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石油價格影響因素分析及未來走勢展望

2013-01-27 12:14
中國礦業(yè) 2013年1期
關鍵詞:歐佩克油價石油

何 鴻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經濟學部,海南 ???571100)

石油主要輸出國因為依賴出口石油生存,消費國依賴石油發(fā)展經濟,所以石油對供給和需求兩方都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石油價格的變化不同于一般商品,其規(guī)律不易掌握,影響因素眾多,石油價格是受到世界經濟發(fā)展狀況、歐佩克的戰(zhàn)略政策、非歐佩克的生產能力、替代能源、國際政治和投機資金等因素決定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形勢的綜合反映。

1 石油供給對價格的影響

全世界石油蘊藏量是一定的,分為人們已知的和未知的部分,隨著人們勘探活動的深入,未知的部分逐漸轉變?yōu)橐阎?,已知的又只有一部分經濟可采,剩余經濟可采儲量受勘探和開發(fā)技術水平的影響,一方面石油勘探新發(fā)現可以增加經濟可采儲量,另一方面隨著開發(fā)技術的提高使原來不經濟的石油資源變?yōu)榻洕刹蓛α?,所以盡管人們每年開采一定量的石油,但是近幾十年來剩余可采儲量一直在增加,現在同期增加的石油探明儲量是當前石油產量的兩倍[1]。截至2012年底世界共有經濟可采石油儲量為2358億t,按2012年產量水平計算可開采52.9年[2];此外,世界上還有大量當前經濟技術水平條件下難開采的重油、油砂、油頁巖等非常規(guī)石油資源,美國能源部1998年預測非常規(guī)石油資源可能達5萬億桶。從2004年以來石油價格在30a美元以上,加拿大、委內瑞拉等國的油砂和重油得以開發(fā)以彌補非歐佩克國家常規(guī)石油的不足,預計到2030年來自非歐佩克的非傳統(tǒng)石油供應每天達一千萬桶(約每年5億t,含液化煤和生物燃料)。

“石油峰值”理論創(chuàng)始人Hubbert曾成功預測美國石油峰值在1966年至1971年出現。Campbell 1998年預測世界石油峰值發(fā)生在2005年左右[3],其余研究者認為,石油峰值出現時間在2008至2040年之間[4]。Leonardo Maugeri(2004)則認為石油峰值是虛假情報,石油時代遠沒有結束[5]。Hubbert之所以能成功預測美國石油峰值,是因為美國是世界上石油勘探最充分的國家。全球石油生產還沒有接近衰減期,只有美國和歐洲已經進入石油生產的最后階段,其他地區(qū)都還較年輕[1]。當然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將越用越少,石油峰值會出現,分歧只是在時間上[4]。

石油峰值論派的預測忽視了勘探新增儲量以及開采技術進步將以前不可開采的地質儲量轉化為經濟可采儲量。考慮到后續(xù)新油田發(fā)現及開采技術的進步,以及油砂、油頁巖等非傳統(tǒng)石油和天然氣、燃料乙醇的開發(fā)對傳統(tǒng)石油的補充,石油至少應該能穩(wěn)定供應到2050年。

供過于求會導致油價下跌,如1979年歐佩克大幅提高油價,世界石油消費總量下滑,非歐佩克石油產量猛增,市場逐漸供大于求,國際現貨油價低于歐佩克的官方價格,歐佩克陷入市場份額下降和油價下跌雙重被動境地,1985年油價跌至27.6a美元,但油價仍在下滑。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石油需求下降,歐佩克仍增產10%,以致油價跌到1985年以來的新低。

供不應求將推動油價上漲,1973年石油禁運造成石油市場每天幾百萬噸的缺口,1979年伊朗革命和1980年兩伊戰(zhàn)爭導致每天幾百萬噸的缺口,這兩次石油供給短缺都造成了油價暴漲。2000年以來油價的持續(xù)上漲也有供應不足的預期,即非歐佩克無力增產和歐佩克剩余產能所剩無幾。

另外,美國、歐盟等石油戰(zhàn)略儲備多的國家釋放儲備可以在短期內改變石油供給不足的局面,抑制石油價格的上漲。如1990年伊拉克戰(zhàn)爭時美國曾釋放大量儲備油,使油價很快恢復到原來的價格水平。

2 需求對油價的影響

在1974年以前油價較低,1965~1973年世界石油消費從15.3億t增長到27.5億t,第一次石油危機使油價從1973年的3.29美元a漲到1974年的11.58美元a,石油消費在1974年和1975年出現負增長,但經濟的持續(xù)增長以及節(jié)能技術的應用消化了油價的上漲。1976年起世界石油消費繼續(xù)增長,到1979年世界石油消費達到31.1億t。1979歐佩克借伊朗革命和1980年兩伊戰(zhàn)爭的爆發(fā)之機大幅度提高油價,油價從1978年的14美元a漲到1979年的30美元a以上。暴漲的油價超過了世界經濟的承受能力,嚴重抑制了石油需求,世界石油需求逐步下降到1983年的27.6億t,1986年油價跌至14.4美元a。1986年后長期的低油價刺激了OECD國家及發(fā)展中國家的石油需求,加之經濟的發(fā)展,石油需求逐漸增大,2008年世界共消費石油39億t,油價逐漸回升并創(chuàng)歷史新高。盡管當前世界經濟不夠景氣,但油價仍在95美元b左右。

根據歐佩克的預測,假定全球經濟年平均增長為3.5%(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在預測期間內石油價格維持在50~60美元(2006年價格水平),替代能源未得到大規(guī)模開發(fā)應用,世界石油消費將由2005年的41.5億t上升到2030年的59億t。其中,OECD成員國的石油需求將增長2億t,至2030年達到26.5億t。能源需求的上升大部分來源于發(fā)展中國家,它們對能源的需求增長了一倍,由14.5億t增長到29億t,運輸業(yè)將是能源需求增長最主要的部門,目前2/3的世界人口平均10人擁有不足一輛汽車,全球的汽車總量預期從2005年的7億輛增至2030年的12億輛,商業(yè)車輛總量預期增加一倍以上,盡管增長迅速,到2030年,發(fā)展中國家人均能源消費水平仍不足OECD國家的1/5。,國際能源署,美國能源部這三個機構對于全球石油需求預測基本一致,到2030年預測值均落在58至59億t的范圍內[6]。

需求增加是石油價格上漲的重要推動因素。一般而言,經濟越發(fā)達,人均石油消費越高,特別是經歷城市化和工業(yè)化的國家石油需求快速增加(如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21世紀的中國和印度),而發(fā)達國家石油需求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如近年的日本和西歐發(fā)達國家)。1986~1998年油價長期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歐美、日本已完成工業(yè)化和城市化,而以中國、印度為主的發(fā)展中國家尚未進入快速的城市化階段,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緩慢。自1999年以來,以中國、印度為主的發(fā)展中國家石油需求猛增,成為油價持續(xù)上漲的重要支撐力量。

經歷兩次石油危機的發(fā)達國家大力提倡節(jié)油技術和政策,現在相同排量的汽車比20世紀70年代節(jié)油,西歐國家和日本燃油稅和消費稅占油價一半以上,這些措施成效顯著,直到1996年OECD國家石油消費量才超過1979年。美國燃油稅和消費稅較低,其成品油價格比西歐低一半以上,2012年美國消費石油8.2億t,人均2.6t,在OECD國家中最高;日本消費2.2億t,人均不到2t,英法德三國合計2.6億t,人均不到2t。較高的成品油價格抑制了部分石油需求。

2009年5月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公布了一項汽車節(jié)能減排計劃,其目標是到2016年時,美國境內新生產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平均能耗達到每加侖汽油行駛35.5英里,該計劃將使美國在2012~2016年間減少使用石油18億桶,降低美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8]。歐盟計劃在2020年之前實現10%的運輸燃料來自生物質能源[9]。中國在2007年底通貨膨脹壓力減輕后開征燃油稅抑制部分石油消費,此前由于較重的通貨膨脹壓力對石化企業(yè)大量補貼維持低油價,加上經濟快速增長,石油進口猛增,也是近年油價快速上漲的主要支撐因素之一。

另外,石油的需求比較缺乏彈性,油價的溫和上漲對石油需求影響不大,但過高的油價會阻礙經濟發(fā)展,抑制石油需求,而在經濟不景氣時即使油價大幅下跌需求也不會快速反彈。油價是否過高主要依賴市場的承受能力,發(fā)達國家今天石油消費占GDP比重比20世紀70~80年代低很多,但是發(fā)展中國家承受高油價壓力較大。

3 非石油輸出國家對油價的制約

歐佩克儲量占世界70%以上,出口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一半,歐佩克根據配額提供石油,余下份額由俄羅斯,墨西哥等非歐佩克國家提供。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的儲采比分別是88.5和28.2,從理論上講二十年后世界石油的供應將大部分依賴于歐佩克。自1986年以來歐佩克產量占世界比例一直比儲量占世界比例低25%以上,2012年歐佩克石油儲量占世界72.1%,產量僅占世界43.2%,充分反映了歐佩克獲取壟斷利潤的本質。

非歐佩克石油出口國主要為俄羅斯,挪威,墨西哥,加拿大,阿曼,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和蘇丹,這8個國家2012年石油探明儲量共計483億t,占全球的20.5%,出口量占非歐佩克60%以上。

歐佩克制定的價格影響非歐佩克的石油產量,因為非歐佩克石油生產成本比歐佩克高,只有當歐佩克制定的油價高于其生產成本時才會開采,油價越高,非歐佩克產能越大。當然,非歐佩克國家必須以劣等石油儲量作為提高產量的前提。從理論上來講,歐佩克的目標價格是介于非歐佩克石油生產成本和替代能源價格之間;至于更靠近非歐佩克石油生產成本還是替代能源價格,則取決于歐佩克目標價格是否會導致大量非歐佩克石油擠占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從歷史上來看,80年代的高油價導致非歐佩克石油搶占歐佩克市場份額,而當今的高油價則沒有出現這種現象,說明非歐佩克油田儲量有限,生產成本比歐佩克成本高太多。

1979~1985年的高油價使非歐佩克國家加大油田勘探和技術革新,一方面探明儲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油田開采成本也大幅下降,逐步減少了與中東油田的成本差距,大量非歐佩克原油占據原本屬于歐佩克的市場份額,歐佩克的市場份額從79.2%大幅下降至51.2%[7],同期油價也在逐步下跌,形勢朝著不利于歐佩克的方向發(fā)展,歐佩克難以維持高油價政策。目前非歐佩克主產油田大部分或者已經處于開采高峰期,或者已經進入開采衰退期,如中國的大慶油田和英國、挪威的北海油田。英國2005年第一次從石油輸出國變?yōu)槭洼斎雵?。俄羅斯雖石油產量僅次于沙特阿拉伯,但增產空間不大。美國石油產能也進入衰退期,中國這個目前石油頭號進口國在1993年以前還是石油出口國。以上種種現狀表明,當前非歐佩克國家已不再具有80年代的競爭力,當前非歐佩克國家無力同歐佩克競爭是21世紀石油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

4 替代能源對油價的影響

替代能源主要有醇類燃料、液化煤、天然氣、氫氣、核能、太陽能等。替代能源價格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石油價格上漲,一旦油價上漲超過替代能源價格,替代能源將占據一部分石油市場份額,減少對歐佩克的石油需求。但替代能源成本遠高于石油開采成本,并且投資耗費巨大,在近期不具備同石油競爭的能力。

以主要替代能源為例,煤制油、燃料乙醇成本均在每桶90美元以上。乙醇用糧食制取,一方面沒有那么多余糧,另一方面大量使用糧食生產乙醇會導致糧價上漲,生產乙醇不合算。在當前煤炭供應緊張的形勢下大規(guī)模上馬煤制油項目會造成煤價繼續(xù)上行,又會加大煤制油的成本。由于歐佩克油價可以調整,當替代能源具備生產規(guī)模有可能會和歐佩克的石油產生競爭時,歐佩克可以降低油價至替代能源成本以下,這將導致替代能源產業(yè)面臨巨額虧損,所以大規(guī)模投資替代能源風險極大,極可能造成巨額資金浪費,一般都是國家扶持。從此可以看出,只有在運輸能源使用量很大,歐佩克無法保證石油供應時,大規(guī)模生產替代能源才有可行性。Hirsh認為,在石油峰值前20年開始替代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緩解能源短缺問題,過早實施會造成資金和資源的極大浪費[4]。

5 歐佩克戰(zhàn)略政策對油價的影響

歐佩克因儲量占世界70%以上,占世界石油貿易量的一半,歐佩克的一舉一動會給世界石油市場帶來震動。歐佩克有增產壓價、減產提價等手段獲得穩(wěn)定的最佳收益。早年歐佩克制定官方價格,后來隨行就市,一攬子油價追隨WTI和Brent價格。歐佩克依據市場需求,石油價格和非歐佩克產能及潛在產能(特別是當油價提高后開采邊際油田能增加的產能)制定配額。油價越高,市場份額越小,總收益不一定最大;市場份額大,油價過低,總收益也不一定最大,因此歐佩克希望一個合適的比較高的油價來實現石油出口收入的最大化。

5.1 成立初期(1960~1972年)

1959年和1960年,西方大石油公司利用油價壟斷權兩次壓低石油價格,造成了石油出口國收入的劇減。自1960年歐佩克成立至60年代末,歐佩克的戰(zhàn)略目標是維護油價穩(wěn)定,各成員國聯(lián)合起來通過與西方大石油公司談判,并控制成員國產量來實現油價穩(wěn)定,這段時間油價基本維持在1.8美元a左右。

5.2 高價期(1973~1985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阿拉伯國家為打擊以色列,紛紛要求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停止對以色列的援助,根據石油進口國對這場戰(zhàn)爭的不同態(tài)度實施不同的供油政策。各成員國團結協(xié)調一致,采取減產、提價、禁運以及國有化等措施,油價從3.29美元漲至11.58美元a,1979年伊朗爆發(fā)伊斯蘭革命及1980年兩伊戰(zhàn)爭爆發(fā)造成伊朗、伊拉克石油出口銳減,歐佩克趁機將油價提到30美元a以上,其石油收入從1973年的不足300億美元猛增到1980年的2826億美元。

5.3 低價期(1986~1998年)

兩次石油危機期間油價的暴漲給西方國家經濟帶來了沉重的打擊,西方國家開始大力推行節(jié)能政策,開發(fā)非歐佩克的油田及替代能源技術,使石油消費總量下滑;非歐佩克石油產量猛增,市場逐漸供大于求,1985年歐佩克產量及出口量均創(chuàng)新低,國際現貨油價低于歐佩克的官方價格,導致歐佩克陷入了市場份額下降和油價下跌的雙重被動地位,其石油收入銳減至1289億美元,而油價仍在下滑,迫使歐佩克反思高油價政策的危害。為奪回合理石油份額和油價影響力,扭轉不利局面,歐佩克于1985年12月開始增產降價,1986年油價暴跌到14.4美元a,除1991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油價短期觸及40美元b,至1997年油價基本在14至20美元a之間徘徊,歐佩克市場份額也從1985年的51.2%回升到1989年的58.8%,但仍大大低于1979年的79.2%。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拖累油價下行至12.7美元a,直至1999年油價才恢復到18美元a。

5.4 穩(wěn)定期(2000~2003年)

為避免油價大起大落,綜合考慮產油國收益和消費國的承受能力,歐佩克于2000年3月實行價格帶機制,如果歐佩克綜合油價連續(xù)20個交易日高于28美元或連續(xù)10個交易日低于22美元b,各成員國就將增高或降低日原油產量50萬桶來平衡油價。剛好在這段時間內世界局勢比較平穩(wěn),美元匯率時強時弱,為歐佩克價格機制的實行提供了有利的外界條件。

5.5 彷徨期(2003年至今)

2003年底油價突破價格帶28美元b的上限,從2004年7月起歐佩克共實施了5次增產,但并沒有產生明顯作用,加之美元持續(xù)貶值,世界范圍內原材料漲價以及石油需求強勁,在2005年1月歐佩克停止執(zhí)行價格帶機制。從2003年開始世界石油需求增長旺盛,非歐佩克產能幾乎達到極限,歐佩克卻并沒有加大投資提高產能??梢?,一旦認為油價低于目標價位,歐佩克便減產調整供需平衡,試圖使油價回升,如2008年下半年油價一路下滑至50美元b以下。歐佩克急忙在2008年12月宣布在2905萬桶的基礎上減產420萬桶。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聲稱:“我們不想給市場設定一個特別的價格,但它至少要在75~80美元b或者是更高,生產國才有足夠的收入來滿足人民生活,擴大生產投資,保證開采石油工程方面的需要?!保?0]

6 其他因素對油價的影響

影響油價的因素還有消費國家石油庫存、天氣、美元購買力、投機資金炒作、中東政治(突發(fā)事件)和美國國內政治等因素,這些因素只能影響短期油價。暫時的石油缺口可能會抬高油價,但是發(fā)生動亂的石油出口國更希望恢復出口石油,他們靠石油過日子,更依賴石油貿易,而供應缺口造成過高的油價只能在短期內影響消費國家經濟發(fā)展的快慢。

在一般情況時,美元匯率走強就會引導資金流向股市,美元走弱資金就會流向期貨市場,即美元匯率與油價呈負相關。石油期貨價格波動大為眾多逐利資金提供了獲利機會,以高盛等大投行一類的主力資金和為數眾多放大的中小基金以及個人投機者相互博弈,主力資金能充分利用各類信息做多或做空油價來獲取巨大利益。紐約期貨交易所參與石油期貨的資金達幾千億美元,遠超出真實石油交割交易規(guī)模。投機資金的炒作放大了世界石油短缺或過剩,導致石油期貨價格時常暴漲暴跌。自2003~2007年,世界石油消費總量分別比上一年增加1.9%、3.8%、1.2%、1.0%和1.1%。而油價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1.9%、29.2%、37.8%、15.8%和8.0%a。2008年8月底到12月底石油期貨油價在4個月內從120美元跌到30多美元b,跌去三分之二,當前石油價格在95美元b左右俳徊。

7 未來石油價格展望

未來石油供給將更依賴歐佩克,2008上半年歐佩克大約有剩余產能每日200萬桶,下半年金融危機后需求銳減,歐佩克減產又多了420萬桶產能,共620萬桶剩余產能,約3.1億t年產能。2007年中國和印度共消費石油5.1億t,但人均消費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增長空間巨大。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消費國遲早會消化掉歐佩克的剩余產能。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2007年表態(tài),從目前開始到2020年,歐佩克將投入5000億美元增加每日900萬桶產能,以確保石油供應。

1980年油價為96.6美元(阿拉伯輕油年綜合價格),石油消費開銷約占世界GDP的7.3%,過高的油價引發(fā)廣泛的經濟衰退;2007年油價為75.1美元c,2008年油價約97.3美元c。若油價達到150美元b,當前世界石油消費占GDP比重將達到1980年的水平。以不變價格考慮,剔除美元匯率變動及通貨膨脹的影響,如果油價超過150美元b,對世界經濟發(fā)展副作用明顯。由此可見,150美元b可能是當前世界經濟水平能承受的油價上限,隨著世界經濟發(fā)展,世界可承受油價上限會上漲,但近期很難突破200美元b。

歐佩克希望分享世界經濟發(fā)展成果,即希望石油收入維持占世界GDP的一定比例。目前歐佩克一攬子油價追隨期貨價格,通過減產、增產或擴大產能來影響期貨價格,通過期貨價格來表達其期望的目標價位。以下為將來石油期貨價格幾個運行區(qū)間:(一)世界經濟不景氣,石油需求大幅減少,油價可能低于70美元b;(二)經濟開始緩慢復蘇,石油需求微幅增加,油價進入70至110美元b的上升通道;(三)經濟發(fā)展良好,石油需求增加,歐佩克有一定剩余產能應付未來需求的增長,油價上漲到110至150美元b;(四)經濟發(fā)展良好,石油需求持續(xù)增加,歐佩克剩余產能有限,市場對未來石油供應擔憂,油價上升到150至200美元b。

8 結語

供需狀況是決定石油價格的根本因素,突發(fā)性事件只能在短期內影響石油價格。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快速穩(wěn)定發(fā)展,世界石油總需求增長預期長期被看好。目前非歐佩克國家石油增產乏力,造成未來石油供應日趨緊張,世界更依賴歐佩克的石油供應,目前已進入了高油價時代,在石油峰值來臨之前,油價在整體趨勢上將隨著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同步上漲,但受眾多因素影響呈現出短期內波動大的特點。當然替代能源價格水平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石油價格上漲,但在近期內還明顯不具備同石油競爭的能力。

注釋:a為布倫特原油期貨年綜合價格,單位:桶,源至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9;b為美國WIT石油期貨價格每日收盤價格單位:桶;c為Brent原油期貨年綜合價格,單位:桶,折合成2008年價格水平,源至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June 2009。

[1]Alberto Cl?著,王國樑等譯.石油經濟與政策[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3.

[2]BP.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http://www.bp.com/statistical review.

[3]Campbell Collin.The end of cheap oil[J].Scientific American,1998(3):78-83.

[4]馮連勇,陳大恩.國際石油經濟學[M].北京: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9:79-106.

[5]Leonardo Maugeri.Oil:Never Cry Wolf-Why the Petroleum Age Is Far from over[J].Science,2004(21):1114-1115.

[6]OPEC Secretariat.2008.World Oil Outlook 2008,Vienna,Austria.

[7]OPEC Secretariat.2000.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1999:5-26.

[8]任海軍.奧巴馬公布美國汽車節(jié)能減排計劃[N].科學時報,2009-05-21.

[9]歐洲生物能源政策可能出現重大轉折[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8(8):161.

[10]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60美元上方的油價令人滿意[EB/OL](2009-07-08)http://money.sohu.com/20090708/n265086477.shtml.

猜你喜歡
歐佩克油價石油
石油石化展會
奇妙的石油
下半年國際油價仍舊承壓前行?
油價上漲的供需驅動力能否持續(xù)
2019年國內外油價或將波動加劇
2019年上半年豆油價低
延長石油:奮力追趕超越 再鑄百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