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艷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北京 100081)
族際互動總是表現(xiàn)為“自我”與“他者”之間的各種實踐活動,對于義烏的穆斯林而言,“他者”是在社會生活場景中與之有著密切互動關系的非穆斯林群體。對于“他者”(the other)這樣一個西方人類學經常使用的概念,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有諸多的含義,如多元、額外、差異、對立以及排他等等,不過克哈(K.hare)更為強調的是,他所使用的“他者”這一概念在包含上述全部的意義之外,還必須是一種跟情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概念,而不單單是指“內”(inside)和“外”(outside)那樣的對立[1]。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義烏穆斯林群體的族際互動狀況,總是體現(xiàn)在一定的場域下,并由群體的內部狀況以及外部世界力量的排斥和認同來共同維系。
在義烏,穆斯林群體并非廣泛地與其他非穆斯林族群展開全面的互動,而是在特定的場域,與支撐其生活方式的各種社會關系展開不同形式的交往。因此,族際互動也總是在特定的場所進行。馬戎先生在《西方社會學理論》中指出了民族交往的五個類型地點:生活場所、學習場所、工作場所、娛樂場所、宗教場所[2]。在這五個場域中,馬戎認為民族交往最重要的方面,代表人們日常生活中花費時間最多的三個場所是居住場所、學習場所和工作場所。實際上,義烏穆斯林的族際交往也主要是在這三個場所中展開。
居住場所的族際互動相對較為簡單。由于“城鄉(xiāng)一體化”是義烏城市化發(fā)展的主要模式。因此,義烏的居民區(qū)大多不同于城市中正規(guī)的物業(yè)小區(qū),其管理體系基本上是由街道直接到房主兩個層級組成。由此,穆斯林在居住場所互動的主要對象就是房主,基本上是義烏本地人。除房主之外,在居住場所,另一個重要的互動對象常常是鄰里,但在義烏,穆斯林多喜歡相對集中居住,鄰里關系主要發(fā)生在穆斯林群體內部。
訪談人:回族,男,25歲,寧夏人,貿易公司翻譯。訪談時間:2010年5月。
我和幾個同學一起在下王租房子住,這樣可以互相照顧。平日里也主要是我們幾個同學互相串串門,到誰的房子聚一聚,做做好吃的,聊聊天。跟其他鄰居很少交往,尤其是義烏人,他們平時說話我們都不太聽得懂。房主就住在我們樓下,經常會來看看,我們遇見了也會打招呼。碰到他們一家吃飯,開始還邀請我一起吃,但后來可能知道我的生活習慣不一樣,就不再邀請了。有時房主似乎很喜歡和我聊天,尤其喜歡打聽我們宗教信仰的事兒,但我也跟他說不清,不過每次都不得不客氣地應付一下。
在居住場所,義烏的穆斯林與他民族的交往互動是十分有限的,由于移入義烏的時間不長,對他民族的風俗習慣等也都不是十分了解,因此,民族交往較為謹慎。
義烏穆斯林的學習場所主要包括“五愛學習班”①義烏當?shù)赜赡滤沽肿园l(fā)組織的包括信仰和語言等方面學習交流的學習班。、各種技能培訓班,以及第二代穆斯林就讀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這些場所的交往一般較為深入。比如信仰學習班和技能培訓班一般都集中了年齡較為相近的年輕人,并且學員大都有較為明確且共同的學習目的,這樣的場域往往使個體忽視了民族、宗教、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其他功利方面的目的,族際間更便于真誠地交往。而在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穆斯林孩子與非穆斯林的孩子們往往并沒有太多交往的障礙,在這樣的場所,穆斯林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不僅頻繁,且為了更好地督促孩子們學習,家長一般也都會與老師們以誠相待。
訪談人:漢族,男,21歲,內蒙人,推銷員。訪談時間:2010年7月。
我不是穆斯林,不過我在“五愛學習班”學英語,在那兒我跟幾個穆斯林交朋友,覺得他們都還不錯。我們幾乎每次課前都會互通信息,互相打聽來上課的情況。因為我讀過高中,英語底子好一點兒,他們幾個有問題就常來找我?guī)兔?,這樣就混熟了。周末也會一起約出去玩,吃飯就找清真牛肉拉面館,在義烏這個很方便。
訪談人:東鄉(xiāng)族,女,24歲,甘肅人,貿易公司出納。訪談時間:2010年5月。
以前我很少接觸義烏人,現(xiàn)在多起來了。因為我兒子上學了,我每天要給他送飯,也要和老師多溝通。他上幼兒園是在我們家鄉(xiāng)上的,所以,來義烏上小學很不習慣,學習也跟不上。開始的一學期老師老找我,問這孩子怎么下課不和同學玩兒?上課時老師叫回答問題怎么不吭聲?我就常常跑學校,跟老師說我們兒子上幼兒園時是班上的好孩子,拼音和數(shù)學都學得好,不過那時和爺爺奶奶一起,現(xiàn)在可能是想家了。孩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我也會主動跟老師說。這學期孩子明顯好起來了,有朋友了,上課挺積極的,成績也明顯提高了。
學習場所是族際互動較為頻繁和深入的場域,不僅因為學員或學生相互間接觸的時間較長,而且這些場所的民族成分也相對混雜,加之青少年單純的性格,使得族際互動能夠真誠長久。此外,這個場域也有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參與,并成為特殊的互動群體,但由于雙方交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孩子,因此,交往的方式和內容都相對單一。
工作場所是成年人族際交往的重要場域。義烏穆斯林的構成以青壯年為主,他們在義烏的主要目的就是工作,因此,他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工作上。由于工作原因,尤其是穆斯林所從事的商業(yè)貿易,使得成年人的族際交往帶有較為濃重的業(yè)緣特征和利益因素??偟膩碚f,在工作場景中穆斯林與他民族的交往互動十分頻繁,并且基本上不存在交往隔離的狀態(tài)。
訪談人:回族,男,35歲,河南人,貿易公司老板。訪談時間:2011年10月。
在義烏,我經常來往的非穆斯林主要都是生意人,而且以義烏本地人居多。除了生意上的往來,逢年過節(jié)我們也會互相請吃飯,不過都是一些禮儀上的交往。一旦生意不做了,基本上也就不來往了。
訪談人:男,38歲,也門人,貿易公司老板。訪談時間:2011年10月。
我的中國朋友不少,我是指和我信仰不同的中國人,有義烏人,也有廣東人、武漢人,主要都是生意上的朋友。不過,也許我在中國呆得太久了,高中畢業(yè)我就來中國讀大學了,畢業(yè)后回國工作了三年,之后又回來就一直在義烏,算起來有十多年了。他們都叫我“中國通”。所以我們交流沒有什么障礙,而且生意做久了有時就成了朋友,我出差到當?shù)貢グ菰L他們,他們來義烏也會來看我。很多時候,不是為了生意,有困難和麻煩也會互相幫幫忙。
在筆者與這位外國友人聊天的時候,有一位武漢老板進了他的辦公室,彼此打招呼的感覺仿佛自家的兄弟。武漢老板后來告訴筆者,他們十多年前就認識,不過有好幾年沒見過面了,因為業(yè)務轉移了,生意上的來往就少了,但還會常常通電話。這次來義烏是為別的事兒,不過肯定會來看看他,一起吃個飯。也門老板在繁忙的辦公室跟員工不停地談業(yè)務,武漢老板坐在沙發(fā)上悠閑地喝著茶,等待他下班后一起去餐廳吃一頓清真大餐。
工作場所的族際交往多以利益關系為主,交往的開始也大都因生意上的往來而展開。但隨后族際交往的深入程度卻往往因人而異。上述那名也門訪談對象是一位喜愛中國文化的外國穆斯林,性格開朗、思維敏捷、為人寬和,是圈子里有名的熱心人,因此他的族際交往的圈子也更廣更深入。
除此之外,通過考察穆斯林群體與“他者”之間文化生活接觸的程度,以及其在社會生活領域接觸的深度及廣度,可以進一步了解群體族際互動的實際狀況。
首先,文化生活方面接觸的情況,從“同義烏的文化傳媒接觸的程度、參與所在社區(qū)文娛活動的程度、自身宗教信仰方面變化的程度”三方面進行考察,其結果是,義烏的外國穆斯林基本上只看用阿拉伯或英語播放的境外頻道的節(jié)目,中國穆斯林也很少關注義烏當?shù)氐膱蠹?、雜志,以及義烏臺的節(jié)目(除了專業(yè)的廣告頻道)。穆斯林雖然總體上散居在義烏當?shù)厝说纳鐓^(qū)生活,但很少參與有組織的社區(qū)活動,比如每天傍晚在諸多社區(qū)空地由當?shù)厝俗园l(fā)組織的健身操運動中鮮有穆斯林的參與。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幾乎沒有穆斯林因受當?shù)匚幕挠绊懚淖兓蛳魅跣叛鲇^念的,反之,在一定程度上,部分義烏穆斯林在宗教信仰方面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增強。
其次,社會活動方面相互接觸的情況,從“擁有非穆斯林或當?shù)厝伺笥训臄?shù)量,參與當?shù)卣?、團體、公司等組織的社會活動”兩個方面來考察,結果表明,義烏穆斯林群體通過非工作途徑及非工作關系結識的當?shù)厝嘶蚍悄滤沽峙笥训臄?shù)量都十分有限;參與當?shù)厣鐣顒樱仓饕窒抻诟Q易相關的如“義博會”①義烏小商品博覽會的簡稱。之類的活動。反之,義烏的穆斯林群體中的大部分不僅熱衷于參與相關的宗教活動,還對諸如“五愛學習班”組織的公益活動、商會組織的足球賽等各種文娛活動、時光民族幼兒園②義烏當?shù)匚ㄒ灰患矣山逃诸C發(fā)執(zhí)照的民族幼兒園。舉辦的文藝演出等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和積極性。這表明族群依附的情況相對較為緊密。
截至2010年6月,據(jù)義烏官方統(tǒng)計:義烏現(xiàn)有少數(shù)民族共計51個民族成分,人口數(shù)已達7.48萬人,其中人數(shù)較多的民族為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壯族、侗族、朝鮮族、彝族、維吾爾族和瑤族等。由此可見,義烏現(xiàn)已成為一個多民族雜居及多元文化紛呈的城市。然而,筆者的田野調查卻顯示,盡管如此,穆斯林在義烏族際互動的主要對象仍以義烏人(主要是漢族)為主。一方面,義烏當?shù)厝藶槟滤沽痔峁┝嗽诹x烏生活的基本要素,如出租房屋、店鋪;另一方面,義烏當?shù)厝擞种饕洚斨x烏穆斯林貿易中第三方的角色,如商鋪店主、加工廠老板等。因此,他們是互動頻率較高的關系網絡。因此,筆者所要討論的“他者”也主要是義烏本地人。
穆斯林與義烏當?shù)厝说幕又苯忧沂诸l繁,這使得義烏不少的商鋪店主學會了簡單的阿拉伯語或英語,不過這些仍舊主要是經濟互動所造成的結果。而在相互文化的認知方面,義烏人大多僅限于“留長胡子的穆斯林”、“戴蓋頭的穆斯林”或“飲食有特殊講究的穆斯林”等認識,甚至有些人難以分清“外國穆斯林”和“中國穆斯林”。這些認知上的局限首先源自他們對“穆斯林”這個群體理解的需要,大多數(shù)的義烏人只是把穆斯林作為交易的對象,沒有想要深入的了解。一小部分人則是對穆斯林的相貌、服飾和風俗習慣感到好奇,只要滿足了好奇心,并沒有深究的愿望。此外,義烏人受當?shù)貍鹘y(tǒng)文化影響較深,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們傳統(tǒng)意識的改變還相對滯后,對多元文化的認知愿望也還有限。因此,“穆斯林”對義烏人來說仍舊只是一個模糊、籠統(tǒng)的概念。
義烏傳統(tǒng)上是典型的稻作文化地區(qū)。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義烏開始從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轉型,商業(yè)經濟逐漸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傳統(tǒng)農業(yè)經濟日漸萎縮。義烏穆斯林的移入正處于義烏的經濟轉型期。
義烏在強勁高速的經濟轉型中,帶來了劇烈的社會變遷,其經濟發(fā)展給社會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據(jù)官方統(tǒng)計:截至2010年,義烏實有人口已突破200萬,其中本市人口74萬,外來人口143.3萬人,常駐外商1.3萬③資料來源:義烏官方網站。。義烏基本上從單一的漢民族的文化環(huán)境發(fā)展為多元文化的區(qū)域,因此,義烏人的社會觀念、價值準則和意識形態(tài)也都不得不隨之發(fā)生相應的變化。但正如社會學家威廉·奧格本的分析,在社會變遷中,社會觀念、社會價值準則和意識變遷是最為滯后的,它不僅滯后于物質文化變遷,而且滯后于社會制度變遷[3]。因此,義烏人對多元文化的認同也將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就目前筆者在調查中所了解到的,多數(shù)穆斯林在談到義烏人對自己的認同時,大都表示義烏人對穆斯林文化很好奇,通常彼此熟悉了之后,都有想要了解穆斯林文化的愿望,會對譬如“你們?yōu)槭裁创魃w頭?”“為什么不吃豬肉?”“你們拜的是什么?”等問題尤其感興趣,當他們了解之后,大都會尊重穆斯林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禁忌。但無論他們對穆斯林文化是否了解,也無論了解多少,談起生意來都會較為熱情、友善。因此,義烏穆斯林對當?shù)厝说脑u價都較高。
訪談人:回族,女,48歲,貿易公司代理商。訪談時間:2010年9月。
我覺得義烏人做生意挺爽的,大多數(shù)人都很實在,生意談不成,他們一般也不生氣,以后再見面依然和和氣氣的。他們對我們也比較尊重,看到我們大熱天戴蓋頭,總會問“熱不熱?”但不會因為我們戴蓋頭就怠慢我們。
訪談人:回族,男,25歲,貿易公司翻譯。訪談時間:2010年6月。
義烏人其實挺隨和的,我有幾個做生意認識的義烏朋友,出來吃飯都會主動尊重我的飲食習慣,閑談時一般也不會拿我們的信仰開玩笑。
上述兩個個案,從作為認同主體的穆斯林自我的感受中表達出了義烏人對穆斯林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認同。由于佛教文化對義烏有著深遠的影響力,因此,義烏人的美德體現(xiàn)于他們在田野中勤勉的平靜,這是一種由佛教的宗教觀念——強調沉思、靈性和個人的平靜——支持數(shù)百年的個人品質[4]。這種品質使他們對通過貿易而接觸到的伊斯蘭教有著某種寬容、平靜的態(tài)度。義烏人這種內在的性格還與當?shù)乜焖侔l(fā)展的經濟相聯(lián)系,為了商業(yè)的發(fā)展,他們對包括穆斯林在內的一切外來人都十分友善和包容。這種態(tài)度在某種程度上使穆斯林感到很親切,也使伊斯蘭教在義烏得以傳播。
訪談人:女,46歲,義烏人,商鋪老板。訪談時間:2010年5月。
我覺得穆斯林很會談生意,有些年輕人來了就“媽媽,媽媽”地叫我,呵呵,挺有意思的。他們人其實挺好,討價還價也很和氣,我這兒有很多是老顧客,我們處得挺好的。
然而,義烏人對穆斯林還有另外一種看法。筆者曾在福田的某個商鋪和一個義烏當?shù)嘏洪e聊,她在商鋪做營業(yè)員已經兩年了,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阿拉伯人,但據(jù)她說,她很怕阿拉伯人。當筆者深究背后的原因時,女孩解釋說并不是怕來商鋪的阿拉伯人,但自己從來不敢去異國風情街那樣的地方,覺得很怕招惹了什么。在筆者調查中,雖然有這類想法的當?shù)厝瞬⒉皇制毡?,但也代表了一小部分義烏人對穆斯林的看法。究其原因,正如馬戎所說:“移民族群如果在體質、語言、宗教、生活習俗、價值觀念、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與本地族群之間存在差距,就會降低移民與本地族群之間的認同感,彼此之間視作‘異類’,而使兩者之間的日常交流具有障礙?!保?]
此外,由于義烏市地域狹小,其城市容納量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超負荷運轉,如醫(yī)院、學校、交通等社會資源都面臨著人口的巨大壓力,給義烏人帶來了生活上的不便。因此,也有少數(shù)當?shù)厝藢ν鈦砣丝趲淼挠绊懹绕涫敲恐芪寰鄱Y時清真寺附近街道的交通擁堵問題表示“難以忍受”。
訪談人:男,39歲,義烏人,某醫(yī)院醫(yī)生。訪談時間:2010年10月。
我們義烏的交通本來就夠擁堵了,每周五更是麻煩,很多穆斯林都站在大街上祈禱,占了馬路。我周五中午回家不得不繞行,的確有些麻煩。
群體認同的多樣性不僅表現(xiàn)在不同的時代背景、社會環(huán)境中,而且在不同的利益群體中呈現(xiàn)出多元的意義。上述三名訪談人的陳述表現(xiàn)出不同的印象和側重點。商人眼中的穆斯林是需要善待的客戶,店鋪里的女服務員注意到了穆斯林的外在特征,而普通的義烏市民則感到了生活的不便。穆斯林在義烏人眼中并非一個整體性的概念,表現(xiàn)出了義烏人對穆斯林認同的多樣性。
總的看來,義烏穆斯林群體的族際交往是較為單一的,而且以義烏本地人為主。除了工作場所的族際交往最為頻繁之外,通過學習場所的族際交往主要局限于少數(shù)青少年群體。在居住場所,有族際交往的條件和必要,但族際交往并不頻繁和深入,而且相互間的態(tài)度也十分謹慎。其他族際間可能產生接觸的社會活動或文娛活動則很少有人感興趣。
產生這種族際交往現(xiàn)狀的外在原因主要有:一是穆斯林除工作之外娛樂活動較少,由于伊斯蘭教禁酒,中國文化中特有的餐飲文化和酒桌上的交往也大大減少,使得族際交往的場所和深入交往的幾率都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二是穆斯林每天基本上都需要完成五番拜的宗教功課,因此,他們除了工作,空閑時間的一部分被宗教功課占用了,使得他們閑暇和社交的時間也受到了限制。三是義烏的穆斯林以外國穆斯林居多,他們從服飾裝束、語言到生活習慣都與中國的非穆斯林有很大的差異,這也使得很多非穆斯林對他們敬而遠之。
以上三方面原因是可以觀察到的表層原因,也是外在原因。實際上,筆者在調查中注意到,深埋于群體內心的觀念態(tài)度是決定族際交往的深層內在原因,即義烏穆斯林中的大部分都是以“暫居”的心態(tài)來看待自己在義烏的生活的。美國學者E·博納西奇(Edna·Bonacich)對“暫居”(Sojourning)的研究表明,雖然“暫居”未必是構成移民的社會作用和認同類型的充分條件,但是構成了其必要條件,所以在經濟和社會上給它帶來了特殊的影響。也就是說,第一,“暫居”造成了移民“在經濟上的節(jié)儉”和集中從事某種特定職業(yè)的現(xiàn)象(這是他們?yōu)榱藢崿F(xiàn)回歸故鄉(xiāng)的目的而長期忍受目前不利境遇的結果)。第二,“暫居”使他們在金錢上具有儲蓄傾向(這種志在未來“Future Orientation”的思想形成了移民與定居者“Settler”和本地人“Native”基本不同的獨特社會特性)。第三,這種“暫居”形態(tài)使他們都希望能從事那些不長期扎根于所在社會的職業(yè)[6]。
博納西奇所提出的暫居概念的重要性,在于他將這種概念與自己對移民共同體的組織特點所作的論述結合在了一起。他認為:“暫居帶來了一個非經濟性的結果,即在移民共同體內部產生了一種緊密的團結感。暫居者(Sojourners)由于一直在籌劃著回國,因而一直不愿意與周圍的移居國社會成員之間保持一種永久性的關系。但是正因為如此,他們才要在廣度和深度上維系自身的族群聯(lián)系,……因此,他們的這種族群式人際結合必然緊密,彼此相互扶助的范圍也會擴大”[6]85-86。博納西奇對“暫居”所展開的研究和概括,基本上適用于義烏穆斯林群體的現(xiàn)實狀況。在筆者深度訪談的169位訪談者中,有90%的訪談者都表明在義烏只是暫時留居,終有一天要回家鄉(xiāng)的。也因此,他們對義烏人的社會生活并不感興趣,也沒有與義烏人或其他非穆斯林外來人群交往的主動意識。
由于穆斯林進駐義烏的時間還不長,族際交往可能還會不斷地發(fā)生變化。理論上,文化各異的民族群體之間接觸時間越長,面越廣,交往越深,相互采借的東西就會越多,他們的文化相似性就會越大,從而族群的認同意識也會產生顯著的變化。此外,在現(xiàn)代化條件下,都市化、工業(yè)化和社會分工細化對各民族的影響也越來越深刻,各民族在同一社會中接觸的可能性不斷增加,他們之間了解和交往的機會就相應地增多。有學者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業(yè)緣關系重于族緣關系,認為由于都市及現(xiàn)代工業(yè)的聚合力,使各民族的從業(yè)者從以自然經濟為基礎形成的現(xiàn)代鄰里的小型群體社會,進入到一個以現(xiàn)代業(yè)緣關系為基礎形成的現(xiàn)代鄰里的大型群體社會,社會分工關系將成為人們的主要關系,從而打破了族群或民族間藩籬。
上述觀點對于義烏穆斯林群體而言,都還有待于時間的驗證。而就筆者目前調查的感受,義烏穆斯林群體的族群認同所發(fā)生的改變,并非只是在彼此認同上簡單地增減,而是與群體生活態(tài)度及觀念的轉變一同產生相應的變化。也許直至目前,對于穆斯林群體而言,在義烏尚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領域,但他們的羈留地也并非一個封閉性的空間。群體與其“互動者”構成了客觀社會中日常實踐的主體,并在具體實踐中形成了一個公共的社會性空間,而該公共領域正是在群體與互動者文化適應和認同形成的過程中所構建的。也因此,族際互動及其對義烏穆斯林群體認同的影響,作為可視的民族關系的典型樣本,值得進一步的關注與研究。
[1]趙旭東.文化的表達——人類學的視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50.
[2]馬戎.西方民族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1997:36.
[3]威廉·奧格本.社會變遷——關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質[M].王曉毅,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60.
[4]Daniel L.Pals.伊斯蘭觀察[M]//牟鐘鑒.宗教與民族.金澤,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244.
[5]馬戎.民族社會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340.
[6]廣田康.移民與城市[M].馬銘,譯.北京:商務出版社,200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