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紀針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革命化,不同國家之間的頻繁交流和互動不僅是一種必需而且也成為可能,因此,各種文化群體之間的影響不可避免,因而,越來越多的個人或群體擁有不止一種文化信仰、價值觀念和態(tài)度,從而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但由于各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均衡,在文化輸入和輸出上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等,主要表現為西方經濟發(fā)達國家以強勢文化對非西方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造成影響。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文化輸入途徑一是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二是文化的主體性訴求對于文化的功利性需要,即主體主動接受西方文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文化帝國的侵略更加隱蔽,他們通過話語媒體、教育以及互聯網進行大眾文化價值觀的滲透。其目的就是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提升和傳播某種發(fā)達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以削弱民族文化傳統(tǒng)或本土文化傳統(tǒng)對于社會不同文化族群具有的凝聚力。[1]而非西方國家在謀求發(fā)展時,最初常對自己的文化不滿,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主動接受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主要是由西方人以經濟利益、現代科技和城市工商業(yè)為核心內容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文化景觀”,[2]重視人的物質需要,忽視人的精神需要,將人類的意義追求降低在無盡的物質欲望追求中。物質的豐富雖然解決了以前難以解決的問題,但也引發(fā)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如人的全面發(fā)展問題、人的精神危機。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西方國家的文化也大量涌入國內,西方的各種文化思想、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對中國人原有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等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個體的價值觀、信念等處于激烈的矛盾和斗爭中,主流文化也大有被非主流文化超過的趨勢,文化認同成為困擾國人的現實問題。在這社會和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正確化解公民的文化認同危機,是和諧社會建設的一個目標,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思想基礎。
認同(identity)是一個哲學認識論范疇,是指對共同東西的認可與接受,它既是一種認知態(tài)度,更是一種價值取向。公民文化認同表現在各個方面,如民族認同、社會認同、自我認同等,集中表現為文化認同,因為文化包括語言、信念、生活范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思維模式、價值觀等,而所有人的活動幾乎都與文化有關。史炳軍和馬朝琦認為“文化認同是在共同的語言、民族傳統(tǒng)、風俗習慣、價值觀、宗教信仰、倫理道德、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它是指對人們之間或個人同群體之間共同性的一種確認”[3],它涉及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意識等各個方面,“構成了社會秩序及其正當性建構的‘背景文化’”[4]。文化認同是一種穩(wěn)定的深層結構組織,是這個民族或國民身份的歸屬和精神力量,其作用在于標識民族特性,為個人提供精神動力和自我意識,培育共同體安全意識,,它是任何物質力量都無法替代的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5],全體公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是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內在動力,也是維系社會穩(wěn)定的根基。
文化認同危機在我國近代一直都存在。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國人對長期以來堅信不疑的民族歷史和文化產生了動搖,對傳統(tǒng)儒家的價值體系進行了懷疑和批判,民族認同危機于是就出現了。為化解危機,不少有識之士也一直探索文化認同重新構建。其中,中國共產黨人提出的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文化的文化建構理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同。[3]但隨著對外開放和經濟突飛猛進,隨著全球化、信息化的迅速發(fā)展,西方文化席卷而來,對本土文化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人們原有的認同模式和認同格局被打亂,一部分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拜物質,忽視人存在的意義和目的。盲目跟從西方文化導致國人主體價值觀念缺失,價值觀變得復雜而不確定,信念模糊。缺失主體價值,人們就失去存在的價值依托,個體行為變得盲目而又缺乏穩(wěn)定性,呈現無常狀態(tài);物質享樂主義、拜金主義開始蔓延,部分人變得精神空虛,道德喪失,各種威脅社會穩(wěn)定和不利社會發(fā)展的行為時有發(fā)生,這就是當代文化認同危機。
文化價值的差異是區(qū)分不同民族的根本,一個民族如果喪失文化主體性,文化便沒有了靈魂,就會導致文化失落感,引發(fā)文化認同危機。文化認同危機威脅著社會的穩(wěn)定,影響民族的凝聚力,直接危害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國家安全?;庹J同危機,增強對西方強勢文化沖擊的抵抗,保持本國民族文化特色,實現中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全球化對國家文化安全的時代要求,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戰(zhàn)略使命。[5]
全球化的進程中,文化認同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面對西方文化的入侵,如何構建新的文化認同引起廣泛關注,而強化文化自覺被認為是解決文化認同危機的關鍵一步。所謂文化自覺,鄒廣文和云澤人認為“是一個以區(qū)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等為對象的活動,既是一種對區(qū)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把握方式,也是一種對區(qū)域文化、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實踐行為,從而實現文化的自我更新、自我發(fā)展”。也就是說,文化自覺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深刻認識它的歷史、特點和對人類文化的價值;同時,正確把握文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主動承擔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責任,從實際出發(fā),發(fā)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生存力,促進文化的健康發(fā)展。文化自覺是解決文化危機的基礎,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強化文化自覺,喚醒人們文化的主體意識,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氛圍,我們的文化建設才能健康地發(fā)展。[2]
文化認同是一個動態(tài)的認知過程,不同的學者對如何構建新的文化認同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李文君認為文化認同具有時間上的延續(xù)性和空間上的交換性。構建新時代的文化認同,從時間上的延續(xù)性來說,我們要基于歷史,既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文化,認識到民族文化個性對于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作用,確立自己的文化自覺,又不要復興傳統(tǒng)、回歸傳統(tǒng);從空間交換這方面來說,構建文化認同需要參照外在文明,通過與其他文化的比較,形成自己的文化認同。[5]也就是說,構建新的文化認同,既要立足民族文化,追求民族文化個性,又要看到文化的多樣性對促進文化發(fā)展的作用,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在多元文化的沖撞中,不斷尋找實現文化融合的突破口。孫國東認為,構建新的文化認同要處理好古典傳統(tǒng)、社會主義新傳統(tǒng)和部分西方傳統(tǒng)三種的關系,這一觀點同史炳軍和馬朝琦提出的當代中國文化認同內容相一致,即當代社會文化認同的內容應包括主流意識形態(tài)、傳統(tǒng)文化精華和西方文化中蘊含的人類共同的價值信念三部分?!拔幕旧砭褪菤v時與共時、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tǒng)一”[3],上面幾位學者其實表達了相似的觀點,即新的文化認同構建要以融會古今中西文化的綜合創(chuàng)新文化觀為引導,建立既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時又反映人類共同利益的新的文化價值體系。
在目前中國這樣一個社會和文化轉型時期,我們對文化認同危機應該有責任意識,強化文化自覺、構建新的文化認同,可從三個方面著手。
國家文化安全是指“主權國家的主流文化價值體系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意識形態(tài)、社會基本政治制度、價值觀念、語言符號系統(tǒng)、知識傳統(tǒng)、宗教信仰等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內部或外部敵對力量的侵蝕、破壞和顛覆,從而確保主權國家享有充分完整的文化主權,具備同國家政治、經濟發(fā)展協調一致、良性互動與不斷創(chuàng)新的文化系統(tǒng),并在人民群眾中間保持一種高度的民族文化認同?!蓖庹Z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內涵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外語教育實踐中,避免我國外語教育體系被西方教育體系同化或解構。在輸入外域文化的同時,同時強調文化的有效輸出,向國際社會傳播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中西文化應是一種雙向的,平等而又有尊嚴的交流和互動,在相互借鑒的基礎上共同發(fā)展。[6]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習外語不僅是在學習一種語言技能,也是在學習一種異域文化,因此外語教育,尤其是英語教育處于西方文化的前沿,我國目前擁有世界上英語學習最多的人群,不少地方從幼兒園就開始開英語課,到研究生階段,英語還是必修課,外語教育保持文化安全意識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國外語教育領域出現了價值失衡和文化失守的文化自我殖民現象。[6]年輕學生崇拜西方文化,羨慕西方社會的物質文明和優(yōu)越生活方式,模糊了對自身的文化認同,對民族文化和現有道德倫理規(guī)范產生懷疑,對主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產生動搖,對傳統(tǒng)民族文化認同降低,甚至產生民族文化自卑感。這種認同危機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目前學生中,拜金主義、物質享受主義、急功近利等價值取向流行;在行為表現上,熱衷于過洋節(jié)日,吃西餐,沉溺于網絡虛擬交往,大學生試婚等。這種結果與整個外語教育中缺乏文化安全意識有關,多年來,以功利性導向的外語教學模式強調語言的工具性,忽視語言教學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在教材內容選材上,忽視本土性,從小學到大學,語言教學材料中少有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學生缺乏對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了解已成事實,如不少學者所言,不少外語學習者,讀過《圣經》,但卻很少人讀過《中庸》、《大學》、《孝經》等中華經典。這樣帶有全盤西化傾向的外語教學模式導致強勢西方文化向弱勢文化的單向輸入。
外語教育界應該對外語教育中的文化安全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外語教育模式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首先,外語教育的目標除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能外,應該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巴庹Z教育的價值取向應立足于建構人文素質、豐富人的主體精神、完善人的理性本質”[6],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知能力和對自己、他人、社會的正確態(tài)度,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面對目的語文化時,會欣賞,會判斷,有主見。其次,在課程教學材料選取上,注重一定數量的中國文化內容的選材,讓學生在接觸優(yōu)秀外國文化的同時,有機會接觸優(yōu)秀的中國文化,提高國學底蘊,只有了解了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對民族文化產生了自豪感和自信心,在學習外來文化時才會避免盲從,才能對東西方文化進行客觀的比較,對其價值做出科學的判斷,從而培養(yǎng)文化自覺。發(fā)展跨文化交際能力,不僅僅是增強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的理解力、識別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把漢語文化傳播出去的能力。再次,強化外語教師文化安全意識。外語教師在外語教育中起關鍵作用,在任何時候外語教師都要堅守文化的前沿,對文化的使命感和文化方略保持自覺。在傳授西方語言文化的過程中,既不能僅停留在對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培養(yǎng)層面,也不能僅限于對西方文化簡單介紹層面,教師在介紹相關語言文化時,堅持文化自覺,要有自己的判斷,教師教育教學過程中所展現的人文素質、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外語教育在我國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外語教育中要時刻警惕文化帝國主義的侵略,在幫助發(fā)展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西方文化精華的同時,如何發(fā)展學生抵抗西方文化中的糟粕的能力是廣大外語教育者都應該關注的課題。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民族的根,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思想資源。經過幾千年的積淀,中華文化有許多值得我們認真汲取的東西。但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目前我們民族文化的個性正在削弱,一些民族文化特殊技能在失傳、生活習俗在改變,一些獨特的民族文化也在消失。雖然有些傳統(tǒng)的文化被保存下來,但也只是作為一種經濟資源(比如旅游資源)加以開發(fā),而不再是人們實際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不注重自己傳統(tǒng)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走向現代化的,回顧自從遭遇西方文化強勢入侵以來,中國人對傳統(tǒng)文化和現代化關系的理解和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清理和反思時,對傳統(tǒng)文化批判和指責過多[7],一些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文化還是應該大力弘揚的。對優(yōu)良民族文化的很多批判源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知半解,許多人對于傳統(tǒng)文化都不甚了解,對于傳統(tǒng)文化價值的現實意義持極端懷疑的態(tài)度。所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首先要關注傳統(tǒng)文化、學習傳統(tǒng)文化,研究民族文化,深刻理解傳統(tǒng)文化,認真挖掘傳統(tǒng)文化的本土資源優(yōu)勢。我國政府目前把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清明節(jié)、中秋節(jié)等定為法定假日的舉措,對于喚起民眾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和意識就有積極的導向作用。我國政府舉辦的“孔子學院”、北京語言大學推出的網上公開課《中國文化英文系列講座》等都為中國文化的國內外傳播提供了一個平臺。弘揚傳統(tǒng)文化,加深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價值及其國際地位的認識,可以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又有助于我們消除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從而理智地、有針對性地進口外來文化,有目的借鑒外來文化,在自身文化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新的真正屬于自己的文化。弘揚民族文化不是回歸傳統(tǒng)文化,而是要實現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換,使傳統(tǒng)更好地為現代化服務;要以新的文化思想,如民主法制意識、競爭、效率意識和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取代傳統(tǒng)文化的糟粕,大力破除民族文化中的一些僵化落后的思想和消極觀念。
“民族精神是民族歷史文化的結晶,它給本民族的人們以終極關懷和精神寄托,提供身份認同和精神品格,是本民族參與文化全球化的精神武器?!盵3]弘揚民族精神,一方面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強民族文化教育,使國民對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歷史產生由衷的認同。民族精神實質上是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開放的,一個時代民族精神的形成,一方面從傳統(tǒng)中吸取有用養(yǎng)分,一方面還總是深深根植于該時代的現實[8]。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各國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響,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也要善于吸收外國先進的思想文化,以寬廣的視野、寬闊的胸懷、開放的心態(tài)以及對民族文化的自信去認識西方文明,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了解世界各國文明和文化的個性和共性,加強同世界不同文明的溝通和理解,比較各種文化的價值意義,將那些具有共性的文明成果如現代人文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人道主義精神等進行批判吸收,以增強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命力。
人民群眾是文化認同的主體,構建新的文化認同應以促進人民群眾發(fā)展作為最終目的。傳媒是文化的傳送系統(tǒng),與文化緊密相關。隨著傳播科技的進步,傳媒對群眾的影響愈來愈大。目前,電視、電影、網絡等已成為人民大眾生活的一部分。但目前我國傳媒存在管理的疏漏,各種庸俗文化和不良信息泛濫,影視界一味追求票房、收視率,節(jié)目內容注重吸引眼球,張揚個性的節(jié)目,網絡信息更是良莠不齊。傳媒內容過于注重娛樂功能,而淡化了教育功能,更有一些文化垃圾顛倒是非,混淆美丑,誤導人們的價值觀。
媒體應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倡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非大眾文化;大力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傳播科學知識;培養(yǎng)和強化公民意識,發(fā)展公民誠信、自尊、進取、進步、向上、忍耐、負責等氣質;倡導職業(yè)道德和社會公德等,傳媒應傳播有價值的東西。文化節(jié)目創(chuàng)新要建立在保持文化的先進性基礎之上,避免文化的庸俗化、低俗化,不能以迎合大眾口味為主,以商業(yè)目的為最終目標。
[1]石中英.論國家文化安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鄒廣文,云澤人.文化自覺與中國文化的健康發(fā)展[J].道德與文明,2011,(3).
[3]史炳軍,馬朝琦.危機與回應:和諧社會的文化認同[J].社會科學家,2006,(5).
[4]孫國東.文化認同與道統(tǒng)重建——一種基于社會轉型的社會—歷史分析[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1,(1).
[5]李文君.基于國家文化安全的中國文化認同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1.
[6]曾敏.沖擊與回應:文化安全視域下的外語教育[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2,(3).
[7]趙劍英.文化認同危機與建構社會基本價值觀的緊迫性[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5,(2).
[8]王春江.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學生的文化認同與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J].遼寧教育研究,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