金瓶梅》里的“八珍”筵
中國地大物博,飲食文化發(fā)達。
因山川形勝之不同,各地物產(chǎn)千姿百態(tài)。就食材而言,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主食為面;南方多水產(chǎn)、家禽,人們喜食魚、肉,主食為米;沿海多海鮮,長于海產(chǎn)品做菜;豬、雞則是各地皆食之。晉代張華便指出:“東南之人食水產(chǎn),西北之人食陸畜。食水產(chǎn)者,龜蛤螺蚌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食陸畜者,貍兔鼠雀以為珍味,不覺其膻也?!保ā恫┪镏尽肪硪弧拔宸饺嗣瘛保?br/> 地域亦導致口味不同。“食品之有專嗜者,食性不同,由于習尚也。茲舉其尤,則北人嗜蔥蒜,滇、黔、湘、蜀人嗜辛辣品,粵人嗜淡食,蘇人嗜糖。即以浙江言之,寧波嗜腥味,皆海鮮。紹興嗜有惡臭之物,必俟其霉爛發(fā)酵而后食也?!保ㄇ宕扃妗肚灏揞愨n》飲食類·各處食性之不同)。
以物產(chǎn)和口味為基礎的烹調(diào)技藝,演變成各具特色的菜系?;\統(tǒng)來說,中國有八大菜系(魯、川、蘇、粵、浙、閩、湘、徽),其下又有更細的區(qū)分,如魯菜是黃河流域烹飪文化的代表,又可分為濟南風味菜、膠東風味菜、孔府菜和其他地區(qū)風味菜等,烹飪方法有煎炒烹炸、燒燴蒸扒、煮氽熏拌、溜熗醬腌等50多種。
各地有自己的特色名吃,這在關(guān)注世俗生活的世情小說里自然得到忠實的反映。
《金瓶梅》第十回中,武松誤殺皂隸李外傳、被刺配孟州,西門慶志得意滿,在新建花園的芙蓉亭擺下筵席,叫來樂人,吹彈歌舞,和自己的眾妻妾“合家歡喜飲酒”。這是《金瓶梅》擺脫《水滸傳》的藩籬、自成天地的開始,也是“金瓶盛宴”的序幕,此處用一篇駢文的形式,對筵席做了夸張的描述:
香焚寶鼎,花插金瓶。器列象州之古玩,簾開合浦之明珠。水晶盤內(nèi),高堆火棗交梨;碧玉杯中,滿泛瓊槳玉液。烹龍肝,炮鳳腑,果然下筯了萬錢;黑熊掌,紫駝蹄,酒后獻來香滿座。更有那軟炊紅蓮香稻,細膾通印子魚。伊魴洛鯉,誠然貴似牛羊;龍眼荔枝,信是東南佳味。碾破鳳團,白玉甌中翻碧浪;斟來瓊液,紫金壺內(nèi)噴清香。畢竟壓賽孟嘗君,只此敢欺石崇富。
本篇韻文實際上是由明代陸采《明珠記》中的兩出戲文拼湊修改而來(注1),韻文涉及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三事:筵席、酒、茶,炫耀的是古代筵席中的最高等級——“八珍”筵。
“八珍”一詞最早見于《周禮·天官冢宰》:“食醫(yī),掌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饈、百醬、八珍之齊?!?(意為:食醫(yī)掌管調(diào)和御用的六種飯食、六種飲料、六種牲肉、各種美味、各種醬類、八種珍肴。)
那么,“八珍”究竟是什么呢?《禮記·內(nèi)側(cè)》列為:淳熬、淳母、炮豚、炮牂、搗珍、漬、熬、肝膋。名字稀奇古怪,但實際上只是食品的八種烹制方法,據(jù)研究,淳熬是肉醬與油澆米飯,淳母是肉醬與油澆黃米飯,炮豚是煨烤炸燉乳豬,炮牂是煨烤炸燉羔羊,搗珍是燒牛、羊、鹿里脊,漬是酒糖生牛羊肉,熬是烘制的肉脯,肝膋是網(wǎng)油(豬肌肉縫里成網(wǎng)狀的油脂)烤狗肝。但若細究,淳熬、淳母與炮豚、炮牂,制作方法相同,只是主料有別,故有人將其合并為淳、炮二珍,加上《內(nèi)側(cè)》中另外提到的“糝食”、“酏食”,列八珍為:淳、炮、搗珍、漬、熬、肝膋、糝、酏。
后來又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八珍”,如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記載:“所謂八珍,則醍醐、麈沆、野駝蹄、鹿唇、駝乳糜、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保ň砭拧袄m(xù)演雅發(fā)揮”條),被稱為“漠北八珍”或“蒙古八珍”。后多以奇禽異獸為主,如距《金瓶梅》年代較近的明代張九韶的《群書拾唾》所載“八珍”為:“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第十卷動植食物)明代張岱《夜航船》略有不同:“龍肝、鳳髓、豹胎、猩唇、鯉尾、鸮炙、熊掌、駝峰?!保ň硎蝗沼貌浚?br/> 清代紀曉嵐介紹說:“八珍惟熊掌、鹿尾為常見,駝峰出塞外,已罕覯矣(此野駝之單峰,非常駝之雙峰也。語詳《槐西雜志》)。猩唇則僅聞其名。乾隆乙未,閔撫軍少儀饋余二枚,貯以錦函,似甚珍重。乃自額至頦全剝而臘之,口鼻眉目,一一宛然,如戲場面具,不僅兩唇。庖人不能治,轉(zhuǎn)贈他友。其庖人亦未知,又復別贈,不知轉(zhuǎn)落誰氏,迄未曉其烹飪法也?!保ā堕單⒉萏霉P記》卷十五·姑妄聽之一)紀曉嵐博聞強記,學識淵博,位極人臣而盡享人間富貴,亦僅聞“猩唇”其名,后得友饋贈后,其家廚竟不知如何烹制,可見“八珍”名目多屬傳聞。
《金瓶梅》的這桌酒席,菜肴為:龍肝,鳳腑,熊掌,駝蹄,通印子魚,伊魴,洛鯉;主食為紅蓮稻;水果為火棗、交梨與龍眼、荔枝;茶為鳳團;酒未明寫,但據(jù)《明珠記》,應該為桑落酒。
“熊掌”自不必說。
“駝蹄”,亦作“駞蹄”,唐代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彼未K軾《次韻錢穆父馬上寄蔣穎叔》:“剩與故人尋土物,臘糟紅曲寄駞蹄?!?br/> “鳳腑”,僅見于此,似應為“鳳髓”。漢代王充《論衡·龍?zhí)撈罚骸坝癖?,象箸所挾,則必龍肝豹胎?!泵鞔_貫中《三國演義》:“玄德曰:‘備聞公將去,如失左右手。雖龍肝鳳髓,亦不甘味。”(第三十六回)。在八珍中,“龍肝”,有解為蛇肝或者白馬肝;“鳳髓”,解為錦雞腦髓。
“伊魴”、“洛鯉”,指伊河的魴魚(即鳊魚)、洛河的鯉魚,均為魚中珍品。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三載:“別立市于洛水南,號曰:‘四通市’,民間謂永橋市。伊洛之魚,多于此賣,士庶需膾,皆詣取之。魚味甚美。京師語曰:‘洛鯉伊魴,貴于牛羊?!?br/> 要詳細解釋的是“通印子魚”。此即子魚,產(chǎn)于福建莆田。之所以稱為“通應子魚”,或以為出于通應江水,或以為其地有通應侯廟。宋代莊季?!峨u肋編》卷中:“興化軍莆田縣去城六十里有通應侯廟,江水在其下,亦曰通應。地名迎仙,水極深緩,海潮之來亦至廟所,故其江水咸淡得中。子魚出其間者,味最珍美。上下十數(shù)里,魚味即異,頗難多得。故通應子魚,名傳天下。而四方不知,乃謂子魚大可容印者為佳。雖山谷之博聞,猶以通印鱉魚為披綿黃雀之對也。至云‘鱉魚背上通三印’,則傳者益誤,正可與‘一麾’為比矣。以子名者,取子多為貴也?!彼瓮醢彩端透=◤埍炔俊罚骸伴L魚俎上通三印,新茗齋中試一旗?!碧K軾《送牛尾貍與徐使君》:“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
宋代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載有一則軼聞:“秦檜之夫人常入禁中。顯仁太后言:近日子魚大者絕少。夫人對曰:妾家有之,當以百尾進。歸告檜,檜咎其失言,與其館客謀,進青魚百尾。顯仁撫掌笑曰:我道這婆子村,果然。蓋青魚似子魚而非,特差大爾。觀此,賊檜之奸可見?!保拙幘矶?br/> 大意是,秦檜的妻子王氏經(jīng)常進皇宮。一次,顯仁太后說:“最近子魚大的很少?!蓖跏险f:“我家里有的是,馬上就孝敬您一百條來?!?她回來后告訴秦檜。秦檜責備她口無遮攔,無事生非。秦檜與幕僚商量一番,于是進獻了一百條青魚。太后拍掌大笑說:“我說這個婆子是個土鱉,果然不錯。連青魚和子魚都分不清楚?!鼻貦u拿出一百條子魚不成問題,可皇太后吃不到的魚,自己卻隨隨便便就能拿出百條,讓皇帝和皇太后知道那還了得!秦檜耍了個心眼,扮了回豬吃老虎。
以上菜肴只有七種,按照《明珠記》,應該加上“玉膾金虀”。此菜以鱸魚為食材,又稱“金虀玉鲙”,是鱸魚生魚片拌香柔花葉。其做法為:“收鱸魚三尺以下者作干鲙,浸漬訖,布裹瀝水令盡,散置盤內(nèi),取香柔花葉,相間細切,和鲙撥令調(diào)勻,霜后鱸魚,肉白如雪,不腥,所謂金虀玉鲙,東南之佳味也。紫花碧葉,間以素膾,亦鮮潔可觀?!保ā短綇V記》卷二三四引唐代顏師古《大業(yè)拾遺記·吳饌》)。亦省作“金虀膾”。
據(jù)范曄《后漢書·左慈傳》記:“左慈,字之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從賓曰:‘今日商會,珍饈略備,所少松江鱸魚耳?!庞谙伦鴳唬?‘此可得也?!蚯筱~盆貯水,以竿餌釣于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拊掌大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餌鉤沉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尺,生鮮可愛,操使目前膾之,周浹會者。”
《世說新語·識鑒》載:張翰(字季鷹)被齊王司馬冏任命為大司馬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
南宋范成大《吳郡志》記載:“鱸魚,生松江,尤宜膾,清白松軟,又不腥,在諸魚之上?!追Q江魚四腮(鰓),湖魚兩腮(鰓)?!~白如玉,菜黃如金,隋人巳呼為金羹玉鲙。大業(yè)中,吳郡嘗獻鱸鲙”(卷二十九“鱸魚”)。并賦詩《鱸魚》:“細搗橙薺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當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主食“紅蓮稻”,即常熟鴨血糯米,俗稱“血糯”,產(chǎn)于江蘇省常熟市西部。血糯紅芒長稈,成熟時谷粒皮殼呈淺紫色,脫皮精碾后米粒殷紅如鴨血,俗稱鴨血糯,古稱紅蓮糯。唐代陸龜蒙《別墅懷歸》:“遙為晚花吟白菊,近炊香稻識紅蓮?!彼未冻纱蟆对俚交⑶稹吩姡骸坝X來飽吃紅蓮飯,正是塘東稻熟天?!痹诿髑鍍纱鸀樨暺贰?br/> “火棗”、“交梨”是傳說中的仙果,食之能羽化飛行。南朝梁陶弘景《真誥·運象二》:“玉醴金漿,交梨火棗,此則騰飛之藥,不比于金丹也?!碧拼扆斆伞兑u美以春橘見惠因次韻復酬謝》:“堪居漢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棗前。”羅隱《第五將軍于余杭天柱宮入道因題寄》:“交梨火棗味何如,聞說苕川已下車?!蹦戏降摹褒堁邸?、“荔枝”,在北方也是稀罕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詩句盡人皆知。
“鳳團”是宋代貢茶名,用上等茶末制成團狀,印有鳳紋。宋周紫芝【攤破浣溪沙】“茶詞”:“蒼璧新敲小鳳團,赤泥開印煮清泉?!薄督鹌棵贰穮窃履镉幸淮斡H自掃雪,烹“江南鳳團雀舌牙茶”,與眾人吃(第二十一回)。
“桑落酒”產(chǎn)于永濟市,是歷史名酒,但今已失傳。自唐代為御酒,“若應進者,則供春暴、秋清、酴醾、桑落等酒”(《舊唐書·職官志》);安祿山受賜物品中排在第一的就是“桑落酒”(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之一“忠志”)。南宋朱弁《曲洧舊聞》記述:“內(nèi)中供御酒,蓋用蒲州(即永濟古稱——引者注)酒法也。太祖微時至蒲,飲其酒而甘,喜之。即位后,令蒲州進釀酒方,至今不改?!泵鞔T時化《酒史》載:“桑落酒,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時,取其寒暄所得,以井水釀酒甚佳。庾信詩曰:‘蒲城桑落酒’是也?!扁仔旁姙椤毒推阎菔咕蚓啤罚骸捌殉巧H~落,灞岸菊花秋。愿持河朔飲,分勸東陵侯?!?br/> 《金瓶梅》的這席“八珍”筵,其實只是為了炫耀西門府的豪華奢侈,蘭陵笑笑生拿來現(xiàn)成的文字,剪裁拼湊而成,實際內(nèi)容大可不必深究。
《金瓶梅》第五十二回提到的紅鄧鄧(澄澄)的“泰州鴨蛋”、曲彎彎王瓜拌“遼東金蝦” 、長江鰣魚、江南的烏菱、荸薺和枇杷,第六十七回中的杭州衣梅,從飲食角度,顯示出運河區(qū)商業(yè)活絡、文化滲透的景象,烘托出富商西門慶的雄厚財力。
二、《醒世姻緣傳》里的“蜜唧”
創(chuàng)作于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緣傳》是另一部杰出的世情小說,與《金瓶梅》通過商人西門慶描寫外省縣城的市民生活不同,它由一個兩代姻緣的家族故事,引領讀者進入更廣闊的空間與時間領域,展示北方鄉(xiāng)鎮(zhèn)的紳宦細民的日常生活,帶有更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活力,變態(tài)扭曲的人物、性格,卑微細瑣的生活細節(jié),使其成為“最有價值的社會史料”,“是一部最豐富又最詳細的文化史料”。(胡適:“《醒世姻緣傳》考證”,《胡適文集》第五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310頁)。
《醒世姻緣傳》在第七十九回敘述,寄姐懷孕,開始頭暈惡心,吃飯?zhí)羰常?br/> 望見大米干飯,腌菜湯,水煎肉,穿炒雞,白面餅,棗兒,栗子,核桃,好酒,就是他的性命;見了小米粥,素茶,黑面餅,粗茶淡飯,就是他的仇人。又想吃甜酸的果品。狄希陳尋到刑部街上,買了密梅奉敬。聽見人說四川出的蜜唧,福建的蝌蚪湯,平陰的全蝎,湖廣的蘄蛇,霍山的竹貍,蘇州的河豚,大同的黃鼠,固始的鵝,萊陽的雞,天津的螃蟹,高郵的鴨蛋,云南的象鼻子,交趾的獅子腿,寶雞縣的鳳肉,登州的孩兒魚,無般不想著吃。
顯然,“小米粥,素茶,黑面餅”等粗茶淡飯,是日常飲食;“大米干飯,腌菜湯,水煎肉,穿炒雞,白面餅,棗兒,栗子,核桃”等,則是超常享受;以下列舉的各地名優(yōu)特產(chǎn)則是孕婦要求的特供:
四川蜜唧,福建蝌蚪湯,平陰全蝎,湖廣蘄蛇,霍山竹貍,蘇州河豚,大同黃鼠,固始鵝,萊陽雞,天津螃蟹,高郵鴨蛋,云南象鼻子,交趾獅子腿,寶雞縣鳳肉,登州孩兒魚。
這十五種食物中比較特別的是蝌蚪湯和蜜唧。
“蝌蚪”并非什么珍稀物種,是蛙和蟾蜍的幼體,可說是有淡水的地方就有。蝌蚪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可治熱毒瘡腫。據(jù)李時珍《本草綱目》:“主治:火飆熱瘡及疥瘡,并搗碎敷之?!薄百邓兹氯?,皆取小蝌蚪以水香之,云不生瘡,亦解毒治瘡之意也?!保ㄏx部第四十二卷·蟲之四)
但用蝌蚪熬湯為食,卻是罕聞。到網(wǎng)上查詢了一遍,找到一篇文章介紹苗族蝌蚪湯(達漢吉:《到苗家喝碗蝌蚪湯》,見附錄),地點是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
做法是:1、在雨季來臨之前,放干田水捕撈,成年人每天能捕捉到3-5公斤蝌蚪,用清水喂養(yǎng)幾天;2、采擷野生的薄荷和韭菜,與蝌蚪一起煮湯;3、用干柴燒鐵鍋煮湯,先放生姜和食油,熱鍋后加清泉水,開鍋后再放糯米酒,同時將配菜倒到鍋里,加火到開鍋,然后將活蝌蚪倒入鍋里,稍加翻鍋,立即收鍋,這時加適量食鹽。
吃法:時間一般選擇在晚飯,不能同時吃狗肉、牛肉、羊肉、臘肉及魚肉和蝦等,也不能喝酒,尤其是啤酒。喝蝌蚪湯都是趁著熱氣,邊吹邊喝,喝完了湯水,全身都是汗水。喝蝌蚪湯時,一般不請客,也不安排其他社交活動。
“蜜唧”是什么呢?其他十四種食物均為動物,這“蜜唧”也應該是動物無疑。
此物最早見于唐代的記載,據(jù)張鷟《朝野僉載》卷二記載:“嶺南僚民好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飼之以蜜,釘之筵上,囁囁而行。以箸挾取,咬之,唧唧作聲,故曰蜜唧?!?br/> 大概的意思是說:嶺南的獠民(少數(shù)民族)喜歡吃“蜜唧”,就是把還沒睜開眼、全身通紅的幼鼠,喂以蜂蜜,擺在筵席上釘住,鼠崽蠕動。用筷子夾起一咬,鼠崽唧唧叫喚,所以叫作蜜唧。
原來,蜜唧就是生吃活鼠崽。除殘忍外,聽起來好像很讓人惡心。
當年蘇軾謫居儋州(海南島西北部),彼時其弟蘇轍也被貶到雷州,缺衣少食,水土不服,瘦得皮包骨。蘇軾得知后便寫了一首詩《聞子由瘦》,還特別注明儋州乏肉的苦況(儋耳至難得肉食):“五日一見花豬肉,十日一遇黃雞粥。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熏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訴說自己開始別說吃,就是一聽到“蜜唧”這倆兒字都想吐,不過餓極了,也就吃了,也就習慣了。
明代張岱《陶庵夢憶》里有一篇《嚴助廟》,述及眾多祭祀貢品時,歸于“非理”類的有“云南蜜唧、峨眉雪蛆”(卷四)。(雪蛆,又名冰蛆、雪蠶,味美,治內(nèi)熱。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嘉佑雜志》云:‘峨眉雪蛆治內(nèi)熱?!柚潦瘢酥宋飳嵆雒菅┥?。雪山四時常有積雪,彌遍嶺谷,蛆生其中。取雪時并蛆取之,能蠕動。久之雪消,蛆亦消盡。”)
徐珂《清稗類鈔》記載:“粵肴有所謂蜜唧燒烤者,鼠也。豢鼠生子,白毛長分許,浸蜜中。食時,主人斟酒,侍者分送,入口之際,尚唧唧作聲。然非上賓,無此盛設也。其大者如貓,則干之以為脯。”(飲食類“粵人食鼠”條)這里介紹的吃法,是將白毛鼠崽浸泡在蜜中,吃時一口咬下,鼠崽叫聲唧唧,這是招待貴賓的高級菜。
看起來,吃蜜唧的地理范圍很廣,從四川、兩廣直到海南。據(jù)說,現(xiàn)在兩廣時興一道特色菜,也是生吃小老鼠,筷子夾起——鼠一叫,醬碟里一蘸——鼠再叫,送入口中一咬——鼠又一叫,所以這道菜名為“三叫”。顯然它就是“蜜唧”。
說到“鼠”,另一個“大同黃鼠”自然也引人注目。它不是家鼠,屬兔形目鼠兔科,有多種別名:達烏爾黃鼠、蒙古黃鼠、草原黃鼠、大眼賊、豆鼠子、禾鼠等。遍布中國北部地區(qū)。李時珍《本草綱目》:“黃鼠出太原、大同,延、綏及沙漠諸地皆有之,遼人尤為珍貴。狀類大鼠,黃色,而足短善走,極肥。穴居有土窖如床榻之狀者,則牝牡所居之處。秋時畜豆、粟、草木之實以御冬,各為小窖,別而貯之。村民以水灌穴而捕之。味極肥美,如豚子而脆。皮可為裘領。遼、金、元時以羊乳飼之,用供上膳,以為珍饌,千里贈遺。今亦不甚重之矣。最畏鼠野狼,能入穴銜出也?!保ǐF部第五十一卷·獸之三)一般在春夏捕捉,剝皮除內(nèi)臟,肉宜鮮用。
我們還是回到《醒世姻緣傳》。狄希陳此時是在北京,偷娶了寄姐。雖然是在京城,也不是哪樣都能找到,“跑的披頭散發(fā),投奔無門,尋得來便是造化,尋不著就是遭瘟”。如果是在他的老家山東繡江縣,恐怕則是連想也不要想。
西周生這里顯然也是夸張,把自己想到的、聽說的各地珍禽異獸、名優(yōu)特產(chǎn),一勺燴地湊在一起,游戲一番筆墨而已。
說到孕婦飲食,《林蘭香》述及,燕夢卿懷孕之后,因任香兒挑唆與夫君耿朖失和,耿朖酒色過度,一臥不起,夢卿割指以療夫疾,耿朖病愈后又隨軍出征,夢卿精神減少,飲食虛消,親戚長輩俱各關(guān)愛:
康夫人只道初胎頭產(chǎn),少不得要受些苦處,日日令云屏勸食勸藥,總在育嬰保產(chǎn)上留心。一時送飲食的絡繹不絕。棠夫人送人參酒,荊夫人送莎木細粉,合夫人送桄榔白面,膚夫人送香糟茭白,康夫人送蜜餞決明,胥夫人送白鴿卵,林夫人送野雞蛋,宣安人送酥烹水刁鴨,楚二娘送細煮烏雄雞,冉安人送天津鮮鯉,青州大棗,楊安人送南海雌雄郎君子。
上面這十二種(人參酒,莎木細粉,桄榔白面,香糟茭白,蜜餞決明,白鴿卵,野雞蛋,酥烹水刁鴨,細煮烏雄雞,天津鮮鯉,青州大棗,南海雌雄郎君子),應該均具有“育嬰保產(chǎn)”的功效。而不是像寄姐那樣,變著法找那些稀奇古怪的食物,借機折磨丈夫,不管對自己和胎兒是否有益。
《醒世姻緣傳》中還提到北京的一種特色食物——“全蟹湯”。一日,相于廷來看望姑娘,辭別時,狄員外道:“你且別去。你哥我指使做甚么去了,也待回來的時節(jié)。今日咱家燒新燒酒哩,我今又買了幾個螃蟹,又買了兩個新到的活洛魚,咱再叫他拍椿芽,畦里尋蒜苔去,再著人去請了你爹來,咱爺兒四個在葡萄架底下嘗酒。再把你姑娘也抬了他去,叫他聽著咱說話,看著咱可吃酒。”在北京買的全灶丫鬟調(diào)羹此時已被狄員外收作偏房,調(diào)羹端上炒螃蟹來:
相棟宇說:“咱每日吃那爐的螃蟹,乍吃這炒的,怪中吃。我叫家里也這們炒,只是不好。”狄員外道:“這炒螃蟹只是他京里人炒的得法,咱這里人說他京里還把螃蟹外頭的那殼兒都剝?nèi)チ耍囊粋€囫圇螃蟹肉,連小腿兒都有,做湯吃,一碗兩個?!毕鄺澯畹溃骸斑@可是怎么剝?他劉姐也會不?”狄員外道:“怕不也會哩。叫人往廚房里看還有蟹沒;要有,叫他做兩個來?!毖绢^子說道:“沒有蟹了。他剛才說炒還不夠哩?!钡覇T外說:“想著買了蟹,可叫他做給你舅看。”(第五十八回)
這種“囫圇螃蟹肉,連小腿兒都有”的全蟹湯,可惜現(xiàn)在也已失傳了。
三、下酒菜與什錦拼盤
《醒世姻緣傳》中敘述,略通人事的16歲童生狄希陳到府城濟南參加府考,迷戀上了雛妓孫蘭姬。不久二人緣盡,一家浙江義烏來的當鋪老板出了一百兩銀子,娶她做兩頭大(已有家室的商人在某地發(fā)售貨物,便在那兒又建立一個家庭,兩個家庭的主婦在名分上是平等的,并無正妻與副室的差別),連鴇子也收在家中養(yǎng)活。二人從此斷了音信。兩年后,狄希陳到濟南廩膳納貢(捐監(jiān)生),需要換折子錢,狄希陳想起:“前年娶孫蘭姬的當鋪正是那東門里邊的秦敬宇,浙江義烏人。既說他家有當十的折錢,換錢之際,乘機得與孫蘭姬一面,也不可知?!彼c當鋪老板約下晚上來換錢喝酒,孫蘭姬得知甚是歡喜,準備下豐富的酒肴:
將出高郵鴨蛋、金華火腿、湖廣糟魚、寧波淡菜、天津螃蟹、福建龍虱、杭州醉蝦、陜西瑣瑣葡萄、青州蜜餞棠球、天目山筍鲞、登州淡蝦米、大同酥花、杭州咸木樨、云南馬金囊、北京琥珀糖,擺了一個十五格精致攢盒。又擺了四碟剝果:一碟荔枝、一碟風干栗黃、一碟炒熟白果、一碟羊尾筍嵌桃仁。又擺了四碟小菜:一碟醋浸姜芽、一碟十香豆豉、一碟萵筍、一碟椿芽。一一預備完妥。知狄希陳不甚吃酒,開了一瓶窨過的酒漿。(第五十回)
這里用十五種食品組成的“攢盒”,相當于一個什錦拼盤,這些食品均為下酒菜,屬于制成的冷菜,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富含蛋白質(zhì)的葷菜、海鮮,如高郵鴨蛋、金華火腿、湖廣糟魚、寧波淡菜、天津螃蟹、福建龍虱、杭州醉蝦,這些食物含大量蛋氨酸和膽堿,對肝臟有保護作用。另一類是含糖蜜餞或腌制干果,如陜西瑣瑣葡萄、青州蜜餞棠球、天目山筍鲞、登州淡蝦米、大同酥花、杭州咸木樨、云南馬金囊、北京琥珀糖。
加上四碟剝果(荔枝、風干栗黃、炒熟白果、羊尾筍嵌桃仁)、四碟小菜(醋浸姜芽、十香豆豉、萵筍、椿芽),共二十四種食物(羊尾筍嵌桃仁為兩種)。
較為生僻、需要略作解釋的有:1、龍虱,又稱水龜子,據(jù)稱近年在南方時興,價格昂貴。2、瑣瑣葡萄,葡萄一種,產(chǎn)于西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西邊有瑣瑣葡萄,大如五味子而無核?!保ü康谌怼す澹┟鞔x肇淛《五雜組》:“又有瑣瑣蒲桃,形如茱萸,小兒食之,能解痘毒。”(物部三)3、馬金囊,即馬(紫)檳榔,冬季采收成熟果實,破硬殼取種籽曬干。種仁黃白色,以個大、飽滿、味甜者為佳。4、琥珀糖,又叫虎皮糖、虎皮夾心糖,簡稱皮糖,是咸陽和陜西的名特食品,相傳始于明末清初。與此處的“北京琥珀糖”不知是否為同物。5、羊尾筍,龍須竹筍加工而成,因其形如羊尾,被稱作“羊尾筍”?!都t樓夢》里有個“茄鲞”,被許多人驚為天“物”,不知這里的由天目山筍制作的“筍鲞”工藝、味道如何?
我不明所以也查不出的有三種:1、棠球,有可能是山楂;2、淡蝦米,我覺得此為一種水果或者植物,而非蝦仁,存疑;3、酥花。尚望有識之士賜教。
與前面提到的,狄希陳在北京四處尋找的食物不同,這是在濟南的一個商人家里,為招待客戶擺出的下酒菜和小吃。350年前的濟南已是山東首府,商業(yè)發(fā)達,往來行商絡繹于途,有些人囤積居奇,成為坐賈,這位商人便是來自浙江義烏的“蠻子”,開了家當鋪。他能花一百兩銀子(約相當于2萬元人民幣)買名年少的妓女為妻,應該是較殷實的人家,但也絕非大富大貴之家。而這種家庭,隨便招待個客戶,便能擺出這么多的各地特產(chǎn),說明其時其地車船輻輳,物資流通渠道暢通,故得以匯聚八方美食。
“攢盒”是一種分成多格、用以盛放糕點果肴等食物的盤盒,亦稱為“果盒”?!缎咽酪鼍墏鳌分杏?1次提到“攢盒”,兩次提到“果盒”。大多是泛泛而談,如,“你叫媳婦子看下攢盒,咱看燈放花耍子”,“一個算命的星士前來投我,……你叫人收拾一副齊整些的攢盒,拿兩大尊酒,一盒子點心,一盒雜色果子,且先送與他過節(jié)。”(第三回)在狄希陳等人到濟南府參加歲考,“次早,向先生給了假,要到湖上,叫狄周五葷鋪里買了一個十五格攢盒,自己帶的酒;叫畢進先去定了一只船,在學道門首上船,沿湖里游玩。到在北極廟臺上頑了半日,從新又下了船,在學道前五葷鋪內(nèi)拾的燒餅、大米水飯、粉皮合菜、黃瓜調(diào)面筋,吃得響飽,要撐到西湖里去?!保ǖ谌呋兀┛芍敃r的小飯館即“五葷鋪”,不僅有堂吃的日常食品,也把現(xiàn)成下酒菜拼成攢盒出售,類似今日的外賣。
《金瓶梅》中有8次提到攢盒,26次提到“果盒”。有幾處詳細列舉了盒中的食物,如在元宵節(jié),西門慶和應伯爵、謝希大等人在獅子街樓上看燈放焰火,稍晚時,月娘使棋童兒和排軍抬送了四個攢盒,多是美口糖食,細巧果品:
也有黃烘烘金橙,紅馥馥石榴,甜蹓蹓橄欖,青翠翠蘋菠,香噴噴水梨,又有純蜜蓋柿,透糖大棗,酥油松餅,芝麻象眼(今之麻球),骨牌減煠(意為煎炸),蜜潤絳環(huán),也有柳葉糖,牛皮纏,端的世上稀奇,寰中少有。(第四十二回)
金橙、石榴、橄欖、蘋菠(蘋果)、水梨為鮮果,其他為糖食,包括點心和蜜餞。
在“潘金蓮醉鬧葡萄架”一回,西門慶和潘金蓮先在葡萄架下做投壺游戲,不久只見春梅拿著酒,秋菊掇著果盒,盒子上一碗冰湃的果子:
秋菊放下去了。西門慶一面揭開盒,里邊攢就的八槅細巧果菜:一槅是糟鵝胗掌,一槅是一封書臘肉絲,一槅是木樨銀魚鲊,一槅是劈曬雛雞脯翅兒,一槅是鮮蓮子兒,一槅是新核桃穰兒,一槅是鮮菱角,一槅是鮮荸薺。一小銀素兒葡萄酒,兩個小金蓮蓬鍾兒,兩雙牙筯兒,安放一張小涼杌兒上。(第二十七回)
這里是四種冷葷菜(糟鵝胗掌,一封書臘肉絲,木樨銀魚鲊,劈曬雛雞脯翅兒),四種鮮果(蓮子兒,核桃穰兒,菱角,荸薺)。
《紅樓夢》5次提到“攢盒”,均是一帶而過,沒有列舉里面的食品。作者在涉及飲食方面,大都采取大而化之的手法,如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襲人等湊份子共得三兩二錢銀子,交給了柳嫂子,預備四十碟果子,后來叫麝月和四兒去搬果子,用兩個大茶盤做四五次方搬運了來:
那四十個碟子,皆是一色白粉定窯的,不過只有小茶碟大,里面不過是山南海北,中原外國,或干或鮮,或水或陸,天下所有的酒饌果菜。(第六十三回)
作者的風格如此,只是讓讀者少了享眼福的機會,學者缺了社會文化的“史料”。
四、鐘鳴鼎食之族的飲食
描寫王公貴族上層社會日常生活的長篇小說,只有《紅樓夢》與《林蘭香》。如果說,皇室宮廷的飲食注重于“禮”,平民百姓的飲食關(guān)注于“實”,“鐘鳴鼎食”之族的飲食則表現(xiàn)為“雅”。
據(jù)統(tǒng)計,《林蘭香》中的宴飲描寫達50余處。
《金瓶梅》第五十二回詳細描寫了作為富商的西門府的一天飲食,《林蘭香》第十八回細致描寫了耿府招待來賓的一天飲食,使我們得以領略中世紀上層貴族的起居飲饌。
“轉(zhuǎn)眼又過了填倉(正月二十五——引者注)、送窮(正月二十九日——引者注)諸日”,二月初一公明達、季貍同來拜訪耿朖,日暮告辭,耿朖道:“明日中和節(jié)(二月初二——引者注),系第二個內(nèi)人中饋(主持飲食)”,力邀二人留居。兩人欣然許諾,當晚三人同在耿府松蘿齋下榻。
大家族的日常飲食一般為早晚二餐制,中間有茶酒點心,可細分為:早點、早餐、午茶(點)、下午茶(點)、晚餐、夜點等。
1.早點
早點進食地點是在書房:一湯、四色點心,再飲茶:
夢卿命春畹、鼎兒調(diào)和了三碗九醞解酲湯,一碟巨勝奴,一碟貴妃紅,一碟見風消,一碟金乳酥,四色點心,令金鶯送至內(nèi)書房,三人(耿朖、公明達、季貍——引者注)各用些須。少刻夢卿又命海氏烹了三杯龍團勝雪茶,三人飲畢,在目耕樓看些稀有的書籍。
何謂“九醞解酲湯”,需要分別解釋?!敖怩ā睘榻饩啤⑿丫浦?。“九醞”,是種酒名,據(jù)《西京雜記》卷一:“漢制,宗廟八月飲酎,用九醞、太牢?;实凼天簦哉碌┳骶?,八月成,名曰酎,一曰九醞,一名醇酎?!贝司茲h代即有,正月旦作酒,到八月酒成。《拾遺記·晉時事》附南朝梁蕭綺錄:“張華為九醞酒,以三薇漬曲糵……糵用水漬麥三夕而萌芽,平旦雞鳴而用之,俗人呼為‘雞鳴麥’。以之釀酒,醇美,久含令人齒動;若大醉,不叫笑搖蕩,令人肝腸消爛,俗人謂為‘消腸酒’?!边@條記載較為詳細,包括釀酒者、原材料和制作法以及功效。曹操曾將家鄉(xiāng)亳州產(chǎn)的“九醞春”酒進獻給獻帝劉協(xié),并上表說明九醞春的制法:“臣縣故令南陽郭芝,有九醞春酒。法用面三十斤,流水五石,臘月二日清麴,正月凍解,用好稻米,漉去麴滓,便釀法飲。日譬諸蟲,雖久多完,三日一釀,滿九斛米止。臣得法釀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飲。若以九醞苦難飲,增為十斛,差甘易飲,不病。今謹上獻?!保ā恫懿偌ぷ嗌暇裴j酒法》)
由上可知,“九醞解酲湯”是醒酒湯,食材及制法均無可考據(jù)。清晨剛起床,大概是要解昨日宿酒。
四色點心為面點,均出自唐代韋巨源的 “燒尾宴食單”(宋代陶谷《清異錄》):巨勝奴為蜜制散子,貴妃紅為紅酥皮,見風消為油浴餅,金乳酥為蒸餅。
2.早餐
辰刻(上午9時)早餐:
羹則有剪云羹,冷膽羹。飯則有青精飯,月華飯。肴饌則有鄴中鹿尾,青州蟹黃。他如白龍臛,紅虬脯,鳳凰胎,逡巡醬等物,不一而足。三人飽餐,巳刻(上午11時)乃在各處亭臺上散步。
這里是二羹、二飯、六肴饌。
出自“燒尾宴食單”的有:剪云羹(剪云析魚羹),鳳凰胎(雜治魚白,即雞腹中未生雞蛋與魚胰臟相拌快炒),逡巡醬(魚片、羊肉快炒),白龍臛(鱖魚絲)。出自謝諷《食經(jīng)》的有:月華飯。
“青精飯”,亦稱烏飯、烏精飯、烏米飯。宋林洪《山家清供》載:“青精飯,首以此,重谷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又名旱蓮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時,蒸飯曝干,堅而碧色,收貯。如用時,先用滾水,量以米數(shù),煮一滾即成飯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延年益顏?!贝藶榈兰?、隱士用飯,李時珍《本草綱目·谷之四》稱:“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釋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碧拼鸥Α顿浝畎住吩姡骸柏M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喾Υ笏庂Y,山林跡如掃?!碧拼扆斆伞稘櫱溥z青飯》詩:“舊聞香積金仙食,今見青精玉斧餐。”說明食青精飯養(yǎng)生,在唐代已然盛行。此用其雅意。
“鄴中鹿尾”、“青州蟹黃”,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
孝儀曰:“鄴中鹿尾,乃酒肴之最?!眲略唬骸吧~熊掌,孟子所稱。雞跖猩唇,呂氏所問。鹿尾乃有奇味,竟不載書籍,每用為恨?!毙x曰:“實自如此,或古今好尚不同。梁賀季曰:‘青州蟹黃。乃為鄭氏所記?!宋锊粫?,未解所以?!彬q曰:“鄭亦稱益州鹿錗,但未是尾耳。”(卷七酒食)
?。ù笠鉃椋毫撼胸﹦⑿x說:“鄴中的鹿尾,可是最好的下酒菜喲!”崔劼說:“生魚熊掌是孟子最稱道的佳肴,雞爪猩唇是呂不韋最后要的名菜。鹿尾這么有奇味,竟然書籍上沒有記載。每次吃它的時候都感到非常遺憾?!眲⑿x說:“確實是如此。這大概是古人和今人喜好的不一樣吧。梁賀季說過:‘青州的蟹黃,是鄭氏將它記載在書中的?!刮矝]有記在里面,不知道為什么?”李騫說:“鄭氏也稱贊過益州的鹿錗是美味。但不是鹿尾?!保?br/> 此為南北朝時期,至清代食鹿尾最盛,王士禎《香祖筆記》:“今京師宴席,最重鹿尾,雖猩唇、駝峰,未足為比?!鼻r汪啟淑《水曹清暇錄》卷二說:“近時宴席不甚重熊掌、猩唇,而獨貴鹿尾。一頭全鹿,不過數(shù)金,而一尾等之。蒸熟片食,饤盤甚微,形似豕脂,唯味稍帶甜耳。”
“紅虬脯”是唐懿宗給同昌公主的食物。唐代蘇鶚《杜陽雜編》卷下“同昌公主”條:“上日賜御饌湯藥,而道路之使相屬。其饌有消靈炙、紅虬脯。其酒則有凝露漿、桂花醅。其茶則有綠花、紫英之號。靈消炙,一羊之肉,取四兩,雖經(jīng)暑毒,終不臭敗。紅虬脯,非虬也。但貯于盤中,縷徤如紅絲,高一尺,以筋抑之,無三四分,撤即復故。”虬是傳說中的天角龍,長須卷曲濃密。紅虬脯不是真虬,而是將肉脯制成虬須形,盛在盤子里,健縷象紅絲,高一尺,用筷子將它壓按,不到三四分厚;不壓了,又恢復原狀。
3.午茶
正午(12時)到臥游軒,夢卿命烹玉葉長春茶,“焚起十里九和五枝百濯香”,三人在軒內(nèi)博觀古畫。
這里的“十里九和五枝百濯香”,寄旅散人原評稱:“一炷名香”,有誤,實為四種香名,所以應該句讀為“十里、九和、五枝、百濯香”。
“十里香”,為千年松香,晉代任昉《述異記》卷下:“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諸異香,往往不知名焉,千年松香聞于十里,亦謂之十里香?!?br/> “九和香”, 宋代葉廷圭《名香譜》:“三洞珠囊:天人玉女,持羅天香案玉爐,燒九和香?!?br/> “五枝香”,《名香譜》:“五枝香:燒之十日,上徹九重?!?br/> “百濯香”,晉代王嘉《拾遺記·吳》:“(孫亮)為四人合四氣香,殊方異國所出。凡經(jīng)踐躡宴息之處,香氣沾衣,歷年彌盛,百浣不歇,因名曰‘百濯香’。”
4.午后小酌
午后三人小酌:
夢卿命春畹熱了絳雪春、玉露春、竹葉春、梨花春等酒,并真定鳳棲梨,安邑駢白棗,西域玳瑁殼,南省頳虬珠,宜都柑,華林栗,五斂子,橄欖糖等果,三人漫飲清談,微醺即便撤去。
春日,故酒以春名。8種佐酒物應均為果類?!拔鍞孔印奔礂钐遥柼摇⒀蛱遥?,嶺南佳果之一?!邦d虬珠”指荔枝,蘇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先生洗盞酌桂醑,冰盤薦此赪虬珠。似開江鰩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但不知“玳瑁殼”代指何果?尚望識者賜教。
5.晚餐
未刻(下午一點)再步些時,至申刻(下午三點鐘)腹內(nèi)覺餓,夢卿又命春畹、鼎兒預備晚餐。白鹿轉(zhuǎn)送了一行飯,
有胹熊蹯,炙駝峰,羊頭簽,土步魚,三脆羹,五珍膾,八仙盤,二色繭,諸般異味。
出自宋代“高宗幸張府節(jié)次略”(周密《武林舊事》卷九)的有:三脆羹,五珍膾。羊頭簽應為羊“舌”簽,二色繭應為二色繭“兒羹”。
出自“燒尾宴食單”的有:八仙盤(剔鵝作八付)。
“胹熊蹯”,即煮熊掌?!蹲髠鳌ば辍罚骸霸追蛎s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
“炙駝峰”,即烤駝峰,唐代盛行,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六:“將軍曲良翰,能為駿鬃駝峰炙?!倍鸥Α尔惾诵小罚骸白像勚宄龃涓еP行素鱗”。
“土步魚”,又稱塘鱧,是一種小型的淡水魚類。清代袁枚《隨園食單》:“杭州以土步魚為上品。而金陵人賤之,目為虎頭蛇,可發(fā)一笑。肉最松嫩。煎之,煮之,蒸之俱可。加腌芥作湯,作羹,尤鮮?!?br/> 飯后,三人又在如斯亭上散坐,公明達奏琴,季貍舞劍。
酉刻(下午5時)三人在蕉鹿庵剪燭夜話,晚間同榻而睡。
此后三日,由耿朖三妾愛娘、香兒、彩云各主一日,俱令春畹照看調(diào)和。
?。ㄗ?)
其一是第二十四出《郵迎》:
但見廚列八珍,筵開百味。軟炊紅蓮香稻,細膾通印子魚。湖南海味冰將來,新鮮渾似當時;閩地茘枝馬上遞,風味全然不減。碾破鳳團,白玉甌中翻碧浪;暖來桑落,水晶壺裏噴清香。伊魴洛鯉,果然貴似牛羊;玉膾金虀,信是東南佳味。真?zhèn)€香羹烹七寶,誰言下筯了萬錢。手中金錯刀,何止殺山羊一萬頭;灶下石槽碾,那數(shù)貯胡椒八百斛。日日筵前香噴鼻,人人過去口流涎。
其二是第三出《酬節(jié)》:
但見池館清幽,風光澹蕩。器列象州之古玩,簾開合浦之明珠。水晶盤,羊角粽,輕開錦束玉生輝;琥珀酒,琉璃鍾,未解黃封香滿座。石洞假山,清泉細細;碧梧蒼竹,疎影離離。走動的是朱衣堂吏,人人頭帶赤靈符;吹彈的是紅粉佳人,個個手擎長命縷。金雀斜簪墮馬髻,畫舡齊唱采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