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玲
近代圖書館以其公開開放的特點迥異于古代的藏書樓,然而圖書開放也面臨著另一個風險,即圖書借而不還。京師大學堂圖書館作為早期成立的圖書館,其圖書借閱歸還情況的研究尚不多見。
吉林省檔案館現存有十多份京師大學堂總監(jiān)督朱益藩催還師范館畢業(yè)生歸還圖書的來往咨札文,仔細探討其來龍去脈,可部分還原京師大學堂圖書館當時圖書借閱歸還的實際情況。
1902年京師大學堂恢復建設后,非常重視學堂的藏書建設,采取調取各省官書局已刊書籍、讓大學堂的譯書局翻譯圖書,或直接向國外購買等多種渠道增加館藏。大學堂為方便師生使用圖書,1904年制定了《京師大學堂續(xù)訂圖書館章程》,其中用了一章十七節(jié)的篇幅對借取圖書的各種情形進行了詳細而明確的規(guī)定。如:
“凡學生取書,皆須親至本館填寫書單,方能照借。一經到限即應繳回,如未經閱畢,準其赴本館申明,換展期取書證據一紙,仍由供事續(xù)登號簿,到限繳還。倘到限不還,又不請展限,除追繳原書外,由經理官將學生姓名牌記本館,限止再借”;并將逾期不歸還圖書的行為與品德掛鉤,“凡學生取書,逾限不繳,并抗不展限或任意遺失,除限止再借外,并將該書全部原價令學生賠償,并于立品門內告知監(jiān)學官扣分”。
學生因事故出堂“由監(jiān)學官知照本館,立時查明,如曾借取書籍,須逐一繳還,方準離堂”;“每屆年暑假放學前十日,由經理官懸牌告知,各學生所借各書,無論繳還日期已到未到,應逐一向本館繳清,統(tǒng)核數目,查明有無缺失”[1]。
大學堂對借閱圖書不僅有制度上的嚴格規(guī)定,還發(fā)布有溫馨告示。在畢業(yè)生即將離館時,總監(jiān)督李家駒發(fā)布告示,要求及時歸還圖書,并列出必須歸還的德文圖書書單[2]。
1907年,京師大學堂送走了第一屆畢業(yè)生,大學堂總監(jiān)督對圖書館的圖書進行清查,發(fā)現圖書歸還情況不容樂觀,圖書借而不還并不是個別現象。
沒有及時歸還圖書的是師范館第一屆畢業(yè)生。師范館是1902年2月管學大臣張百熙上奏朝廷始為倡議,師范館的生源一方面是在京師招考,一方面是各省咨送。入學條件是“品行端方,志趣閎遠,中學既具根柢,西學已諳門徑”,且年齡在三十歲以下;考試時不僅要考中國經史大義,而且算學、物理、歷史、輿地也要條對詳明,方為及格。各省分配有咨送名額,考驗完畢,送入學堂[3]。
1902年12月師范館開學授課,生徒濟濟稱盛[4]。師范館課程一共十四門,分別為倫理、經學、教育學、習字、作文、算學、中外史學、中外輿地、博物、物理、化學、外國文、圖畫、體操,各門功課均用譯出課本,由中教習及日本教習講授,外國文由各國教習講授,其中教育學講授的有教育宗旨、教育之原理和學校管理法等[5]。
1904年1月學部頒布《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要求師范館改照此章程辦理。師范館在2月實行分科學習,四類分科分別是:第一類以中國文學外國言語為主;第二類以歷史地理為主;第三類以物理算學化學為主;第四類以植物動物礦物生理學為主。師范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任擇一類進行學習[6]。
師范館學生初議為三年卒業(yè),1902年12月頒布的《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定為四年卒業(yè)。從1902年12月至1906年12月,四年期滿,課程授完。1907年2月師范館舉行了畢業(yè)考試,評出最優(yōu)等18名、優(yōu)等61名、中等21名、下等4名。1907年5月,3名丁艱期滿的學生補考,評出最優(yōu)等1名,優(yōu)等1名,中等1名[7]。由此,第一屆師范館共有107名畢業(yè)生畢業(yè)離校。
師范館學生的畢業(yè)去向在《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中早已規(guī)定:“分類科畢業(yè)生,有效力本省及全國教育職事之義務,其義務年限暫定為六年,又此六年中之前二年,經學務大臣及本省督撫指派職事,不論何地、何事,均為當盡之義務,不得規(guī)避”[8]。1907年3月,師范生畢業(yè)即將離館時,學部對師范生的獎勵與義務章程又進行了相關的修訂,規(guī)定師范生:“有效力全國教育職事之義務,其年限暫定為五年。此五年中,經學部或本省督撫提學使司指派教育職事,不得規(guī)避。師范生在義務年限內,各應盡心教育,不得營謀教育以外之事業(yè),不得規(guī)避教育職事,充當京外各衙門別項差使”[9]。因此,師范館第一屆畢業(yè)生畢業(yè)離校后必須要在各種學堂里擔任教職,義務服務五年。
吉林省檔案館目前所藏的“京師大學堂為畢業(yè)生借閱書籍應即繳還的咨文及吉林提學司給有關人員的札文”[10]案卷中包括以下11份咨札文:
(1)京師大學堂總監(jiān)督朱益藩催顧德保、楊錕铻歸還圖書的咨文;
(2)京師大學堂總監(jiān)督朱益藩催楊錕铻還書給吉林提學司的咨文;
(3)顧德保和楊錕铻所應還書單;
(4)顧德保關于還書事宜給吉林提學使司的稟;
(5)吉林提學使司關于顧德保應還書事給京師大學堂的咨文;
(6)黑龍江提學使關于謝運麒應還書之事給吉林提學使司的咨文;
(7)吉林提學使司關于謝運麒應還書之事給實業(yè)學堂的札文;
(8)實業(yè)學堂關于上交謝運麒應還書之事給吉林提學使司的稟文;
(9)吉林提學使司關于送還謝運麒應還書籍事給黑龍江提學使和京師大學堂咨文;
(10)直隸提學使盧靖關于張灝應還書給吉林提學司的咨文,附有張灝應還書單;
(11)雙城學堂監(jiān)督有關張灝還書事給吉林提學使司的稟文,粘有張灝的稟文。
從這11份檔案中可以看出大學堂總監(jiān)督朱益藩至少給直隸、黑龍江、吉林等省提學使發(fā)送了催還圖書的咨文。朱益藩1907年7月26日被任命為大學堂總監(jiān)督,9月8日接受京師大學堂總監(jiān)督關防,蒞堂視事[11],12月29日被任命為宗人府宗丞,劉廷琛為新一任大學堂總監(jiān)督。朱益藩實際上在京師大學堂執(zhí)掌視事前后也就一百多天。直隸提學使是10月18日收到咨文,黑龍江提學使是10月23日收到咨文,可見,朱益藩上任伊始就把清理圖書、追繳圖書提上了工作日程。
朱益藩在咨文中稱:“甫學堂向設藏書樓匯集中外圖籍,部居厘別,篇帙浩繁,專供本堂教員職員學生等參考研求,隨時借閱。累歲以來間有久假不歸,甚或向催罔應,以致每過年暑假期者更仆難終,還者裹足不至。雖按圖以相索乃返璧之無多,夫裒輯群書共相瀏覽,本藝林之舊事,亦海國之盛規(guī),至乃散之四方,私諸一己,則書樓之設,今日充棟,異時必為虛車矣”,經清查發(fā)現“借閱未還之書實形繁多,而尤以舊班師范學生為多”,要求各省代為催還,一個月內送還圖書。
檔案中記載有應還書目的畢業(yè)生有4人:顧德保、張灝、謝運麒、楊錕铻;在直隸提學使的咨文中提到姓名的有1人,即穆奎齡。
顧德保、張灝、謝運麒、楊錕铻4人借而不還的不僅有課本,還有參考書,具體書單如下:
顧德保借課本:獨逸語入門、獨和字典、課本地圖、華英初階、要語類編、智環(huán)啟蒙、英文初范;借參考書:圣武記八本、管理法教科、教育的心理學、倫理教科書、教授法教科、教授法沿革史、教育學教科、小學校管理法、各科教授法、垤氏實踐教育學二本;
張灝借近世物理教科、課本地圖、用器畫初步、幾何蒙小教科、平面三角法小教科、立體幾何小教科、大本博士化學實驗教科;
謝運麒借課本地圖一本、用器畫初步一本;
楊錕铻借參考書:中等地理舉隅、衛(wèi)生要旨、文話便讀。
根據“京師大學堂同學錄”得知上述5人1906年在師范館就讀時的信息如下:
顧德保,字伯文,行五,年二十四歲,直隸順天府宛平縣民籍優(yōu)附生,師范館第一類分科,習德文;
張灝,字復先,行七,年二十四歲,直隸河間府獻縣民籍附生,師范館第三類分科,習英文;
謝運麒,字石生,行一,年十九歲,四川夔州府萬縣民籍附生,師范館第四類分科,習英文[12]。
楊錕铻,原名贊清,字劍峰,行一,年三十二歲,直隸順天府大興縣附生,原籍山東登州府福山縣,師范館第四類分科,習英文;
穆奎齡,字伯祺,行一,年二十九歲,直隸天津府天津縣民籍監(jiān)生,師范館第一類分科,習德文;
五名借書未還的學生涉及到師范館第一、三、四類分科學生,他們沒有歸還的書籍共計26種37本,內容涉及教育學、算學、中外輿地、化學、外國文等課程,其中教科書為多??梢?,師范館第一屆畢業(yè)生真帶走了母校不少圖書資源,長此以往,真如朱益藩咨文中所說“書樓之設,今日充棟,異時必為虛車矣”。
各省提學使接到大學堂的咨文后相當重視,畢業(yè)生在本省效力的趕緊通知歸還,不在本省的另送咨文到畢業(yè)生目前服務的省份,代為催還。面對長官轉發(fā)來母校的圖書千里追繳令,畢業(yè)生反應不一。
謝運麒1907年8月到黑龍江省效力,后因天冷不適應,要求到天氣暖和的地方服務。10月底剛到吉林省,任實業(yè)學堂教務長。得知母校催還圖書,他及時將所借圖書上交,吉林提學使在11月15日咨送回京師大學堂。
顧德保和張灝則對母校提出自己的反饋意見。四人之中,顧德保所借圖書最多,在大學堂學習時他的成績相當不錯,在現存的大學堂月考獎金名單中顧德保多次榜上有名[13]。師范館畢業(yè)考試時,他因丁艱沒有參加集體畢業(yè)考試,后在補考中他名列最優(yōu)等,獎給師范科舉人,以內閣中書盡先補用,并加五品銜[14]。他此時任吉林省中學堂教務長兼監(jiān)督,得知母校追繳圖書,他認為“查學堂定章,講義課本向無繳還之例,西文無講義,課本即代講義之用,使課本須繳還則各科講義亦須一一繳還乎?況現雖畢業(yè),所有功課時須溫習,勢不能積四年所得,一旦出堂隨時拋棄,故授講義課本自應攜帶左右,以備溫故知新之用”,不愿歸還圖書,同意折價賠償。11月15日,吉林提學使將書價款咨送回京師大學堂。
張灝此時是吉林省雙城學堂監(jiān)督,他說“此項書籍皆系肄業(yè)時應用課本,多半購自日本,設盡行交還則另購非易,深慮后日效力義務,參考無資”,不愿歸還圖書,并在大學堂催還圖書之前,讓師范館新班的史樹璋在開學時就代繳書款了。
大學堂在1908年1月向吉林提學司再次發(fā)送催還中書科中書楊錕铻還書的咨文,推測楊錕铻沒有及時歸還圖書,大學堂再次發(fā)送咨文,由于沒有見到相關檔案,不知楊錕铻最終是否歸還了圖書,但是大學堂一定要做到圖書一本也不能少。
從1908年學部發(fā)布的《通行京外查明大學堂師范畢業(yè)生效力義務情形報部文》的名單可知,顧德保和張灝在畢業(yè)時就確定要到吉林省義務效力五年[15]。吉林省此時剛剛改為行省,雖是皇跡啟基之地,卻也是邊僻之所,文風不盛、新氣未開。直到1909年吉林省在倡建圖書館時還稱:“吉林自改設行省,學風漸開,然文獻無征,書缺簡脫,學子既冥求不得,教師亦參考無資”[16]。相比之下,京師大學堂圖書館的圖書資料可謂是蔚為大觀,異常豐富。師范館生在學期間,大學堂多次不惜重金從外洋購買各式圖書、標本。顧德保所借的教授法教科、教授法沿革史、小學校管理法、各科教授法等書即是由大學堂日本教習服部宇之吉從日本所購[17]。大學堂的譯書局也不斷將急需的教科書趕譯出來,顧德保所借的垤氏實踐教育學就是大學堂上海譯書分局譯校而成的[18]。
作為國家指派的第一批新式教員,教科書和參考書無疑是自己披荊斬棘的左膀右臂,而知道所服務的省份書籍無多,無可參考,為適應將來的新工作,有所作為,畢業(yè)離校前學生不得不預為籌備,多多借出圖書資料以備他日之用。不管是顧德保的“勢不能積四年所得,一旦出堂隨時拋棄”,還是張灝的“深慮后日效力義務,參考無資”,都說出了師范館第一屆畢業(yè)生畢業(yè)時所面臨的困境,對母校的圖書借而不還確是情非得已。
不過,“留戀”母校豐富館藏的狀況并沒持續(xù)很久,到了1911年,吉林兩級師范學堂的圖書館里不僅有了經、史、子、集,還有了教育、格致、算學、英文、音樂附體操等現代圖書類別;不僅有了各式教科書,還有了《俄國新志》、《米利堅志》、《節(jié)本原富》、《學校唱歌》等書籍,甚至連風琴、啞鈴、鐵杠等教學用具也都有了[19]。
1 京師大學堂續(xù)訂圖書館章程.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63
2 大學堂總監(jiān)督為放假前應將德文科學書籍繳還事告示.見:北京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京師大學堂檔案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317
3 奉天學政為送師范生事咨大學堂文.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61
4 王儀通.京師大學堂同學錄序.見:潘懋元,劉海峰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4
5 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92
6 大學堂齋務提調為優(yōu)級師范生分類選課事告示.見:北京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京師大學堂檔案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234
7 學部奏請大學堂師范生畢業(yè)照章給獎折.補獎大學堂優(yōu)級師范生顧德保等折.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90
8 奏定優(yōu)級師范學堂章程.見: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30
9 學部奏詳擬師范類獎勵、義務兩項章程折.見:潘懋元,劉海峰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13-214
10 京師大學堂為畢業(yè)生借閱書籍應即繳還的咨文及吉林提學司給有關人員的札文.吉林省檔案館藏.清代檔案,J033-7-20
11 朱益藩到任呈報學部文.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63
12 房兆楹輯.京師大學堂同學錄.清末民初洋學學生題名錄初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1962:74,122
13 大學堂總教處為請發(fā)九月份兩館員生月考獎金事致支應處移會(附粘單).大學堂總教處為請發(fā)十月份兩館員生月考應得獎金事致支應處移會(附單).見:北京大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京師大學堂檔案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208,216
14 同7:391
15 通行京外查明大學堂師范畢業(yè)生效力義務情形報部文.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33-434
16 吉林行省為吉省仿辦圖書館并附設教育品陳列所的咨文札文及原奏.吉林省檔案館藏.清代檔案,J001-35-6655
17 大學堂委派屠寄搜集新書.大學堂札委姚錫光采辦書籍儀器.大學堂為購辦書籍事呈學務大臣文.學部為國外購書匯款事知照大學堂.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91-496
18 上海譯書分局呈大學堂譯書稿文.見: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編.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989-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486
19 吉林全省兩級師范學堂等為移交所存圖書、器械等的呈文.吉林省檔案館藏.清代檔案,J033-07-0028