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之谫論

2012-12-31 00:00:00朱慶芳
考試周刊 2012年21期


  摘 要: 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普遍存在重視不夠、效果不好及督查不力等問題,對該類高校通識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的建設要注重課程的系統(tǒng)性、具體性和通融性。加強通識課程建設是實現地方工科院校通識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 通識教育 通識課程 課程建設
  
  通識課程是通識教育課程的簡稱,指根據通識教育目的而設計的課程。要研究通識課程的建設,首先要厘清“通識教育”的涵義。廣義的通識教育,指一種高等教育理念,與專業(yè)教育只注重專業(yè)知識傳授的理念不同,主張給以大學生全面的教育與訓練,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見識,博雅精神和優(yōu)美情感的人才”[1];狹義的通識教育,指高等教育中的非專業(yè)教育部分,也是任何專業(yè)學生都應該接受的,旨在培養(yǎng)人文與科學精神俱備的健全個人和合格公民的教育。通識教育最終的落實點在于課程,簡言之,通識課程即高等教育課程中的那些非專業(yè)課程。
  我國內地的高等教育在建國后主要受蘇聯(lián)模式的影響,走的是“專業(yè)教育”路線。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國家開始進行“文化素質教育”試點,隨后在全國各大高校全力推行文化素質教育,《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教高[1998]2號),明確提出文化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這和通識教育理念顯然是同脈的。從專業(yè)教育到通識教育的轉變,外因在于美國和我國港臺地區(qū)高等教育思想的影響,內因還在于通識教育理念契合了人的全面發(fā)展觀,與我國的教育環(huán)境甚為相宜。隨著通識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通識課程的建設也愈加受到重視。地方工科院校的通識教育課程建設因其培養(yǎng)模式、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各因素的制約,發(fā)展相對緩慢而艱難。因此加強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的建設也顯得更為迫切。
  一、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現狀
  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一般分為兩大模塊:(一)公共必修課,主要指“兩課”;(二)公共選修課,即素質通選課,這些課程往往很多,一般按內容和方法分類型,例如鹽城工學院的每學期開設校級選修課有70門左右,分為三大門類:人文社科類、自然科學類和藝術體衛(wèi)類;設有三種課型:理論修養(yǎng)型、實踐技能型和文藝鑒賞型。
  通過對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現狀前期的調查與分析,發(fā)現主要的問題存在于以下三方面:(一)地方工科院校對通識教育的內涵及重要性普遍認識不足。通識課程往往被當作業(yè)余課、輔科之類的一種游離于專業(yè)課程之外的可有可無的補充,認為不外乎多學一點并無實用性的地方工科院校知識而已。理念的混亂直接導致通識課程的設置簡單而缺乏目標性和系統(tǒng)性:公共必修課除了國家規(guī)定的“兩課”之外,并沒有一些諸如“中國文化”之類的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而公共選修課往往因人設課,缺少總體規(guī)劃和系統(tǒng)安排。(二)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的實施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公共必修課“兩課”雖一直堅持教學改革,“兩課”教師一直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但工科學生對“兩課”的學習態(tài)度一直欠佳,翹課或到課開小差成為常態(tài),最后的考核教師也只好放松要求,靠提供復習講義來降低考試難度。公共選修課的素質通選課的課堂教學參差不齊,雖不乏一些課程的學生學習情緒飽滿,教學效果良好,但是大多數選修課的狀況不佳是不爭的事實,學生僅是為完成學分而選修,聽課時往往自顧自寫作業(yè)看英語。這些選修課,一般都是百人左右的大課堂,而且學生涵蓋各個專業(yè),所以學校一般會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學生常常會因為各種活動或者事務而請假缺席,也因為學生的不同專業(yè)背景,教師也往往難以提高要求,課堂教學內容多流于膚淺,師生互動很少,考核要求非常簡單,容易通過。(三)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的教學督查和質量評價也比較薄弱。高校一般采用的督導聽課檢查制度和學生網上評價制度雖然也在執(zhí)行,但是往往因為專家的外專業(yè)學識背景和學生的不重視的主觀態(tài)度,而使評價顯得粗略不詳。
  二、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改革
  針對目前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改革措施。
  (一)調整人才培養(yǎng)目標。地方工科院校往往學科門類單一,專業(yè)劃分很細,科研水平不高,高教研究相對薄弱,教學中注重實用,一直以“培養(yǎng)服務于地方建設的應用型的專業(yè)人才”為目標,以學生的成功就業(yè)為最大的價值追求,忽視人的全面發(fā)展。原華中理工大學校長,著名的教育家楊叔子說過,“大學的主旋律應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養(yǎng)高級人才,而非制造高檔器材?!保郏玻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戰(zhàn)略主題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所以,地方工科院校應該及時地從狹隘的專業(yè)教育轉向全面發(fā)展的通識教育,可以開展關于通識教育的大討論,讓師生充分認識到通識教育的重要性。不僅高校要提高認識,而且要教育社會、教育用人單位都形成全民重視通識教育的氛圍。社會輿論力量需要進一步加強對通識教育理念的宣傳,因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往往與人才市場的需求緊密聯(lián)系,如果人才市場提高對人才的人文素養(yǎng)等通識水平的要求,地方高校的培養(yǎng)模式就會隨之改變??傊胤焦た圃盒{整自己的辦學定位,以“培養(yǎng)服務于地方建設的健全人格的高級專業(yè)人才”為目標,健全人格是人才的必要基礎,根本要求是人才質量的提升。
  (二)充實文科師資力量。對于地方工科院校而言,通識教育的重點是人文素養(yǎng)教育,而人文學科的教師是工科院校所嚴重缺乏的,所以通識課程師資力量的薄弱幾乎是地方工科院校實施通識教育最主要的困難。近年來,一些地方工科院校已經開設了文科專業(yè),情況就大為改觀,例如鹽城工學院擁有人文學院、經管學院和藝術學院等,加上專門負責“兩課”教學的社科教學部,另外教學管理部門也擁有不少人文學科背景的師資,為本校通識教育的實施提供了厚實基礎。這對地方工科院校加快文科專業(yè)的建設,增強通識教育課程師資力量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此外,還可以借外界之力來充實師資,比如聘請地方學者或其他高校教師的加盟。利用充裕的師資力量進一步優(yōu)化通識課程:必修課模塊中增設有關民族文化、文學藝術的核心通識課程;一門核心課程可集中多位教師的力量來建設;選修課模塊中有系統(tǒng)的分類,各大類中再有計劃地建設好一到兩門核心課程;避免教師隨意的申報課程,真正做到依課程來協(xié)調人力等等。
 ?。ㄈ┘訌娡ㄗR教學管理與督導。地方工科院校要重視通識課程的教學質量,通過加強教學督導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師生在重視通識教育的基礎上,增加師生互動,適當提高通識課程的考核要求,以考促學。關注學生對通識課程的教學評價,多組織座談和交流會,及時根據教師和學生意見適當調整課程的設置。
  三、地方工科院校通識課程的建設
  (一)通識課程目標
  1.總體目標
  通識課程目標因各高校的辦學定位與培養(yǎng)目標的差異而不同。地方工科院校應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條件來制定總體的通識課程目標,再據此制定通識課程各學科門類的目標及各門課程的目標。地方工科院校的學生在自然科學和基礎技能方面的教育在專業(yè)教育里得到了加強,因此該類學校的通識課程主要側重于文科,側重于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其總體目標是:深入淺出地解讀經典文本和分析著名個案,讓工科學生切實領略人文學科基本的思想體系和研究方法,培養(yǎng)工科學生的人文感受與理解能力,促成其人文精神的養(yǎng)成,促進其全面自由的發(fā)展。
  2.門類目標
  地方工科院校的通識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學科門類:社會哲學類、法律道德類、歷史文化類和文學藝術類。社會哲學類,哲學是方法論和世界觀,社會學是了解社會與自身的科學,該類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哲學知識和思辨能力,擁有科學人生觀和世界觀,正確認識社會與生活,能夠直面困境的健全個人。法律道德類,道德、法律、社會倫理等是每個社會公民所應該掌握的,其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愛國情感和高尚品德,明確社會責任和義務,勇于負責的良好公民。歷史文化類,歷史是每一個民族的根源,“文化”堪稱是人類傳承的“基因”。該類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正確歷史觀,熟悉民族文化,了解世界文明進程,具有較深文化修養(yǎng)的大學生。文學藝術類,文學藝術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人類對現實的社會生活進行藝術的美的再創(chuàng)造,其課程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人文素養(yǎng)、藝術鑒賞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夠熱愛生活領略生活情趣的大學生。
  
  四大學科門類中應分別建設一到兩門核心課程和若干輔助課程,各門課程目標可根據其門類目標及該課程的具體內容來制定。
  (二)通識課程內容
  1.系統(tǒng)性
  地方工科院校的通識課程可以按“課程模塊——課程門類——核心課程和輔助課程”的思路來系統(tǒng)地規(guī)劃。
  “課程模塊”可以分為兩塊:“必修課”和“選修課”?!罢n程門類”可以分為四類:社會哲學類、法律道德類、歷史文化類和文學藝術類,各類的目標上文已述,須強調的是,兩大模塊當中包括各個門類。“核心課程和輔助課程”是最終承擔通識教育任務的載體。在各個門類中應重點建設幾門核心課程,其重中之重可以放在“必修課”模塊,另一些放置于“選修課”模塊。各門類可設置的核心課程有:社會哲學類——馬克思主義名著研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西方哲學名著選讀、政治經濟學原理、公共關系學、工程哲學等。法律道德類——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婚姻與家庭、社會倫理學、可持續(xù)發(fā)展與公民責任等。歷史文化類——中國近代史綱要、中國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世界文明史、世界文化遺產等。文學藝術類——大學語文、中外文學賞析、基礎寫作、古典詩詞鑒賞、交響樂欣賞、電影藝術、西方古典美術作品賞析等?!拜o助課程”是各門類中除核心課程以外的課程,是核心課程的有效補充,一般安排在“選修課”模塊。課程要求有吸引力,貼近學生,也可以根據本校特點和條件適當地靈活設置。
  2.具體性
  通識課程內容的具體性主要是對目前國內高校通識課程的諸多“概論式”課程內容的糾正?!案耪撌健闭n程內容往往會流于空泛,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讓學生領略其課程真昧。自然科學類課程,對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學生有較大難度,所以往往選擇概論式的教學,但文科通識課程卻不一樣,雖然授課對象是工科學生,但他們都經過統(tǒng)一的高中語文教育,具有了一定的語文水平,進入課程與文科學生本沒有異樣。至于教學效果不好,主要還是在于“專業(yè)教育”狹隘理念的障礙:自以為將來不從事文職就可以不認真學,而教師也因為這不是學生的專業(yè)課而難以嚴格要求。所以地方工科院校的文科通識課程完全可以像文科專業(yè)一樣地采用文本解讀的方式進行,使學生學習一門課程就能真正領略。與文科專業(yè)不同的僅僅在于其只需要學習一兩門核心課程即可,而不必學完文科的所有課程。例如中國文化課程包括中國文史哲的眾多經典,而在整個中國文化史上也存有很多著名個案,該課程與其設計成中國文化概論,還不如擷取一些名篇或名案加以分析研究,讓學生真正走進典籍或語境。而文學與藝術類課程更是如此,“聰明的教師會研究經典的文學和藝術作品,以揭示人類一直困惑不解然而又頑強摸索的理想”,“學生的想象力被激起,同時又生動地喚起與行動、激情和思想相關的理想”[3]。
  3.通融性
  通識課程內容的通融性主要指學科之間的融合與交叉。通融性更加符合通識教育的初衷,即主張采用不同方法對同一問題進行研究,提高學生融會貫通地解決問題的能力。通識課程內容的通融性旨在開設一些跨學科跨專業(yè)的課程,例如“工程哲學”,通過研究和分析在工程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特別是工程決策和戰(zhàn)略的哲學問題,工程科學、工程技術和工程項目的關系和轉化問題,等等,在哲學和工程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工程和哲學貫通起來。再比如臺灣中原大學開設的通識課程“生死學”,分別從不同學科的角度探討生與死問題:從哲學、藝術、法律、中國文字、戲劇藝術、流行音樂、臺灣慣習中的死亡儀式、臨終照顧、西方文學、中國墓葬、基督教的觀點等談生論死。主講教師是12名身份各異的人組成,有教授、醫(yī)師、傳道士、一般學者[4]。諸如此類的通識課程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有效思考和交流思想的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在實施通識課程過程中還應該注意:(1)鼓勵教授和教學業(yè)績優(yōu)秀的教師開課,利用名師效應來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通識教育水平。(2)科學管理,以課程來招主講教師,鼓勵規(guī)劃內課程的開設,抑制課程的重復開設,等等。加強地方工科院校的通識課程建設,為該類高校的通識教育目標的達成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曼麗.通識教育——一種大學教育觀[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15.
  [2]楊叔子.楊叔子教育雛論選(上)[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