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語言學習中存在著母語對目的語的遷移現(xiàn)象。根據(jù)語言遷移的理論,漢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等方面,這嚴重影響了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相應的策略,提高英語寫作教學效率。
關鍵詞: 中學英語寫作 母語負遷移 啟示
母語遷移在外語學習中的作用一直是語言學家們研究的重點,同時也是引起爭論的焦點之一。事實證明大部分中學生尚處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詞匯量有限,運用英語知識能力欠缺,所以極容易受到母語的影響。他們常常按照漢語思維方式進行寫作,寫出來的文章普遍表現(xiàn)為句式單調、遣詞造句錯誤百出、語法及其表達“漢語化”。由此可見,母語的負遷移是影響中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筆者從詞匯、句法和文化三個方面討論了語言的負遷移現(xiàn)象,并且探索了怎樣使用一些策略使學生擺脫語言負遷移的影響,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一、中學生英語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的表現(xiàn)
1.詞匯的負遷移。
詞匯是英語寫作最基本的材料,學生因為沒有足夠的詞匯量作為儲備,所以寫作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當表達碰到困難時,學習者就會運用母語來彌補目的語的不足,必然導致母語的負遷移,造成語言交際的失誤。
?。?)字對字死譯造成詞不達意的錯誤
有些漢英詞語表面上相互對應,其實不然,許多中學生在初學階段對此了解甚少,寫作時常將“看報或看書”表達為see or look a newspaper。而漢語的“看書報”實為“讀書報”(read a book or a newspaper)。有的學生在書面表達中寫道:Smoking will do harm to your body(health).由于漢語“身體”有兩重意思,既可指“軀體”又可指“身體健康狀況”,而body只有“軀體”的意思。這是因為英漢詞義范圍不同,無法一一對應,如果勉強死譯的話,必然造成張冠李戴的后果。
?。?)詞性的誤用
英語詞匯在詞形上有曲折的變化,而漢語則缺乏英語那樣明顯的詞形變化,因此有些學生對詞性的敏感度低,常常會誤用詞性,這個主要體現(xiàn)在動詞的誤用上。漢語中的動詞用法與英語中的動詞用法不完全相同。有些動詞在漢語中是及物動詞,而在英語中卻為不及物動詞,反之亦然。中國學生因對這種現(xiàn)象了解不夠而在寫作中出現(xiàn)如下的錯誤:
我的哥哥和一個鄉(xiāng)村姑娘結了婚。
My older brother married with a country girl.(wrong)
My older brother married a country girl.(right)
2.句法的負遷移。
英語和漢語屬于兩個不同的語系,句法結構差異較大。漢語是意合語言,而英語是形合結構。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句法結構的差異造成了語序、句子結構等方面的句法遷移。
?。?)詞序
英漢句子中詞一般都有一定的排列次序,而英漢詞序有時是不同的,因此很容易犯詞序遷移的錯誤。漢語的語序是比較固定的,常常位于動詞的前面,而在英語中,其語序則取決于謂語動詞的類型。表方式和程度的副詞作狀語一般放在動詞后面;表頻率的副詞如“總是”、“通?!钡茸鳡钫Z通常放在行為動詞前面,系動詞、情態(tài)動詞和助動詞后面。中國學生常生硬套用漢語習慣,從而導致英語句法方面的錯誤。如:
我很喜歡游泳。
I very much like swimming.(wrong)
I like swimming very much.(right)
?。?)英漢句子結構差異
英漢兩種語言的最大差異莫過于英語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而漢語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所謂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詞語或分句之間用語言形式手段連接起來,表達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英語重形合,是指英語語言符號及語法之間依靠較強的邏輯關系來連接,復合句中關聯(lián)詞語使用較多,單句的句子成分排列緊。反之,漢語重意合,是指句子由字詞的意義連接起來,句子簡短,富于變化,較少使用關聯(lián)詞語,因而句子結構顯得較為松散。如漢語句子:
她不老實,我不信任她。
這個句子沒有用關聯(lián)詞,但事實上表示了因果關系,如果用英語表達則應用相應的關聯(lián)詞來起連接的作用,如:
As she is dishonest,I can’t trust her.
?。?)零主語現(xiàn)象
零主語現(xiàn)象(null subject)是英語和漢語在句法結構上很重要的一個差異。英語句子中除了極個別情況(如祈使句)外都需要一個顯性的主語,而在漢語句子中,如果主語是代詞,而且通過語法和語用的線索可以找到所指之物,那么主語代詞可以省略。英語是主語顯著的語言,強調句子中主語和謂語間的關系,而漢語是主題顯著的語言,強調的是整個語篇。下面的句子顯然是寫作者因此種差異帶來的母語遷移而造成的錯誤。
If have no money,you can do nothing.(you have no money.)
3.文化的負遷移。
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由于收到中西文化差異的影響,以及對西方文化習慣和文化模式的不了解而把中國文化習慣和文化模式套用到英語表達上去,從而出現(xiàn)漢語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取代遷移。例如,描寫高樓大廈像“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時,學生按漢語的喻體寫成“l(fā)ike bamboo shoots”。因地理位置的關系,英國沒有這種喻體,表達同樣意思時,英國人用“l(fā)ike mushrooms”。這是因為英國的氣候十分適宜蘑菇生長,春雨過后,蘑菇出現(xiàn)很多之故。又如:漢語中有“膽小如鼠”的比喻,而在英語中卻用“chicken”一詞來表示一個沒有勇氣的膽小鬼,如:“You chicken!”因此,如果對兩種文化缺乏了解,就會錯用喻體,鬧出笑話。
二、母語負遷移研究對中學外語教學的啟示
1.正確對待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
中學生英語寫作中出現(xiàn)的母語負遷移錯誤涉及詞匯、句法、文化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學生所學的目的語知識有限,因而遇到語言障礙時便會求助于母語知識結構,使得遷移錯誤不可避免地發(fā)生。因此,在外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習者的母語遷移錯誤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態(tài)度。既然不可避免,就要接受它,并利用它。教師應根據(jù)學習者出錯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方法對錯誤進行糾正,幫助學習者消除錯誤,使介語系統(tǒng)更接近目的語系統(tǒng)。
2.注重語言知識訓練,夯實學生基礎。
?。?)注重詞匯學習
詞匯是寫作的基礎。在詞匯學習中,教師不僅應要求學生記住單詞的意義和拼寫,還要讓他們記住與單詞有關的同義、近義、反義、詞形相似的詞及詞形變化等,以幫助他們最大限度地記憶詞匯。
(2)加強句型轉換訓練
句子是書面語篇的基本單位,句子質量是保證書面交際內(nèi)容得以有效傳遞的關鍵,因此,教師不僅應要求學生寫出語法正確的句子,還要注意讓他們在此基礎上寫出隨情景、內(nèi)容變化而相應改換的語句。例如,筆者給學生經(jīng)常運用以下凡種常見的句型變化方式,使得學生更加靈活地實現(xiàn)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轉換。
3.加強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感。
閱讀作為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之一,閱讀英語文章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且可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可以加強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英語敏感度,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能力,并且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從而減少或避免寫作中的“文化錯誤”。根據(jù)跨文化寫作中的認知心理機制中的思維心理的“心理詞匯”一項可知,中國學生在英語書面表達時很容易受母語遷移的影響,是因為學習者進行英語輸出時,所掌握的英語心理詞匯有限,不得不借助漢語心理詞匯的幫助。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英文簡易讀物、英文報刊等資料,豐富學生的心理詞匯,增強學生的語感,使學生在運用語言的時候少犯錯誤,并能盡量用地道的英語表達。
三、結語
筆者通過對中學生英語習作中出現(xiàn)的負遷移現(xiàn)象的分析探討,提出母語負遷移不僅具體表現(xiàn)在詞匯、句法、的錯誤上,而且表現(xiàn)在文化差異的干擾上。學生的語言應用錯誤反映了學生語言學習的策略和過程,是教學活動的有益反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注意收集、整理和分析學生習作中的母語負遷移錯誤,適時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更正,教師也可以從中找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分散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進行練習,逐步幫助學生糾正母語遷移錯誤,養(yǎng)成較為地道的英語表達習慣。
參考文獻:
[1]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2]Fraech & Kasper,G.Strati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M].London:Longman,1983.
[3]Hyland,K.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Writ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4]Kranshen,Stephen and Tracy Terrell.The Natural Approach[M].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83.
[5]R.Lado.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M].New York,McGraw Graw.
[6]Zame1,V.Writing:The process of discovering meaning[J].TESOL Quarterly,1982/16:195-209.
[7]畢繼萬.“貌合神離”的詞語文化演義對比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9):17-20.
[8]程靜英.英語寫作教學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2):12-18.
[9]胡文仲.文化與交際[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
[10]胡壯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11]李文中.中國英語與中國式英語[J].外語教與研究,1993(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