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 評
價格的本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是供給者和需求者的利益均衡點。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供給、需求和價格是相互作用的。供求的數量對比決定了價格的高低及其變動,反過來,價格的變化又使供求的數量發(fā)生變化;在供不應求時,較高的價格總是引導生產者增加供給,消費者減少需求,直到供給的數量與需求的數量相等;在供過于求時,較低的價格總是引導生產者減少供給,消費者增加需求,直到供求數量相等,這就是價格的機制。對此,黨的十七大文件特別強調:“發(fā)展各類生產要素市場,完善反應市場供求關系、資源稀缺性程度、環(huán)境損害成本的生產要素和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憋@然建立礦產資源價格機制應當適用這個指示,因為礦產資源既是生產要素,又是重要的資源。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我們基本沒有礦產資源價格這個概念。對礦產資源所有者來說,收取的資源補償費也好、資源稅也好,都不是從資源價格這個角度考慮的,更沒有想到利用價格機制。因此直到當前,對十七大報告提出的要求,還沒有得到貫徹落實,現在應當是提高認識、付諸行動的時候了。
這里所說的礦產資源,僅指天然形成的、沒有經過人類任何勞動,只是因為其有用性、稀缺性和壟斷性才有了價值。而這個價值就是礦產資源所有者的權益,一旦被開發(fā)利用,它在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間就有一個利益分配問題,通過市場,形成價格,便可找到利益的均衡點??墒怯捎诘V產資源沒有價格,這個均衡點便發(fā)生了嚴重的偏離。這個偏離,大多數表現在礦業(yè)權通過市場交換形成的價格之中。從理論上說,礦業(yè)權價格(勘查投資和勞務創(chuàng)造的)和礦產資源價格(天然形成的),共同構成礦產資源資產價格。也就是說,礦業(yè)權價格,等于礦產資源資產價格減去礦產資源價格。當這個資源價格以遠遠低于資源價值的資源補償代表時,其不到位的資源價值就自動進入礦業(yè)權價格之中。當前我國礦產資源所有者的權益正是處于這種狀態(tài)。這是礦產資源沒有價格的直接后果,其危害十分嚴重。
它使國有礦產資源的收益大量流失,主要是被資本權益占有了。其中被國有壟斷企業(yè)占有,造成分配不公;被私人企業(yè)占有,加大了貧富差距。同時也助長了以權謀私。
它助長了礦產資源在使用中的損失和浪費。因為實際中是用礦產資源補償費代表著企業(yè)已消耗的礦產資源的成本,而它只相當于礦產品銷售收入的1%,企業(yè)根本不在乎其節(jié)約和合理利用。如果運用反映供求關系和稀缺程度的價格,那就會截然不同了,它至少要占礦產品銷售收入的8%以上。
它促使政府沒有用主要精力去維護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的權益,而熱衷于掌握礦業(yè)權、壟斷礦業(yè),通過礦業(yè)權價款巧取資源收益。造成管理的錯位,干擾了市場對礦產資源的配置,甚者更是直接形成政企不分。政府成了礦業(yè)權的市場主體。
所有這些都說明,研究并合理運用礦產資源價格機制,已經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的重要意義不僅關系到國有資源資產的安全和完整,更關系到礦產資源的節(jié)約和合理利用;同時它也深刻影響著礦產資源管理體制和機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